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博士告訴你:為什麼愛翹課的學生年薪更高!

2020-12-17 百家號

京領特邀專家

郭嬌

本科、碩士畢業於北大,博士畢業於哈佛

讀博時獲得四年哈佛校長獎學金

曾為世界銀行、英國救助兒童會等機構提供教育相關諮詢。

郭博士曾經對近國內3萬名畢業生開展調查,試圖尋找大學生翹課與未來職業發展之間的關係。日前,教育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郭博士認為,這既是指明了提升學業挑戰度又指明了激發學習動力等改革路徑。減少學生翹課行為應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力抓手:對此,她的看法是。

減少翹課,應針對個別學生對症下藥

在我的研究報告中,值得關注的一點在於學習過程的自主性與自律性。與中小學生不同,大學生在設定學習目標、獲取學習資源、投入學習時間、管控學習進度等方面的主動性更強。高校到課制度更需要基於實證研究來拓寬設計思路。本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只是偶爾翹課或幾乎不翹課,常常翹課的只佔3%。可見減少逃課行為的關鍵不在於機械式的強制每一名學生從不翹課,而是要甑別出頻繁逃課的學生(例如每周逃課3次及以上)再對症下藥。

鎖定這個群體之後,教師可通過問卷或訪談傾聽這些學生的聲音,摸清他們逃課的深層原因。對熬夜、兼職或趕其它作業的學生可加強時間管理能力;對覺得學業挑戰度不足的學生可採用隨堂測驗、團隊競賽等對抗性較強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動力;對學習吃力、有掛科風險的學生可規定其必須到課,並提供課外答疑、自習小組等支持手段。

隱性逃課是最大挑戰

在研究中,還發現從不缺課的大學生佔到四分之一,且工農階層子女等弱勢群體更少缺課。這一方面表明這些群體在校期間自控力強,循規蹈矩,更依賴傳統的課堂講授來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反映出他們規避風險,較少嘗試其它替代性學習方式。

對這部分學生而言,高校管理者與教師需在培養過程裡應對以下挑戰。首先是隱性逃課。有研究發現七成以上的大學生在課上至少有一半時間都是「人在心不在」 。相對於顯性逃課,這種隱性「怠工」更不易察覺。其次是學習途徑的單一。研究人員構建的大學生時間投入模型顯示中部地區的資本密集型行業(金融等)更看重實習。缺乏實習經歷的畢業生在激烈的求職競爭裡難佔優勢,甚至被「一票否決」。

如何避免大學生的隱性逃課?如何實現學習與實習的最優時間分配?這些追問提醒我們:對本科教學質量的評價不能停留在到課率,也不能滿足於期末分數,而要把眼光放得更為長遠,看其是否切實轉化為畢業之後的職場競爭力

要根據學生性格因勢利導

在研究所涉及的三萬份有效問卷中,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翹課越多,畢業之後薪資越高,就業滿意度越低,跳槽越頻繁。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翹課行為本身提高了薪資水平,而是反映了驅動這種行為的風險偏好等人格特徵。例如翹課越多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後越傾向於選擇民企、外企或自主創業等體制外工作。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擇業偏好。

相比而言,翹課越少的大學生越傾向於選擇「低風險、低回報」的體制內工作(例如公務員),即使薪資偏少,但工作穩定,就業滿意度高。這一發現或許能為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導向提供些許啟發:大學既要培養循規蹈矩、自控力強的「好學生」,也要呵護其對風險的預判與擔當。這樣的畢業生才能拓寬擇業選擇,把握機遇,應對具有不確定性的未來職業挑戰。

