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翻譯,很多同學就開始頭疼了。翻譯考查英語的綜合能力,難度很大。尤其是英譯漢,很多同學覺得句子看得懂,卻是用漢語表達不明白。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些英語被動句譯為漢語的具體方法。
英語中被動句的使用很廣泛,而漢語受語言習慣的影響,對被動句的使用存在意義和形式上的雙重限制。實踐發現,對英語中被動句的翻譯有以下幾種方法。
1.和漢語習慣符合時,仍譯為被動。
當為了明確表明動作的承受者時,可以把英語中的「by…」短語直接譯為漢語的「被」字句。如:
He was beaten by his enemy.
譯文:他被敵人打了一頓。
2.變被動為主動。
當不強調動作的承受者而強調執行者時,可以把「by…」短語譯成主語,變被動為主動。上例也可譯為:敵人打了他一頓。
當不知道或者不願說出動作的執行者時,英語慣用被動句,譯成漢語時要變被動為主動。如:
Mr. Smith was given a prize.
譯文:史密斯先生獲獎了。
3.變成漢語無主句。
因為漢語句子彈性很大,只要意思表達完整,缺少主語的現象也很常見;而英語句子中必須有主語,以確保結構完整。英語中就有可能為了保證其結構完整而必須用被動,而漢語則可以譯成無主句。如:
The amount of carbon monoxide that an engine gives off can be reduced byspecial devices designed to make the engine burn the fuel more efficiently.
譯文:通過設計特殊設施,使發動機更高效地燃燒燃料,以減少發動機一氧化碳的排放。
4.主謂合併,還原成短語。
英語中有很多動詞詞組如「take care」轉換成「care should be taken」構成句子的主謂結構的情況,在翻譯成漢語時還要還原動詞詞組。如:
Care should be taken not to destroy public property.
譯文:注意不要損壞公物。
翻譯完之後還有一件事就是一定要檢查自己的譯文,避免不必要的丟分。同時聯繫生活實際把翻譯做的自然有格調,仔細檢查避免小錯誤,翻譯才可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