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孩子上學的話,父母就有一個感覺,在輔導孩子做數學這門功課時,要比其他幾門費力很多,總覺得孩子越繞越不明白。得多家長到一起,一聊孩子們的功課,大多都是說數學不行。
還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剛剛讀書的時候,數學成績其實挺好的,每次都有90分以上,可到了三年級、四年級的時候,數學成績就往下滑了,及格都成了問題。
通過聊天我們了解到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數學不好的原因是遺傳影響,所以,很多家長選擇給孩子從小就報數學補習班。
其實孩子之所以在小學三年級以前學習成績好,主要是因為那個階段的數學依靠記憶力,多背誦口訣,就能考到好分數。可隨著年級的提高,學數學光靠記憶力就不行了,擁有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才是關鍵,才能考出好成績。
也許很多人都不大了解數學,也不明白邏輯思維是什麼?數學可以說是科學大廈的基石,學數學也不僅僅是學習數數,學好加減乘除,其實學數學是要學習一種思維方法。所以數學能力好的人,他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都應該是最好的。
邏輯思維是智力活動最高級的一種形式,是抽象思維中的一種,我們學習的每一個學科,其實都是在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其中數學這一門功課具有特別強的邏輯性,所以提高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對於他們學好數學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
也許說這些,很多家長還是不懂得什麼是邏輯思維,更不知道怎麼去幫助他們提高邏輯思維。那我們說通俗點,邏輯思維就是你做一件事對後面的事會有什麼影響,比如我們平常說的因果關係。因為你淋雨,所以感冒了,這就是邏輯關係。再比如過了第1關,後面就是第2關,然後才是第3關、第4關……這就是序。
明白了邏輯思維是什麼,又知道了擁有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學好數學非常重要,那麼家長如何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首先要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最好,如果錯過了培養的黃金年齡,以後再想提升就會難很多。所以,家長應該在事半功倍的時期,好好來為孩子做點事。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判斷推理能力在孩子4歲時會開始發展,而孩子到了5歲,正常情況下都能進行簡單的推理了。這也就是說,孩子在上學前就已經開始有邏輯思維能力了,所以,媽媽們想讓孩子以後數學成績好,在5歲左右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好。
那麼,問題來了,家長應該如何來培養呢?
一,進小學之前讓孩子數數
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兩三歲時就開始教數數,可到了六歲進小學了,孩子也只是停留在數123456789這樣順著數的模式,這樣不行。到孩子五歲時,你要讓孩子順著數完再倒著數,倒著數好了,我們再讓孩子跳著說,比如1、3、5、7、9、11、13,熟練之後還可以跳兩個數字,跳3個數字數。孩子長大點,家長就可以教孩子下棋了,下棋是鍛鍊孩子邏輯思維最好的方式之一,因為孩子每下一步都會思考下一步該怎麼下。
二,從小帶著孩子做分類
讓孩子從小學會分類,其實也是在鍛鍊孩子的歸納能力。比如媽媽在整理衣櫃時,可以帶著寶寶,讓他來幫著分類,可以按家人分,可以按顏色分,可以按季節分,還可以按衣服類別分。孩子的玩具,也可以經常玩分類的遊戲,讓孩子從小知道同樣的東西,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規律,就有不同的結果。
三,多問孩子問題,引導他思考
要想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可以多問孩子問題,引導他思考。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多給他讀繪本,在讀繪本的時候就要多發問,引導孩子思考後回答問題。比如「小熊和小兔是不是好朋友」「他們為什麼吵架了呢?」「吵架後應該要怎麼辦?」「最後他們是怎麼和好的?」「寶寶在學校和小朋友會吵架嗎?」通過一個一個的問題,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地思考,這樣他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就在你提問,他思考回答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強。
四,通過遊戲培養
除了上面所說的日常生活,我們還可以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這本《神奇的邏輯思維遊戲書》是風靡日本的55堂思維遊戲課,能夠幫助激活5~13歲孩子的邏輯腦。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數學思維書,每一道題都附詳細的圖解,方便孩提高獨立理解的能力;書本裡面還含有世界趣味插圖,提升孩子的興趣;這本書裡面主要涉及中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點,而例題講解更是解揉合了多種數學概念和解題方案。
《五分鐘玩出專注力》精選2000多個有效、有趣、好玩的思維遊戲,通過這些遊戲,全面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充分享受動手和動腦的樂趣。
馬上就到六一兒童節了,家長朋友不妨買下這套書送給孩子當禮物,價格也划算,一套才需要98元。
註: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