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之舉例論證,善於運用排比,增加例子密度

2020-12-12 騰訊網

寫議論文,為了有力論證文章的中心論點,舉例子是最好用的手段,生活中也有俗語「事實勝於雄辯」。

那麼問題來了,在舉例的時候,詳細列舉一個事例好,還是運用排比的方式多舉幾個事例好呢?

對於擅長寫文章的人來說,兩者都好。

今天給大家展示,如何增加例子的密度而增強議論文的服力。

先看司馬遷的一段經典文字: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以下給出譯文:

看看人家司馬遷,不但運用了例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還運用了一大堆。這個玩法是不是很高級?

像這樣運用排比的方式,列舉多個事例的論證方法,當然也有排比的效果。

文章讀起來整齊、有氣勢,說服力呢,自然也得到加強。司馬遷可以這樣用,我們是不是可以學到手呢,當然!

那麼,使用這種論證方法,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原則一:合理取捨,適度剪裁

運用排比式舉例,要達到高容量,必須有標準,對例子進行取捨,然後進行剪裁。

取捨的標準是是否符合論點,剪裁的標準是如何達到行文的規範。二者偏一不可。

具體點說:

第一,圍繞觀點來選取典型事例,恰當地進行剪裁,剔除與論點無關的材料和數據,正確選取事例中最能證明論點的內容,使事例準確有力地為論點服務。

第二:要照顧排比的形式。排比式的舉例,事例敘述必須簡潔,最好是「取其一點」,不可以洋洋灑灑,長篇大論。

選取的這一點,要能恰好證明自己的觀點。所舉事例的數量至少是三個。

比如2013年高考湖北卷優秀作文《「方」「圓」共鑄完美人格》:

「做人不應該阿諛奉承,曲意逢迎,而應該正直、清廉,做堂堂正正大寫的人。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毅然放棄官職,他選擇了方正;朱自清寧願餓死,也不吃美國救濟糧,他彰顯了方正;聞一多至死仍然不屈,不放棄自己的信仰,他體現了方正。這些人都是用生命詮釋著做人應該 『方』,應該堂堂正正。」

分析如下:

再如同一年另一篇作文的片段:

歌德說:「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確實,阻礙個人走向成功的正是其自身過多的雜念與憂慮。為什麼眾多田園詩,只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最為人所稱道,為什麼柯林斯曼總能踢入點球而幾無失手?我想正是因為他們心無雜念,他們不過多考慮自己能否成功,而是不懼失敗,一心向前。

同樣分析如下:

以上兩段作文,都選了陶淵明作為例子。那個厭惡官場的黑暗,毅然歸隱田園的詩人,其事例適合很多話題,如捨棄、高潔、選擇等,這些觀點都可以用該事例。

這啟發我們寫作時,要學會針對某觀點取捨事例剪裁語言。

第一段中的觀點是做人要方正,因此選取陶淵明棄官事例說明其為人方正;

第二段觀點是做人做事要心無雜念,因此取詩句所表現出來的閒適,來說明其心靈的純淨。

可見,事例的敘述,要根據論點來。

原則二,句式靈活,語言生動

之前我們學習排比,把它定位為一種修辭方法,這裡我們要借用排比的樣式來進行舉例子,體現的是能力的升級。

這裡必須強調句式,因為作為修辭的排比,首先體現在句式的特點上。

比如:

「倘若馬化騰沒有勇氣,他又怎麼能在創業初期,選擇投身無人問津的即時通訊領域,並從此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倘若鄧小平沒有勇氣,他又怎麼會做出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決策,從而使中國騰飛?倘若小米公司沒有勇氣,又怎會有其投身低端市場,一舉創下效益冠軍的奇蹟?是的,擁有勇氣,打開束縛雙腳的鎖鏈,才可走向成功。」

圖片如下:

這段中,作者運用了「倘若……沒有……又怎會……」這樣的假設關係句式。運用此句式,加重反問語氣,使得議論更加具有說服力。

作為例子,這一句式也可以換為:「正是因為……,才……」「因為……所以……」等其他句式,大家不妨試試。

除了句式的整齊,音節的鏗鏘,議論文舉例子也可以嘗試著運用描繪性語言。在當下這樣一個重視古詩詞的時代,甚至可以引用一些詩句,

比如2017年遼寧一考生的作文片段:

