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性向:全球有7000萬無性戀者 同性異性都不愛(雙語)

2020-12-15 新東方網

  Around one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re 'asexuals' who feel no sexual attraction at all, experts have claimed.

  Around one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re 'asexuals' who feel no sexual attraction at all, experts have claimed.

  A leading academic has suggested that the sexualisation of our culture has turned people off sexual feelings, to the extent that millions do not have physical attraction to others at all.

  Claims that one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re asexual would mean that 70 million people on Earth feel no sexual attraction.

  A book to be published next month even suggests that the growing number of asexuals should be classed as a 'fourth sexual orientation'.

  Professor Anthony Bogaert believes that asexuals are 'under-studied' and that they can feel excluded from our 'very sexualised culture'.

  Experts say a certain number of asexuals may have always existed but are only now starting to 'come out' as society becomes more liberal.

  Professor Bogaert said society can place expectations on both sexual and asexual people.

  He defines asexuality as a complete lack of sexual attraction.

  Prof Bogaert,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Brock University in Canada, said: 'There are two forms: people who have some level of sex drive, but don't direct this drive toward others (so they may masturbate); and other people who have no sex drive whatsoever.'

  In 2004, Prof Bogaert analysed the responses of 18,000 people in the UK to a 1994 survey on sexual attraction.

  He found that one percent agreed with the statement: 'I have never felt sexually attracted to anyone at all.'

  His book to be published next month, Understanding Asexuality, analyses asexuality further, arguing that greater numbers of people now consider themselves 'asexual'.

  Some asexuals may have extremely low sex drives but others have normal sex drives and are simply not attracted to others, according to a previous New Scientist report.

  Some still want to form close and lasting emotional bonds with other people and may even want to have children by using IVFto avoid having sex, the magazine reported.

  專家稱,世界上約有百分之一的人口是「無性戀者」,這些人從任何人身上都感覺不到性吸引力。

  一位知名學者指出,我們文化的「性化」讓人們逐漸遠離性愛之情,甚至有數百萬人感覺不到他人的性吸引力。

  專家稱百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是無性戀者,這意味著地球上有7000萬人感覺不到性吸引力。

  下個月將出版的一本書甚至提出,數量日益增長的無性戀者應被歸為「第四種性取向」。

  安東尼 博格爾特教授認為,無性戀者就像替補演員一樣無人在意,在我們當前被極度性化的文化中,他們可能會有被孤立的感覺。

  專家說,也許一直以來都存在一定數量的無性戀者,只不過是因為現在社會變得更開放,所以才開始「出櫃」。

  博格爾特教授說,不管是有性慾者還是無性戀者,社會對他們都有期望。

  他將「無性戀」定義為完全感受不到性吸引力。

  博格爾特教授是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一名副教授,他說道:「無性戀有兩種:一種是有一些性慾,但是不會對他人產生性慾(所以他們可能會手淫);另一種是無論怎樣都沒有任何性慾。」

  2004年,博格爾特教授分析了1994年一項關於性吸引力的調查收到的1.8萬英國人的反饋結果。

  他發現,百分之一的人同意這一陳述:「我從未對任何人產生過性慾。」

  他的書《了解無性戀》將於下個月出版,該書進一步對無性戀進行了分析,書中稱現在更多的人認為自己是「無性戀者」。

  《新科學家》雜誌先前的一篇報導稱,或許一些無性戀者性慾極低,但其他無性戀者有正常的性慾,只是不對他人產生性慾。

  該雜誌報導說,一些無性戀者仍然想和他人建立親密持久的感情關係,甚至可能為了避免性交,通過體外受精的方法來生小孩。

  Vocabulary:

  under-studied:候補演員,替角

  masturbate:手淫,自慰

  IVF:in-vitro fertilization,試管受精,體外受精

(編輯:趙穎茹)

