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性「無性戀」:與其做愛,不如吃蛋糕

2021-01-07 路上讀書

大家聽說過異性戀、同性戀,甚至是雙性戀,可是你知道什麼是無性戀嗎?是不是從來不知道還有這樣一種性取向呢?

在英文中,無性戀對應的單詞是Asexual。中文世界,無性戀同類們多稱自己為小A;英文世界裡,無性戀者則稱自己為Ace。他們辦聚會時,桌上常會擺著一面畫著黑桃A或紅桃A撲克牌的小旗。在無性戀圈,尤其是歐美無性戀圈,右手中指戴黑戒是公認的亮明身份的標誌。

此外,蛋糕也是無性戀的標誌之一,在無性戀論壇上,你時常會看到蛋糕圖,意為「與其做愛,不如吃蛋糕」,算是他們對這個遍地是性的世界丟出的一句調侃式宣言。

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無性戀,就算知道的也對無性戀有著這樣那樣的誤解。《無性戀的秘密》就帶我們進入無性戀者的神秘世界,告訴你什麼是無性戀。

1.無性戀也是一種性取向,只是對誰都沒性趣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走在街上,迎面走來一個帥哥或美女,你忍不住多看兩眼,有的人還會眼神就被粘住了一直盯著看盯著看,直到一頭撞上一根電線桿,還有人呢,會覺得春心蕩漾心痒痒忍不住想上前搭訕,等等。總之吧,這就是最基本的性吸引。

我們先來說幾個概念,性吸引、性喚起和性衝動,它們聽上去是不是都差不多呢?但其實,這幾個東西完全不同。性吸引只是說看到一個外表吸引你的人時,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而性喚起就更進一步,說的是生理反應;性衝動則是把喚起付諸行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區分這幾個概念似乎沒什麼必要,因為這三個過程通常都是相互連帶,層層遞進的。當你被別人吸引之後,就很容易性趣大增,接下來就會想辦法去行動了。

然而,區分這三個概念對無性戀者就很重要。你要是問一個無性戀者覺得誰性感,他會跟你說「沒有人」。因為對他們來說,性吸引的對象並不存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無性戀者就沒有性喚起和性衝動。的確,一些無性戀者對性愛很厭惡,但也有無性戀者覺得沒所謂,只要另一半喜歡,自己也可以配合。

就算無性戀者有性行為,也不會改變他們無性戀的身份。要知道,這些行為並不能說明性取向,因為跟我們所有人一樣,無性戀者也可以委屈自己,跟不感興趣的人發生關係。

和其他性取向一樣,無性戀者並不是自己選的,而是生來如此。畢竟,喜不喜歡誰也不是你控制得了的,一切都得順其自然。面對無性戀人群,不少人都是一副看不起的樣子,覺得他們完全因為沒搞清楚狀況,所以才以為自己是無性戀,甚至還有的會說,「等著吧,總有一天會有一個人讓你神魂顛倒!」

但其實,跟同性戀和異性戀一樣,無性戀也是一種性取向,它也是一種性吸引的情況。

2.就算沒有性,也一樣可以有長久的愛情

你可能聽過這樣的話,「性和愛不是一回事」,這通常會被那些出軌的人用來當藉口。但這個被人鞭撻的藉口,其實對於無性戀群體來說,恰恰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因為即使沒有性,他們照樣可以享受愛情。

在無性戀的世界裡,性只是不在考慮的範圍內,但沒有性並不意味著就沒有愛。

在無性戀的浪漫關係裡,親密和陪伴同樣會帶來滿足感,但這種親密不需要用性來定義,而是來自安慰和信任。儘管沒有性行為,還是可以有其他形式的親密舉動,比如愛撫、擁抱、親吻等等。

即使沒有性,伴侶雙方也可以建立起牢固的關係。兩個人可以一起生活,一起做生意,分享共同的人生目標,甚至一起養孩子,所有這些都不需要用性來維持,甚至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浪漫。

可是什麼才算是「浪漫」呢?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無性戀者也一樣,他們也會對不同的人群產生浪漫感覺,有的對同性,有的對異性,還有的對異性同性都可能產生浪漫感覺,這就跟同性戀、異性戀和雙性戀有點類似。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異性浪漫」的無性戀女人跟一個男人共進燭光晚餐,即使男人對她沒有性吸引,但是他點蠟燭、倒紅酒的舉動,也可以讓女人心裡泛起浪漫的感覺。可對面要是換成另一個女人,恐怕她就沒什麼興致了,因為她對同性並沒有浪漫的感覺。