專注初高中各學科學習,更多閱讀,請加關注。

關注,點擊主頁右下方「資料」,獲取更多助益。

相關焦點

  •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基礎,常用論證方法舉例分析
    大家對議論文是不陌生的,各地的中考卷子都有一篇議論文閱讀。中考是閱讀議論文完成題目,而高中階段,則有解讀變為構建,寫作的內容開始轉為議論文。 先前我們講過議論文的結構,本文再講一講一些論證的方法。
  • 初高中語文銜接,議論文寫作高手,從掌握常用論證方法走起
    大家對議論文是不陌生的,各地的中考卷子都有一篇議論文閱讀。中考是閱讀議論文完成題目,而高中階段,則有解讀變為構建,寫作的內容開始轉為議論文。先前我們講過議論文的結構,本文再講一講一些論證的方法。統共七種論證方法如下:例證法、引證法、比較法、歸謬法、喻證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下面重點講解高考寫作常用的四種論證方法。能用好這四種方法,便算是夯實了議論文寫作的基礎。1.舉例論證法此法也叫事例論證法,作為常見,就是用典型的令人信服的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
  • 高考語文,議論文寫作的提升,克服片面論證學會全面論證
    高考一般都要寫議論文的,議論文寫作的形式大家都懂得,也知道如何去做好。一篇好的議論文,除了形式要好,深層次的結構,論證必須也過關。議論文寫作的初級階段,好多同學都會注重形式,而難以顧及深層次的論證。初寫論文的時候,確實可以考慮先把字數寫夠,在保證字數的前提下,在調理好篇章結構。
  •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用好比喻論證的三條原則
    牙牙學語的時候,口語的句子還不成系統,小學階段,就已經會寫幾百字的記敘文;初中階段要求敘議結合,而高中階段,則要學會寫有點深度的議論文。議論文寫作,門道很多,今天便只講一講用好比喻論證的3條原則。不講概念,只舉例子看效果。
  • 常用的議論文舉例論證句式有哪些?天和智勝教育告訴你!
    議論文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論據來論證觀點,在論證的過程中就是成為議論文的寫作重點。和其他的論證方法相比的話有其獨特優越性的就要算舉例論證了,它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事例來體現出事物之間存在的某些關聯的論證方法,側重的就是從不同事件中找到共性來證明觀點存在的合理性。而且舉例論證並不只是簡單舉例而已,在實際上是歸納邏輯的一個運用,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所舉例子的一個歸納在共性上有論證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可以從不同的句子上面對舉例論證進行一個分析。那舉例論證該用哪些句式來論證呢?
  • 初中語文議論文學習:如何快速判斷論證方法並分析作用
    初中語文議論文的論證方法的學習不應該被看成一個孤立的問題,應該是在整個知識能力體系中存在的。第一,在知識體系裡,這條知識承前啟後,如題主所給的PPT圖片,我把它標註出來,一共六條,「論證方法及其作用」位列第四。第二,除了應對考試的需要,議論文論證相關知識,對學生個體的發展,也意義深遠:既是此前學習的概括提升,也是將來高中的議論文寫作,乃至步入工作崗位之後依然重要的本事。
  • 高中語文,用活文言文成就議論文,有例子有示範:這樣做就好!
    想要學好語文,要有聯繫的觀點,發展的眼光,靈活運用的能力。用活文言文,成就好的議論作文。今天百家號人生底色看語文的老師,以文言文和作文為例示範一下,如何效果更好,一箭雙鵰。高考多寫議論文。先講一講如何從文言文中學習議論文寫作的結構,再講一講如何把文言文化為議論文的素材。第一,從文言文中學習議論文的結構。高考的時候一般都要寫議論文,就舉一個簡短的議論文為例子,就是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
  • 高考語文,議論文寫作,如何分析事例論據?
    議論文寫作中,所有同學都知道必須舉例子。運用例證法,效果卻有好有差。為什麼?差別首先在於有沒有分析,更進一步說是分析的好不好。議論文中引用事例之後,必須對材料進行恰當分析,揭示論據與論點的邏輯聯繫,闡明二者的統一性,才能更好的證明分論點以及中心論點。寫作議論文時只擺事實不講道理,造成材料和論點脫節,材料是材料,論點是論點,論據就會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論點也孤立無援,二者不能有機融合。
  • 高中語文,掌握議論文四要素,奠定高分作文基礎
    把議論文寫好,一定要掌握好論題、論點、論據、論證四要素,且對四要素理解深刻會運用。最近關於議論文寫作的幾篇文章,大家反饋很有啟發,也有幾個同學發習作請指導。看過例文,發現有文體分不清的問題。關於記敘文議論文文體的區別,執教多年的老師或已經入門的同學,不會認為難。但是對於相當一部分剛剛中考結束的準高一同學,卻依然是個問題。再其次的問題,是分清了文體,卻詳略不當,有同學能區分出議論和其他表達方式的區別,卻不能恰到好處的把握議論文中敘述的成分;再其次的問題呢,是論證的方法比較單一,有論證的意思,通篇卻只是舉例子,而且基本上全是正面的例子,缺少變化。
