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為中心的MAC翻轉課堂教學探索

2021-02-15 運院教發中心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運城學院教師發展中心」微信公眾號。

 關於組織集中觀看直播培訓講座的通知

(教發中心[2019] 54號)

各系(院)部及全體老師:

為了不斷提升我校教師教學能力,本學期教師發展中心每周為大家提供一次直播培訓講座,培訓內容包括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創新實踐、教學反思評價等方面。

為便於教師們相互溝通與交流,教師發展中心特組織教師集中觀看本周的直播培訓講座。

觀看時間:2019年11月28日(周四)下午15:00—16:00

觀看地點:藝術長廊C座二樓C21智慧教室

講座主題:以學為中心的MAC翻轉課堂教學探索

主 講 人:華中師範大學  徐敏教授

有興趣參加集中觀看直播培訓講座的老師,可通過掃描下面二維碼進行網上報名(限額30人,先報先得)。 

教師可通過以下網址觀看(https://zhibo.chaoxing.com/2145335),也可自行下載超星學習通APP參與直播學習:①下載超星學習通App並註冊登錄;②在首頁右上角輸入邀請碼「jsfz」;③進入教發頁面後點擊直播按鈕觀看。

各系(院)部要做好教師學習活動的組織動員工作,有條件的單位可進行教師的集中學習。

 

教師發展中心

2019年11月27日

 

課程介紹

翻轉課堂也適用於人文學科嗎?

怎樣實施翻轉課堂才能帶來學習效果的提升?

翻轉課堂會不會增加教師和學生的負擔?

翻轉課堂一定需要信息技術的加持嗎?

如果你對以上問題感到困惑,歡迎來到11月28日的超星直播間,聽具有5年人文學科翻轉課堂實施經驗的徐敏老師為您解惑,與全國熱愛教學的老師們一起探索!

