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小館|假如古人也發朋友圈,看過之後發現個個都是人才

2021-02-16 山東省圖書館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官隱居田園種地為生。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中斯明誠老師的精彩誦讀演繹,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朗誦者】斯明誠(David Symington)

Tao Yuanming was the sort of person who had no affinity for authority and power; after personally observing the dark side of officialdom, he abruptly resigned his official post, with the fierce words 「I will not grovel for a mere five piculs of rice.」 Five piculs of rice was an official’s monthly salary in those days.

陶淵明其人不親權貴,目睹官場的黑暗後,甩袖撂下一句硬話:「我不為五鬥米折腰」。這「五鬥米」說的就是古代官員的俸祿。

Tao Yuanming preferred to abandon high office and a fat salary, and moreover was determined not to be tainted by members of officialdom. Abandoning his post, Tao Yuanming returned to his home, and dedicated himself to farming. He relinquished the writing brush for the iron hoe, and exchanged his official’s robe for the farmer’s straw hat.

陶淵明寧可放棄高位厚祿,也不願與官場的人同流合汙。不做官,就回家種田。陶淵明放下筆墨紙硯,拾起鐵鍬鋤頭;脫下官袍,戴上了農民的鬥笠。

△陶淵明與菊

圖片來源:《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基礎級插圖

He planted a row of chrysanthemums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fence before his door.When he finished his daily work in the field, Tao Yuanming would pick blossoms from the chrysanthemum patch. Sometimes he would pick them in the early morning, when the dew was fresh upon them. He picked them partly to use as decorations and partly to use in making chrysanthemum wine. Tao Yuanming was not lonely in his retirement; he had his chrysanthemums to keep him company.

陶家門前的東籬下,正好栽種著一片菊花叢。陶淵明每次在田裡耕作完,都會到東籬邊上的菊花圃裡採花。若是清晨採花,花上還沾著墜露。採下的菊花一是為了擺設,二是為了釀菊花酒。陶淵明歸隱的日子並不孤獨,有菊花相伴。

There were people who did not understand his way of life, and they asked him: "Mister Tao, why do you like chrysanthemums so much?"

有人不太理解他的行為,問陶淵明:「陶公,你為什麼這麼喜歡菊花?」

Tao replied with a smile: "If you knew my life experience you would know why I love these chrysanthemums. The reason I returned to till my field in retirement was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situation in officialdom. Do you know how much courage and resolve it took for me to quit my official post and take up the unaccustomed work of the hoe? Those chrysanthemums growing so brightly in the wild gave me so much encouragement!"

