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爸媽一定不陌生
有的認為值得提倡
有的認為不適合中國孩子
有的甚至說「這就是個騙局」
其實,你們都誤會了真正的「快樂教育」
01
現在提到快樂教育,很多家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放手讓孩子玩,不壓迫他們學習,只要孩子開心快樂健康就好。
實際上這個想法大錯特錯!什麼是快樂教育?很多人都誤解了。
「快樂教育」是英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斯賓塞提出來的,本意是「我們要發現孩子的過度教育和過度學習」,讓孩子在更自然和快樂的狀態下成長。
快樂教育理論涉及多個方面,家長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如何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如何避免過度教育和過度學習,以及如何培養孩子專注的習慣!
02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發現,孩子才小學,功課就多得不得了,每晚在書桌前奮筆疾書,很努力刻苦,結果卻不如人意。
還有呢,孩子學習成績普通,家長就想著給報一些輔導班來補一補,除此之外或許還要參加一些額外的興趣班才藝班等等。
但是最終我們發現,這樣的教育方法或許一時有效,長久下去卻不是最佳途徑,甚至產生了反面效果,讓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厭惡學習、害怕考試、效率低下、注意力渙散。
這樣的過度學習及低效學習,自然是和「快樂教育」背道而馳的。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家長這樣說:「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啊,小的時候你們不要太操心啦,到了初中高中他們自己就會開竅的,成績馬上就能追上來!」
這個現象,是有的,但是這話,不全對。
這一類家長錯誤的把孩子的成功,歸結於孩子「天生聰明」,「以前是貪玩後來自己懂得要學習了」,這是片面的思維。
低齡階段,學業任務少,學習難度低,努力的孩子尚且可以付出幾倍十倍的時間來彌補學習差距。
等升入高年級,科目那麼多,學習任務那麼大,孩子再努力,一天也只有24小時,如果注意力不佳,學習效率低下,就算不眠不休,把身體搞垮,也難以獲得理想的成績!
03
曾經有一位爸爸帶著女兒來競思提升注意力,讓小競至今都記憶猶新。
這個孩子從小學習才藝,上學後更是學習優異,但在進入五年級後各方面成績開始慢慢下降。
孩子性格比較好強,埋頭苦學想要追趕,結果進步不大,精神壓力卻很大,爸爸在仔細觀察後發現女兒的注意力有些不集中,學習時不由自主地會分心走神。
家長立刻查了很多資料,沒有逼著孩子每天多花幾個小時去練習舞蹈和學習,而是選擇給孩子提升注意力。
孩子在競思提升注意力後,再學習同樣的知識,速度快了不少,花原來的那些時間甚至更少的時間,就能兼顧校園學習和課外學習,剩餘時間可以休閒放鬆,心情也不那麼緊張焦慮,得到了一個很好的結果。
也就是斯賓塞快樂教育理論中所說的「在更輕鬆快樂的狀態下,高效學習和成長」。
家長也不妨留言說說,孩子有沒有覺得學習壓力大?有沒有努力想學卻學不好的情況?
如果大家想要獲得更好的方法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快樂高效地學習,在文章裡或私信留言,競思專家老師會為您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