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 我和學生的故事《愛的「鼓勵」》

2020-12-16 小花農兒

有人說,師愛是一場春雨,滋潤了孩子的心田;有人說,師愛是一束陽光,溫暖了孩子的心房;也有人說,師愛是一陣微風,吹拂孩子的心靈。但我要說,師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為孩子這艘小船推波助瀾,為他們的風帆遮風擋雨。當你用心去愛你的學生,你收穫的將不僅僅是辦公桌上的一束鮮花,上課前那清脆的「老師您好」,那將是一種身為人師的幸福和自豪!

每天與孩子朝夕相處,總有許多難忘的故事,沉澱在記憶之中。溫暖著我們的心靈。走進學生,注視他們歪著的小臉,靈動的眼神,細聽離奇而又荒誕的疑問,你會領略到一種純淨,一種無暇。走進學生,不僅僅是走進課堂,不僅僅局限於課堂內知識與情感的交互,而往往是課間與課外的故事更能體現學生的一種自我,一種直白與鮮活!與學生之間的故事裡有溫暖,有感動,有反思,有收穫。正是在這一個個難忘的故事之中,才讓我更加理解教師職業的崇高與偉大。

雖然我來到這裡才幾個月,但我卻感覺自己成長了許多,由於之前的教學對象不同,剛開始的工作使我有了極大的挫敗感。當我看到班裡七十多名學生時,當我看到節奏緊湊的課程安排時,當我感覺課堂效果不理想時,我瞬間感覺到了壓力,失落以及不知所措,我甚至有想打退堂鼓的念頭。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辦公桌上的一封信時,我又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並且決定重振旗鼓,找回自信。這封信是一名學生寫的。大致內容是:「老師,我們都很喜歡您和您的課,也不想再換老師了。不過針對咱們班的情況,我想和您交流一下。咱們班的學生就得嚴厲批評,甚至大發雷霆,他們才會有所收斂」。一張信紙寫得密密麻麻。內容竟是對我的肯定、鼓勵和建議。讀完信後,感動、欣慰之餘,我也心生愧疚。作為一名應時時刻刻鼓勵學生的老師,現在竟需要學生來激勵我、安慰我,想到此處,不禁深深自責。於是我接受領導的建議,心系學生的鼓勵,多看書,多聽課,查資料,認真備課。播放歌曲,玩遊戲。儘可能有條理,有方法的管理自己的課堂。同時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一段時間以後上課效果確實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偉大的馬克思說過,愛可以創造奇蹟,愛可以改變命運,愛就是陽光,我也堅信老師對孩子的愛是潤物細無聲的,只要你時時刻刻關懷的她們愛護著他們,他們是可以體會到這種無聲的愛的。

我教的學生以中年級為主。年幼的他們活潑好動,自制力差,這是他們的天性。課堂上也不乏一些愛說話、愛做小動作的學生,但大都也都能做到令行禁止,唯獨曉航同學。他課堂上雖然也積極活躍,但他的積極活躍卻是接老師的話茬,我也曾嚴厲的呵斥他,也找他談心,卻發現收效甚微。我陷入了沉思,我反思自己,我一定要幫助他。於是,我便積極和家長、班主任溝通了解他的情況。我了解到她的英語底子不太好,上課聽不懂。便不認真聽,同時造成了越不懂越不聽,越不聽越不懂的惡性循環。我便讓家長先從單詞著手,再到學習句子、課文的進程當中,同時讓組長幫扶他。一周後我發現他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藉此機會我在課堂上給予重點表揚,後來,慢慢的,他不僅接話茬的毛病改了。下課後,還主動問我問題。這使我很驚訝,原來孩子們都是樂意接受幫助的,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遠比說教有用。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的確,我也是一片平凡的綠葉,雖平凡但無悔,雖平凡但無私。雖然平凡,我們的脊梁卻支撐著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我們的雙手卻託舉著明天的太陽。讓我們守候著這方「三尺土地」,用三寸長的「白鏵犁」耕耘歲月,讓我們的青春在愛的奉獻中閃光!

雖說我們不具備金錢的富有,但我們精神上是充實的。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有誰能像我們一樣,天天面對的是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雙雙晶瑩的眼睛,一顆顆透明的心,一個個青春的夢?!有誰能像我們一樣,一舉手,一投足,一絲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一根根美妙的心弦,就能帶給他們無限的歡樂?!

驀然回首那些白髮蒼蒼、默默奉獻卻兩袖清風的我的老師,我猛然領悟到人們為什麼總是這樣描寫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我們的老師不會長篇大論,不會慷慨陳詞,但他們卻如紅燭一般在默默中流淌著生命。「紅燭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間,培育出鮮豔的花朵,結出快樂的果實。」這就是紅燭的生命,也是人民教師神聖而無聲的誓言!

