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共享共配是破題快遞「最後一公裡」的最優解嗎?

2020-12-1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16日消息(記者王晶)眼下,全國各地快遞等剛需服務業進小區正在有序「鬆綁」,快遞物流行業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面對疫情下快遞派送方面逐漸凸顯出的諸多問題,不少人提出,解決快遞寄送「最後一公裡」要實現共享共配。昨日(15日),中國郵政快遞報社舉辦「2020年中國快遞業未來時刻」系列線上沙龍,不少專家建言獻策,提出關於此方面的行業思考。

2019年11月7日,雲南保山快遞物流電商騰衝固東綜合服務中心,將不同地段的12家快遞企業進行整合,原六家快遞公司各有一名合伙人駐守,實行收益分紅制(資料圖:央廣網記者王晶 攝)

未來快遞最大增長在鄉村 共配模式優勢明顯

共享共配是把業務、資源、人力匯聚起來,共同管理、共同經營,以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快遞運營成本。著眼到快遞行業,通俗來講,即一名快遞員可同時派送多家快遞公司包裹,實現降本增效。

共享共配將帶來哪些益處,在物流一線工作的鄭州百世快遞負責人程金龍最有發言權,「共同配送後,快遞企業配送時效和成本控制提升。如果沒有驛站,一個快遞員一天配送100到150件,但有了驛站再加上系統升級,一個快遞員可配送500到700件。」他告訴記者,在成本上,快遞員送上門一票是1元左右,現在送到驛站,一票6毛左右,「我們幹快遞利潤薄,成本控制很重要」。

與程金龍的觀點相似,北京雙壹管理諮詢創始人、首席諮詢顧問龔福照也同樣認為,共配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成本問題,共配最開始在偏遠鄉鎮發展,現在快遞派費一降再降,原來的派費分配模式已不能適應現在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共配的需求顯得迫切。

在興業證券交運行業資深分析師王品輝看來,鄉村配送網點不足,共配模式的優勢是明顯的,在不發達地區可以做到運力共享、人員共享,相關參與方所承擔的資金壓力也會小很多,這種模式是值得倡導的。但王品輝同時也表示,在發達地區或者城市,共配模式卻未必會成為主流。

「未來城市快遞服務的差異化訴求,如限時配送或其他差異化的高端服務,共配模式難以保證提供。但鄉村地區人員密度鬆散,消費者對於差異化的增值服務的需求不會像城市那麼高。」王品輝預測,未來快遞最大的增長還是在中西部和鄉村地區,現在制約他們的配送問題可通過共配來解決,共同配送的未來重點也還是在鄉村地區。

疫情後共配成趨勢 需要合適時機去推進

實際上,共配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靜態的自提站、自提櫃,第二是網點的抱團取暖。中通快遞集團副總裁、中通研究院院長金任群認為,疫情之後,共配將成趨勢,但需合適時機去推進。

「現在共配的時機成熟,各公司都在降派費,需要大家在派送模式上進行探索。」在龔福照看來,主要是四種模式:一是鬆散模式,各自獨立運營,按票收費,這是一種輕合作的模式,利益分割問題解決得比較好;二是股權模式,統一入股,統一管理,這是比較理想中的做法,合作中怎麼入股、怎麼管理等問題導致摩擦不斷。

龔福照告訴記者,還可以由第三方獨立運營,但存在第三方管理的專業度問題,利益分配問題;最後便是買斷模式,有實力的買斷後獨立經營,這種模式解決管理和股權的問題,但對資金要求高,面臨的挑戰也比較大。

與此同時,不少業內人士也提出,從系統層面看,共配後,多品牌經營的網點可能會出現諸多問題。

快寶網絡副總裁周明建議,需要給快遞員提供一套支持多平臺派件、接單的系統;其次是對於共配公司來講,拓展驛站是繞不開的一步,驛站是提升配送效率的關鍵設施,需要一套稱心高效的操作工具,這樣的關鍵資源必須掌握在公司自己的手上。

