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低效工作的危害不言而喻,經常會發現許多職場人隔三差五都會在公司加班,那麼究竟是工作量超出還是效率低下呢?
這篇文章將從個體到整體,從執行到管理的順序一個個進行梳理,不論是社會新人還是職場老將都值得一看!
1. 找到低效問題的共性
在職場中低效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如果認真梳理之後會發現許多的共性,我們可以用以下三類情況來概述:
1:硬技能不嫻熟
這類情況對於剛工作不久的新人會比較常見,但是由於技能不嫻熟導致的效率低下最好解決,因為現在網際網路上有許多的資料可以輔助辦公,再或者報名網課提升職業技能即可。
2:團隊溝通不順暢
一旦團隊溝通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80%的工作無法快速進行。例如:大家對同一件事情的認知處於不同的階段;信息溝通的過程過於冗長。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用一下幾個辦法理清思路:
1:項目的目的是什麼?
2. 項目的計劃是怎樣的?
3. 如今項目的進度到達了哪裡?
4. 各部門接下來分別要做什麼?
5. 下次開會時各部門需要提交哪些東西?
3:缺乏指揮和調度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叫「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一個無法做出正確決策的領導不僅拖累自己也拖累團隊。如果遇到這樣的領導,最好的建議還是趕緊走人。
建立價值認同,從上到下改進
比如很多公司都喜歡加班文化,認為員工工作時間越長,越能體現他們的價值。導致很多人一天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公司裡處理工作,認為上班是一件很無趣的事情。
但是如果領導層將需要完成的工作按照季度/月度/進行安排,員工知道這個月的計劃需要完成哪些,就可以自由安排任務,有效的提高工作時間,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見過許多加班的人晚上10點下班,第二天上午12點上班,與其這樣不如圍繞「效率」去建立一種文化,讓有效率能擔大任的人去做領導。
這樣團隊的氛圍以及效率都上去了,工作就成為了一件輕鬆愉悅的事情。
最後總結一下,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一共三個方法:
1. 找到低效問題的共性;
2. 善於模仿,超越模仿;
3. 建立價值認同,從上到下改進;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