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創新豐富老年課程 提升文化養老品質

2020-12-27 北京大學新聞網

為貫徹落實《中共北京大學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工作的實施辦法》,積極推進文化養老,北京大學持續加強老年活動陣地建設,不斷創新豐富老年課程,為離退休教職工提供更好的文化養老服務。

2017年,學校劃撥資源東樓三間教室,加強老年課程建設。根據學校離退休教職工實際需求和教學條件,離退休工作部於2018年春季學期增加開設了「古典詩文名篇賞析」「中醫理論基礎」「情景旅遊英語」等6門新課程。

課程設計充分利用學校優勢資源,多數課程引入在校生擔任授課老師的模式,以年輕人的活力為老年課程注入新時代的脈動。北京大學愛心社護老部和青年志願者協會夕陽再晨成員承擔了智慧型手機課程的教學任務。團隊成員長期深入北大周邊社區從事老年人的手機教學活動,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課程採取「1+4」授課模式,即一名主講授課,四名輔導員輔助操作,深入淺出地教授智慧型手機入門、微信使用、音樂軟體的操作、美圖軟體的操作、美篇和音樂相冊的編撰、購物軟體及生活服務類軟體的使用等。

計算機提高班由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講授。團隊長期開展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培訓、問題答疑等活動,有豐富的計算機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課程圍繞圖片處理、office系統操作、微博的運用、常用視頻網站和音樂網站的使用展開教學。

計算機系統及常用軟體操作提高班上課場景

「情景旅遊英語」課程是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學生教授,根據實際情景應用,面向零基礎老年人教授一些日常用語。「古典詩文名篇賞析」由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在讀博士生講授,帶領老同志徜徉於中國古典詩詞美學。「中醫理論基礎」課程延請了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前來講授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幫助老同志更好地認識了解自己的身體。「美術略史及名家賞析」請來魯迅美術學院畢業生為老同志講解經典畫作賞析,幫助大家提高藝術鑑賞力。

這些課程緊密貼合當下社會發展需求,吸引了大批離退休教職工踴躍報名。報名之初,因綜合考慮安全等因素,課程要求報名學員年齡原則上不高於80歲。但許多高齡老同志學習熱情一樣高漲,通過來電、來訪等形式表達自己希望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能、不甘落後於時代發展的強烈願望。85歲的外國語學院離休幹部陳士林專程從家裡步行到報名處,希望用良好的身體素質證明他立志老有所學的充足底氣。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佘勵勤老師今年81歲,報名該課程時語重心長地告訴工作人員「越是年紀大,越珍惜學習的機會」。針對這一「高齡求學熱」,離退休工作部專門召開部務會進行討論,採取了相應措施照顧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報名情況如此熱烈,上課態度更是認真,「老學員」們學習的決心非常堅定。部分老同志的眼力和記憶力不太跟得上,就每堂課把每個步驟都仔細記下來,並帶課件PPT回去複習,疑難問題積累後在下一堂課向老師提問。有的學員為了學好智慧型手機,專門換了一部新手機。還有的學員為方便回家複習操作,從家裡自帶筆記本電腦來校上課。

智慧型手機及常見應用軟體培訓課上課場景

「老學員」認真學,「小教員」認真教,而老同志的學習熱情也讓授課的青年學生深受鼓舞。學生們表示,以前以為「活到老,學到老」只是一句口號,和這些長輩接觸以後才知道這是發生在身邊的真實的例子。這些爺爺奶奶求知若渴的態度深深震撼了年輕人,也促使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求學之路:「和老師們一起學習,讓我又重新找回了學習的初心——不斷獲得新知,並以此為樂。這讓我稍稍擺脫了與同級比拼學習的焦慮。知道自己所學能夠幫助到他人,顯然使學習這個過程變得充盈而更有意義了。雖然在這個課堂中我是講課的人,但我卻覺得自己才是那個被好好上了一課的人。」

智慧型手機及常見應用軟體培訓課學員在認真做筆記

新課程的開設取得了成功,更為老同志的生活帶來了新的改變。有的老同志表示,過去自己出國只能跟團,通過情景旅遊英語的學習,也能敢於像年輕人一樣嘗試出國「自由行」。上過「美術略史及名家賞析」一課後,老同志們感受到「過去只能走馬觀花地看博物館裡的藝術品,如今通過老師全面的解析,能看出精妙之處所在了」。智慧型手機課的學員們感言,曬朋友圈、建微信群、遠程視頻聊天、用手機打車、購物、繳費、支付、收發紅包這些網際網路手段,從此不再是子孫輩的專利,而成了大家一起實實在在感受時代進步的重要途徑。