「最為關鍵的是,還要需要有一個獲取客戶、服務客戶的在線渠道」,周明覺得,這是提升客戶體驗、降低服務成本的重要載體,這個渠道需要把快遞的流量固化,支撐其他業務的發展。此外,幹好快遞之外,還要拓展快遞服務的邊界,如即時配送服務、綜合物流服務,最後將快遞的客戶轉化為商業客戶,讓快遞員成為自己商戶的配送員。

誰來為最後的服務埋單?「增值服務」不可或缺

也有人質疑,如果啟用共配模式,或將失去末端競爭,是否會出現服務滯後等問題。

王品輝覺得,共配的需求很好,但沒有很好的盈利模式。不管是什麼模式的末端配送,一定要找到一個持續的盈利模式,才有獨立上市或者被資本青睞的可能。當消費者習慣了一天幾次免費的派送,其它面向消費者的盈利模式就很難實現,需要用價格來調節不同的服務方式。

金任群也認為,只有把「普遍服務」轉變為「增值服務」,消費者對自己提出的額外服務請求,是願意付出費用的,經濟效益就會出現,從而擺脫今天的困境。

目前,從全國範圍來看,雲南、四川、浙江等地均在探索試點整合快遞資源,著力規範快遞末端網點。在此情況下,中國快遞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丁紅濤認為,未來物流行業共配服務模式有多種可能,例如,財政資金或者社會資金的支持,國務院和商務部門在支持共同配送方面出臺了很多政策,在財政、金融、用地、規劃、稅收等方面都有相應的扶持政策;或是共配站自行承擔,某些企業為佔領「最後100米」末端市場願意承擔這部分費用。

