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容易混淆的數學概念
表示事物量多少的自然數,叫做基數。 表示事物順序的自然數,叫做序數。
兩個數相除,餘數為0,叫做除盡。 整數a除以整數b(b≠0),得的商是整數,並且餘數為0,叫做a被b整除。
無在數量上可以用0表示。但是,0和無並不是完全是一回事。
球類比賽中出現的1:0、2:0等記錄,只是並列起來加以比較的意思,不是一個數學概念。 除數是0的算式,分母是0的分數,後項是0的比,都是無意義的。
「+」和「-」在表示數的正負性質時,叫做正號和負號。 「+」和「-」在表示數的運算方法時,叫做加號和減號。
絕對值相等,符號相反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兩個數相乘等於1,其中一個數,叫做另外一個數的倒數。
在數學課上,老師有時把an讀作a的n次方,有時有讀作a的n次冪。你看,為什麼同一個符號,會有兩種不同的讀法呢? 這是因為乘方和冪,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又是兩個有關連的概念。乘方是乘法的一種特殊的概念運算,從運算來考慮,可以把an讀作a的n次方,而冪是乘方運算的結果,那就只能讀作a的n次冪。有趣的是:符號(am)n,還要讀成a的m次冪n次方。
用運算符號把數字和字母連接成的式子,叫做代數式。 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叫做等式。 用數字符號、數字和字母來表示數量間的規律的等式,叫做公式。
一個等式,要是用任何允許的數量值來代替其中的字母,它都能夠成立,這樣的等式叫做恆等式。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方程的解,叫做方程的根。
am.an,叫做同底數冪的乘法。 (am)n,叫做冪的乘方。
兩個數先相加,在平方,叫做二數和的平方。 兩個數先平方,在相加,叫做二數的平方和。
兩個方程,如果第一個方程的每一個解,都是第二個方程的解,並且第二個方程的每一個解,也都是第一個方程的解,那麼,這兩個方程叫做同解方程,簡稱同解。 方程變形後,所得的根要是不合適於原方程,這種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把一個數代數,變成另一個和它恆等的代數式,叫做恆等變形。 把一個方程,變成和它同解的方程,叫做同解變形。
判斷一件事的句子,叫做命題。 有的命題,為人類長久以來的實踐所證實,不用推理的方法加以證明,而作為證明其他命題的根據,這樣的命題叫做公理。 一有命題,用推理的方法證明是正確的,叫做定理。
要是沿著一條直線對摺,兩個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那麼,這兩個圖形叫做以這條直線為對稱軸的對稱圖形,又叫做軸對稱圖形。 要是繞著一個定點旋轉180度後,兩個圖形中的每一個,能夠和另一個的原來位置互相重合,那麼,這兩個圖形叫做以這個定點為對稱中心的對稱圖形,又叫做中心對稱圖形。
一個數的平方等於a,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一個數整數的平方根,叫做這個數的算術平方根。零的算術平方根是零。
無限不循環小數,叫做無理數。 開方開不盡的根,叫做不盡根數。
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是一個常數,叫做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表示。 3.1416是π的近似值。
分母中含有根號時,要是分子,分母乘以同一個因式,就能使分母不含根號,這個過程,叫做化去分母裡的根。 把被開方數的分母,移到根號外面去,這種化簡根式的方法,叫做化去根號裡的分母。
幾個根式化成最簡根式後,要是被開方數都相同,根指數也相同,叫做同類根式。 根指數相同的根式,叫做同次根式。
數字是用來記數的符號,人們通常說的數字,指阿拉伯數字。 數是表示量的程度的符號。
凡是可以測量、計數、計算的東西,都叫做量。凡是量,都可以用同類的量做單位,來度量它的大小,度量的結果,就得到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