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原先多個專業課程中阿司匹林的知識點進行以知識鏈條為中心的模塊式整合,以醫藥職業人崗位綜合素養需求為指導,將「原料藥合成(藥物化學,6學時)—原料藥質量分析(藥物分析,10學時)—片劑製備與質量分析(藥劑學,6學時)—臨床應用(藥理學,2學時)」4個模塊作為知識鏈中「環—環」相扣單元,以生產性流程為參考,打破原先獨立知識點並行模式,突破不同課程間的壁壘,實現知識的串聯與融合,此教學內容鏈條化設計與醫藥產業實際流程相匹配,體現基於行業需求的課程設計與開發(見表1)。
基於學生的基礎、專業知識、能力、素養及習慣特點等學情分析,將單元知識點和學生對象的層次與教學手段相結合,利用多種媒體、網絡平臺、仿真實訓等教學資源,採用問題導入、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對學生產生刺激,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知識點更容易被學生吸收。
實操階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資源,創造真實、協作、會話的學習環境,能夠將學習與工作實境有機結合,小組集體討論,共享群體思維與智慧,在真實實訓中提升知識運用能力,及時反饋問題。2.4建立多主體的過程化考核評價方式落實「金課」思想,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
在細分教學單元、知識點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大部分教學手段在開展的同時進行了學生考核的記錄,輔以校內教師與企(事)業兼職教師對主觀測試題加以評判,最後自動匯總學生綜合成績,避免期末以期末考試一錘定音,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注重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表現性、發展性評價,注重對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中的各個學習環節的考核,即過程化考核綜合職業能力,實現多模塊評價與多方位評價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