此外,也有可能是消費者承擔,把特殊時段(如夜間)的特殊服務撥給共配站提供,消費者希望獲得此類服務而承擔相應費用。

相關焦點

  • 遏制以罰代管、落實「放管服」政策 五大方面保證快遞「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郵政快遞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行業發展,快遞末端發展建設取得重大突破。」9月23日,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在2020中國快遞「最後一公裡」峰會上表示。劉君指出,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系統地謀劃了快遞進村的路徑及方式方法,為農村地區末端建設指明了方向。
  • 十天了,你的快遞到貨了嗎?快遞業的「最後一公裡」痛點
    最後一公裡整個快遞產業鏈中,「最後一公裡」的配送一直是痛點。相對於前期的智能倉配系統、機器人、自動化流水線等「人工替代產品」,分揀、裝車、出貨、配送這些末端環節仍舊靠快遞員來完成。在「雙十一」包裹量井噴之下,這個痛點必然會加劇發作。這可以說是最難走的「一公裡」。
  • 統倉共配成為行業風口,選擇共配系統需注意這幾點!
    快遞統倉共配成為行業風口,隨著快遞行業末端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快遞網點都在尋求合適的整合模式。對於快遞網點來說,統倉共配是個絕佳的選擇。快遞統倉共配最重要的地方在於選擇共配系統,選擇一個合適的快遞共配系統,可以幫助提升分揀包裹,入庫出庫的效率,還能有效降低成本。
  • 服務快遞最前端一公裡全國首創先寄快遞後付款共享驛站全民快遞
    愛寄快遞:致力打造快遞行業最前端1公裡,全國首創 先寄快遞 7天內付款;全程可視化監控物流動態;免費為中小企業、電商、微商接入快遞自由發貨、列印面單、數據管理接口。快遞共享驛站覆蓋小區,家門口寄快遞,增加收益,打造全民快遞共享服務時代!初頁:這個項目的主要產品/服務是什麼?有什麼亮點? 30分鐘內免費上門取快遞 全國首創 先寄快遞 七天內付款 快遞共享驛站 打造全民快遞共享 社區100米商圈服務初頁:解決了哪些痛點?主要用戶是誰?市場情況及發展趨勢如何?
  • 中國式快遞:高額罰款撐起「最後一公裡」
    就在這兩個月,如果從北京寄一份快遞到天津,連8元錢都不用,只要5元,僅需5元,一律5元。北、上、廣、深的落地配最低市場價已經殺到4元/單,快遞公司的配送毛利都沒了,一毛錢的利潤都沒了。眼下,整個中國市場都在「快遞化」,然而所有瘋狂的投資與理性的搏殺,最終都聚焦到「最後一公裡」。可是,中國快遞的「最後一公裡」,卻如一盤散沙,至今仍在灰色通道裡黯然前行。
  • 2020年商都縣郵政快遞行業將打通鄉村服務最後一公裡
    西南至集寧68公裡與京包線、京藏高速、集寧機場相連,東南至張北120公裡與張石高速相連,西至白音察幹30公裡與二廣高速相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構成了經由塞外高原通達俄蒙、連接東北和輻射京津唐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便利的交通為郵政快遞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32020年,商都發展有條件 農牧業發展基礎較好。
  • 快遞的最後一公裡 只能選擇豐巢嗎?
    來源:澎湃新聞快遞的最後一公裡,只能選擇豐巢嗎?   澎湃新聞記者 孔家興 王亞賽4月30日,豐巢科技宣布對存放超過12小時的快遞實行收費,引發了諸多爭議。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郵智遞(中郵速遞易的運營主體)將在交易後成為豐巢開曼的全資子公司,豐巢在智能快遞櫃行業的市佔率將達到69%。兩年前試水收費,豐巢曾引發爭議作為業內寡頭,豐巢宣布收費如「一石驚起千層浪」。在此之前,豐巢也曾多次引發爭議。
  • 快遞最後一公裡調查:他們的生意到底有多難?
    不止一位快遞員向熊出墨表達了相似的吐槽:「我們投櫃已經花了5毛錢,現在又問用戶要錢,太坑了」。 平日挺招人喜歡的生活好幫手,突然跨向群眾的對立面,事出反常必有妖,隨后豐巢高調宣布收購競對中郵速遞易的動作直接坐實:快遞最後一公裡將要變天。 問題來了,吃掉同行「壟斷」市場的驍勇善戰,能否促成生意場上的春風得意?向用戶伸手要錢,快遞最後一公裡的生意那麼好做嗎?
  • 太白湖新區石橋鎮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裡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劉海洋)濟寧市太白湖新區石橋鎮本著「政府引導扶持、企業市場化運營、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原則,通過「快遞+快遞」、「快遞+商超」、「快遞+電商」的推進路徑,徹底打通快遞從鄉鎮到村莊的「最後一公裡」梗阻。「快遞+快遞」搭建入村之路。
  • 當天不取就退件,快遞的「最後一公裡」孰來保障?
    (11月12日《南方都市報》)確實,「雙11」期間的快遞確實太多了,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日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5.35億快件,是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的3倍,再創歷史新高。但是,快遞網點再忙也不能「偷工減料」,這種只能放一天,否則就退回的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僅傷害了消費者的心,也違背了快遞行業自身的職業精神。
  • 快遞「最後一公裡」服務遇危機 看看德邦快遞怎麼樣做的
    最近,快遞物流行業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最後一公裡「的服務收費問題,從4月30日豐巢對外宣布超時收費開始,這個話題已發酵近一個月,上了微博熱搜18次,引發了數百萬次討論。其實,透過現象看本質,快遞企業直面的應該是消費者群體,尤其在快遞江湖的博弈中。
