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演講視頻>正文
英語聽力視頻:6分鐘告訴你美國憲法和自由的關係
2012-11-01 15:08
來源:網絡
作者:
主持人:前法官安德魯 納波利塔諾 Anderew Napolitiano,福克斯電視臺的資深法律顧問。
翻譯:魯克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無論寫的是對政府的限制,還是對人類自由的保障。它都是人類有史以來是最偉大的政治文件。它也是美國政府的根基。無論誰在政府部門工作,都要宣誓效忠它,保護它,捍衛它。
美國的憲法締造了美利堅共和國。這本成文憲法保障了個體的人身自由,它推動了西方世界的自由及歷史的偉大發展。
之所以我們要擁有一部憲法。是因為,我們的建國先賢害怕一切強大的中央政府。這種害怕是真實存在的。
當我們還是殖民地的居民的時候,(英)國王和議會為了盤剝我們,他們出盡損招。其中一種收稅的辦法,立法院稱其為「印花稅法案」(Stamp Act),要求殖民地居民家裡的每份文件例如帳本(書),匯票,地契,租約,抵押單,小冊子和海報都必須貼上有國王圖像的印花(郵票)。
問題:政府怎麼知道老百姓擁有的每一份印刷品都有國王印花呢?答案:英國議會制定了協助收繳走私物品令(the writs of assistance act ),這項法律授權英國士兵,去敲任何一家殖民地居民的房門。給他們權利破門而入。他們可以用檢查印花為由,自己寫搜查令,闖入殖民地居民家中。
當然,這樣讓英國人發了財。他們可以花天酒地,他們可以奪走人家的家具,他們甚至可以霸佔人家的房屋,把住民趕走。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把比別人的家作為自己的宿舍。
這條法律是官逼民反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起來革命。我們革命成功了。我們寫了這部憲法。1787年的夏日酷暑炎炎,我們在費城起草憲法。與會的代表分別來自十三個殖民地區,他們激烈地爭論。他們爭論自由的源頭是什麼,麥迪遜(James Madison)和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等人主張,自由來自人的本性。
畢竟,傑弗遜在《獨立宣言》中寫道:「人人受造平等「,無需置疑,」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是對自由源頭的理解。被稱作自然法。
它告訴人們,因為我們是上帝按照自己形象和模樣創造的。上帝是完全自由的,因此他創造的人類也是完全自由的,因此自由權利與生俱來。我們有權謀生,有權自由地思考,有權怎麼想就怎麼表達,出版我們要說的,我們有權自由遷徙,我們有權崇拜或不崇拜,有權保護自己免受任何人的傷害,就算是專制政府也不例外,我們有權擁有和享受自己的財產,我們有權不受幹擾。這是自然權利,就像手上的每根手指。
費城的反對意見出自某些主張大政府群體,例如,亞歷山大 漢米爾頓(Alexander Hamilton),以及約翰 亞當斯(John Adams)等人。他們說自由不是來自人的本性,而是政府的授予。他們說,如果沒有政府,就沒有自由。政府既能給我們自由,同樣也能奪走我們的自由,因為我們國家是多數說了算的制度。如果多數人投票支持,比方說不要言論自由,按照這個邏輯,我們的言論自由就沒有了。
我們是幸運的,傑弗遜的觀點獲勝了。天賦人權,權利與生俱來的理念從此寫進了《憲法》和《權利法案》。這兩者結合在一起,陳述了美國之所以需要聯邦政府的理由,也於此建立了總統,國會,法院系統。各自獨立,各司其職,互不隸屬。
它把權利留給人民和州政府。記住,在費城,是各州一起建立了聯邦政府,是各州把自己的一點權力給了新的中央政府,並說清了這些權力是多麼有限,而且指明了權力只有哪些。這個偉大的文件,我們稱為憲法。
他們增加了權利法案,因為,他們擔心在美國新首都的新中央政府,可能在某天會對他們象英格蘭國王和議會那樣對待殖民地居民。這個制度目的就是讓聯邦政府遵守立憲者的意圖。
起草憲法和權利法案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建立和限定這個政府,第二,不讓政府騎到人民的背上,沒有權利法案來保障人們的自由,憲法就沒有意義了。
這就是為什麼從建國先賢開始直到今天,每一位擔任公職的人,都要宣誓效忠憲法和保障人的自由。
編輯推薦
>>盤點美國大選演講:歐巴馬PK羅姆尼
>>馬丁·路德·金演講全文:我有一個夢想(視頻)
>>緋聞女孩第六季 S女王時尚搭配搶先看
>>新東方教師指導:託福聽力高分的7個備考技巧
>>更多寫作請關注新東方網聽力頻道
(編輯:何瑩瑩)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