從燕南園63號活動站的兩間教室到資源東樓教學新區的開闢,從僅有的書畫類課程擴展到詩文鑑賞、聲樂練習、中醫理論、旅遊英語、智慧型手機、計算機操作等多個門類課程,從單一的延請校外藝術類師資到校內學生講課團的引入。近年來,北京大學離退休工作部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關心和支持下,積極推進文化養老,加強活動陣地、學習陣地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後還將繼續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堅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相統一的原則,把政治性、科學性、趣味性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離退休教職工養老品質。

編輯:山石

責編:白楊


相關焦點

  • 宿州市健康老年公寓「品質養老」獲好評
    宿州市健康老年公寓「品質養老」獲好評宿州市健康老年公寓提升「品質養老」服務水平(張成伍 攝)近年來,宿州市健康老年公寓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在宿州市埇橋區民政局正確領導和精心指導下,立足實際,開拓創新
  • 老年大學「一座難求」,文化養老如何破題?
    老年大學「一座難求」,文化養老如何破題? 原標題:   新華社武漢10月28日電 題:老年大學「一座難求」,文化養老如何破題?  老年大學「一座難求」  用多彩的老年大學文化生活充實自己,提升晚年生命品質,正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嚮往。  在湖北黃梅縣老年大學,61歲的汪李榮是一名只有一年學齡的學員,作為一名「年輕」學員,他一年的感受卻特別強烈:退休之後在家不適應,脾氣也變壞了。在子女的勸說下,他報名到縣老年大學學習書法。
  • 講師、課程搶先看!——老年教育規劃師培養
    1.前瞻性設計理念借鑑國際老年教育研究成果及實務的基礎上,以積極老齡觀和終身學習理念為指導設計課程體系。2.系統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依據職業成長的邏輯規律,設置進階課程序列,結合專題沙龍、實地觀摩、專題特訓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和載體,有序、有效地實施老年教育專業化人才培養方案。
  • 如何用科技改善養老?北大老年研究所關注的創新福祉科技
    讓老年人更好地回歸社會,提升生活質量。這就是"老年福祉科技"的典型案例。目前 ,我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等科技戰略將應對老齡化列為重點領域,並基於國家科技計劃等項目實施,初步掌握了老年人口抽樣數據,開發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遠程照料、社區服務等信息系統,啟動了虛擬養老院 、智能化養老住宅等試點探索 ,豐富了老年人輪椅車、護理床等康復輔具種類,加快了無障礙設施技術改造,取得了老年病診斷和治療上的明顯進展
  • 旅居養老:旅遊+養老新模式,老年旅遊的一座「萬億金礦」
    最近發生的一則新聞引發了極大地關注,5月6日,榆林靖邊縣「男子將79歲老母親活埋廢棄墓坑」,新文旅商學院的小編看到這樣的信息也是唏噓不止、痛心不已,作為長期關注文化旅遊的專業組織,文旅商學院一直以來也在持續關注老年人的養老問題,那麼,今天小編就和您聊聊老年旅遊的話題。
  • 美心優護第24期 | 提升機構核心競爭力--養老機構的品質建設
    連鎖型養老機構質控管理主題分享四:如何提升養老機構核心品質能力主題分享五:養老機構的市場營銷實務互動交流環節:情景模擬+團建研討食品衛生問題,突發腹瀉,怎麼辦?護理部排班技巧、流程、制度、考核等觀摩2018年美心優護養老實務高管培訓全年精華課程串講資深講師PPT回顧經典論點再次研討共同展望2019年3天+2晚,「提升養老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何謂「品質建設」,在細節處見真章!
  • 以課程文化建設提升辦學品質
    來自江蘇省及全國各地的300餘名專家、校長和教師聚焦學校課程文化建設與辦學質量提升這個主題展開研討。學校需要什麼樣的課程文化南京市雨花臺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盛雲生在會上發布了一份學校課程文化建設年度調研報告。
  • 上海:抓住能力建設核心環節,持續提升養老服務品質
    近年來,上海市閔行區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加速,老年人口每年以1%的速度遞增,至2019年末,戶籍老年人口達36.35萬人,老齡化率為31.22%。為更好回應老年群體對「老有頤養」的美好嚮往,閔行區以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以及全國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為契機,抓住能力建設核心環節,努力為廣大老年群眾提供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 天津這家老年藝術大學都有啥課程?
    記者獲悉,北方演藝集團老年藝術大學將於除了豐富課程與優質師資,學校還創新推出眾多衍生文化服務,努力探索文化養老新模式。  北方演藝集團老年藝術大學,以集團所屬國有文藝院團為依託,遴選擁有豐富舞臺與教學經驗且細緻耐心的演員作為教師,充分運用集團藝術人才、演出平臺等資源,按照辦學體制與機制多元化、教學設計與內容按需化、教學方法與手段創新化等原則辦學。
  • 聚焦高品質養老 泰康醫養融合打造活力優雅社區
    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孫慧)健身房、棋牌室、護士站、康復中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養老的服務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推動著高品質養老服務的創新升級。在位於北京昌平新城核心區域的泰康之家·燕園社區裡,入住的居民不僅可以享受到專業的照護服務,而且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優勢、興趣等學習不同的課程,充實每天的生活。
  • 擴大社會供給,推動多元主體舉辦老年大學
