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先人的祭祀很是看重,每年掃墓既可以緬懷先人,告誡自己不要忘本,還能重溫先人的善行,緬懷家族的榮耀,激勵自己奮進。掃墓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方式。那麼掃墓的禮儀都有哪些?流程和時間怎麼定?這篇文章統統告訴你。
一、掃墓準備
祭掃先人,能夠慰藉祖靈,傳承文化。所以掃墓前一定要整理好自己的心情,虔誠地祭拜。就如逝者在世之時一樣敬重,這樣方可祈求先靈庇護。掃墓時,如果能夠帶著子孫後代一起去,便可更好地傳承孝道。如果增加祭掃的次數,子孫後代的福報便會更多。
在掃墓之前,除了需要準備鮮花、香燭、水果等貢品,還要準備掃帚、水桶等清潔用品,在掃墓時方便清理墓前的汙物,擦拭墓石。
二、掃墓流程
首先對先人的墓地進行打掃,修剪多餘的雜草,擦拭墓碑的塵土。然後開始祭拜過程,墳前先擺好菜,倒好酒,注意酒先不要倒滿,因為在祭拜過程中,還要加酒,以示對祖先的敬意。接著點燃蠟燭,雙手合十焚香,燒紙磕頭,感謝祖先庇佑子孫平安,最後獻上鮮花。部分地區在祭掃先人時,還有在墳地進食的習俗,意寓與先人共食。
三、掃墓時間
若親人剛去世,前三個清明節和冬至都必須要去掃墓,否則,就有可能被認為不大懂禮節。三年以後,上墳的時間也放寬了,清明節的前三天,後四天,都可以上墳,而冬至無規定必須掃墓,可根據個人祭掃需求掃墓。
掃墓祭拜一定要在白天進行。掃墓時間最好是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此時陽光充足,陽氣最重。而黃昏時或者夜間都不建議掃墓。
最後小編提示您,儀式全部結束後,剩餘物品必須帶回家中,不可留在墳場,免得腐爛、生蟲等造成衛生問題,掃墓要加強防火意識,做到人走火滅,消除火災隱患。建議文明祭祀,儘可能用鮮花來祭奠逝者。
本文內容為原創,未經過原作者或者現發布者的同意,任何個人或單位都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