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學生「翹課」風潮不斷 是否整臺防溜號刷腦機?
有沒有刷腦機?
學生學生,天經地義應該到點兒坐在教室裡認真聽課學習。但是,如今好好聽課,特別喜歡聽課的學生,看起來似乎不像是越來越多。中小學生的作息時間是固定的,每天在校時間幹什麼,自己說了不算,課表說了算,除了生病請假,必須坐在教室裡,老師的眼睛就是雷達。而大學生則不然。大學生在大學校園裡的生活環境寬鬆很多,至少老師家長不會搞盯人防守。於是,很多不愛上的課,大學生們就琢磨著「翹課」。「翹課」這個詞只適用於大學生,中小學生敢那麼幹的話,一定是會被定義為逃學,後果自然極其嚴重。
大學生「翹課」風潮一直就沒斷過。加上高考擴招後大學生數量激增可高校教學質量和教學內容並沒有適當的改變,「翹課」自然愈演愈烈。當然,一般來講「翹課」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對這門課的內容或老師的教學方式深惡痛絕,自己找個地方學自己愛學的知識去,另一種是對所有課都沒有興趣,上課時間遊手好閒混日子。當然,不管什麼原因,「翹課」也不能說是正確的行為,這一點是肯定的。
出於對學生負責的考慮,高校紛紛出臺校規來杜絕「翹課」。從最初樸實無華的老師點名、學生籤到,發展到了指紋機技術、手機考勤等等。據福建日報3月3日報導,福建一高校為防止學生逃課,居然運用了人臉識別器。
用了這樣「高大上」的設備,學生「翹課」的難度大大增加了。可想而知,大學生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學分,每天必須得去數次面對這人臉識別器。但是,這樣的設備,作用想來只能夠提高出勤率,對於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態度,作用究竟多大,恐怕還真不好說。
學生不愛上課,說明心就根本沒在課堂上。人在心不在的狀態,於學生的學業,起不到什么正面作用。學生們迫於壓力齊聚課堂,但是大腦溜號的,估計也不在少數。至少,大學老師不能像中小學老師那樣,對大腦溜號也嚴加管理。何況,就算是老師責任心強,對於不專心聽課的大學生也提醒甚至呵斥,但是,這樣的強迫式管理,又能讓多少學生真正改變對於課堂學習的態度?
說來說去,如果高校教學不能與時俱進,讓學生真正有需要學習、渴望學習的狀態,就是整來臺「刷腦機」鎖定學生的大腦,也無法讓學生們得到應對未來生活、職場的真才實學。另外,對於那些本來到高校就不為學習只為玩樂的學生,應該以平時的作業和學科總成績為審核標準,該淘汰的必須淘汰。如果不能讓學生自覺走進課堂,而是通過強迫的方式把學生們囚禁在教室裡,這樣的教育,最終結果可想而知。(記者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