幫助與責任,其實只有一步之遙,當學生犯錯時,能以包容的心態積極地幫助他。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的小天使,老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學生心中愛的心弦,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愛。讓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感受到進步的快樂,成長的喜悅,使他們走好人生當中的每一步!

相關焦點

  • 舟山定海教育丨「我和我的學生」點滴故事,深沉的愛
    點滴故事 深沉的愛作者:廷佐小學 劉鳳如果有人問我:教師這份工作辛苦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臺前幕後的付出也許只有自己才能體會。但這些汗水卻能在某一瞬間化為前進的動力,化為無怨無悔的奉獻!這一瞬間是孩子們認真閱讀的身影;是為了班級榮譽奮力拼搏的堅持;是成功之後綻放的燦爛笑靨;是主動和我分享他們的快樂瞬間;是他們難過時望著我的那種無助又渴望的眼神……
  • 【教育隨筆】王淑珠:愛在左,智慧在右
    這段話讓我頗有感觸,從教為師者,哪怕是不經意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孩子終身。教育是一項愛的事業,更是如何愛的智慧的藝術。有愛,並懂得如何愛,教育才會有溫度。成功的教育,來自對孩子的欣賞,孩子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尊重、欣賞,也就開啟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模式。  語文課堂上,我讓孩子們發言、討論、登臺授課,人人必須參與。
  • 我和我學生的故事之四:愛如茉莉飄香(談我轉變後進生的小絕招)
    這麼多年來,我和我的學生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這些故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但也就是這些平凡的故事給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讓我感到自己的生命和學生緊緊連結在一起,我有許多感悟,也有很多收穫,今天我把自己的感悟、收穫講述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講的故事題目是《愛如茉莉,飄香四溢》。
  • 教育隨筆:我和牙齒的故事
    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我班幼兒掉牙現狀,為了讓孩子們能減輕對換牙的恐慌心理,正確的了解愛牙護牙的方法,使幼兒坦然面對換牙、護牙,並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和孩子們隨機開展了一系列有趣的健康活動。 討論話題一:看看都誰換牙了? 孩子們圍成半圓形,親密的聊著自己的換牙經歷。
  • 我和我學生的故事:《激勵,孩子成長的腦白金》
    講述:田靜華 總想在自己的教育生命中留些紀念,讓那些平淡的生活中發生的事通過一個適當的方式記錄下來,由於我不擅長寫,所以一直沒有做,感謝學校給了我創造了這樣的機會,當班主任近二十年,二十年裡發生的人和事,雖有些還在記憶中,畢竟淡了,這次學校給我們機會,靜下心來,想想二十年來作為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發生的故事,有很多感慨。
  • 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教育學生儘可能不用「禁止」等詞語
    (劉向) ———題記讀罷《蒙田隨筆》,原本想好生地寫點感想和體會。哪知愚人天賦欠佳、能力不足,正如前篇所言,好作罷,當起文抄公算了。作這份特殊的文字工作前,我還要作點說明。為了讀者明白哪是蒙田的原話,我特地用符號「[]」括起來另立成段;第二自然段才是凡人所思所想———「教育人王福明說」。
  • 《窗邊的小豆豆》,如果我遇上鼓勵教育多好
    前幾天刷豆瓣的教育類專題,突然看到了許多人把《窗邊的小豆豆》奉為教育的經典之作。我就立刻去看了這本書,書並不長,可是卻對我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教育是一項豐富人的知識,促進人類全面發展的傳播性活動。在巴學園裡,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播,更是對孩子創造力和純潔靈魂的保護。把廢棄的電車當作上課的教室,從不安排固定的座位,上課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研究,吃飯時每個人都要在大家面前勇敢地講出自己的故事,在某個時候學校還會組織實踐活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夢想中的樣子。
  • 中山教師陳姍姍:每天早上5點起床,堅持寫教育隨筆
    &nbsp&nbsp&nbsp&nbsp南都訊 記者呂婧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的這句話,是陳姍姍堅守的信條。陳姍姍,中山市第二中學數學老師,她有一個習慣,每天早上5點起床,記錄教學點滴。「終生學習,閱讀相伴,是我對高三畢業生的寄語。我希望自己首先成為這樣的人」。
  • 2017深港澳中學生隨筆大賽獲獎通告
    第十八屆深圳讀書月重點主題活動「深港澳中學生隨筆大賽」得到深港澳三地教育界和師生的支持和參與,學生投稿踴躍,反響熱烈。
