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經常把「沒時間」掛在嘴邊,被工作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
別說任何休閒活動,只要能在睡覺前完成任務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面對繁忙的工作,到底要怎麼提高工作效率呢?
今天來和大家分享3條我自己一直在用,效果還不錯的方法,希望對期待提高效率的你有所幫助。
1、分解任務,提前準備
無論是多麼複雜的任務,我們都可以把它進行分解。就像「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3步」一樣,你的任務有哪些步驟,要做到心裡有數。
當然,如果你沒辦法把任務進行分解,那說明在當初制定目標的時候就沒有做好衡量,如果一個目標不能達到,不能分解,那它其實也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目標。
當你把任務分解後,可以分析一下每個步驟可以提前做哪些準備工作。
同樣的工作,有準備和沒準備是完全不一樣的效果,哪怕是在內心的預演也比直接上陣效果要好得多。
2、分析共性,批量處理
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可以把要做的任務當中存在共性的部分集中進行處理。
有研究顯示,其實人們在工作的過程中最浪費時間的就是任務之間進行切換的時間。
如果你總是在多個任務之間進行切換,那要記住上一個任務的終止點,和進入下一個任務的狀態,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如果你能把類似的工作都集中處理,就可以大量節省用來切換任務的時間。
3、預見障礙,做好對策
一個計劃沒有辦法順利執行,大多數情況是因為遇到了障礙,可能是因為有拖延症,可能是因為花大量的時間在浪費時間的事情上,最後導致時間不夠等等。
有時候我們就像是被按動了開關,一遇到某種情況就會自動進入某種狀態。比如有的人,一天氣不好就心情不好,一身體不舒服就脾氣暴躁,一疲勞就什麼都不想幹……
這些行為都是阻礙我們任務順利執行的原因,你必須找到自己的那個開關,並且提前做好對策。
如果你發現自己一打開電腦就會不自覺瀏覽網頁,等回過神來大把時間已經過去了。那不妨重新給自己設置一個規則。
比如當自己打開電腦的時候,馬上打開工作軟體;或者當你想瀏覽網頁的時候,就用回覆郵件來代替等等。
這種「if……then……」的思考模式,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執行意圖」,通過提前做好預案,我們可以更好地解決任務執行中遇到的障礙,從而確保任務的順利執行。
總結:
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當我們面對一項任務的時候,可以先看下自己可以做哪些準備工作,把有共性的內容集中進行處理,同時對可能遇到的障礙做好相應的對策,最後就是認真執行任務啦。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家自己做飯這件事,也可以套用上面的三個步驟。
首先你可以把做飯分為買菜、備菜、炒菜、吃飯幾個步驟。
為了提高效率,你可能需要提前列好需要購買的食材清單,提前備好餐具和調料等等。
買好菜後,你可以把所有菜都事先洗好切好,然後再集中炒菜。
如果你遇到自己懶得動,想點外賣的情況,那不妨設置一下類似「如果想點外賣,就只做涼拌黃瓜」的方案。
工作中的任務自然要比做飯複雜得多,但是原理是相通的,只要你仔細分析觀察,總是能找到自己效率低下的環節。
你還有哪些提高效率的方法,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