  • 高考語文作文提升秘籍:議論文寫作中正確分析論證的11種方法!
    在高考語文作文的議論文寫作中,許多學生都有一個通病——不懂或不會分析論證。例如觀點:我們要勤儉節約。很多學生就是舉個例子,寫張三勤儉節約,李四勤儉節約,王五勤儉節約……所以我們要勤儉節約。這點不闡述清楚,就是沒有分析論證,這樣的文章就難以服人。換個角度說:分析論證,就是變單純舉例為就例說理。
  • 高考語文作文議論文寫作誤區及規避策略
    議論文在高考作文中是被考生廣泛運用的一種文體。一是因為議論文寫作有程式可操作,比較規範,容易出彩。二是適合高考作文閱卷的快速度。因為這種文章寫出來條分縷析,層次清楚,能使閱卷者一目了然,判分快。但是,從實際的寫作情況來看,許多考生對於這種高中階段重點訓練的文體的掌握情況並不樂觀。
  • 議論文寫作提升技巧:如何運用事例材料進行論證?
    論述類文體,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議論文,是高考語文作文考查的重點,近年來,年年考的都是議論文。要想寫好議論文,如何運用材料事例進行說理是非常關鍵的,而絕大多數同學都不會運用事例進行論證或者說理,這是同學們作文不能得高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如何做到高起點?光模仿是不夠的!
    上了高中要寫議論文,可是很多同學最開始寫議論文,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停留在初中的寫作思維,出現文體雜糅的現象。「雜糅」這個詞是從語文的修改病句題挪用過來,用來形容議論文存在的問題,也是剛剛好的。
  • 中考語文議論文寫作基礎
    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  論點的基本要求是:觀點正確,認真概括,有實際意義,恰當地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  論據的基本要求是:真實可靠,充分典型;  論證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須符合邏輯。  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
  • 【高考寫作專題】議論文之歸謬法論證結構
    反證法是一種有效的解釋方法,特別是在進行正面的直接論證或反駁比較困難時,用反證法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反證法在數學中經常運用。當論題從正面不容易或不能得到證明時,就需要運用反證法,此即所謂"正難則反"。牛頓曾經說過:「反證法是數學家最精當的武器之一」。一般來講,反證法常用來證明正面證明有困難,情況多或複雜,而命題的否定則比較淺顯的題目,問題可能解決得十分乾脆。
  • 議論文論證段的寫作方法指導
    知識概述主體段又叫論證段,每段200-300字不等,是議論文的核心部分,是證明文章論點是否正確合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決定文章能否獲得高分的關鍵段落。一篇優秀議論文最大的特色在於以豐富的論據、充沛的情感和嚴密的邏輯形成強大的論證力量,主體段是形成這種論證力量的重要部件。議論文的內容千差萬別,但其中都少不了主體段的存在,認真分析議論文主體段我們就會發現,主體段有著相似的段落構成。
  • 知識點類-議論文寫作中常見的論證方法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大作文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申論考試中,大作文一般都默認為要求考生寫議論文。相對而言,議論文大家並不陌生,議論文的結構大家大體上也是有所了解,而大家遇到的難點其實是在議論文的論證方法上面,那麼今天我們就共同來了解一下,能夠夯實議論文寫作基礎的四種常見的論證方法。
  •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必先構建思維模式
    進入高中,就應該從感性層面深入到理性的層面,由敘事轉入議論。相應地作文的文體也以寫議論文為主。許多準高一同學知道這一常識,卻不知道怎麼下手。其實最主要的,是轉變思維的方式。高中議論文的寫作,要構建思維的模式。為什麼呢?1. 構建模式,符合思維一般規律的需要。
  • 如何寫出優秀議論文(五):如何讓論證有強大的說服力?
    考試時對議論文本的閱讀分析,一般是按著這四種方法判斷的。同樣的,我們自己寫議論文,也可以按照這四種方法來訓練自己的論證能力。論證是在已確立論點、已建立議論邏輯的前提下才來展開的。先從基本原理來探究如何用好這些論證方法。
  • 高考語文,三要素僅是議論文寫作的起點,能夠深入分析才會拿高分
    上了高中,議論文好像比記敘文好寫:掌握了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知道了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事例論證、道理論證等論證方法,再積累n多的古今中外的事例,便不難寫出一篇像樣的議論文來。當然最開始寫作的時候,會有諸多的不熟練之處,語言可能會略顯生澀,卻可以相信時間的力量,做到越來越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