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人交流,是自閉症判斷的重要標準

2021-01-08 騰訊網

接觸自閉症兒童以來,寫了不少關於自閉症判斷的文章,但還是經常有網友諮詢如何判斷的問題,看來,還是我寫得不夠詳細,讓網友沒有抓手、做不好判斷。從今天起,我陸續寫一些詳細的判斷方法,來幫助大家做好判斷和甄別。

目前,很多醫院會利用見到孩子的三兩分鐘時間,就做下結論,導致很多發育遲緩的孩子被判斷為自閉症。原因也很簡單,一是判斷標準因人而異,即每個人對自閉症的判斷還是有出入的;二是判斷標準過於簡單,用兩個、四個指標就下結論了,有些草率。

我這系列文章利用國際上普遍採用的CARS量表中對自閉兒童行為、認知、情感、人際、智力等方面的描述的標準,詳細地解釋和分析,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

CARS量表中第一項就是人際關係維度。量表中這樣描述:

√與年齡相當:與年齡相符的害羞、自衛及表示不同意或家人訴說的或觀察到的一些輕微的害羞、煩躁、困擾,但與同齡孩子相比程度並不嚴重。

√輕度異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觸,不願意、迴避、過分害羞,對檢查者反應有輕度缺陷,有時過度依賴父母。

√中度異常:有時兒童表現出孤獨冷漠,引起兒童注意要花費較長時間和較大的努力,極少主動接觸他人,常迴避人,要使勁打擾他才能得到反應。

√嚴重異常:強烈地迴避,總是顯得孤獨冷漠,毫不理會成人所作所為,兒童對檢查者很少反應,只有檢查者強烈地幹擾,才能產生反應。

這樣還是不夠直觀,導致一些家長在對孩子的行為做判斷時產生偏差,根據孩子的「人際關係」方面的表現,大致有十種行為表現:

(1)安全感。自閉症兒童的安全感都不是很好,具體表現為膽小、怕黑、認生、粘人、說話聲音小、不喜歡新事物(如玩具、物品等)、不嘗試新玩法、對聲音和光線敏感、入睡困難、淺睡(夜裡醒、不踏實)等。

(2)主動表達需求。能看出孩子明顯有需求,但就是不說出來、也不指出來,有的會用哭喊的方式來引起家長的注意,或者乾脆連哭喊都沒有。

(3)主動接觸他人。指主動與他人有肢體接觸、有肢體語言或用簡單語言與別人打招呼等。

(4)主動與人玩耍。主要接近他人,並與他人互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5)聽懂他人指令。指能理解他人的語言和肢體語言信息,能聽懂、照做,如讓他拿杯子,既能聽懂,也能拿過來。

(6)拒絕他人要求。包括拒絕他人的觸碰或肢體接觸,拒絕回答他人問題,甚至對他人指令毫不在意,像是沒聽到似的。

(7)迴避他人。經常會避免與別人有目光接觸,或者有陌生出現就躲起來,或者是對其他人毫不在意,像是不存在似的。

(8)冷漠/孤獨。沒有同理心,不在意他人感受,不在意他人的存在,不與其他人接觸和交流,經常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經常自說自話、自言自語。