相關焦點

  • 「第四性」——無性戀之深度解析
    近來,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心理學家安東尼·博格爾特教授指出,除了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外,世界上還存在第四種性取向——無性戀,無性戀者應該被歸為「第四性」。儘管無性戀者在世界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只有1%,但大約7000萬的人口數目也不容小覷。
  • 7000萬無性戀被稱「第四性」無性戀生活大揭秘
    加拿大學者安東尼·博格爾特教授研究發現,目前全球存在約7000萬 的無性戀人群,佔世界總人口比例的1%。百度百科提供的資料顯示,無性戀的簡稱為「xal」和「al」,這三個字母是從無性戀的完整英文單詞中選出的。無 性戀是指一些不具有性傾向的人,即不對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別表現出性傾向的一種傾向,不過無性戀是否是一種性傾向到目前為止都還有爭議。
  • 無性戀者與弗洛伊德
    加拿大學者安東尼•博格爾特教授研究發現,目前全球存在約7000萬的無性戀,佔世界總人口比例的1%。而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暫且把無性戀稱為 「xal」和「al」,這三個字母是從無性戀的完整英文單詞中選出的。
  • 7000萬無性戀:真正的「柏拉圖式愛情」?
    即使被稱為「史上最純潔」的愛情故事,也逃離不了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因為這是人的本能。不過,這種本能在7000萬無性戀者看來或許很不可思議,因為他們無論對男女均沒有性衝動,這種傾向被稱為「第四性」。  據媒體報導,加拿大學者安東尼·博格爾特教授研究發現,目前全球存在約7000萬的無性戀人群,佔世界總人口比例的1%。無性戀的簡稱為「xal」和「al」,這三個字母是從無性戀的完整英文單詞中選出的。
  • 7000萬無性戀 對人難以產生很多好感
    據美國《醫藥日報》20日報導,加拿大最新研究表明,全球約有7000萬人為「無性戀」者,即他們對異性和同性都沒有興趣。專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第四性」。  無性戀的簡稱為「xal」和「al」,這三個字母是從無性戀的完整英文單詞中選出的。
  • 第四性「無性戀」:與其做愛,不如吃蛋糕
    在無性戀的世界裡,性只是不在考慮的範圍內,但沒有性並不意味著就沒有愛。在無性戀的浪漫關係裡,親密和陪伴同樣會帶來滿足感,但這種親密不需要用性來定義,而是來自安慰和信任。儘管沒有性行為,還是可以有其他形式的親密舉動,比如愛撫、擁抱、親吻等等。即使沒有性,伴侶雙方也可以建立起牢固的關係。
  • 中國已經慢慢實現「性自由」,「第四性取向」將會成為社會的主流
    這種人也存在著一些不一樣的地方,一般是這三種情況:1、生殖能力障礙這種人先天性就存在生殖能力問題,有些是因為先天發育不良,有些是因為後天原因而遭受損傷,無法再進行修復,這些人一般都不能正常進行夫妻生活,欲望自然也不存在,最終成為了無性戀者。
  • 關於性取向,世人都誤解了張國榮!在中國同性戀群體到底有多少人
    張國榮答,一點都不介意。於是攝影師問他,關於GAY這個身份,他是否認同?張國榮搖了搖頭,說道:「準確地講,我不是GAY。我並不在意對方是異性還是同性,我的愛範圍很廣,只要我喜歡,同性異性都可以。為什麼愛只能愛一種就不能愛另一種呢?應該允許戀愛的空間更寬廣一些嘛。」
  • 數據顯示性行為是愛滋病主要傳播方式,異性傳播比例高於同性
    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現存愛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已達到95.6萬例性傳播為主要的愛滋病傳播途徑目前佔到愛滋病感染的95%以上不安全性行為還包括:沒有保護的性行為非固定伴侶的性行為有償性行為等1、北京愛滋病防治情況
  • 加州大學心理學家:同性婚姻中伴侶間的互動質量高於異性婚姻
    研究背景:同性伴侶的婚姻質量高於異性伴侶同性伴侶在親密關係中享有超越異性伴侶的優勢在過去的諸多研究中表明,同性伴侶在親密關係中享有超越異性伴侶的優勢尤其因為同性婚姻屬於社會中的少數裔,難免在社交中會遇到針對性和戀愛觀存在的歧視和汙名化,為適應這種大環境,同性伴侶在社交和婚姻中存在著與之相對的應變能力。因此,心理學教授Megan Robbins猜測同性伴侶間的互動和社交與異性伴侶存在著差異,而正是因為這些差異可能導致了同性婚姻的質量普遍高於異性婚姻的事實。
