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娭毑住了幾十年房屋被賤賣,她卻一無所知,起因原是十幾年前的...

2020-12-11 瀟湘晨報

本報長沙訊 幫朋友一筆17萬元的貸款做擔保,住了多年的房屋就在不知情下被8萬元賤賣。為此,60多歲的奚娭毑走上了漫長的維權之路。

怪事:房屋產權莫名易主

「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怎麼莫名成別人的了 。」今年69歲的奚娭毑在開福區教育街13號有一套房子,房子面積為70.46平方米的,多年來奚娭毑一直居住在這裡,房子產權登記人也是她。2013年9月,奚娭毑的丈夫去世後,前去查看房產產權情況時,卻發現房子已經不是自己的了。奚娭毑說,「房子在2008年4月,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過戶到他人手中。」奇怪的是,房子已過戶他人十餘年,卻從沒人去找奚娭毑收房,也沒人讓她搬出去。」奚娭毑說,雖然房子還是我住,但想到房子真實主人不是自己,一直住得不安穩。奚娭毑也很疑惑,這套房子她並沒有進行出售,也沒有辦理過過戶手續,是怎麼到別人手中了呢?在通過其他報警、申訴等多方等途徑維權無果後,奚娭毑只好走法律訴訟程序。

伏筆:17萬元的借款擔保人

「經過深入走訪、調查,我們發現這起案件與十多年前的一起借款有關。」 奚娭毑的委託人,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韓穎說。原來,早在2007年年底,奚娭毑丈夫馬松林的朋友蔣某向易某借款了 17 萬元,雙方籤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限為 30 天,自2007 年 9 月 22 日至 2007 年 10 月 21 日止。在該合同中,由奚某、馬某夫妻提供長沙市開福區教育街 13 號 4 棟 103 房作為借款抵押擔保,以及胡某和何某作為保證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幾天後,易某代奚娭毑與其妻子張某籤訂《借款協議書》,約定奚娭毑以涉案房屋作為抵押擔保向張某借款 1 萬元,如連續逾期五天未歸還,張某將通過委託公證書無條件處置該房產。於此同時,易某還代奚娭毑與其妻子張某籤訂《長沙市房地產抵押合同》,並辦理了他項權證,他項權人為張某,權利價值 17 萬元。不過,1萬元的借款並沒有實際發生,這也得到了奚娭毑、易某、張某的確認。2008 年 1 月,馬松林出具向易某出具了《承諾書》,內容為,「蔣藝文為公司借易某現金 17 萬元,由本人提供住房作為借款抵押擔保,現借款未歸還,並承諾在 2008 年 2 月 5 日前歸還全部借款本息;如到期不能歸還,本人無條件同意易某 2008年 2 月 18 日後處置所抵押房屋即將房屋無條件過戶給易某指定名下,如馬松林以後將借款本息歸還給易某,易某同意按借款本息價格重新過戶回馬松林」。這份承諾書,也成了涉案房屋易主的伏筆。

糾紛:借款是否還清成迷

那蔣某與易某之間的17萬借款是否已還清呢?十餘年過去,這至今仍是個迷,雙方對此各執其詞。韓穎說,十多年過去,許多人證和物證都已難以尋找,我們多次苦心走訪說服,蔣某才答應配合幫忙舉證。通過查找蔣某的銀行轉帳流水發現,2007 年 9 月25日蔣某向易某妻子張某有一筆1325000 元的轉帳。蔣某稱,轉帳款項包括償還於 9 月 22 日向易某借款 17 萬元的債務,剩餘款項由易某代其償還銀行貸款。不過,易某並不認可這比款項包括17 萬元的借款償還。

奇葩:70平米房子被8萬賤賣

在蔣某和易某就借款償還存在分歧的情況下,2008年4 月易某以代理人的身份以奚娭毑的名義與張某籤訂《房地產買賣合同》,將教育街13號的房屋以 8 萬元價格出售給妻子張某,並將房屋產權登記至張某名下。奚娭毑說,「房屋被『出售』給張某一事,我和老伴均不知情。」韓穎律師稱,按照周邊房價估算,目前涉案房屋價值高達100萬元,在2008年出售時也在50萬元左右,卻被8萬元進行了「賤賣」。2018年11月,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民事判決,判決易某代奚娭毑與張某於2008年4月籤訂的《房地產買賣合同》無效;就蔣某和易某借款償分歧一事,法院認為,如易某認為該筆借款尚未清償完畢,可另行向蔣某、奚娭毑及其他擔保人主張權利,並可申請拍賣涉案房屋以償還債務。拿到判決書後,奚娭毑以為終於可以拿回房屋時,卻發現房屋已經被抵押給了吳某,調查發現,吳某即是張某的母親。韓穎律師說,「此時我們才知道,在整個案件辦理、起訴期間,他們已將房屋進行了轉移。」

