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大安:特色黃菇娘,致富「黃金果」

2020-12-20 吉林農村報

7月中旬,大安市種植的黃菇娘已果熟蒂落,由於種植技術成熟,成規模,一上市便引來外地客商紛紛搶購。黃菇娘種植產業為當地農民鋪就了一條金色致富路。

大安田間地頭,來了許多收購黃菇娘的客商

在大安市太山鎮巨寶村的農貿市場,隨處可見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成噸的黃菇娘在這裡分揀、晾曬、裝箱之後銷往全國各地,他們正在為黃菇娘尋個好「婆家」。

近年來,大安市積極推進黃菇娘種植產業,將其產銷與農民增收、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截至目前,全市黃菇娘種植面積約3萬畝,特色黃菇娘成為農民致富的「黃金果」。

在太山鎮巨寶村,村民挑揀黃菇娘,每小時能收入10元

黃菇娘產業

帶動貧困村崛起

大安市是國家級貧困縣,2020年正式退出貧困序列。這裡土地貧瘠,多為沙崗地,廣種薄收,玉米產量不高。

這樣貧瘠的土地卻非常適合種植黃菇娘,大安市種植黃菇娘有上百年的歷史,這種漿果成熟後果實色澤金黃,形似葡萄粒,味甜,多汁,2018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認證」。佔據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黃菇娘成為大安市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點優勢產業。

黃菇娘給南崗子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據村書記馬軍峰介紹:「2016年以前村裡人均收入只有4000多,2019年人均收入達到11450元,所有貧困戶已於2018年末全部脫貧。」

8月初,正是大地黃菇娘收穫的季節

除發展黃菇娘種植產業外,大安市很多鄉鎮還通過黃菇娘發展休閒農業和加工業,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形式帶動貧困戶脫貧。2017年,徐氏眾誠農業有限公司成立了採摘園,同時也主動擔負起共建帶動的責任,創造工作崗位,幫助貧困戶脫貧。

目前正是黃菇娘採摘旺季,眾誠採摘園每天都要用工70多人,徐氏眾誠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彬指著身後的數十棟大棚對記者說:「這些大棚是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建設的扶貧採摘園,大棚裡的黃菇娘一上市,這裡便擠滿了前來採摘的遊客。採摘園不僅每年為全鎮貧困戶分紅幾十萬元,還拉動了當地的鄉村旅遊。」大安市近3000名貧困勞動力到菇娘種植大棚參與採摘、田間管理等方面工作,每天能收入179元。

目前,眾誠採摘園大棚總數達122棟,扶貧暖棚14棟,按每年不低於暖棚總造價10%的比例上繳承包費用,為全鎮1134戶貧困戶分紅。

從種植到出售,黃菇娘要經歷採摘、分揀、檢測等步驟

從溫飽到致富

黃菇娘成了「致富果」

大安市俊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俊峰告訴記者:「東北大多數都是黑土地,雖然土地肥沃,含水量大,但種出來的黃菇娘卻口感酸澀、易裂,而大安的沙壤土,種出的菇娘外觀和口感都是一等的。」

劉俊峰今年42歲,已經從事黃菇娘產業20年,見證了大安市黃菇娘從「房前屋後半畝地」走向3萬畝產業規模。他的合作社共有100戶會員,其中貧困戶54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跟他一起種植黃菇娘,沒有勞動能力的也參與分紅。劉俊峰算了一筆帳,「以一垧地為例,如果種玉米除了種子、化肥、農藥成本,無自然災害的話,最多淨利潤8000元,而種植菇娘每垧地純利潤6萬元以上。」

「現在大安種植黃菇娘的越來越多,行情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腰包鼓了起來,有了規模以後,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我敢說,這個時期全國各地有黃菇娘的水果市場,一定有咱們大安的黃菇娘。」劉俊峰說。

南崗子村民馬佔東種植黃菇娘脫貧致富

好政策

讓貧困戶富起來

黃菇娘效益好,主要是採取大棚種植搶早上市,然而資金是大棚種植黃菇娘面臨的最大瓶頸。為此,大安市出臺各項政策措施,積極鼓勵農民大棚種植,為集中建設10棟以上大棚的農戶每畝補貼4000元,並在大棚水電路的配套資金方面給予支持。據悉,今年補貼政策還在加大,對建設黃菇娘大棚進行補貼,每棟補貼一萬元,無基數限制,上不封頂。