編者:在更為現代化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接受教育已經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學習範疇。對待翹課這一問題也不能用老眼光籠統的歸結為學生自制力的薄弱。郭教授表示希望這一研究發現,能為未來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導向提供參考和啟發,以推動我國本科教育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哈佛畢業的人最後都去幹嘛了?
    33歲創立萬科;52歲時登頂珠峰;60歲時求學哈佛等歐美名校; 67 歲開始學習體育項目蹦床……從哈佛出來年過花甲之人也覺重生一番。哈佛神了!可是,哈佛學生為什麼這麼厲害?哈佛為什麼這麼神?就女嘉賓那毒舌、鷹眼,哈佛博士能全身而退嗎?牽手成功恐怕比登珠峰還難兩個度。於是王石問:「找對象沒錯,可為什麼要上《非誠勿擾》呢?」這個哈佛博士解釋說:「我計算了一下,參加《非誠勿擾》大概需要20分鐘,按照這個節目的收視率和廣告費用換算,20分鐘相當於兩百萬。
  • 揭秘:世界公認一流的哈佛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年薪都是多少?
    哈佛大學是世界公認一流的頂級高校,從這個學校出來的學生,到了社會上也是備受各知名企業歡迎,給他們開的薪水也大都是以年薪計。但比起這所大學來,哈佛大學的畢業生就有點不夠看了。哈佛大學的畢業生都去哪了?年薪都是多少?雖說哈佛大學畢業生的年薪進不了前五,但是對比其他普通大學,哈佛大學畢業生的待遇依然處於金字塔的頂端。有人就想問了,哈佛大學的畢業生都去哪了?年薪都是多少?事實上,根據調查統計,哈佛大學畢業生就業第一年的平均工資為60000美元左右。
  • 大學生你為什麼翹課?
    但輾轉反側下,仍感於心有愧,於是遲緩爬起,下床,坐定電腦前,開始思考,大學生,你為什麼翹課?嗯,作為一個學渣,比如我,翹課的理由無非如下三點:懶!懶!懶!好吧,是一點。仔細來說,這一點也有各種花樣。(你以為學渣D我真會自習?呵呵)再後天的我:哎呀,手癢了,擼一局再去上課,擼完後,哎呀現在去肯定遲到了,算了,繼續擼好了。遂翹之。無數個後天之後的我:哎呀,起晚了(現在去上課還不遲到),先吃個早餐再去上課唄,慢慢吞吞到早餐店,看看時間,哎呀,現在去就遲到了,算了慢慢吃吧。遂翹之。
  • 翹課的同學,我要對你說
    2.你幹的「有興趣的事」,以後能養活你麼?如果不考慮啃老、有畢業證家裡就能安排工作等情況,那畢業後如何自食其力,就是一個在校學生要考慮的最關鍵的問題了。    比如說一個軟體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是靠手機貼膜養活自己。首先,肯定比啃老強,算是創業。但這4年的時間、學費、生活費……是不是花得冤枉?
  • 思考,大學生你為什麼翹課?
    但輾轉反側下,仍感於心有愧,於是遲緩爬起,下床,坐定電腦前,開始思考,大學生,你為什麼翹課?嗯,作為一個學渣,比如我,翹課的理由無非如下三點:懶!懶!懶!好吧,是一點。仔細來說,這一點也有各種花樣。比如今天的我:哎呀,又睡過頭了,算了繼續睡,反正去上課也聽不懂。遂翹之。
  • 你怎麼看待方舟子打假高曉松入職哈佛研究員?
    這個職位的前提是該學校的全日制在校學生,一般是給在讀的博士研究生,部分情況也可能會給在讀的碩士研究生。RA 工作中的直接領導就是研究生導師,RA 的工作內容就是完成研究生導師分配的科研任務。作為學校的臨時學生僱員,RA 是有工資的,在美國是有 W2 表格的,一般為每月 $1500 到 $2000 不等,但是沒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福利。
  • 「翹課一時爽,一直翹課一直爽」? 偽命題!
    我的諸位翹過課學長學姐都跟我說,當時翹課沒什麼感覺,但是事後就會覺得不值得。@流雲浮水本來是翹過的,但是後來發現,翹課是一件很沒有意思的事情:因為無事可做。雖然只是不想上課,但是上課總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去做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非常要緊的事,那麼也不要翹課,請假是最好的做法。在大學,你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 「翹課一時爽,一直翹課一直爽」? 偽命題!
    我的諸位翹過課學長學姐都跟我說,當時翹課沒什麼感覺,但是事後就會覺得不值得。@流雲浮水本來是翹過的,但是後來發現,翹課是一件很沒有意思的事情:因為無事可做。雖然只是不想上課,但是上課總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去做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非常要緊的事,那麼也不要翹課,請假是最好的做法。在大學,你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 大學生,你為什麼翹課?
    明天的我:哎呀,一會兒的課好水,算了不去上了,上了也沒意思。遂翹之。後天的我:哎呀,下午的課好難,算了翹了吧,反正也聽不懂。遂翹之。大後天的我:哎呀,這節課老師講的好無聊,不如自己自習來得快。遂翹之。(你以為學渣D我真會自習?呵呵)再後天的我:哎呀,手癢了,擼一局再去上課,擼完後,哎呀現在去肯定遲到了,算了,繼續擼好了。遂翹之。
  • 哈佛教育學博士歷時三年打造經典:《規矩和愛》
    作者王濤,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哈佛大學人類發展心理學碩士,現為美國塔爾薩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ulsa)教育系終身教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王濤博士對打孩子的觀點非常明確,孩子可以打,也應該打,但是對父母的要求卻很高。
