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壽林 北京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段煉
以永煤債券為代表的債券違約事件話題,似乎逃也逃不掉。11月18日,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主辦的「雙循環格局下實體經濟發展與債券評級論壇」上,圓桌對話「防控信用風險,服務實體經濟」儼然成了近期債券違約事件專題研討會。
「我的朋友圈打開看大家都在發表高見。」農業銀行投資銀行部副總裁楊軍在圓桌對話上開場便提出,最近信用債市場發生了多起突發性事件,大家對信用風險的關注非常熱烈。
「我是保險投資,保險80%以上的資金都投固定收益類市場,固定收益類市場大部分又是信用類的投資,包括債券投資,所以對信用市場的發展都是比較關注的。」新華資管總裁助理、首席風險官彭立志說。
「近期的債券市場的風風雨雨還在發酵當中,沸沸揚揚,沒過去。表現突出的,我覺得這次沒有對信用評級機構涉及太多,更多的是對所謂國企信仰的驚詫。」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關偉表達了他的關切角度。
大公國際技術委員會主任陸思南在對話中提出,現在大家可能會覺得這麼多企業違約,實際上它可能不是這6年的問題,而是之前積累了很長時間的問題。
評級前瞻性有待提高
農業銀行投資銀行部副總裁楊軍觀察到,突發事件往往會蘊含著市場情緒的傳染並擴大。他說,事實上從數量來看,今年新增違約企業數量並未明顯增長,只是違約規模有所增長,但有一部分是前幾年違約的,今年陸續到期。
新增的違約主體從產權性質上來看,大家近期比較關注的是國有3A級企業的違約,讓國企信仰有所打破。楊軍認為,這就引出一個評級層面的問題,即中國債券市場評級中高評級佔比偏高。
楊軍統計發現,截止到目前,今年新發的信用債中,主體評級AAA級的佔比達64%,主體評級AA+的達13%,2017年債券市場發行的AAA級佔51%。
他指出,評級區分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評級的前瞻性是不是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也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就是說能不能一葉知秋,有前瞻性地反映,為市場投資主體提供一個參考。」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關偉也表達了類似的關切。在他看來,近期債券違約事件後,表現突出的是沒有對信用評級機構涉及太多,更多的是對所謂國企信仰的驚詫。
關偉表示,近期數隻AAA債券違約,事先確實沒有所謂的徵兆,一定意義上,似乎信用分析或者是交易過程當中的模型也未有預警,對從業者的影響心理衝擊很大。他指出,這應該需要相應角色客觀、理性和專業地對待。
他還指出,信用評級是衡量信用風險的主要手段,首先反映了金融行業對信用風險的認識的發展,其次也反映了數據、方法、運算等技術手段的不斷迭代,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政府對金融業要求的變化。
「信用評級相對比較複雜,我們在評級過程中可能有時會受到市場詬病。」關偉說,一些時候,商業信用評級數據不多甚至很少,對企業評級來講還是有一定困難。
不能簡單依靠對財政、政府的信仰
近期AAA債券違約事件也能帶來不少反思。楊軍從風險化解角度提出,市場參與機構自身要增強自己的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包括對宏觀形勢的判斷,產業的分析,企業微觀畫像等,不能簡單靠財政信仰、政府信仰,不能一個信仰破滅了又去尋找下一個信仰,「僅僅靠這個無法持久」。
他還提出,在市場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和大的波動時,希望大家能夠繼續保持戰略定力,積極獻言獻策,參與市場建設,弱化個例風險違約對市場的衝擊,從而更好地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新華資管總裁助理、首席風險官彭立志相信,此次事件也會引起融資主體和投資主體的反思,投資者不能老有剛性兌付的信仰或者思維,而應更深入地研究融資主體。
對發行人來說,也越來越會注重自身槓桿水平的控制、自身競爭能力的提升,更加去遵守市場規範。「這樣,市場才能相信你,以更低的融資成本去融資。這次波動後,市場主體建設會得到加強,市場化水平和法制化水平也會得到提升。」彭立志認為。
關偉指出,由於缺乏違約歷史數據,商業信用評級最大的問題,就是違約率的矯正問題。所以在這些評級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準確、模糊或者是誤差,甚至虛高的現象。
關偉在分析歷次金融危機過程中發現,不能盲目相信模型。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人的經驗,在評級過程當中非常重要。
最後,他還指出,政府的監管作用對評級影響挺大。在風波事件的處理上,政府、企業、投資機構或者個人,需要充分溝通和交流。
大公國際技術委員會主任陸思南從評級角度介紹,評級衡量的是償債能力和償債意願,其中償債能力是最重要的,基本上衡量的就是其償債來源對債務的保障程度。
他說,在負債期間,有一些滾動或者新增債務,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個企業至少盈利能償付利息,若利息都要靠再融資支持,基本上也就陷入所謂的龐氏融資。
在償債來源的分析上,陸思南提醒,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自身創造能力之外的因素一定程度上都不安全,更要關心企業自身造血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