貧困戶種菇娘也有利好政策,大安市按照當地的扶貧政策把貧困戶分為三星,實行差異性的政策補貼。對從事黃菇娘生產的二星、三星貧困戶,幫助建設一棟大棚,對發展黃菇娘生產的一星戶,由於自身發展的動力不足,缺少資金,為他們解決貼息的小額貸款。

南崗子村村民馬佔東以前是村裡的貧困戶,從2016年開始種黃菇娘,如今家裡已經有了存款。他說:「原來種植結構單一,只種玉米,看天吃飯,碰上好年景能多收入點,遇到不好的年份,沒有收入、甚至賠錢。家裡妻子生病、孩子上學,生活的壓力讓他喘不過氣。」

2016年,馬佔東在扶貧政策幫助下,免費建設兩棟大棚,開始走黃菇娘致富的道路。「我沒想到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就賺了兩萬元。2017年,我用賺來的錢又建設了一棟黃菇娘大棚,擴大規模,當年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現在家裡情況好多了,妻子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孩子也大學畢業了,我心裡別提多高興。」馬佔東感慨地對記者說。

據了解,2019年大安市黃菇娘產業帶動貧困戶2000戶,戶均增收8000元。此外,據大安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庭院種植菇娘的貧困戶,每平方米還能補貼3元,每戶最高補貼能達1000元。