(9)害羞/膽小。是安全感不好引起的。

(10)與人目前接觸。也叫對視,從對視的時間長短、與熟人和陌生人對視的差異上,可以做判斷。

從自閉症兒童的行為表現上看,「人際關係」這一項是很重要的判斷標準。在被量表判定為自閉症的91個樣本當中,只有3.3%的家長認為孩子「人際關係」是與「年齡相當」的,也就是說,如果你通過以上十項指標判斷孩子為自閉症的話,就有96.7%的可能性真的是自閉症。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判斷標準之六:不喜歡改變(6/14)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之所以叫孤獨症,就是因為孩子像一個星星的孩子一樣,自己玩自己的,而且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只是玩那幾樣東西,那幾樣他非常熟悉的東西,總是在他熟悉的地方活動,經常用同一種動作不斷地重複,……換種說法,他對陌生的東西,即使再好玩兒、再有意思,也提不起他們的興趣。這是判斷自閉症的第六個標準:不喜歡改變。
  • 情感障礙,判斷自閉症的標準之三(3/14)
    從量表進行判斷判斷孩子是否為自閉症的第三個標準是感情反應,即與他人的情感關係狀況,當然,自閉症兒童與他人的情感關係是異常的,所以,也可以叫情感障礙。由於多數自閉症兒童具有情感障礙,情緒和情感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所以,上述的過程也可以做為情感發展的判斷標準。
  • 自閉症的孩子是怎麼判斷的?
    孩子出生後,本該無憂無慮地享受快樂童年,但近年來兒童自閉症的發生率卻在快速增長。據《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保守估計2019年全中國自閉症兒童在200-300萬左右,每年還以20萬的數字遞增,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家庭環境不穩定有關。
  • 情感障礙,判斷自閉症的標準之三(3/14)
    從量表進行判斷判斷孩子是否為自閉症的第三個標準是感情反應,即與他人的情感關係狀況,當然,自閉症兒童與他人的情感關係是異常的,所以,也可以叫情感障礙。CARS量表中對情感反應提出三種程度的表現:√輕度:偶爾表現出某種不恰當的情緒類型和程度,有時反應與客觀環境或事物毫無聯繫。√中度:不適當的情感的示意,反應相當受限或過分,或往往與刺激無關。√嚴重:對環境極少有情緒反應,或反應極不恰當。
  • CARS量表判斷不是自閉症,孩子就是正常的嗎?
    CARS量表是對兒童進行自閉症判斷的,可以判斷是不是自閉症,也可以判斷輕重程度CARS量表是國際上常用的判斷標準,也是權威的。自閉症判定標準為30分(含)以上,30分以下則是「非自閉症」。昨天我在「問卷星」上的關於「自閉症兒童行為判斷標準」的調查的樣本量是126個,今天早上我看增加到了136個,各項數據的百分比沒有太大變化,所以,不影響統計結果。
  • 天使兒童教您判斷的孩子自閉症
    天使兒童教您判斷的孩子自閉症 時間:2020-12-10 18:27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自閉症孩子往往有語言障礙,聽不明白別人意思的同時也無法正確的表達的自己的意思。但是由於孩子還小,也有確實不明白的情況,那麼我們該孩子自閉症是怎麼判斷的呢?
  • 不會模仿,是自閉症判斷的第二個標準
    0-7歲孩子學習的主要途徑是模仿、玩耍和重複,這是華德福教育的重要理念,所以,模仿是很重要的。 孩子之所以不會或不願意模仿別人,有三個原因: (1)邊緣系統發育不良。大腦的邊緣系統的作用是使中腦、間腦和新皮質之間發生信息交換,所以,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 兒童自閉症怎麼判斷,圖文詳解12條家庭判斷法,醫院是怎麼診斷的
    >自閉症的症狀具有廣泛的特徵和行為,每個自閉症兒童無論是表現出來的特徵、行為還是出現的時間(年齡)都不一樣,沒有統一的判斷標準,很多特徵在3-6個月就開始出現,但表現不明顯,很難引起家長注意。眼神呆滯注意:一些自閉症兒童也會有眼神「交流」,例如:和她打招呼和挑逗時沒有眼神交流,但她自己在其他時候會盯著別人看
  • 從4個症狀可判斷輕度自閉症
    從4個症狀可判斷輕度自閉症 時間:2020-09-30 13:5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自閉症是目前許多兒童都會患的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很高。一般來說,自閉症在輕微的時候很容易治療,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日常狀態和行為,及時判斷孩子是否患有輕度自閉症。從4個症狀可判斷輕度自閉症(1)人際交往障礙當孩子患有自閉症時,他們就不想和人溝通,也無法與他人良好溝通。相反,他們喜歡把自己關在狹小的空間裡。
