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照醒目掛上去,人人勿忘體檢期;廚房三防滅蠅燈,廚師三白要戴齊……」今天(11月5日)上午,一輛載著LED字幕聲光一體機的食品安全宣傳車在義烏蘇溪鎮大街小巷流動,這段略帶「魔性」的餐飲規範「七字訣」也不斷地在街頭迴蕩。
「口訣咱都能背下來了,你看,對照著口訣,咱都做到位了。」朱啟權在蘇華街經營著一家東北菜館,聽到宣傳車播放的「七字訣」後,他邀請記者走進店裡看看。只見大堂整潔明亮,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消毒記錄、索證索票、文明就餐海報、健康證明等「上牆」集中公示;後廚裡,食品原材料按葷素生熟用食品級保鮮盒密封后分開擺放,砧板、刀具、原料容器等工用具也使用不同顏色的標識予以標註,定位存放……
「不光咱一家,這一條街的店都做到了,我們是全市首條4D管理餐飲示範街。不管走進哪家店,你都能放心吃!」 朱啟權頗有些自豪。
何為4D管理?蘇溪鎮市場監管所所長何帆告訴記者,4D管理,指的是四個到位,即整理到位、責任到位、培訓到位和執行到位。何帆說,由於小餐飲投資少、門檻低、回報快、管理簡單,被很多中小創業者青睞,但小餐飲也存在髒、亂、差等食品安全隱患帶來的尷尬,因此小餐飲管理一直是市場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蘇華街是連接蘇溪工業區和鎮區的要道,駐紮了多家經濟實惠又口碑好的餐飲店,但市場監管部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小餐飲店時常存在證照不齊、原材料亂堆亂放等情況,且整改後易「回潮」。「考慮自身發展,很多小餐飲業主也存在改造提升的訴求,但沒有明確的標準,讓他們無從下手。」何帆說,考慮業主訴求與日常監管需要,今年9月份開始,市場監管部門主動作為,經過多次實地考察與探討,將大中型餐飲行業標準選擇性導入小餐飲業,打造出「蘇華街11條」提檔轉型標準,以「4D管理」模式,全面推進小餐飲標準化管理。
「蘇華街11條」規範了小餐飲日常經營管理中11個方面的具體標準,既包括證照公示、消毒記錄、索證索票、健康證明等上牆公示,也包括生熟葷素分離、廚房用具、廚師三白、倉庫原料等精細化管理,還有滅蠅燈、皮簾、大掃除等細節要求。
「做到了這11條標準,消費者對店裡的食品安全更放心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監管人員上門檢查的時候我們也有底氣。」 朱啟權笑著說。
「小餐飲業主顧慮多、資金少,整條街一起提檔轉型實屬不易。」樓國平是蘇溪市場監管所的網格員,時常與小餐飲業主打交道,為了贏得業主的支持,他與同事頗費了一番功夫,「先改造好一家,再組織其他業主來看成效,就這樣一家一家做通工作,我們也參與提檔轉型全過程。」 目前,蘇華街63家餐飲店已全部完成提檔轉型。
在施行「蘇華街11條」實現整理到位、責任到位的同時,市場監管部門也聯合蘇溪鎮餐飲協會的力量,加大對餐飲業主的培訓力度,利用食品安全宣傳車等多種渠道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組織不定期抽查,切實做到培訓到位和執行到位,全面提高餐飲業主和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提升餐飲行業水平。
據介紹,「蘇華街11條」和「4D模式」已在蘇溪全鎮推廣,截至目前,已改造餐飲店100餘家,在留住美味、留住人氣的同時保證了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