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教育體制改革,「嚴進嚴出」,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危機感,降低翹課率。現在各高校學生畢業的標準僅為各門功課及格,而忽略了學生學習態度的引導及培養。將翹課的次數,與期末成績、畢業掛鈎強制學生加強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社會相關執法部門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淨化和管理,以免影響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社會大力弘揚「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風尚。使學生深刻明白,學習並不僅僅為了通過考試,而是提高自身修養的良好途徑。學習知識積累財富,將學習變成一種習慣,養成隨時隨地學習的習慣,珍惜大學學習時間,為以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樹立多元化的教書育人理念,為學生營造多元化的學習,研究空間與氛圍。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設置研究課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興趣。完善學校的研究室、實驗室、各種實驗基地,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接受知識。
完善學分制政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習取得突出成績和有較大進步的同學給予獎學金的鼓勵,使學生得到有效的學習激勵;對於長期翹課的學生,酌情給出取消考試資格等相關規定,給學生以有效的威懾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採用多種考試考評方法,學生期末的成績不應局限於期末考試。應將平時學生課堂表現,出勒情況量化在期末成績中。嚴格考風考紀,對考試違紀的同學堅決嚴懲,讓學生養成自覺地學習習慣
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從師技能。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的講課方式新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用教師為人師表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從心裡接受老師,喜愛老師講授的課程。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合理安排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時間,減輕高校教師評職稱上崗的壓力,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首先考慮的事情。
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老師應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因材施教。開展各種形式的師生交流會、座談會,拉進師生關係,使師生關係演化為朋友關係。
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摒棄功利主義。學校、家長、教師對學生的約束管教,起到的都是輔助作用真正起主導作用的是學生自己。大學是知識積累的黃金階段,學習知識,打好基礎。不去考慮學到的知識是否有用,而是大學四年是廣博地掌握基本知識。
加強學生對自己的約束和管理,上了大學,離開了家長的監督,學生要學會抵抗外界的不良誘惑,在對上課內容掌握的基礎上,再去開展業餘活動。
翹課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僅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更深入地映射出當今教育的種種弊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仍然是任重而道遠。應該做到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更新陳舊的教育模式,加強對教師上課的激勵,加強師生間的溝通,正確引導學生有一個成熟的學習觀,改進考試模式,嚴格考勤制等方法,並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