  • 孩子是自閉症譜系的哪個程度真的那麼重要嗎?真相只有一個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一旦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就會問我們,孩子的程度怎麼樣,輕度、中度還是重度?而且往往會經歷一個漫長的接受過程。很多人認為一旦診斷自閉症,一定無法脫帽,目前自閉症診斷標準看刻板行為達到多少條等等,如果不符合診斷了,就說脫帽了。
  • 不與人交流,是自閉症判斷的重要標準(1/14)
    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陶行知⑾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人不該捨棄他「心靈的微光」,因為那是真理,就該堅持;是真感情,就該抒發!而自立又何其不易呢?盲從不是這大千世界的本色嗎?去年3月,日本一場海嘯引發了食鹽危機。人們根本不去用頭腦思考、計算,聽風即是雨,理性仿佛不存在於蠅營狗苟之間,多年的社會生活將自立完全磨去。
  • 解讀自閉症:只談自閉症不談程度都是耍流氓!
    而在輕度自閉症以下,還有一個很大的族群,他們既有自閉症的部分問題,同時又夠不上自閉症的標準,這部分人就自閉特質持有者,而我就是其中一員。 作為系列的開篇,今天僅強調自閉特質和自閉症的關係,因為這個基礎觀點真的非常重要,寫在開篇也是為了避免一些家長過度焦慮,避免談自閉色變。
  • 怎樣判斷孩子是不是自閉症?三個方面簡單判斷法
    自閉症是一種未知先天性障礙疾病,目前還無法藉助有效生理確診,如血液檢查、心電圖、腦電波等,只能依靠專業醫生現場問診觀察,結合各種量表來綜合評估判斷,所以自閉症的診斷是一件複雜切周期較長的一個過程。同時還需要參考孩子平時表現方可作出更加準確的判斷,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多留心觀察,記錄下孩子異常表現出現的時間、頻率等。
  • 興趣古怪、愛玩不是玩具的東西:自閉症判斷標準之五(5/14)
    自閉症兒童就是很古怪的群體,與人的關係很古怪,與物的關係也很古怪:該快樂玩耍的不去一起玩耍,不該依戀的卻總是依依難捨;該去玩兒的東西不玩兒,不是玩具的卻總是樂此不疲地玩個沒完!所以,興趣古怪與常人異,尤其是非生命物體的關係讓人難以琢磨,是自閉症兒童的一個很顯著的特點。
  • 如何判斷孩子到底是不是自閉症?
    隨著我們對自閉症的更多認識,加上家長對於孩子成長更加關注。很多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行為表現就會不自覺的跟孤獨症聯想起來。家長可以先了解一下自閉症的概念與定義。如果發現多條符合即孩子存在自閉特質。但要論證自閉症,需要自閉特質達到一定程度,然後綜合智商水平和情緒控制問題才能認定是否屬於自閉症。我們在判斷孩子自閉症的過程中,眼神成為了最重要的判斷依據,醫學的專業術語稱之為:聯合關注。
  • 教你如何準確判斷兒童早期自閉症1
    美心說「兒童自閉症50問」科普專欄,幫助家長深入了解自閉症,學習應對自閉症的方法。關愛孩子,從了解自閉症開始,請關注我們,每日一更。 自閉症孩子表現的症狀千差萬別。本期,將帶大家深入了解自閉症與其他症狀的區別,讓家長們在第一時間準確地判斷出孩子的情況。
  • 如何跟自閉症的孩子交流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是因為精神系統發育不正常,而絕非大家說的孤獨或後天培養的自閉性格,主要表現為對人缺乏興趣和反應。那麼自閉症兒童語言有哪些特點呢?1、鸚鵡式語言或回聲語言。自閉症兒童與人溝通時,常會模仿別人說的話,不太知道如何回答問題。此種立即複述的對話,稱為鸚鵡式語言或回聲語言。2、語言表達的困難。自閉症說話時,常常面無表情,沒有聲調變化,與人溝通時,也常常文不對題,或與情境不符合。
  • 由自閉症兒童的「對視迴避」談一談眼神交流吧
    眼神交流的功能我們知道,人類獲取信息量的80%是通過視覺實現的,故此有「眼睛是心靈窗口」之說。人彼此交流時,肯定會發生眼神接觸,對視是一種非言語信息交流,它對人的社交和社會行為有很大影響;非言語信息還來自於時間、空間以及聽覺。
  • 孩子很少有眼神交流是自閉症嗎?家長該如何正確和患兒交流?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個人都在忙忙忙,更注重於自己自身的生活,有的家長給了自己的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卻忽略了寶寶的精神世界,這導致了許多寶寶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不願與外人接觸,很少和別人有眼神交流。寶寶是自閉了嗎?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得了自閉症呢?
  • 解讀自閉症:如何通過觀察感統失調判斷自閉症程度?
    相信很多人讀過東田直樹的《我想飛進天空》。書中,東田直樹通過文字講述了自己視覺、聽覺敏感的狀態,甚至有人將此拍攝成視頻,這導致很多人認為視覺、聽覺敏感是自閉症普患者遍存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