來源:吉林農村報

總編: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編輯:初慧

吉林農村報設立便民服務窗口

00:25來自吉林農村報

相關焦點

  • 黃菇娘變身「金豆豆」——吉林西部特色農產品收穫見聞
    新華社長春8月8日電題:黃菇娘變身「金豆豆」——吉林西部特色農產品收穫見聞新華社記者薛欽峰時至立秋,在吉林西部的大安市,農民們迎來黃菇娘的收穫季節,全國各地的客商紛至沓來,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近年來,吉林西部多地不斷調整種植結構,鼓勵農民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
  • 自貢大安:督導調研脫貧攻堅 提高思想認識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4月8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到大安區回龍鎮古井村、雙柏村、優勝村、關帝村等地督導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大安區委副書記餘泓,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永豐,副區長吳革、劉勇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查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人民網成都4月9日電 4月8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到回龍鎮古井村、雙柏村、優勝村、關帝村等地督導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區委副書記餘泓,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永豐,區政府副區長吳革、劉勇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 自貢大安區委書記率隊調研脫貧攻堅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7日電 (吳平華 關雷)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近日率隊對脫貧攻堅、農業產業發展、交通項目建設以及危改工作開展調研,力促全區脫貧攻堅。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正在了解脫貧。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導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人民網成都6月1日電 5月28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導調研大山鋪鎮、團結鎮、新民鎮、鳳凰街道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區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杜秀才,區政府副區長胡立、劉勇等參加。張昭國一行先後來到大山鋪鎮伍家村小龍蝦養殖基地、團結鎮朝天村5組特色蔬菜基地、新民鎮白果衝村扶貧專合社一體化養雞項目、鳳凰街石溝村辦公室等地,實地調研「百日攻堅」工作進展、「兩不愁三保障」指標達標、回頭看大排查發現問題整改、扶貧專合社運營管理和貧困村產業發展等情況。
  • 珠醫著力產業扶貧 立體增強茂坡村「造血」能力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年,珠海市人民醫院對口幫扶化州市寶圩鎮茂坡村多管齊下,奮力出擊、精準施策,全面攻堅,啃下最後的「硬骨頭」。
  • 用實策,出實招,大變樣,大安結出「脫貧果」!
    大安,這個嫩江之畔的小城,今非昔比。曾經,人們雖心有不甘,卻無力擺脫貧困。如今,趕上好時代,生活變了樣,全市齊力脫貧,幸福曙光近在眼前。昔日貧困苦,今日換新顏。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白山松水間,大安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熱度和速度向貧困宣戰。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率隊調研脫貧攻堅等工作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0月15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率隊對脫貧攻堅、農業產業發展、交通項目建設以及危改工作開展調研。大安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唐小華,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陳科,副區長倪煜旻隨同調研。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率隊專題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率隊深入村組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旭,副區長倪煜旻、劉勇,區政協副主席魏玉華,區法院院長鐘聲榮陪同調研。調研現場  張昭國一行前往了回龍鎮十字村、牛佛鎮祝家村、永嘉鄉新房村等地,現場察看易地搬遷集中居住區建設情況、村委會醫療配套設施標準化建設情況、便民服務辦公條件,並深入各項脫貧產業施工現場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果致富新莊村
    2017年,新莊村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契機,重點發展高山刺葡萄產業,積極探索「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將貧困戶利益緊緊聯結在產業鏈上,鋪築起村民穩定增收、快速致富的高速路。新莊村黨支部書記曾凡雙介紹,村裡在2017年成立了綠佳特色水果專業合作社。
  • 岫巖新甸小柿子結出脫貧果
    近年來,新甸鎮注重培育發展小西紅柿優勢特色種植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目前,該鎮已有小柿子大棚400餘棟,年產量近5000噸,通過合作社幫帶和大戶帶動,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 萬畝油茶林結出「致富果」,背後有對「黃金搭檔」丨脫貧攻堅 國企...
    過去,這裡是「隔山喊得應,走路要半天」的高山深村,如今,公平村不僅通了公路,更是靠著規模化的油茶種植,開闢了一條致富路。在這條致富路上,不管是堅守油茶林十五年的村支書戴秋遲,還是駐村幫扶的省國資委機關扶貧隊,都在不遺餘力地帶領鄉親們拔掉窮根、致富向前。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察調研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左三)調研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了解掌握「百日攻堅」工作進展情況,5月17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察調研該區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
  • 「網聚美好安徽決戰脫貧攻堅」懷寧縣脫貧攻堅紀實:攻堅拔寨摘貧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深秋的獨秀大地,處處湧動著精準扶貧、脫貧摘帽的股股激流 — — 開展災後重建、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加快基礎建設、落實「兜底脫貧」……懷寧縣正朝著脫貧目標攻堅克難,穩健邁進。
  • 脫貧攻堅Vlog|三義鄉的「大隊長」:只為找到那致富源泉
    那水對於重慶三義鄉,就是致富的血液,無法解決吃水、用水的問題,三義鄉就富不起來,」重慶市發改委扶貧集團駐三義鄉工作隊常務副隊長王祖勳表示。  三義鄉地處渝鄂交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讓這片土地蓄不了地下水。全鄉人畜飲水、農業生產用水全部依賴於零星分布的山泉「水眼」、山坪塘、小水窖等,工程性缺水和水源性缺水問題十分突出,季節性缺水現象普遍存在。
  • 【決勝2020】 「繼續在致富路上奔跑」——湘鄂皖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下午2點,湖北省利川縣的一條「網紅街」上,身著土家族民族服飾的「么妹兒」何貞碧,正通過「村花直播」平臺向網友推銷當地特色豆乾。近期,「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南線採訪團奔赴湖南、湖北、安徽三省,深入30餘個採訪點探訪當地脫貧攻堅「答卷」。
  • 為脫貧「造血」 讓致富「生根」——山西發展藥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太原11月19日電題:為脫貧「造血」 讓致富「生根」——山西發展藥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新觀察新華社記者王飛航、魏飈連翹、黃芪、沙棘、槐米……它們都是千年的植物,它們的葉、花、根、果最初是治病解毒的良藥。
  • 「脫貧攻堅」丙麻鄉的橘子熟了
    這一顆顆金果子,不僅是吃起來甜在嘴裡的橘子,更是甜進百姓心裡的致富果。奎閣村由於地勢不平,坡度較陡,傳統糧食作物不易耕作且產量低,村「兩委」和群眾結合當地氣候和自然環境的優勢,決定在山坡地上種橘子。奎閣村黨總支書記蔣建華說:「我們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動員全村102戶人家種植了2001畝,現在投產700多畝,每年收入在800多萬元,其中還帶動了村裡的貧困戶種植。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火山犇助力脫貧,真的「牛」了起來
    習近平2012年12月29日、30日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當郎忽洞蘇木黃羊城嘎查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為實施精準扶貧,當郎忽洞蘇木實施了以發展特色肉牛養殖產業為助力脫貧產業,引進投資3000萬元、佔地300畝的內蒙古火山犇農牧業有限公司,輻射帶動了內蒙古博亮農牧業有限公司和珊嘉農牧業有限公司等龍頭養殖企業入駐,形成了「建成一個、輻射一片、致富一方」的特色產業輻射效應,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大動力,真的「牛」了起來。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查調研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
    人民網成都5月19日電 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了解掌握「百日攻堅」工作進展情況,5月17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查調研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區委副書記餘泓,區政府副區長劉勇等參加。要重點關注獨居戶、邊緣戶等特殊人群,落實預警監測機制,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人。要按照問題整改清零行動要求,對存量問題再逐一排查是否全部整改到位,對增量問題加快整改,確保6月底前所有問題整改到位,做到戶戶過硬。各級幹部要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落到實處,進一步增強幫扶的主動性,充分調動群眾脫貧的積極性,全力以赴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