  • 山東外事翻譯學院解聘"哈佛博士"
    被山東一家民校以百萬年薪聘為常務院長的「哈佛博士」,聘期還不到50天,就收到了「被學校解聘」的通知。        今天,《中國青年報》刊登文章,對山東外事翻譯學院以100萬元年薪所聘請的哈佛博士陳琳的身份進行了調查,並指出其「哈佛博士」的身份存在種種可疑之處。
  • 世界公認一流的哈佛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年薪都是多少
    學生畢業的第一筆工作工資不能作為衡量學校能否成功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唯一評價標準,但卻間接地體現了畢業生僱主心中的價值,但是,學校的評價有時與僱主的價值不成比例,世界公認一流的哈佛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年薪都是多少,快來一起揭秘吧。
  • 哈佛博士、清華北大高材生入職街道辦,真的是人才浪費嗎?
    中科大本科,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博士後,南京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羅林姣到深圳南山區桃源街道當辦事處副主任。1998年9月——2003年6月 中國科技大學應用物理學本科2003年9月——2009年6月 美國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專業博士研究生
  • 學生故事:為什麼大學裡一邊「翹課」一邊去蹭課
    一直以來人們對大學生「翹課」多有齟齬,一般認為,「翹課」是態度不端,但也有的認為「翹課」是出於情非得已。當然,的確有一些「懶癌患者」將一些重要課程當作兒戲,出勤率猶如蜻蜓點水。  對於大部分有思想的青年學生來說,最痛苦的課堂莫過於面對一位不抬頭正視學生,而只低頭緊盯課件的「念稿」老師。記得大二時一位年輕的女講師給我們上《外國文學史》,整節課都是在念PPT上的內容,於是同學們都拿出手機將PPT一一拍下,然後各自看各自的書甚至手機,之後來上課的人也就變得寥寥無幾,當然為了應付課堂點名,也總不至於一個人都不來。
  • 哈佛大學博士,985大學副教授應聘街道辦,網友:這也太浪費了
    她本科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這在國內是絕不遜於北大、清華的存在;又去哈佛大學讀了物理系博士、博士後,畢業後回國擔任南大物理系副教授。物理系啊,不是語言、經管這種相對大陸的人文社科學科,跟《生活大爆炸》裡的謝爾頓同一個學科,你能想像謝爾頓去街道辦當副主任嗎?
  • 89歲金庸未拿到北大博士畢業證 被指常「翹課」
    」 ——《金庸傳》作者傅國湧  網友:自稱蓋章金庸博士文憑  「金庸先生的博士畢業證書是我蓋的章!」近日在人人網上,一位自稱北大學生的網友發帖引起關注。  記者:網上緣何會出現金庸北大博士文憑?  負責人:學校管理部門一般在學生畢業前先將文憑準備好,但「做準備」不代表向學生「頒發」,文憑往往在7月學生畢業時頒發。金庸的文憑可能是學校有關部門在做文憑頒發前的準備工作。  記者:這意味著金庸今年能拿到文憑?
  • 哈佛物理學博士入職街道辦事處被群嘲,是大材小用嗎?
    運河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新聞傳播學碩士喬司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軟體工程碩士臨平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中國哲學碩士東湖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法律碩士南苑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倉前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中泰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法律碩士五常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生物學博士
  • 交大醫學院開出哈佛醫學院年薪,比國家標準高兩三倍,吸引境內外...
    馬來西亞籍葉菱秀(Leng Siew Yeap)曾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如今她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所屬上海市免疫研究所指導博士後郝茜。 郝茜則是所裡入選上海交大醫學院博士後激勵計劃的第一人,她目前的「起步年薪」是20萬元,之後幾年她的最高年薪還可達35萬元。
  • 華為年薪最高200萬,誠聘8位博士,這8位博士大有來頭……
    在一般人眼裡,月入上萬,年薪十幾萬就是非常不錯的了。要知道,現在很多碩士畢業生月薪上萬也不多。不過,有的畢業生年薪之高,令人咋舌。不信,請看:近日,華為發布消息稱,今年將對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並以百萬年薪聘請八位應屆博士,年薪最高可達201萬,最低超過89.6萬。
  • 哈佛女神魯林希:讓你聰明十倍的學習力!
    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家長和學生,把哈佛、耶魯作為心中的「dream school」,原來能在世界頂級名校畢業,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和成就。的確,每個人都想走向人生巔峰,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就像很多人面臨的狀況一樣:覺得自己已經拼盡全力,卻還是對生活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