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的《流浪地球》計劃,不見那個經常出來拯救世界的國家!

2020-12-16 天邊miya

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你一定要看!

《流浪地球》海報

截止2019年2月19日11:43分,《流浪地球》票房已達39.57億,超越《紅海行動》成為國產電影票房第二,第一是創下56.8億票房的《戰狼2》。至此,吳京包攬了國產電影票房冠亞軍!

《流浪地球》實時票房

流浪地球,地球真的可以去流浪嗎?

影片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依靠太陽為生的地球也將滅亡。面對絕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10000個巨大的推進器,試圖將地球推出太陽系、為人類尋找新的家園,這一宏大的計劃被稱為「流浪地球」計劃。

這是一場長達2500年、需要地球上100代人才能完成的恢弘計劃,它分為了五個階段,

1.剎車階段:憑藉地球推進器,使地球停止自轉;

2.逃逸階段:全功率開啟推進器,使地球加速駛出太陽系;

3.先流浪階段:利用太陽和木星完成最後的加速,駛向人類選定的新家園;

4.後流浪階段:駛出太陽後,利用500年時間將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後滑行1300年;再調轉發動機,用700年進行減速;

5.新太陽時代: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比鄰星的衛星。

影片的特效給觀眾帶來了超級震撼的視覺體驗,不亞於看好萊塢大片!把地球整個當做一個飛船移走,是一個腦洞大開的想法。儘管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人類的能力還無法實現。但是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也許在遙遠的未來,人類不僅可以帶著地球去流浪,還可以在別的星球愜意地生活呢!

特別有意思的是,看慣了美國科幻大片的觀眾發現;作為之前經常出來拯救地球的大國,米國在這部影片中卻幾乎沒有多少存在感!影片中有俄羅斯太空人,有說法語的聯合政府官員,有印尼蘇拉威西救援站,有韓國、英國、以色列、澳大利亞人趕回來支援撞針,有日本人在絕望中飲彈自盡,但美國人在哪呢?小編只看到一面星條旗一晃而過。