  • 電商物流不分家,快遞櫃能解決中東電商最後一公裡的挑戰嗎?
    4月24日至25日,ECOMM MENA 2019(中東北非電商論壇)組織了來自多家物流服務商就「中東最後一公裡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了圓桌討論,俄羅斯快遞公司CDEK,歐洲物流LastMile Experts,中東電商物流新秀iMile,沙特物流S:Mile和國際貨代Freightworks以及中東快遞櫃服務商BeCode等一起進行了討論。
  • 與11家快遞公司籤約,山東郵政打通快遞下鄉進村「最後一公裡」
    根據協議,籤約雙方將以推進郵政服務與快遞服務協同發展為合作內容,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立足長遠、加強協作、平等自願、互利共贏,共同推進全省農村地區郵政服務與快遞服務協同發展。深入推進「郵快合作」,能有效整合郵政、快遞企業優勢資源,補齊服務短板,打通農村末端「最後一公裡」,提升農村寄遞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興農富民,使農村百姓能夠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樣的寄遞服務。
  • 奔忙在派送「最後一公裡」——探訪疫情防控期間我市的郵政快遞行業
    像張守玉一樣,疫情防控期間,眾多的郵政快遞人員奔波在路上,派送著郵件和快件。  眼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關鍵時期,沒有特殊需要,政府呼籲市民儘可能不出門,以減少病毒感染。但作為服務行業,我市郵政快遞業的從業人員卻不能像大多數市民一樣「宅」在家,他們穿行在街市中,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為市民提供安全、安心、便捷的派送服務。
  • 北京市政協委員:規範快遞外賣「最後一公裡」亂象
    來源:北京商報委員拆招快遞外賣「最後一公裡」亂象電商、線上外賣等行業的高速發展直接帶動了北京即時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穿梭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快遞、外賣配送員,在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城市安全埋下了隱患
  • 消費者要求「送貨上門」被拒,快遞最後一公裡為何那麼難?
    本網10月19日訊 網購的20斤大米快遞小哥不打電話就直接放在快遞櫃,買來的生鮮水果沒看到簡訊提示在驛站放了幾天後直接壞了……熱愛網購的人大多有過類似的經歷。有消費者表示:「投訴吧,感覺一件小事不值當;不投訴又感覺自己的合理權益受到侵犯,確實造成不方便,心裡很不舒服。」
  • 德邦快遞怎麼樣?解決大快件「最後一公裡」痛點
    快遞被存放在驛站和快遞櫃仿佛已成為日常。近日,就有網友表示快遞公司不送貨上樓,「快遞公司上樓搞什麼二分法那就是耍流氓!」該網友情緒激動:「本來覺得小件快遞自己下樓取就不麻煩快遞員了,也沒什麼。但現在,大件快遞也直接不送了,並且快遞員振振有詞說要收取快遞費。
  • 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青島首個郵快合作項目啟動
    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青島首個郵快合作項目啟動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日前,青島首個郵快合作試點項目在「中國物流小鎮」萊西市河頭店鎮揭牌啟動。該郵快合作項目實現了快遞在河頭店鎮70個鄉村的全覆蓋,是破解農村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創新實踐,為全市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打下了良好基礎。快遞企業的村級網絡相對薄弱,而郵政服務網點覆蓋鄉村,快遞企業與郵政合作不僅降低了他們在運輸、倉儲、處理、投遞等環節的成本,還提高了服務水平,真正實現了快遞服務的入村到戶。
  •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通訊員 周唯閱讀提要快遞進村難,一直是困擾農村電商經濟的突出瓶頸。近年來,省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郵政」)把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作為立業之本,加快布局農村電商寄遞網絡,探索推進郵政與民營快遞合作,切實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難題,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興農富民。鶴峯縣,位於恩施州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快遞配送至城鎮裡不能進村,一度成為影響當地農產品出山、工業品下鄉的「堵點」。現在情況如何?
  • 包裹俠 快遞櫃 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裡滿地商機
    對於網購族來講,最幸福的事兒,莫過於「您的快遞到了」,而在河南農大,最糟心的事兒,也是「您的快遞到了」。    因學校房租高,快遞公司無法進駐學校,學生代收快遞成了河南農大校園裡的「新興職業」。記者調查發現,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裡的商機與變化中,河南農大只是一個被放大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