  • 「茉莉飄香」(我和我學生的故事)之《春風化雨潤心田》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於接受孩子,體貼手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教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我們順利開展一項工作的基礎,在學習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如我們班有個男孩,王玉,每次上課時發呆,作業經常不能按時完成,字也寫得很難看,還經常曠課遲到,根據這個情況,我從側面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原來他的爸爸媽媽已經離婚,長期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這是他常常發呆,性格孤僻的原因,我並沒有忽略他而是趁下課的時間和他交朋友,並把班上的同學介紹給他作朋友,在學習上也不放過,抓住他的點滴進步,不斷鼓勵他,在學生面前誇獎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 一個鼓勵孩子、教育父母的家庭教育小故事
    一直想把這個鼓勵孩子、卻又教育了父母的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覺得這個故事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因為這個故事在教育著媽媽,也教育著孩子,激勵著孩子去努力、去拼搏。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女孩沒有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本村小學教書,由於講不清問題,不到一周就被學生哄下臺了。
  • 愛和堅持能喚醒學生心靈
    從此他變得積極了,他更加關心和愛護這個班集體了,學習也比原來更加努力了,和同學的關係也變得融洽了……是啊!「教育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這句話使我更明白自己的責任,教育最大的技巧在於最大限度的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天賦和才幹,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取得自信。張豹的故事是我堅信,愛是不離不棄,愛是永不放棄,愛是堅持到底。
  • 教育故事 | 趙玉芬:「幼師這份事業,我幹了30年,也愛了30年」
    雖然過程中也會有困難和委屈,但是孩子們流露出的每一個微笑,都讓我覺得非常值得。」趙玉芬說。「要給予每個孩子最大的鼓勵」 王家愛心幼兒園是一個專門招收外來務工人員適齡孩子的幼兒園。「有的孩子會有一些不太好的習慣,我們不會直接指出,而是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抓住他們的性格特點,用鼓勵的話語帶領他們養成好習慣。
  • 幼兒園教育一日反思和隨筆
    學前教育的質量,會深刻影響孩子的一生,幼兒園做好一日反思和隨筆記錄是尤為重要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地關於幼兒園教育一日反思和隨筆,歡迎大家前來參閱。幼兒園教育一日反思和隨筆【1】那是我第一次那麼認真的看著瑤瑤,我輕聲對她說:「寶貝,你要大膽一些,你的膽怯讓奶奶和老師都很著急,老師很願意跟你聊一聊,也請你以後有什麼想法,有什麼需要也跟老師談一談好嗎?」
  • [教育隨筆]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八治一小 李豔:在讀寫中成就大方的社會人
    我堅持讓學生訂閱報刊雜誌,每天中午有固定的閱讀時光,每學期有規定和自選的閱讀書目,開學初還有故事大王評比活動。我還堅持讓學生寫日記,記錄童年足跡,創辦班級作文周報,給學生搭起一個文字擂臺。我是學生閱讀的陪伴者,精神的引導者,讓他們從讀書中厚養學識,在習作中實踐成長。有家長不能理解:「考試又不考,讀那麼多閒書幹啥?寫日記多浪費孩子的時間?」
  • 教育故事 | 郭美英:用師愛,感染帶動每一個學生
    教育故事 | 郭美英:用師愛,感染帶動每一個學生 2020-12-11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如茉莉飄香」——五市一中教研系列活動(我和我學生的故事)
    但我們從容,坦然,因那為師的神聖與莊嚴,更為我與學生之間的曾經發生的故事。今天她們將先後亮相,為您講述發生在她和她的學生之間的真實的故事。相信您聽過之後會與她們有相同的感觸:師愛的陽光不僅照亮孩子的心靈,被照亮的,還有我們自己。
  • 【教育隨筆】「五隻羊」的故事
    「五隻羊」的故事                    吳永祥這幾天一直在讀《尼爾尼爾橘子皮》這本書,讀得很認真,也很專注,雖然工作很忙。《尼爾尼爾橘子皮》這本書是20世紀偉大的教育家尼爾校長的一部自傳體教育書籍。
  • 我的老師和我的故事
    、在我45歲的人生中,讀書做學生12年,當教師25年。在這漫長的37年中,學生與教師的故事每天都在我的身邊上演。有位戲劇家說:「人生沒有彩排的機會,每一個細節都是正式播出」。回望我的人生旅程,這些故事如閃亮的珍珠,灑滿我的教育之路:有愛與愛的傳遞;心與心的碰撞;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迷惘,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慰;有「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校園大美;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人生疲憊。在今天這個咖啡飄香的美麗晚上,我更想站在學生的角度講一講我的老師和我的故事,站在一位教師的角度來感悟反思,煲一碗心靈的雞湯,與大家分享。
  • 我的生命教育故事——雄仔的故事
    我的生命教育故事——雄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