那你可能就會跟我一樣好奇了,有沒有對浪漫感覺都不感興趣的人呢?當然有,他們不會對任何人產生浪漫的感覺,也不覺得要有另一半才能過得幸福。

3. 無性戀不但不為人知,還被各種誤解

大家有沒有想過,要是咱們人能隱形該多好?可別瞎許願啊,對於無性戀者來說,他們就像是一群「隱形人」,因為很少有人知道,世上還有這種性取向的人群。

人們很難理解無性戀者為什麼沒有性行為,久而久之,他們就被扣上了一大堆帽子,比如「宗教狂熱」「沒有激情」甚至是「反社會」,或者乾脆就被說成是「注孤生」的loser。

假設有這樣一個單身的男人,他對性和浪漫感覺都沒興趣,但是活得開心又灑脫。這沒什麼不好的對吧?可是人們就會覺得他懦弱又無能,因為男人的能力往往會跟他的性能力掛鈎,別人一看,你都這麼大了還是個處男,簡直就是活得像個笑話嘛。同樣,一個無性戀的女人就會被說成是冷淡的、悲慘的、孤獨的老處女。

就連那些有同情心的人都會覺得無性戀者不成熟,就像叛逆期一樣,只是一個階段,遲早會過去的。所以總會有人跟無性戀者說,「哎呀你這種情況我見過,我有個朋友以前有一段時間就是這樣」,或者「你可能是開竅比較晚,沒關係的」。他們說這些,意思就是覺得無性戀者過的不是成年人應有的真實生活。

人們對無性戀的誤解還不止這些。就算有人能夠明白無性戀是一種成熟的、不可改變的性取向,他們還是會覺得無性戀者低人一等,難道沒有了性,無性戀者的生活就不豐富不充實嗎?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無性戀者也一樣有困惑和煩惱,比如說怎麼找一個性需求和自己相匹配的伴侶。對其他人來說,找對象已經很不容易了,無性戀者就更是困難,因為他們身邊的大多人都不是無性戀。

所以說,人們對無性戀有著各種各樣的誤解,搞不好還會進一步升級,說無性戀者有病,怎麼回事呢?接著往下聽。

4. 無性戀者總會被懷疑是身心有問題

要是你的一個閨蜜跟你說,她對男朋友不感性趣,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應該不至於讓她去看醫生吧,然而,這卻是無性戀人經常要面對的狀況。

很可惜,一些人就覺得無性戀是一種病。無性戀者經常會被問性器官是不是出了問題,甚至還被要求接受內分泌檢查,等等。

的確,有一些疾病會讓人性慾減退,但這跟從來沒體驗過性吸引根本不是一回事。畢竟,醫生也沒法鑑定一種性取向,因此要對無性戀者體檢,以此來確定一切都沒問題之後才肯接受現實,完全就是很荒謬的做法。

更糟糕的是,做完了身體檢查,無性戀者還要被拉去看心理醫生,看看他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很多人認為,無性戀者小時候一定受過虐待才變成這樣的。這樣想不但沒良心,隨便把別人的性取向跟慘痛經歷聯繫起來也是毫無依據。就算是專業人士,對無性戀也還是不夠了解。不管是單獨面對心理治療師,還是伴侶雙方一起參加治療,無性戀者都覺得別人想要改變自己的真實感受。

還有人覺得,無性戀者其實就是同性戀,只是因為不敢出櫃,才用無性戀來當掩飾。可是無性戀的生活也不容易,因此用它來掩飾同性戀真的沒什麼必要。他們受到的壓力並不比同性戀少,還是會被迫接受異性戀。

人們不但覺得沒有性的生活很難接受,很多人還會認為這世界就是黑白兩邊,不是異性戀的就一定是同性戀,於是無性戀就沒有立足之地了。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無性戀不是病,不需要診斷,更不需要治療。

