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非常清楚知道母乳餵養對新生寶寶的好處,不過又有多少媽媽真的能成功餵養母乳呢?錯誤的餵奶姿勢讓媽媽很容易腰酸手痛,易導致餵奶行為中斷,影響到的效果,而且姿勢不對容易讓寶寶得中耳炎。正確的哺乳姿勢可以讓寶寶對乳頭進行有效的吸吮,能夠促進射乳反射和泌乳素的分泌,同時還能讓寶寶很快適應和習慣媽媽的乳頭。下面為大家介紹四種常見且被大多數媽咪認可的哺乳姿勢。
1、半躺式的自然哺乳
半躺式哺乳被很多媽咪認為是最自然舒服的哺乳姿勢。媽咪將寶貝豎抱在胸前,使寶貝側趴在媽咪的腹和胸上。媽咪可以用一隻手輕輕地扶住寶貝的脖子和肩部,讓寶貝的頭可以在媽咪胸前自由地活動尋找。待寶貝開始移動頭部向乳頭靠近時,媽咪用另一隻手託住寶貝的小屁股或者小腳丫,給寶貝一個輕輕的向上的力,幫助寶貝靠近自己的乳頭。
2、懷抱式哺乳
媽媽坐著餵奶,坐著的時候最好有靠背的東西,應當坐在沙發或者床上這種比較舒服的地方,像一般醫院的床是可以搖起來的,會比較舒服。如果坐在沙發上可以在沙發上放一個枕頭。因為餵奶的時間很長,如果媽媽坐得不舒服,很容易就沒有耐心。孩子的姿勢也需要注意,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孩子的肚皮和媽媽的肚皮緊貼著,這樣身子和頭成一條直線。坐著餵奶的時候媽媽也需要注意:手要託著孩子的臀部,讓寶寶的頭和身子成一條直線,鼻頭對乳頭。
3、側臥式餵奶
媽媽保持側臥的姿勢不動,寶寶放在身側,用棉被或者枕頭把寶寶的頭部墊高,或者爸爸扶著寶寶的頭部,使寶寶嘴巴靠近乳頭,進行哺乳。這種姿勢可以避免壓迫傷口。
4、環抱式餵奶
這個哺乳姿勢特別適合剖宮產的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在媽媽腹部手術切口。乳房很大、寶寶太小或是餵雙胞胎的媽媽也很適合。就像在腋下夾一個橄欖球那樣,用手臂夾著寶寶的雙腿放在身體側腋下,寶寶上身呈半坐臥位姿勢正對媽媽胸前,用枕頭適當墊高寶寶,手掌託住寶寶的頭,另一隻手指張開呈「八字形」貼在乳頭、乳暈上。
姿勢不對讓奶量減半
國防大學中醫院做過調查,母乳不足的人群中有90%以上都是因為姿勢不正確造成的,如果及時調整,這些媽媽的奶量都可以提升。做個通俗的比喻,乳管好比是水管,有彎折了就會堵塞。寶寶吃不到奶會非常疲憊,所以很多寶媽說寶寶吃一會就睡著了。有奶排不出來,不但寶寶吃不飽,還極易引發乳腺炎。奶不排空,泌乳反應減少,幾天之內奶量就會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