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教育迅,隨著「出國潮」的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走出國門接受國外的教育,而對於不少家長來說美國更是首選。然而,涉及到擇校以及如何成功申請到理想的美本,還有專業的選擇,以及費用問題始終是縈繞在中國家長心頭的幾大疑問。
資料圖
近日,應上海總領事館新聞文化處的邀請,7所美國大學的招生官來到2015美國高校小型展覽會的現場,針對與會者對有關學校的問題給出詳細的解答,並就一些美國留學的熱門話題進行介紹。這7所學校分別是: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 College Chicago)、芝加哥洛約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西方新英格蘭大學(Western New England University)、拉文大學(University of La Verne)、北肯塔基大學(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聖約翰大學 (St John’s University)、威德恩大學(Widener University)。
在分享招生官的宣講內容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來看3段「小花絮」,因為通過現場一些家長的提問,我發現國內家庭的留學意圖,還是和美國學校的中招生理念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花絮一西方新英格蘭大學(Western New England University)
有家長對於招生官所提到的5個較好的專業很感興趣。
Q:根據你剛剛說的,你們學校有5個最好的專業?
A:不不不,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受歡迎的。我們並沒有最好的專業這種說法,我們只能夠告訴你,我們學生的選擇偏向,即更多的學生選擇什麼專業。
外灘君有話說:美國大學認為專業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優劣。加之,每個學校的特點不同,每個學生對於專業的評價也不一樣,故而,無法進行評判。
花絮二拉文大學(University of La Verne)
一對父母正在幫自己的孩子諮詢留學事宜。
Q:我兒子高二,準備出國讀書,想讀生物學,我想先問一下,讀生物這個專業畢業之後在國外的發展和就業前景怎麼樣?」
A:是這樣,在我們學校,在他們讀到大二的時候,會有專門的導師來進行輔導,幫助他們決定以後是從事研究還是從事實體的工作。
Q:我就問就業前景怎麼樣?
A(略尷尬):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我們也不太清楚……
外灘君有話說:在美國專業選擇的標準與中國不太一樣:在中國可能以未來就業,未來薪酬,甚至是社會地位為評判標準;而在美國,則是以你的興趣,你對哪方面感興趣你就可以去學,比如這位拉文大學的招生官在大學期間就先後轉了6次專業。
花絮三西方新英格蘭大學(Western New England University)
有家長就大學生活的細節提出了問題。
Q:在大學裡,除了上課以外,還有哪些活動?還有,可以保證教學質量嗎?
A:我們大學是一個非常注重實踐的大學,所以,會留給學生較多的空閒時間讓他們去參加志願者,實習以及動手實踐以積累社會經驗。另外,我們每個課堂的人數基本不會超過40人,都是小班教學,這樣有助於教授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看完了三段花絮,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留學,這7所學校招生官是怎麼說的吧!
美國教育
美國一共有4600所高校,在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的情況下,每一所高校都具有自己特色——不同的錄取要求以及學科設置。然而,它們也存在共性:它們崇尚教育和思想的自由,鼓勵學生進行多元化的交流,並且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積累實戰經驗——多數學校會設立學生社團豐富學生課餘生活,並提供志願者服務、體驗式學習、實習、出國學習以及獲取研究獎金的機會。
美國高校
美國高校數量眾多,故而,它的分類也較為複雜,同時,不同的分類標準下,大學的種類也不同。
按照學制來分,美國高校可分為:4年制大學和2年制社區大學。其中college和university都被中譯為「大學」,但college主要授予學士學位,university提供學士及以上,比如碩士和博士學位。
按照建立者的屬性來分,美國高校可分為:公立大學和私利大學。公立大學的建立與運作基本都由政府來操作,而私立大學則作為教育和研究的非營利組織存在。另外,他們的收費方式也不同,公立大學會根據學生所處的方位進行收費上的分層,一般將學生分成州內生、州外生以及國際生,私立大學則與之相反,在收費上一視同仁。當然,公立大學的收費一般是低於私立大學。
除此之外,美國也有一些特殊的大學——基督教大學(Jesuit Universities)、文學藝術學院(Liberal ArtsColleges)、專科學院(Speciali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和接受政府捐贈的大學(Land-grant Universities)。
而對於每個大學所設置的專業,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的專業設置之間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受歡迎程度的差別。比如:當你問道本所高校哪個專業最好時,美國的大學的招生官員一般會說,哪些專業報考人數最多,最受歡迎。
留學支出
留學的支出一直是家長們所關心的話題,然而,美國高校之間實際情況的不同也必然導致了所負擔學雜費的不一致。
留學的支出主要包括直接支出和間接支出。直接支出主要是指:學費、住宿費、夥食費以及平常的休閒支出,如:周末看電影所支付的電影票、爆米花以及飲料的費用。而間接支出則主要是指:交通費、生活用品、日常生活開支和書籍。
然而,即便是支出的項目統一,學雜費也有可能出現差異,這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學校收費標準,學生所報考的專業,學生所選修的課程,以及每個課程中授課的教授的要求(比如:教授選用的教材版本,參考書數量等)。
補助 & 獎學金
獎學金的設置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學術型獎學金之外,有些學校還設立其他類型的獎學金,比如:藝術獎學金——你的藝術方面獲得了較高的成績,並得到了認可,你就有可能申請到類似的獎學金。
補助裡出了獎學金之外還有基本生活補助、貸款、校園兼職以及分期付款,但對於第一項的補助申請,美國高校有著十分嚴苛的審核標準。
英語能力要求
英語能力作為出國留學最基本的語言能力也最被美國大學所看重。大多數的大學會讓學生提供以下考試中的一種的分數來證明自己的英語水平——雅思,託福,ACT,ITER等。其中,雅思和託福是兩種最普遍的考試,值得注意的是,託福和雅思在美國大多數高校的認證體系裡並沒有本質的差別,基本都被認可,然而,也不排除有例外。另外,在這些測試中,SLEP並不被大學所普遍接受,而主要針對高中生的篩選。
申請材料
大多數的美國高校的申請資料主要包括:申請費用、官方成績單(證明)、推薦信、英語能力考試成績(SAT、GRE、TOEFL etc)、財產證明、論文、其他材料(高考成績)。但每個高校的具體不同,所以,每個人便也不盡相同。
對於論文的寫作,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高校更希望看到的是我們對於某些具體問題的個人真實看法,這體現的是個人的創造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而並非是不停重複的模板的套用,外加,他們也希望你能夠展現出你非凡的寫作技巧。當然,也不要忘了最終的修改和矯正。
對於細節的把握,美國高校尤為看重,很多學生套用模板留下痕跡,自己都沒有注意,在招生官看來,卻是一目了然的,正如西方新英格蘭大學的招生官員所說:「請你們一定要注意細節,因為我們會注意。」(來源:外灘教育公眾號 作者:徐陽 編輯:吳妍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