    老年人有著豐富的人生智慧,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能以代際學習的方式影響中青年人和少年兒童的發展,進而全面提升全社會的人力資源水平和整體文明程度。三是重視老年大學發展的引領性,著眼老年教育體系完善。在以家庭、社區、養老機構等共同提供的養老服務及教育體系中,老年大學是老年人學習和發展的專業支持服務機構,有著專業化的師資和課程,開展專業的教學活動,更有穩定和強大的研究力量,可以系統開展實驗探索。因此,作為老年教育體系的中流砥柱,老年大學不僅能引領老年教育活動高質量開展,也將成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的不可缺失的組成部分。
  • 【信息化工作】博山區老年大學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文化養老工作開展
    近年來,為全面推動文化養老工作開展,博山區老年大學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信息化教學、信息化交流、信息化展示,為全區老幹部和老年人搭建文化養老新平臺。積極對接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官網,利用微信公眾號開通了「網上老年大學」,鼓勵老年大學教師和學員們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優勢,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網上學習,「網上老年大學」對接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開設了舞蹈、書畫、攝影、手機等16個專業10萬集免費課程,課程豐富多樣,查找簡單,全方位滿足學員的需求。
  • 視頻丨提升城市品質 豐富幸福含義 一座產業高地的「民生溫度」
    從關心老年人和困難群體生活,到完善路網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從鼓勵公眾參與美化生活環境到環境提升引來文旅大鱷……長期以來,淄博高新區堅持「群眾滿意是最高標準」,事事都從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件件都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目標,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不斷豐富著「幸福」二字的內涵。
  • 泰康之家「十年磨一劍」 成高品質養老社區代名詞
    十年磨一劍,泰康之家成為高品質養老社區代名詞十年磨一劍,本著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泰康之家不斷地用心創新和打磨服務產品,贏得了市場口碑,逐漸成為了高品質養老社區代名詞。健康安全是享老的基礎,也是泰康之家要為居民提供的首要保障。
  • 課程推薦 | 北京大學康養產業領軍人才研修班
    師資團隊由世界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領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等高校研究學者、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中健聯盟產業研究中心等行業專家學者;標杆項目操盤者構成,擬邀部分師資如下:李老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副主任,北京大學醫養結合養老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 老齡化催生老年護理巨大需求 易得康打通養老照護「最後一公裡」
    上海2017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基數巨大的老年群體需要大量具備專業技能的養老從業人員。7月25日起,專業醫療照護連鎖機構易得康為國際公益學院親和源特訓營學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老年高級護理課程培訓,積極參與為老服務行業輸送高級人才的培養。
  • 【老年教育】社區共學養老開拓老年教育新路徑
    會議交流環節,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成人教育中心校朱明龍、杭州市餘杭區社區學院倪貴忠、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成校舒紹華、杭州市教科院曲連冰等在會上談了自己的學習心得,認為要從老年人生存狀況出發作細緻調查,明晰學校式教育方式已不能充分滿足老年人需求,要從實踐層面踐行共學養老理念,推進老年教育邁向2.0時代。
  • 許劍民:「家門口」的老年教育期待各方參與
    上海作為全國科教文化領先的一線城市,老年人群文化層次高、學習能力強,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迫切,市區和郊區老年教育都存在較大供需缺口。本市老年教育發展仍以政府投入為主,各類學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對老年教育的參與程度不足,缺乏相應的政策引導和激勵措施,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的準入與退出機制尚未構建,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和聯動機制,集團化合作模式尚處於起步階段。
  • 未來高品質養老新模式 復星保德信攜手星堡共創「星養老時代」
    同時,「星養老」發布會也得到了上海眾多主流媒體的出席與支持,共同見證行業「星養老」時代裡程碑。理念迭代,2019年是「星養老」爆發年復星保德信本著「守護你想要的未來」的定位,創新研發「星養老」系列保險產品,引進優質養老資源與先進養老理念,攜手星堡養老讓更多家庭擁有高品質養老「星」生活。
  • 加強老年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初探
    、精神養老的家園、大器晚成的學園」。  (三)堅持改革創新,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活動  一是從體制機制上不斷創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探索建立健全校園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加大力度推進校園文化的改革和發展。認真制定《福州市老年大學五年發展規劃(2011-2015年)》,並明確提出「要把老年大學辦成學習和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