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與世界互動中的新機遇、新挑戰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要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中國與世界關係進入新階段後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1.中國在新階段面臨的機遇 第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機遇。
-
【深度研究】樸東勳: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挑戰與機遇
【深度研究】樸東勳: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挑戰與機遇 2020-12-08 2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義桅:2020中歐關係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一貫高度重視與歐洲的合作,歐盟近年來也越來越在乎中國。拿中國說事兒,逐漸成為歐洲人的家常便飯。中歐關係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簡言之,歐盟對中國進行了現實評估,正在適應「機遇與挑戰的平衡發生了變化」這一事實,即使歐美關係出現摩擦,也不代表歐洲將加大對華借重,歐盟主張對華強硬的聲音抬頭。此外,逆全球化也影響了歐盟對華心態。經合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貿易放緩對歐盟的打擊最為沉重。美歐在中國市場是競爭關係,中歐經濟與全球化高度關聯。
-
外媒:中國與亞塞拜然關係迎來高質量發展
參考消息網9月21日報導外媒稱,亞塞拜然總統伊爾哈姆·阿利耶夫9月19日會見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率領的代表團。據亞塞拜然趨勢通訊社9月19日報導,阿利耶夫總統表示,阿中高水平的政治關係為其他領域關係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說:「我最近一次訪問貴國時籤署了10項協議。我們很高興中國公司對亞塞拜然的投資項目表現出興趣並活躍在各領域,按照合同落實一個又一個項目。在能源、運輸和人文領域我們已取得良好成果。我們很樂意來自中國的貨物經亞塞拜然運輸到國際市場。」
-
...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北京論壇(2020)在北京大學開幕
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為主題,邀請全球知名人士和學者聚焦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發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並在人民日報、中國網、北京日報、澎湃新聞等多平臺全網直播,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雲端會議。
-
2020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論壇今天在廈門舉行!
今天上午2020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論壇在廈召開金磚國家和國際組織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見證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論壇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的重要批示精神,將就搶抓新工業革命機遇,促進後疫情時代金磚合作等議題開展交流合作,並發布「促進金磚工業創新合作」項目集。
-
俞敏洪服貿會演講:教育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中新網9月6日電 9月5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出席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分析了疫情給教育帶來的直接影響,並詳細闡述了他眼中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
寫在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論壇召開之際
金磚國家和國際組織代表重聚於此,召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論壇,共同見證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的啟航。3年前,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向世界發出金磚合作的中國主張,開啟第二個「金色十年」的新航程。
-
亞塞拜然喊話中國,向我們傳遞了什麼信號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國際形勢也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近日,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談判失敗導致雙方戰火不休。亞塞拜然向中國喊話就在兩國戰火燃燒之際,亞塞拜然突然向中國喊話。就在10月10日,阿方表示納卡地區衝突事件不會改變中阿兩國的歷史關係,而且雙方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兩國之間充滿傳統友誼。此番積極言論代表著亞塞拜然非常重視與中國的關係,在和中國合作的同時不懼怕西方國家鼓吹的「威脅論」。
-
「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北京論壇(2020)在北大...
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為主題,邀請全球知名人士和學者聚焦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發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並在人民日報、中國網、北京日報、澎湃新聞等多平臺全網直播,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雲端會議。
-
張曉燕:金融科技的四個新機遇和三個新挑戰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德國、英國、美國的數字經濟佔GDP比重超過60%。而中國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為36.2%。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數字經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張曉燕指出,如果金融與科技能夠有效結合,金融可以做到更加高效,帶來發展新機遇。但是有時候科技發展會帶來更大的金融安全風險,需要有一定約束,這也是其挑戰所在。她以學界研究實例說明了金融科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
以色列供應軍火保亞塞拜然勝利,伊朗面臨新的危機
自從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發生衝突之後,伊朗相當的憂心,主要是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今憂心變現實!在納卡勝利後,亞塞拜然與以色列眉來眼去,雙方已經開始建立更深關係的問題,伊朗陷入麻煩,一個與以色列親近的亞塞拜然對伊朗絕對不是什麼好事,這真的有點兒多,怕什麼來什麼!
-
推動中國—東協長期友好互利合作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臺階
原標題:推動中國—東協長期友好互利合作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臺階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今年是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十周年,也是中國—東協博覽會舉辦十周年。我們東方許多國家都有通行說法,叫做「十年一大慶」,今天這裡高朋滿座,充滿了喜慶氣氛。
-
新基建是機遇也是挑戰
《小康》2020年第30期封面文章《新基建的企業布局》中寫道:隨著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物聯網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今年開始加速落地。新基建,一端連接著巨大的投資與產業,一端連接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人們奔走相告,紛紛疾呼「機會來了」。在這場投資盛宴的分享中,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無疑擔任著主角,不過,社會資本也不甘寂寞,它們已經蓄勢待發。在推動新基建建設中,「調動民間資本的積極性」這一點在相關政策中已被反覆提及。有觀點稱,在財政投資先期導入下,長期來看,新基建必將帶動廣泛的社會投資。
-
亞塞拜然經濟部長專訪:我們非常信任中國
亞塞拜然經濟部長沙辛·穆斯塔法耶夫在會上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說,阿中兩國關係已達到「非常高的水平」,「亞塞拜然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最積極的參與者之一」。環球時報:請部長先生介紹一下近年來中阿經貿合作情況,有哪些亮點?
-
中日關係面臨三大挑戰和三大機遇
在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地區經貿合作取得重大進展、美國權力交接尚未完成的背景下,作為日本新內閣9月履新以來的首次中日高層面對面互動,雙方不僅再次確認穩定中日關係的戰略基調,更達成了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未來兩國關係能否持續改善與發展,取決於雙方在當前複雜國際環境下的政治抉擇。總體上看,中日關係面臨以下三大挑戰與三大機遇。 首先,戰略互信仍有不足。
-
亞塞拜然駐華大使:相信中國2020年底前能消除絕對貧困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王東海 徐林 安宇)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會帶來哪些影響?國際社會如何評價中國在減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2020年後中國在減貧領域還將面臨哪些挑戰?亞塞拜然駐華大使傑納利·阿克拉姆在接受中國網採訪時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了重大貢獻;相信中國政府已經為實現年度目標做好了必要準備,有把握在2020年底前消除絕對貧困。他認為,「消除絕對貧困並非脫貧攻堅的終點,而是國家扶貧計劃進入新階段的標誌。中國消除絕對貧困後,可以採取改善醫療和教育、減少不平等、刺激經濟增長等戰略舉措。」
-
新時代打造中柬命運共同體的機遇、挑戰與建議
2018年1月,李克強總理訪問柬埔寨,提出兩國攜手打造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在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基礎上,為中柬關係注入新的內涵。新形勢下,中柬命運共同體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時代挑戰。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將成為成功打造中柬具有戰略意義命運共同體的關鍵。
-
六十餘國外交官探討中國「十四五」合作新機遇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陳貫之12月9日報導】全球化智庫(CCG)12月8日舉辦的大使圓桌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以「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為主題,丹麥、法國、荷蘭等60餘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圍繞該主題進行了討論。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論中國發展的新藍圖與中菲合作的新機遇
當地時間12月8日,菲律賓華文報紙《世界日報》、《商報》等刊登了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中文署名文章《中國發展的新藍圖與中菲合作的新機遇》。圖為《世界日報》版面。菲律賓世界日報供圖中新網馬尼拉12月8日電 當地時間12月8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在當地英文報紙《馬尼拉時報》《馬尼拉公報》和華文報紙《世界日報》《商報》上刊發題為《中國發展的新藍圖與中菲合作的新機遇》的署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