後續:將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為此,奚娭毑又只能尋求證據起訴,繼續漫長的維權之路。韓穎律師說,該案件時間跨度長、證據缺失、案情複雜;前後歷經了五年,期間包括四次起訴,兩次撤訴。今年8月底,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了判決。判決稱,易某、張某、吳某三被告之間惡意串通,對涉案房屋先後設定買賣和抵押,以此阻礙原告奚娭毑對房屋的享受的權屬。因此,撤銷張某與吳某之間對涉案房屋的抵押行為;張某須在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配合將涉案房屋過戶到奚密娜名下。如今,判決書生效已超過15日,張某仍未將涉案房屋過戶到奚娭毑名下。為此案奔波疲憊的奚娭毑說,「維權之路不會停,下一步我將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瀟湘晨報記者 趙露

相關焦點

  • "板凳娭毑"許月華:站立對她遙不可及 母愛是她畢生追求
    許月華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的時候,兩個房間都會響起你一句我一句的「娭毑……」叫聲,每一個孩子都盼望她來到自己身邊。 最近,這裡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人們的目光聚焦在一位不久前剛獲得「十大三農人物」——名叫許月華的「特殊義工」身上。這位失去雙腿、僅憑兩條板凳行走的鄉村婦女,在37年裡義務照顧了超過130位福利院裡的孤殘兒童,由此得到一個特別的名稱——「板凳媽媽」。     兔年新春,當記者踏進福利院嬰幼兒寢室的時候,滿耳都是吐字並不清晰的稚嫩童聲,「娭毑——娭毑!」
  • 80歲娭毑不會用手機 停機留號的座機開通難
    長沙晚報記者 朱炎皇   用智慧型手機消費、繳費十分方便,不過,家住長沙理工大學、80歲的張娭毑還是習慣用座機。今年10月底,她向營業點申請將用了10多年的鐵通電話恢復開通,可一晃40天了,座機依然沒信號。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昨日,晚報幫幫團記者進行了調查。
  • 當第三次收到同號假鈔 擺攤娭毑抓住買襪人
    11月12日晚、14日晚,家住長沙南湖路的陳娭毑連續兩次收到編號為Q2H1378920的100元假鈔,沒想三天後,同樣的時間段、同樣的地點,她又收到一張同樣編號的假鈔。這一次,陳娭毑抓住對方並將其送到派出所。
  • 挑燈看「建」 | 雨花區26平的小屋住了50年,71歲的她等來這一天
    馮娭毑住在湖南長沙市建材機械廠宿舍C棟一樓104室,年輕時丈夫廠裡分配的這間宿舍,她一住就是50年。時代發展日新月異,坐看周邊高樓四起,阡陌縱橫,自己的住所卻一直沒變。心裡失落、羨慕、無奈,五味陳雜。「籤了協議,騰了房,在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下,我已經買了附近紅花坡小區一套52.8 平的二手房,馬上就要搬新家了!」馮娭毑一臉的喜悅。
  • 種幾十年地 當十幾年門衛 69歲溫州老農出書了
    《詩韻詞典》耗費了葉松定五年心血編著而成?  令人想不到的作者葉松定僅有小學文化,種了幾十年的地,當了十幾年的門衛,然而遍訪詩詞名家,研究經典韻書,圓了夢想,也繼續幫人圓「詩人夢」。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前幾天,記者走近農民詩人葉松定。
  • 株洲一娭毑脖子痛以為是頸椎病 一查才知是肺癌
    原標題:株洲一六旬娭毑脖子痛,以為是頸椎病 一查才知是肺癌紅網株洲12月29日訊 近日,家住天元區60歲的李娭毑頸肩部隱隱作痛,本以為是自己久坐打麻將造成的。一查竟是肺癌晚期,這看似匪夷所思的事情就發生在李女士身上。
  • 「看她的戲看了十幾年,怎麼說沒就沒了呢,她才40歲!」
    今早,各大社交媒體一片哀嚎: 看她的戲看了十幾年,怎麼說沒就沒了呢,她才40歲!案件的起因是27日凌晨1點(相當於北京時間0點左右),經有關人員通報後,竹內女士被緊急送往醫院,後確認死亡。但是目前尚未發現遺書。 日本警示廳的初步意見為自殺,當然也不排除他殺的可能性,真相有待警方調查。
  • 82歲長沙娭毑長期吃素,重度貧血暈倒入院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16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徐術根 陳穎 實習生 孟凡佳)家住長沙市雨花區的成娭毑(化名)今年82歲,身體一直格外瘦弱。最近她的食慾更差了,精神還萎靡不振,以前還能自己到處走動,現在已經沒法下床了。
  • 娭毑吃饅頭被噎身亡
    昨日早晨,家住開福區一小區的65歲的吳娭毑因食用饅頭,被噎住食道和氣管暈倒在地,雖經搶救仍沒能將她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周爹爹說,老伴姓吳。昨日早晨8點多,周爹爹像往常一樣將饅頭買回來,並給老伴準備好白開水。吳娭毑一連吃了三個饅頭,當咬下第四個時,她突然倒在桌子上。周爹爹慌了神,馬上向保安呼救,保安隨即撥打120。隨後,吳娭毑被送往醫院急救。近一個小時,吳娭毑因為搶救無效身亡。