編輯|涼山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相關焦點

  • 「第四性」——無性戀之深度解析
    最近「無性戀」引起巨大關注,而這個詞這個現象並非現在才出現,無性戀的簡稱為「xal」和「al」,這三個字母是從無性戀的完整英文單詞中選出的。   近來,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心理學家安東尼·博格爾特教授指出,除了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外,世界上還存在第四種性取向——無性戀,無性戀者應該被歸為「第四性」。儘管無性戀者在世界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只有1%,但大約7000萬的人口數目也不容小覷。
  • 7000萬無性戀被稱「第四性」無性戀生活大揭秘
    百度百科提供的資料顯示,無性戀的簡稱為「xal」和「al」,這三個字母是從無性戀的完整英文單詞中選出的。無 性戀是指一些不具有性傾向的人,即不對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別表現出性傾向的一種傾向,不過無性戀是否是一種性傾向到目前為止都還有爭議。對男性和女性都持著 一種較冷淡的態度,不會對任何一方產生興趣,但會因自己的性別或日常經歷而對某一性別多出一些好感。無性戀對人難以產生很多好感,亦不多會出現厭惡。
  • 7000萬無性戀:真正的「柏拉圖式愛情」?
    不過,這種本能在7000萬無性戀者看來或許很不可思議,因為他們無論對男女均沒有性衝動,這種傾向被稱為「第四性」。  據媒體報導,加拿大學者安東尼·博格爾特教授研究發現,目前全球存在約7000萬的無性戀人群,佔世界總人口比例的1%。無性戀的簡稱為「xal」和「al」,這三個字母是從無性戀的完整英文單詞中選出的。
  • 7000萬無性戀 對人難以產生很多好感
    據美國《醫藥日報》20日報導,加拿大最新研究表明,全球約有7000萬人為「無性戀」者,即他們對異性和同性都沒有興趣。專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第四性」。  無性戀的簡稱為「xal」和「al」,這三個字母是從無性戀的完整英文單詞中選出的。
  • 究竟什麼是無性戀?
    有些說法認為這和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一樣是一種性取向,另一些則認為無性戀是「性取向並不存在」。對此至今仍存爭議。不過,普通人對於無性戀存在太多的誤解,常常會望文生義地認為是完全主動/被動地沒有性生活,事實上,這僅僅是最常見的誤解之一。同時,由於這種標籤的存在,很難說究竟是「對號入座」導致的無性戀行為,還是先於標籤存在的既定事實。
  • 《死亡擱淺》似乎對「無性戀」有所誤解
    廣受歡迎的大作《死亡擱淺》亦在世界觀塑造中融入了「無性戀」的概念,但其中包含的錯誤信息卻讓本身是無性戀的作者深感擔憂,尤其是「性取向可擴散」「人們不願建立情感紐帶(而成為無性戀)」等描述,並希望指正這種觀念,減少可能的誤解。許多人並不理解「無性戀」。每當朋友們談論伴侶如何讓他們充滿欲望,神魂顛倒時,我都會假裝認同。
  • 「對不起,我對人類沒有任何性慾」 | 無性戀又怎樣
    沒錯,他們就是傳說中的無性戀(Asexual)人群。人們對同性戀或是雙性戀等都已經有了較為客觀科學的認知,然而對於無性戀,卻還是充滿了問號與偏見,甚至不少人可能連無性戀這個概念都不了解。  首先,無性戀與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一樣都屬於正常的性取向。關於無性戀的定義一直都存在爭議,目前學術界最認可的無性戀定義那就是「感受不到性吸引力的一類人」。那麼如何確認你自己或者他人是不是無性戀呢?只需要把握一個因素——「你是否會對他人產生性慾?」
  • 按摩女小三向原配炫耀與其老公做愛幾百次 妻子被氣流產
    臺灣已婚蔡姓男子去年9月認識張姓按摩女,2人交往並發生性關係,今年2月蔡妻懷孕,蔡男向妻坦承並說會與張女分手,但張女卻打電話挑釁蔡妻說:「我和你老公已經做愛幾百次了」、「每天做、不戴套」等語,懷孕5個月的蔡妻氣到流產,憤而提告向小三求償,臺北地院日前判賠25萬元;仍可上訴。
  • 女子與丈夫吵架出走 多次幽會前男友與其做愛吸毒
    女子與丈夫吵架出走 多次幽會前男友與其做愛吸毒   女子與丈夫吵架出走 多次幽會前男友與其做愛吸毒  尹某,今年25歲,天生一張嫩白皮膚,站在被告席上的她貌似也就十八、九歲的樣子,根本看不出已為人妻人母。
  • 男妓講與其做愛經過 賈樟柯方面否認"同志"傳言
    男妓講與其做愛經過這位蘇州男子在博客中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了與賈樟柯曾經在蘇州與其發生過關係的經過,他稱賈樟柯是酒後來到該娛樂場所的。另外有一名網友還表示,賈樟柯用女演員趙濤來掩飾同性戀身份,「為了掩飾他的身份,他與自己的老鄉女演員趙濤頻繁合作,給外界一種情侶假象。」