  • 加州大學心理學家:同性婚姻中伴侶間的互動質量高於異性婚姻
    但在所有的研究中,還沒有學者研究過同性與異性伴侶間日常互動的質量、社交活動在親密關係中的角色。尤其因為同性婚姻屬於社會中的少數裔,難免在社交中會遇到針對性和戀愛觀存在的歧視和汙名化,為適應這種大環境,同性伴侶在社交和婚姻中存在著與之相對的應變能力。
  • 無性戀者構建的三親家庭
    而今天文章介紹的家庭模式,卻似乎為全球的核心家庭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大衛·傑伊(David Jay)是雙親一方家族中第十二個出生的孩子,在雙親另一方的家族裡,她排行第二十四。在他的童年時期,傑伊眼中的家庭就是有很多很多人聚在一起的地方,這樣的家庭給他的感覺就像一個社區,更重要的是,這其中還有一種類似永恆的意味,因為家中的這些人會永遠出現在他的生活中。
  • 最容易同性相吸的星座,禁忌的不一定是愛情
    天蠍座天蠍座一向敢愛敢恨,愛要愛的徹底,恨也要恨的明白;對於天蠍座來說,愛上異性或者同性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那是愛情的力量,既然有了愛,那必是可行的;天蠍座的思想很開放,很快就可以接受新的事物,所以如果有同性的戀情在身邊出現,天蠍也是可以很自然的接受;但是天蠍愛恨分明,所以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一旦有了出軌行為,絕對是暴走沒商量;有的天蠍會因為感情的傷害而逃避現實,若是受到了異性的傷害,可能會逃到同性的懷抱躲避。
  • 張國榮、蔡康永,都選擇將同性作為愛人,待遇為什麼不一樣?
    所以到了現在,人們對他們的同性情感更加寬容。但是另外一位臺灣明星卻沒有這樣的待遇。當下社會,娛樂圈中被爆出對同性有特殊情感的不在少數,但真正敢於直面非議的卻並不多。身為家中獨子的他一直都沒有結婚生子,這種做法在盛行儒家文化的臺灣省實屬「異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父親去世後,蔡康永選擇公開自己與同性友人劉坤龍的關係。對方是一名高大帥氣的英文老師。
  • 不,它有64種,常見的還有15種
    1、異性戀:只對異性產生愛情和性慾。2、同性戀(男同和女同):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當然也不排除那些結了婚生了子的同性戀者。3、雙性戀:對男女都會產生愛情和性慾。5、泛性戀:對任何性別都能產生愛情和性慾,與雙性戀不同,它還包括變性人、跨性別者、雙性人、人妖等6、Asexual(無性戀者):無法感受到行吸引的人,一般只會在精神上或者審美上被吸引。7、Aromanic(無愛者):指是極少能感受到或無法感受到愛情吸引能力的人。
  • 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 Blued能否濟「博君一笑」?
    6月16日,LGBTQ社區Blued母公司藍城兄弟控股有限公司(BlueCity Holdings Ltd.)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作為亞洲最大的LGBTQ社區,Blued母公司踏出上市這一步也預示著它要迎接資本市場的洗禮。如若順利上市,Blued有望成為「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
  • 下丘腦的不同亞群調控小鼠對同性或異性的攀爬行為
    下丘腦的不同亞群調控小鼠對同性或異性的攀爬行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6:58:17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David J. Anderson小組的研究發現下丘腦的不同區域調控同性和異性小鼠的攀爬行為。
  • 12種關於性向你未必了解的說法
    其實諸如「泛性戀「這樣有關性向卻超出大眾認知範圍的說法還有很多,例如異性戀(heterosexual)、同性戀(homosexual)和雙性戀(bisexual)。事實上,有些人甚至不知道這分為兩部分:浪漫情節和性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