陶淵明笑著回答:「如果你了解我的經歷,也就會明白我為什麼愛這菊花了。我之所以歸隱田園,是因為當今的政壇氛圍令我失望。放棄曾經的位子,拿起並不熟悉的鋤頭,這需要怎樣一番勇氣與決心呢?那田野間星星點點的菊花卻給了我莫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假如古人也發朋友圈,看過之後發現個個都是人才
    假如古人家裡也通網那會是怎樣的盛世呢?你想不想知道?這不,小編這就帶著熱搜向你走來必看·古人網上衝浪實錄背後故事這一幕出現在三人決定結義之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結義的故事流傳百代。
  • 如果古人也發朋友圈,你覺得他們會發什麼
    大家都知道,發朋友圈和動態都是我們現在的日常,但是如果古人也發朋友圈,那會發生什麼呢?鰲拜: Merry Christmas。杜甫:南村群童你們這幫小兔崽子給我等著!!乾隆:今天朕去南巡,碰見個彈琴的妹子賊漂亮,叫夏什麼的,剛加的微信,明天爆照[害羞] (屏蔽:太后,皇后,令妃……等3000人)魏瓔珞:我,魏瓔珞,天生脾氣爆,不好惹……信不信我……我,天雷降世,嚴懲惡人富察:一步錯步步錯從此我只做富察容音。
  • 假如寶寶有朋友圈
    親愛的寶爸寶媽們,我們平時都在曬寶寶的生活狀態,發完微博發朋友圈,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假如寶寶拿起手機相互交流,他們的朋友圈會發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進入寶寶們的小世界:圖片來源:彭小蹦圖片來源:彭小蹦換個角度看孩子的世界
  • 假如幼兒園小朋友像大人一樣發朋友圈,網友:每天都是萌萌噠的
    假如幼兒園小朋友像大人一樣發朋友圈,網友:每天都是萌萌噠的 現在如果想要知道你身邊朋友,同事,親人的狀況,其實根本完全就不需要打電話,只需要翻看一下他們的朋友圈就好了呢!
  • 「看了男友發的朋友圈之後,我果斷和他分手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她發現她再也看不到葉銘發的朋友圈了。當她像往常一樣點開葉銘的微信頭像之後,發現他的朋友圈裡一片空白。當她針對此事詢問葉銘:「為什麼我現在看不到你發的朋友圈了,你是不是把我屏蔽了?」葉銘微微一笑,回答道:「我怎麼可能會把你屏蔽呢?我只是把朋友圈徹底關閉了,以後我也不打算再發了。這樣一來,我就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 沒看過中年人的朋友圈,都不知道什麼才叫「文藝復興」
    爸媽們只會輕輕挑一挑眉,露出不屑的眼神,接著驕傲地打開手機:沒看過中年人的朋友圈,都不知道什麼才叫「文藝復興」。爸爸媽媽的文字功底,年輕人們怕是都要甘拜下風。面對良辰美景,登覽高山,下臨碧海,興盡之餘,他們一定會發一條朋友圈。景色不一定多美,但是情調一定要有,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發現美的心靈。
  • 看完《喜寶》之後發朋友圈感受說說 看了《喜寶》的朋友圈心情句子
    看完《喜寶》之後發朋友圈感受說說 看了《喜寶》的朋友圈心情句子時間:2020-10-17 22: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看完《喜寶》之後發朋友圈感受說說 看了《喜寶》的朋友圈心情句子 看完喜寶之後,很多人對她是又愛又恨的,她嘴上說選擇物質,但最終也是為了愛情飛蛾撲火
  • 發朋友圈時要注意這三個細節!
    生活的模樣,都大同小異,所以發朋友圈時,要注意這三個細節。避免過度修飾你的長相可能你朋友都見過,你的性格你朋友可能也都了解,所以發朋友圈時不要太過於P圖。朋友圈本是把生活中好玩好看有趣的事情分享給自己的朋友。但好多時候,有些朋友每次發朋友圈都是十八道工藝深層次過度精緻,89%都不太像本人,原本就挺清新脫俗的一個人,反而卻弄得不那麼好看了,甚至會有點假。所以發朋友圈時簡單修飾一下就好了,太過於不真實,出門遇熟人會太尷尬。
  • 大學生們是怎麼發朋友圈的?
    你要碰到個寫公眾號的(比如我),每天都發自己寫的文章到朋友圈,好友看到偶爾點個讚,看多了直接就跳過了,發的太頻繁好友都有點煩,索性屏蔽掉吧。也就是說,大學生們除了這三種情況外,都很少發朋友圈,甚至有些同學一年也不發朋友圈,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想過發朋友圈。
  • 後來,朋友圈是發個某一個人看的
    應該每個人都有這種發朋友圈,是為了發給那個指定的某一個人看的經歷吧。只要某某某點讚回復,就開始拋棄對這條朋友圈的關注了,仿佛廣而群之,一條朋友圈就是為了獲取一個人的認同感一樣。可真沒出息,但是卻樂意。「我和我的貓都想你了,可是我沒有貓,也沒有你。」雖然看起來真的很傻逼,我也承認。但不過是想讓他明白,第一我單身,第二我想你了。我突然發現,每一次產生發朋友圈念頭的背後,我想說的不過是四個字:「我 想 你 了」。
