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第二中學,創建於1959年,是福建省一級達標學校,享有「文明城市的先進校」的美譽。近幾年來,三明二中多次奪得三明市理科狀元,18人被清華、北大等名校錄取。然而,近期學生家長普遍反映稱,該校在高一和高二年段辦所謂的「尖子班」,對於沒有進入尖子班的學生是一種打擊,質疑校方一味搞「升名校至上」的教育觀。網上關於此事的輿論也不脛而走。
三明市第二中學
家長反映:二中辦「尖子班」 教育不公平
據反映,三明二中在高一和高二年段都辦「尖子班」,為了衝刺高考,為學校獲得好的升名校成績。其中,高一有16個班級,第12到16班為「尖子班」;高二文科有5個班級,成績最優秀的50名學生列入1個尖子班,其餘的為「平行班」(即普通班)。
「三明二中在校內集中成績前茅的學生辦『尖子班』(對外稱為「實驗班」),並挑選最優秀的教師任教。現在中央都提倡摒棄以升學率和升名校論英雄的做法,況且在這麼優質的學校裡面再辦尖子班,是否有必要呢?」家長提出質疑。
據反映,不僅在師資力量上,在硬體設施上二中居然也分別有不同的待遇,高一「實驗班」獨立於主教學樓,在校圖書館上課,學校為每個教室安裝了空調,平行班則在主教學樓上課,炎熱的夏天只能吹風扇。
「現在不是說要『資源共享、教育均衡』嗎?怎麼能搞特殊的『校中校』呢?」一位平行班學生家長向東南網記者訴說,作為平行班的孩子知道了學校這樣的做法後很傷心,也很難過,自信心已經受到嚴重打擊,心理已經開始暗示自己考重點大學的希望很渺茫了。
平行班學生的家長們極力反對校方這樣的做法,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有權利享受教育資源的平等和公平競爭的機會。「成績優秀的學生在班上可以帶動和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積極性,而教師的資源分配也會更均衡,每個班級公平競賽,各有各的風景線不是更好嗎?」
對於二中的這種分班現象,網友們普遍表示不合理,認為校方的做法令人失望。「學校不應該對孩子劃分三六九等來教學,應該讓每個孩子擁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和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