感謝作者劉慈欣的精心創作、感謝導演郭帆的辛勤付出!感謝吳京、吳孟達、李光潔、屈楚蕭、趙今麥等演員的傾情演繹!影片雖然還有瑕疵,國產電影的精進之路還很長,但是中國電影業終於加入了太空競賽時代,我們相信「中國大片」的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讀後感 吳京特別出演 多年以後跟著我去拯救地球!
    今年過年回家看了一部電影《流浪地球》,是在開封萬達影城看的,這部電影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   該影片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永不見天日,太陽系中的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跟繁衍,而面對如此的絕境,人類即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
  • 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這源於一部關於拯救主題的電影。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正能量故事。未來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耗盡能量毀滅,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改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噬。為了自救,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機,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去往新家園。
  • 流浪地球:0.17%的光速,2500年100代人,開著地球去流浪的結局
    《流浪地球》和《三體》都是劉慈欣所寫的科幻小說,但二者之間並無聯繫,劉慈欣是一名科幻小說家,2015年,他憑藉《三體》獲得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該書也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流浪地球》則獲得了2018中國科幻大會水滴獎評委會特別獎。
  • 電影《流浪地球》特效厲害,畫面精緻,看完讓人熱淚盈眶
    流浪的地球載著相信希望的人類在黑暗的宇宙空間向著既定的方向而去,那個拖著尾巴的孤獨的球體從空間站角度來看顯得那麼悲壯。木星巨大的紅斑籠罩在整個地球上空,那個觀感就像小時候夢裡出現的巨大的恐怖的壓在頭頂的星球。
  • 《流浪地球》世界上也就只有中國人會帶著地球去流浪吧
    《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講述的是,太陽極度膨脹,當威脅地球人類的生存空間的時候,人類是怎樣自我拯救自己的故事。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這個作品是得過世界科幻界頂級獎項雨果獎的,而且劉慈欣的小說絕對是國內的扛把子級別,《流浪地球》也是獲得過國內科幻小說獎項銀河獎的。這部作品的框架不會遜色於普通科幻作品。
  • 蘭大學子制定「流浪地球」版的校園流浪之旅計劃
    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大劉的經典科幻作品《流浪地球》可以說是相當科幻了,成為眾多國人熱議電影。
  • 《流浪地球》燃爆世界,看看國外觀眾的真實評價
    ▲電影《流浪地球》海報澳大利亞影評人特拉維斯·詹森亦在澳洲版電影網站flicks上發表評論稱,《流浪地球》或許是2019年最好的科幻片。眾所周知,《流浪地球》並未在韓國上映,但一些中國網友發現,在韓國搜索網站納韋爾(naver)的一條介紹《流浪地球》的新聞下,不少韓國網友完全無視電影內容,直接嘲笑起了中國,說中國是「破壞的起源」,並妄言要「從中國手裡拯救地球」。
  •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怎麼評價流浪地球計劃
    唐僧要是說:明日隨為師流浪去,大家會怎麼想,其實《西遊記》裡面的西遊二字,也只能出現在小說標題上,不能從唐僧嘴裡說出:徒兒,西天取經千難萬險,出發前我先講講我們的西遊計劃。不過,這並不表示,流浪地球計劃這個名字起的不合理,恰好相反,這個計劃必須叫流浪地球。我們來對比一下西天取經和遷徙地球,這兩個計劃明顯的區別就是體量差別太大。西天取經十萬八千裡,而且是徒步,耗費數十年,對人類來說這夠宏大了。
  • 能看到希望就不是流浪——《流浪地球》觀後感
    故事題材比較宏大, 直接飆升到太陽系 ,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
  • 作家看電影:《流浪地球》中拯救地球的過程顯得過於草率
    其中,《流浪地球》更是為這個春節檔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真正的裡程碑式作品。很多人盛讚這部影片開創了中國硬核科幻片的新時代,讓2019年成為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而在我看來,《流浪地球》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硬核科幻電影,它還同樣代表著中國新主流電影的探索方向。
  • 《流浪地球》不及格?看看外國影迷怎麼評價!
    《流浪地球》可能會是2019年的最佳科幻電影。▼Youtube網友:當地球出現問題,美國人會去尋找新的地球,而中國人則選擇拯救舊的地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解決方法。▼看了IMAX 3D版本的。這是我這個月花的最值的17美元。看到亞洲人拯救世界實在太棒了。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那麼《流浪地球》的科幻內核又是什麼呢,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它的硬傷又是什麼。流浪地球不考慮各種飛行因素,就單純以現代人常識來講,它能「流浪」起來嗎?首先講下劉欣慈《流浪地球》的文化內核,劉欣慈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讓人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 《流浪地球》中的逃離計劃真的可行麼,看看外國媒體怎麼評價
    地球上的居民有被太陽吞噬的危險。因此,聯合地球政府提出了一項計劃,將地球衝出軌道,作為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的一顆衛星,將地球送到太陽系之外的新家園。這就是流浪的地球脫離這個世界的原因。
  • 王躍:全球抗疫,想起《流浪地球》
    行星撞地球,氣候災變,外星人入侵,生化危機……能夠想到的災難來源基本被窮盡。然而現實中災難來臨,人類還是猝不及防。現實並不按照電影劇本的設計來發展,沒有超級英雄,沒有諾亞方舟,沒有突然出現的轉機,更沒有美國拯救世界。想起去年年初,中國的科幻災難片《流浪地球》火了。點燃了木星,也點燃了人們的激情,引發國內外熱議紛紛。
  • 深度解讀: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眼中的AI模型?
    這些範疇包括預測地球生命將如何隨AI科技文明演化而進行的智能共生法則;揭示行星和恆星如何形成、相互作用和死亡的天體物理學;揭示物質在最小尺度上的行為的粒子物理學;以及揭示幾千年來地球大陸變化的板塊構造學。劉慈欣著作的流浪地球正是以太陽系塌蹦,木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事件原型所衍生出來的科幻題材。
  • 電影《流浪地球》當下心理分析之:流浪地球兩千五百年
    《流浪地球》於2019年2月5日(農曆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內地總票房46.55億人民幣,是一部引發全民觀影熱潮的電影。由此可見,《流浪地球》滿足了中國內地廣大觀眾的某些心理需求,才導致了它的高票房,因此通過對電影的分析就可以看見中國集體無意識心理的當下狀態。
  • 《流浪地球》:票房超過的復聯3,引起流浪地球造句熱潮
    聽說電影《流浪地球》的票房很高,都已經超過了復聯3了。今日一看,果然可以和美國科幻片相媲美。《流浪地球》講述了,地球已經不適合太陽系,太陽在日益膨脹,終有一天,太陽會將地球吞沒,為了讓人類活下來,人類開展的流浪地球計劃,為了尋找新的家園。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劉德華和吳京,誰將會再次拯救地球?
    2#2019年大年初一,電影《流浪地球》點燃了春節檔觀眾的熱情,影片收穫46.68億的票房,躋身中國影史票房第三名。時隔四年,這部創造了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紀錄的第二部作品終於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也要觀眾們見面了。雖然還要等很久,但是我們知道,第一部《流浪地球》的成功就在於長達四年之久的製作時間,畢竟只有精心打磨,才能打造精品。
  • 地球還在的人沒了?別讓流浪地球的算術漏洞成真
    我們感謝他以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小說的水平提升到了世界水平。首先,我們認為把地球作為一個大飛船是一大創意。很多以前的科幻小說的情節是,當地球面臨毀滅時,人類會造飛船逃離。 作者之所以讓人類帶著地球,而不是乘坐飛船逃離,可能是因為飛船太小不足以承載文明和生態,也可能出於人道希望拯救更多的人口。
  • 《流浪地球》細節考據及影評
    2、抽籤決定地下城進入資格,一部分國家反對,並因此爆發大規模衝突,人口銳減的原因之一。 3、「流浪地球」計劃始於2019年,終於4519年,歷時2500年整,目標:三體星。這是在致敬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