  • 發朋友圈有多拼?冰城女孩熱捧自拍館
    風格迥異的自拍館場景設置。打卡港式糖果屋、穿越七十年代、體驗他國校園風情……如果有人在朋友圈一口氣曬了這麼多圖,你會不會很羨慕?其實,她可能從未離開哈市半步,只是在自拍館裡消磨了一下午而已。近一段時間,一種集場景、換裝、化妝為一體的自拍館在哈市年輕人中日漸風靡。
  •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為什麼會突然不發了?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樣的人會經常發朋友圈?第一種人,就是幸福度比較高的,他們對生活中的處處都充滿感激與樂觀,他們喜歡發生活中的小細碎,可能一朵漂亮的鮮花,一次近郊旅行,一場電影,一頓美味的飯菜,僅僅是這些特別普通簡單的事情,也會讓他們覺得特別幸福。從早到晚,他們的生活軌跡都可以在微信朋友圈裡找到。
  • 「傷心的時候少發朋友圈」
    我講得聲淚俱下,在手機前滴滴答答落淚,他們也都很配合,不時「嗯」一下,以示認真傾聽,在情緒的最高點發點落淚表情包,最後來一句「你好慘」之類的話,我們仿佛達成了完美的共情,我收穫一陣平靜。如此好多次,我屢試不爽,人人都說我是個過得很慘的人了,人人都可憐我了,唯獨我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就這樣一直「可憐」了下去。
  • 分手之後,朋友圈可以隨便發嗎?
    有此感嘆的人,多半是故事中的人,有人問:分手之後,如果還想挽回對方,朋友圈可以隨便發嗎?答案當然是不可以。分手之後的朋友圈既不可以隨便發,也不可以什麼都不發。大家可以猜想一下,對方對你提出分手後,他會處於哪種狀態?
  • 英可納鑄鋁門|假如納媽媽有朋友圈!就想「曬曬娃兒」
    最近看了淮秀邦假如《甄嬛傳》有朋友圈、《情深深雨濛濛》有朋友圈,納媽媽心裡的小九九來了:納媽媽也要有朋友圈,要「曬娃兒」!  古人這一天要祭祖,然後彼此賀冬。「其夜,家奉神佛前並主人臥室燃燈達旦,主家宅光明,攢火圍爐,合家共坐,以助陽氣」,與除夕守夜差不多了。  為何古人將冬至認為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呢?  一、冬至為24節氣之首,也是冬季最重要的節日。  二、天地四極由陰轉陽,一陽初生的重要季節。  三、冬至節由來已久,習俗較多。
  • 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活得真實,且一般都有這3個特點
    但對於絕大部分讓人而言,微信可能是用來打發無聊時間,或者和朋友閒聊的工具,沒事看看文章,刷刷朋友圈看看大家都在幹嘛。有些人可能每天都會發朋友圈,而有的甚至一天發個十來條,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並不喜歡發朋友圈,可能很久發一次,發的大部分也和自己的生活無關。
  • 繼「百度翻譯」之後,我又發現了個英語啟蒙的省力工具
    孩子英語分級閱讀,咱們就得分級陪讀😅 。能力不夠,工具來補吧!——小7媽同學們,前段時間聊數學啟蒙比較多,好久都沒有聊英語了。以前提過因為我們生活在日本,小7天天浸泡在「Japanglish」的語言環境裡;在家時,我和小7爸也只有在不想讓小7聽懂的時候才講英語。😂所以,我也一直想給小7開「小灶」,把英語啟蒙沒壓力地搞起來。
  • 酒後發個朋友圈要送出四百萬?旗袍店美女老闆:送!
    22點10分,甘汶靈拿起手機翻看自己的朋友圈,發現自己之前發的那條獲獎動態已經有2000多人的點讚評論。已經喝得有點「上頭」的甘汶靈突然在下面發出一條評論:對今天支持點讚評論轉發的朋友都送出一條價值2680元的旗袍,截止時間今晚十點十五分,並在一個月內到就近店鋪領取。評論發出後,甘汶靈的電話被「打」爆了。
  • 為了稱霸朋友圈她們有多拼?杭州的「自拍館」火了
    為了能夠在朋友圈發一張既有氛圍感又獨特的照片,即使要在路上花費很長的時間,或是忍受蚊蟲的叮咬,對於自拍愛好者來說都是值了。有網友調侃說,「我在朋友圈發自拍就是為了讓你誇我」,而隨著硬體壁壘的逐漸消失和自拍技能的體系化,朋友圈裡出現的照片越來越趨於寫真,普普通通的一張自拍很難再吸引到朋友們的關注和點讚。
  • 你發的這條朋友圈,收到多少個贊?
    當她優雅從容地彈奏出動人旋律之後,更是博得現場陣陣掌聲。當時,有人拍攝了她在舞臺上表演的照片,並轉發給她。她將照片曬在了朋友圈,很快就收穫了幾十個贊,這讓她心情大好。從那以後,她經常會曬出一些表演照片到朋友圈,每當有人點讚,她都會因此開心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