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神童總是充滿了好奇和敬佩,因為他們天賦異稟,小小年紀就才智非凡,甚至超過很多比他們年長的人。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現在大學生早已不稀奇,稀奇的是那些小小年紀就上大學的神童,莊小威就是這個特殊群體中的一員。
神童莊小威,從小就天資過人
神童莊小威因19歲就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而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1972年1月她出生在江蘇省如皋市,家庭條件優越,父親莊禮賢和母親朱仁芝都是中國科技大學工程科學院的教授,父親更是一位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這也使得莊小威從小就對這方面感興趣。這樣的家庭環境為她日後取得突出成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由於父母比較忙,莊小威5歲以前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直到5歲那年才被父母接到身邊撫養。她從來沒有上過幼兒園,識字都是後來回到父母身邊才學的。
沒上過幼兒園並不意味著莊小威就不如別人,相反,她可能做得比許多同齡人還好。莊小威的學霸潛質仿佛一出生就具備,5歲的她完成了許多同齡人都無法完成的事,她從5歲開始便自己照顧自己,洗衣、做法、打掃……幾乎樣樣都會。
回到父母身邊的莊小威得到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她的學習成績從小就非常優異,還在讀初中時就獲得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不久後被推薦到北京景山學校上中國科大少年預備班。
1987年,15歲的她憑藉600多分的優異成績成為中國科技大學的一名學子,在學校,她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霸,大學四年期間,她取得了理論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統計力學四大力學的滿分,為中科大創下一個新的紀錄。
19歲大學畢業,年紀輕輕卻成就不凡
1991年,莊小威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當時的她才年僅19歲,她完成了很多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事。畢業後,莊小威又前往美國繼續深造,她先是到加州伯克利分校學習物理,在不懈的努力下,她獲得伯克利分校的博士證書;接著她又拜在史丹福大學教授朱棣文門下專研生物。
結束了博士後生涯後,莊小威進入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任教,在教授別人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實力。
別看莊小威年紀輕輕,但她身上的成就卻不凡。2003年,莊小威因研究出單個分子的特性被授予麥克阿瑟天才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女科學家。2006年,她和團隊在莊小威實驗室發明了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法,這是一種基於單分子螢光檢測的超高解析度成像方法,這一技術為生物醫學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2012年,莊小威成功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5年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些都是莫大的榮耀。
40多歲的莊小威成就滿滿,這是多少人都難以觸到的境界,讓人不得不佩服。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後來選擇加入美國籍,不過這也不影響她對祖國做出的貢獻。
身份雖是美國籍,心卻一直和中國連在一起
莊小威後來加入美國國籍,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們都無法得知,只是很多人對此都表示非常可惜,這麼優秀的一個女科學家居然不屬於中國籍。儘管莊小威更換了自己的國籍,但是她的心一直和中國連在一起,其對中國科學領域做出的貢獻是不可否認的。
莊小威曾受聘為中國科技大學的講席教授,同時擔任生命科學學院國際科學諮詢委員會的成員。此外,莊小威還接受北京大學的邀請,做了北大的訪問教授。在中國大學擔任教授期間,莊小威一直秉持教書育人的理念,不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知識、成就,還帶領學生一同專研,幫助了許多研究生和博士後。
莊小威還多次在中國組織高水平學術會議,比如大家熟知的有香山會議和蘇州冷泉港亞洲會議。她一次又一次的演講,激發了中國青年為科學奮鬥的熱情,成就了大批的優秀人才。
小結
莊小威的一生是值得敬佩的,雖然家庭的優越環境為她的成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更多的還是靠她後天的努力。最值得肯定的是她對中國學術領域所做的貢獻,也許正是在她的影響下,社會上才湧現出這麼多熱愛科學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