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是位於中歐的內陸國,有「歐洲屋脊」之稱,這個國家給人的印象除了「又富又甜」,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特點,面積僅4萬多平方公裡,總人口只有850萬人的小國,卻是個多語言國家。
在瑞士沒有瑞士語,其語言區域分布主要是看看他的鄰居們:奧地利、列支敦斯登、義大利、法國和德國。看吧,地處德、法、意3種主要歐洲文化的交界處,瑞士想不受影響都難。接下來,我們盤點一下瑞士人民使用的語言都有哪些吧!
【德語】
最新官方比例:62.8%
使用區域:毗鄰德國的北部、東北部以及瑞士中部
瑞士共有26個一級行政州,有17個州講德語。講德語的瑞士人在1980年佔全國總人口的74%,時代變遷,現在這個比例降到了62.8%,依然排名第一。但是經過長久演變,現今的瑞士版德語與標準德語幾乎成了兩個概念,兩種德語湊在一起溝通談話頗有些費勁。
【法語】
最新官方比例:22.9%
使用區域:與法國接壤的西部和西南部
靠近法國的4個州都講法語,與法國很親近,瑞士的法語與正宗法國差異不大,無論是說話或是書面,都能輕鬆交流。因為法國物價比瑞士低,所以很多瑞士人會開著小車吹著小風,去邊境的法國超市去購物。
【義大利語】
最新官方比例:8.2%
使用區域:靠近義大利的部分地區
在瑞士南部的提契諾州,以及格勞賓登州的一部分地區講義大利語,語區實力相比德語和法語弱了許多,但好歹也佔了8.2%。
【拉丁羅曼語】
最新官方比例:0.5%
使用區域:格勞賓登州的東部地區
拉丁羅曼語,也譯為羅曼什語。古羅馬帝國瓦解後,原本統一的拉丁語隨地域的不同而產生各類方言。拉丁羅曼語是從義大利語族衍生出來的現代語族,與古老的拉丁文有很大的不同了。
我們在上方的瑞士四種官方語言分布圖中可以看出,格勞賓登州是瑞士唯一的一個三語州,即德語、義大利語、拉丁羅曼語。
【其他語言——英語、葡萄牙語】
最新官方比例:5.6%
使用範圍:外來移民或用於日常溝通、工作翻譯
在瑞士的主要城市,各個語言區都有外來人群,英語和葡萄牙語是使用得最多的兩種外語。在瑞士,一個家庭的成員同時使用3、4種語言的現象並不稀奇,只是在我們看來,的確感覺不可思議。
在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拉丁羅曼語這四種官方語言中,最讓瑞士人擔心的就是拉丁羅曼語,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大多住在山區,使用的人也逐漸減少。而為了保護這個小語種,瑞士在1938年的全民投票中以92%的贊同票,將拉丁羅曼語做為瑞士的第四種官方語言。
然而,拉丁羅曼語未能實現「小而強大」,地位岌岌可危,後來被收錄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瀕臨滅絕語言的地圖上。瑞士人對這個語種的保護越來越迫切,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16世紀的拉丁羅曼語古老辭典轉錄為網際網路中的電子版。
這項工作不是一般的冗長枯燥,甚至是項挑戰。據悉這套厚重的古老詞典超過一萬頁A4紙的篇幅,轉錄工程信息量十分巨大。但這個浩大的轉錄任務由誰來完成呢?
瑞士人找自己人幹,沒成。為啥?任務太難。
瑞士人找歐洲朋友,沒成。為啥?用工太貴。
於是,這個工作的瑞士負責人Ursin Lutz來到中國南京一家轉錄中心,很快談妥了相關事宜,由6個中國姑娘用超快的手速,從酷暑打字打到寒冬,僅耗時6個月就完成了這項頗具歷史意義的文化工程。
「東南瑞士報」特地報導了這項內容:瑞士語言史迎來了裡程碑的一刻!數字網絡版《Dicziunari Rumantsch Grischun》辭典前13卷外部連結於2018年12月7日上線!
項目負責人烏爾辛·盧茨稱:這是人類語言史上的一個裡程碑,感謝來自於中國的幫助。
完成這項任務的是南京一家轉錄中心,其負責人介紹:在進行數位化轉錄中,為避免失誤,每個單詞都必須輸入兩遍,這們輸入出現差異時,電腦可以及時提示。而且轉錄細節也頗為複雜,有時4、5個代碼要用到一個單詞上。
相信很多小夥伴很關心這個項目的報酬,對於轉錄費用瑞士進行了公開,共支付了20萬瑞郎,兌換成人民幣約139萬元。另外,還有從瑞士格勞賓登州帶來的堅果蛋糕。
6位負責轉錄工作的中國姑娘,在此之前都未聽說過這種語言,轉錄時一個單詞也不認識,但她們以令人驚奇的打字速度為瀕危語言的保護做出自己的努力,在語言學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些年來,中國的發展之所以有騰飛的速度,不是等來的,不是喊來的,而是拼出來的,幹出來的!我們不僅為保護中國文化而努力,也在為保護世界的文化資源做貢獻,於無形中促進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做別人做不了的事,這也是中國崛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