  • 海綿寶寶出櫃是怎麼回事 02年就說是無性戀了
    海綿寶寶出櫃是怎麼回事 02年就說是無性戀了時間:2020-06-14 22: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綿寶寶出櫃是怎麼回事 02年就說是無性戀了 虎撲6月14日訊 近日,海綿寶寶出櫃。
  • 中國有1300萬無性戀,他們可能有性慾,但不會找性伴侶
    2018年西南大學發布的國內無性戀群體調查也顯示,超過一半的無性戀者有自慰行為,且將近五分之一的無性戀每個月自慰四次以上。目前尚無科學研究表明,無性戀源於童年時的負面性經歷。「無性戀可能有性厭惡,也可能沒有。關鍵在於你究竟是因為厭惡去壓抑了自己的性衝動,還是既厭惡又感受不到性吸引。」喜歡同性的無性戀男生小新說。
  • 與其千方百計挽留對方,不如自己變得優秀,讓他離不開你
    你要知道,在這個世上,與其千方百計挽留對方,不如自己變得優秀,讓他離不開你。01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感情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不是說只要你等在那裡感情就會來到我們的身邊的。感情是需要我們去主動創造的,如果你只是傻傻地站在原地,感情是不會來的。
  • 女人喜歡一個男人就會想和他做愛嗎?
    @Hiahia大王我猜,不是想和他做愛,是可以接受.@本初 *子午線看著就會高潮,何況做愛呢?追到手了就是我賺了,把他睡了就是賺大了,沒必要想著虧不虧,最起碼在這一刻的付出都是你情我願的@白開開☄要看女生是不是第一次 如果是第一次就不會希望發生的那麼快 也是為了考驗下男朋友 關鍵是不會啊不敢啊 但是一旦滾過了 就會覺得跨過了新篇章 喜歡就上啊 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啊@·扮吃·
  • 硬啃二手車電商蛋糕不如網上「趕集」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最新資訊 > 正文 硬啃二手車電商蛋糕不如網上「趕集」
  • 有些情,與其無法言說不如一笑而過;與其無法釋懷不如安然自若
    因此,有些情、有些事,與其無法言說,不如一笑而過;與其無法釋懷,不如安然自若。人生中的愛情故事,往往就是這樣,彼此都走進了對方的生命裡,卻相戀不可相依,相思只能相望。記得與你初見的時候,我一直以為,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直到後來你再無歸期的離開,我才才明白:原來,最難得的是重逢!今生,我從來沒有後悔過遇見你、愛上你。乃至後來的分開,也覺得那都是命運的最好安排。
  • 與其積怨憎恨,不如坦然放下!
    人生在世,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讓自己很不舒服的人,好些人想不開,就積怨成恨,但與其這樣子,不如坦然地放下。積怨、憎恨起發於人的情緒和調整情緒的節度,要說對於那些讓自己很不舒服的人和事,一點也不積怨、憎恨那是不可能。
  • 第四性向:全球有7000萬無性戀者 同性異性都不愛(雙語)
    他將「無性戀」定義為完全感受不到性吸引力。   博格爾特教授是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一名副教授,他說道:「無性戀有兩種:一種是有一些性慾,但是不會對他人產生性慾(所以他們可能會手淫);另一種是無論怎樣都沒有任何性慾。」   2004年,博格爾特教授分析了1994年一項關於性吸引力的調查收到的1.8萬英國人的反饋結果。
  • 東湖夜讀 | 與其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與其忍受一群人喧囂的狂歡,不如享受一個人的寂寞清歡。與其貌合神離地將就,不如泰然自若地單身朋友希希前幾天去相親了,男生高大帥氣,工作體面,希希對他一見鍾情。雖然男方不太熱情,但不影響希希一門心思地撲上去。天氣冷,她發消息:今天好冷啊,你要多穿點。男生回覆:哦。
  •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憤而崛起
    白巖松為他的「東西聯大」選擇了一句座右銘:「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想要改變,開始行動。」 這句座右銘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這絕對不是他隨便選擇的一句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確定的,這句話中包含了白巖松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有一位作家說過:「把時間花在進步上,而不是抱怨上,就是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