  • 69歲老人醉心翻譯30年 譯作廣受讀者讚譽
    原標題:69歲老人醉心翻譯30年 譯作廣受讀者讚譽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家住天津開發區的王改華接到陝西人民出版社發來的協議,決定再版她曾翻譯出版的美國著作《晨星之子》。
  • 百歲夫妻相伴87年長壽有道:愛勞動、不挑食、性格開朗
    爹爹王名清,1914年10月生;娭毑陳桂蓮,1914年7月生,夫妻倆今年都是103歲。兩老16歲成親,相伴至今已有87年。老人的三兒兩女,也均為人祖,開枝散葉一大家,最小的孫媳婦算了半天,沒算清全家到底有多少人,爹爹忍不住說:「要一輩一輩算,你手上抱的崽就是曾孫輩最小的,排行十二呀!」爹爹算出來,全家共有72人。
  • ...PATH入路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讓74歲娭毑壞死的股骨頭止了痛
    「感謝賀主任,困擾我5年的問題終於解決了!」74歲的楊娭毑臨出院時緊緊拉住長沙市第四醫院骨一科主任賀健軍的手說道。原來,5年前,楊娭毑不小心摔了一跤,在某省部級醫院診斷為左側股骨頸骨折,當時做了空心釘內固定手術治療,術後在床上躺了半年才開始下地行走。
  • 長沙娭毑切膽後結石仍不斷「找上門」 專家提醒還得提防肝膽管結石
    最近,長沙70歲的鄧娭毑十分苦惱,明明20多年前就切除了膽囊,可這些年卻先後出現膽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對此,長沙京石結石病醫院專家表示,患膽囊結石勿盲目切膽,以免膽囊切除術後帶來消化不良以及術中膽道系統損傷併發症等問題。1995年的時候,鄧娭毑因患膽囊結石在當地醫院接受了膽囊切除術,2015年,她又患上了膽總管結石,結果再次手術。
  • 伊能靜回憶父親:十幾歲來臺後一生住眷村,臨終前還想回山東老家
    伊能靜回憶父親:十幾歲來臺後一生住眷村,臨終前還想回山東老家今年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的四十周年,國家裡領導人還特意舉行了紀念會,其實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想到很多可能家鄉是內地,但是當年去臺灣一去就是幾十年的同胞們,臺灣有一個地方叫做眷村,就是指的在
  • 女友患重病去世,小夥照顧女友父母十幾年:這些年不負她...
    十九年前,鄭冬摟著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的女友王靜,向越來越虛弱的她許下承諾。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是2000年,通過同村阿姨介紹,23歲的鄭冬認識了當時19歲的王靜。兩個年輕人性格相仿熟絡得很快,不久就確立了戀愛關係。但這段愛情故事僅僅持續了兩年,2002年8月,王靜因病去世,鄭冬忍著巨大悲痛主持操辦了女友的葬禮,同時自願與女友的父母籤立了《撫子協議書》,擔起了贍養的責任。
  • 為什麼以前的老房子能住幾百年,現在混凝土房子卻只能住幾十年?
    以前小編上大學去婺源採風,發現古鎮上的老房子經過幾百年的風吹日曬,房屋的外觀和結構依然保存的相對完整,雖然是舊了一點,但現在還有人住,而現在建造的鋼筋混凝土房屋,往往幾十年之後就派不上用場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長沙一73歲娭毑血液變成牛奶白
    劉娭毑有點不敢相信。「您平時的飲食習慣是不是偏油膩?」李瑋告訴劉娭毑,她抽出的血在試管內之所以會呈白色,是因為血液裡有一層厚厚的油脂,這種情況被稱為乳糜血。與此同時,檢查結果印證了李瑋的說法。劉娭毑甘油三酯項目結果為15.98毫摩爾/升,超出了正常值(0.56--1.71毫摩爾/升)的15倍;測量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指數大於30,屬於肥胖人群。
  • 53歲的周慧敏活力四射,幾十年過去了,她還是18歲的樣子
    周慧敏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的美人,即使如今53歲的周慧敏,依舊不比當年18歲的樣貌差,幾十年的時間,並沒有使得大家心中的女生衰老,依舊如同18歲一般的美麗。周慧敏1967年出生於中國香港,出生前父親便因心臟病突發死亡,而母親當時已經44歲,家裡失去頂梁柱,使得本處於香港平民窟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而母親更是要比之前更加辛苦的工作。
  • 幾十年前的家訪
    幾十年前的家訪 2020-12-23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