在我們的印象中,西方教育就是輕鬆快樂的,沒有太多的作業,有更多的娛樂時間,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特長,我們羨慕不已,事實是這樣的嗎?西方現實的教育真的是這樣的嗎?
在我們身邊的小孩中,他們的痛苦我們都深有體會,雖然我們不用上學,但是作為家長,從他們去上學的時候,帶著一大袋的書籍,然後放學回家,又增無減地帶回來了,可想而知他們的作業負擔是多麼地重,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根本沒有多少時間來娛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更別說自己的興趣愛好了,從小學開始就這樣作業繁重了,而這一切就是為了我們的高考,十二年寒窗,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也不為過,我們從小學開始,其實就開始備戰高考了,從零開始備考,到高考的時候,你十二年的學識都在這裡展現,來兌換你上大學的券,有的學生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有的學生考上了,不管怎樣,在如今大學林立的社會,上大學總是有上的,只是上的大學的層次不一樣罷了。
在很多人的眼中,考上了一個好的大學,就意味著未來的前途一片光明,這是我們高三的老師經常跟我們說的一句話,在學校的橫幅上甚至打出了「高中苦三年,人生樂無邊」,其中的道理合不合理,自行定奪!
以上就是中國的教育現狀,上了學之後,就已經在備戰高考了,各種繁重的作業練習,沒有多少屬於自己的時間,這些都是為了考取一個好的大學而準備的!
那麼西方的教育又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有「快樂,輕鬆」一說呢?
有很多中國人會去外國留學或者是生活,在生活或者是留學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西方的教育真的是贊啊,孩子在那裡學習,沒有多大的壓力,非常寬容的一個環境,鼓勵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於是這些人回國之後,就將國內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相比,宣傳西方的教育是如此之好!但是時間長了,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的成績正在逐漸下滑,孩子由於經常受表揚,但是忽視了自己的不足,努力程度也逐漸下降了,他們嘗試著去找原因,最終他們才明白西方的教育並不全是「輕鬆和快樂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西方的教育中,同樣也存在著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類型,跟我們這裡不同的是,在西方舉辦的公立學校當中,很多是放養式的,也很便宜,基本上都可以去上,但是私立學校呢?首先是學費貴,第二就是教學很嚴格,基本上是跟中國這邊的教育差不多!
那為什麼社會精英大部分是從私立學校走出來的呢?這其實就是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區別了,公立學校只是教授給你基本的社會知識,但是在私立學校,他們教的不僅是基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你成為社會精英,但是要想成為社會精英,並不是那麼輕鬆的,是需要認真刻苦學習來獲得的,他們也有自己的考試,如英國的GCSE考試,就是相當於我們的中考,其難度甚至比我們的中考還難,只有拿到這個等級之後,你才能夠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那他們的學習情況是怎樣的呢?不輕鬆,同樣是需要花大量時間在學習上才能考取一個好的分數的!
那些「輕鬆快樂」的西方教育確實是有,那是公立學校,這也是被人深深誤解的外國教育,其實在外國有錢的都不去公立學校,都去私立學校,跟我國的情況相反,所以那些能夠進入哈佛這些名校的學生大部分是通過認真努力學習一步一步爬上去的,除非你天賦驚人,但是這類人會是你嗎?
不要老是想著國外西方的教育有多美好,其實都差不多,西方的教育早就意識到了這種縱容式的教育的弊端,前英國教育大臣就表示要學習中國式的教育,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在課堂上,沒有說哪一種教育是完美的,哪種教育他自己的弊端和優勢,能達到平衡的才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