↓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填寫在線報名表單。

相關焦點

  • 胡巖:以學生為中心的「電路原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學習效率不高,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能力得不到培養的問題,從2016年秋季開始對電氣類專業的學科基礎課「電路原理」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不同學生和不同大小的教學班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過程分階段進行,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既有線上教學設計,又有線下教學設計。線上線下均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老師不是助教,學生參與教學。翻轉課堂不僅為學生提供了靈活的學習方式,還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學批判精神在「翻轉」過程得到體現,「雨課堂」教學手段提高了「翻轉」效率和質量。
  • 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小學作文教學探索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教學實踐模式,帶來了學科教學方法、途徑和手段的根本性變革,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極大提升,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大膽嘗試翻轉課堂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改進教學方法,營造寬鬆的寫作氛圍,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翻轉課堂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靈活的教與學的方式、關注學生個性化與全面化發展的思想,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吸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翻轉課堂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但在分析翻轉課堂帶來的優勢的同時,還要重視翻轉課堂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 淺談翻轉課堂學生分組及組織教學
    我們知道,翻轉課堂教學的核心在於「先學後教,以學定教」,掌握學習理論以目標教學為核心,以反饋矯正為手段,以掌握學習為目的。而學生上課的形式採取小組式,這與傳統的課堂組織方式有本質的區別。對此,根據我在翻轉課堂教學的經驗,下面具體談談翻轉實驗班初期分組及組織教學的一點心得。
  • 人大附中國家級英語課題 探索翻轉課堂新模式
    據課題負責人程嵐老師介紹,課題開題一年以來,20所實驗學校展開了課題實踐,人大附中開展了兩項子課題研究,《基於「盒子魚聽讀系列」的初中生英語聽寫技能培養的行動研究》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下中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 關於翻轉課堂對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的挑戰論文範文參考資料
    這兩份文件,為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新建本科院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一、新建本科院校課堂教學面臨的現實問題(一)「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弊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講臺下聽,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角」,學生扮演者「配角」。
  • 翻轉課堂教育教學方法
    具體來說,就是要面對諸如時間、學習機會、「結構」為主要教學條件等典型問題。在翻轉課堂中,典型的課堂教學和家庭作業是相反的。這種教學方法是指利用教師自己製作的視頻在多媒體設備上,讓學生在課堂之外在線觀看課程,讓學生在進入課堂後有更多的應用時間。由於家庭作業和教學是翻轉的,這是課堂效率的一個真正的轉變。學生在課前在家做筆記,準備參加課堂活動。
  • 聚焦翻轉課堂教學研討 共謀智慧教育建設未來 ——第二屆全國翻轉課堂學術研討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在昌樂一中舉行
    活動以「翻轉課堂·深度學習·核心素養」為主題,聚焦翻轉課堂教學研討和翻轉課堂現場展示兩大板塊,集結全國翻轉課堂專家智慧和各學段翻轉課堂不同實驗學校的實施經驗,總結推廣各地在翻轉課堂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踐中取得的經驗和成果,開展交流與分享。
  • 翻轉課堂與翻轉學習:剖析「翻轉」的有效性
    但是到底什麼是「翻轉」?不同類型「翻轉」的有效性究竟如何?這直接影響到如何設計和利用翻轉課堂來進行教學。當前,很多人在實踐翻轉課堂的過程中仍拘泥於流程的翻轉,或將「翻轉」理解為布魯姆認知目標的翻轉,無法幫助辨別各類「翻轉」模式的有效性。
  • 淺談能力導向的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特點及變化
    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增強畢業時就業的競爭力,實施以能力導向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翻轉課堂也被稱「顛倒課堂」,是利用微課等現有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重新規劃課前、課內、課後,通過知識傳遞、知識內化、知識鞏固的顛倒安排,實現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的翻轉,達到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革新的教學設計方法。
  • 基於問題式教學法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
    [3-4]本文深入分析翻轉課堂和問題式教學法存在的不足並提出解決途徑,以武漢理工大學「內燃機學」課程為例,探討整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問題式教學法的設計與實踐。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1.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區別      建構主義認為,課程教學流程可以分為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過程。
  • 讓外語教學行走於微課和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的理論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依託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教學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翻轉,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講課,學生被動聽課,課下通過作業練習或複習完成對教師所講知識鞏固的教學模式,而是學生們藉助微課,課下先觀看與所學內容相關的微視頻材料進行自主學習,然後課堂上完成相關練習或進行與教師和同伴的互動交流,從而達到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內化。
  • 教師不再是主導 「翻轉」的課堂學生更樂學
    隨著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的大舉進軍,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格局被徹底打亂。記者了解到,在北京一些中小學,翻轉課堂已經成為學校常規的教學手段,並帶來教與學的新變革。那麼,什麼是翻轉課堂?它與傳統課堂有何異同點?如何實踐翻轉課堂?本期,我們就此展開討論。■對比觀察課堂怎樣「翻轉」到底什麼是翻轉課堂?
  • 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
    learning)方式,又譯為翻轉教室、顛倒教室,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通過在課堂之外提供教學內容(通常是在線),來扭轉傳統的學習環境。它將教學活動,包括傳統上被認為是家庭作業的活動,轉移到教室裡。在翻轉課堂上,學員們觀看在線講座,協作在線討論,或在課堂外進行研究,並在導師的指導下在教室裡運用所學的概念和技能。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是課堂的中心焦點,也是課堂上信息的主要傳播者。 單個的課程可能側重於通過演講的風格進行內容解釋。
  • 翻轉課堂,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課堂?
    翻轉課堂,近幾年在國內發達地區很受歡迎,顆粒兒也曾聽過翻轉課堂、微課、信息技術的專場報告,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分享如下:體會之一:翻轉課堂不僅僅是學習時空、課堂結構的翻轉,更重要的是教學理念的翻轉。只有理念真正翻轉了,才能結合不同的教學條件、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使用,從而做到翻轉課堂的本土化、學科化。翻轉課堂顛覆了「課堂教學」。首先是將「課堂」回歸到了「學堂」,延伸到了家庭、有網絡終端的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場所。其次是將「教學」翻轉成「學教」即先學後教,以學定教。
  • 國內外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案例分析
    不難發現,詹森孝師充分的準備為翻轉課堂的成功映施提供了保障,豐富的技術環境則為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支撐。在筆者構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學生和家長是翻轉課堂教學中參與的三種角色,他們共同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當中。教師是整個學習活動的設計者與引導者;學生是整個學習活動的執行者;而家長則起著監督、伴學的作用。
  • 如何看待翻轉課堂(二)
    作為一種新的課堂模式,翻轉課堂到底「翻轉」了什麼?為當前的課堂改革帶來了哪些啟迪,其優勢何在?又該如何發揮翻轉課堂的價值?本期將繼續與您分享來自教學一線的思考……  翻轉課堂的優勢  翻轉課堂教學,是多媒體教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即「技術」加「理念」的教育大變革。其教育理念並不神秘。目前所說的翻轉課堂教學的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實際上是以前我們一直倡導的「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深化。
  • 翻轉課堂是網絡教學的必然發展
    在臺灣新竹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李威儀的物理「翻轉課堂」上,學生在家通過看視頻了解基本知識內容,再到課堂上跟著老師做練習、活動,課堂變成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答疑解惑,掌握知識的運用。    6年前,同時兼任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威儀在他的物理課上開始實驗「翻轉課堂」。
  •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應用研究
    目前,「翻轉課堂」相關研究主要集中於教育技術領域對學習資源的研究,較少涉及具體實施中所產生的師生交互性關係建構、平臺資源篩選共享、對思政課適用性等問題。「翻轉課堂」及其相關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設計面臨以下多重挑戰。  師生角色需要重新定位。高校思政課現行的教學模式仍偏重於教師絕對主導,學生學習主體性不夠明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尚未徹底落實。
  • 翻轉課堂課前交互式教學模式研究
    構建由交互中心平臺、主體、客體、工具及行為等組成的多維、立體交互式翻轉課堂課前教學系統,從教學流程、教學內容、教學環境、交流工具、學習主體等方面提高系統的交互程度,不但可以實現對學生的遠程監控,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