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哲學系「中國哲學全英文碩博士項目」鬱振華教授在美講中國哲學

2021-02-18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當地時間6月3日,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全英文碩博士項目「授課教師、「長江學者「鬱振華教授應美國俄勒岡大學孔子學院邀請,在尤金市公共圖書館舉辦題為「中國心靈:傳統智慧及現代轉化「的講座,吸引了80餘名當地民眾前來聆聽。孔子學院外方院長王宇根主持了報告會。

鬱振華教授從世界歷史的視角,深入淺出地解析了中國哲學思想的演變、新儒學的三個派別,以及在西學東漸過程中產生的現代中國哲學。最後,鬱教授總結了中國心靈所具有的好學、開放、包容、創新等特質。俄勒岡大學宗教研究系馬克·海野(Mark Unno)教授做了精彩點評,並與鬱振華教授共同回答了聽眾的提問。聽眾們對中國哲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與兩位教授積極互動,現場氣氛熱烈。

近年來,為了推進中國哲學的國際化,促進海內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專門設立了「中國哲學全英文碩博士項目「(International Program for Graduate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tECNU),該項目集聚了強大的師資陣容,實行全英文授課,專門接收對中國哲學有一定興趣並已在相關領域取得相應學歷的優秀留學生。

近日,美籍留學生Jordan Tomas Christopher(劉元德)順利畢業,成為該項目培養的首位畢業生。在華東師範大學學習的這兩年裡,中國哲學全英文項目組的相關老師針對Jordan Tomas Christopher的研究興趣與知識薄弱點調整具體授課內容,針對其畢業論文選題,指導其研讀相關的中國古代哲學典籍,包括《論語》、《莊子》、《墨經》、《尹文子》、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等,培養他的批判性思維與學術探究能力。對於Jordan Tomas Christopher的培養,其導師楊國榮教授和哲學系基於全英文項目組建的「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Paul Joseph D』Ambrosio博士付出了大量心血。經過兩年「量身定做」的訓練,所達到的效果也是令人滿意的。其畢業論文「Intellectualismas Residenc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Jiathrough Sima Tan’s Yaozhi Essay」獲得系優秀畢業論文,並被推薦為校優秀畢業論文。同時,因為表現優異,Jordan Tomas Christopher已被加拿大著名學府McGill University錄取為博士生,獲全額獎學金資助。

相關焦點

  • 學習哲學與受用哲學——致哲學系2017級新同學
    1998年的9月,也就是19年前的今天,我作為一個剛入學的博士研究生來到麗娃河畔的華東師大。那時候的我根本也沒有想到,自那以後,我在華東師大一呆就是將近二十年,而且,還從麗娃河畔的華東師大到了櫻桃河畔的華東師大。從年齡來說,我並不是最長的老師,最多只是人到中年;但從呆在校園裡的時間來說,我可能是最久的或者最久的之一。哲學系在某種意義上成了我的家。        這是一個有著獨特傳統的哲學系。
  • 大哲學家馮契開創的華東師大哲學系,集結幾代學人的智慧之思
    華東師大哲學系教授、叢書編委楊國榮介紹,以智慧為指向,華東師範大學的哲學學科一直深具開放性:在上承自身傳統的同時,也在學術研究方面鼓勵富有個性的創造性探究,並為來自不同學術傳統的學人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體現了哲學傳統中的一本而分殊。「一本」即表現為追尋智慧過程中前後相承的內在學術脈絡,「分殊」則展現了多樣化的學術個性。事實上,智慧之思本身總是同時展開為對智慧的個性化探索。
  • 北京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現代哲學
    1914年,北京大學哲學門正式成立,對於中國現代哲學來說,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北大哲學系究竟與中國現代哲學有何淵源?在近日舉辦的一次講座中,北大哲學系教授胡軍對此作出如下的闡述。
  • 學術| 中國哲學英譯的理論與實踐——從一次哲學翻譯(中譯英)工作...
    對談嘉賓 |[美]麥查德 鬱振華 吳冠軍等 摘要 《成己與成物——意義世界的生成》系楊國榮教授「具體的形上學」三書之一,其英譯本已由印弟安納大學出版社作為「世界哲學」系列之一出版。
  • 吉大校友郭湛教授:從主體性哲學到公共性哲學
    郭湛,1945年10月出生,黑龍江海倫人,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8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1981年留校任教,1984年起為在職博士研究生,198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2年起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歷史觀和文化觀。在中國人民大學,郭湛先後參與了蕭前教授等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李秀林等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編寫或修訂工作。
  • 博士開講第93講: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2006/12/05 信息來源: 供稿:博士生中國社會研究會 主講: 徐龍飛    德國波恩大學哲學系03屆博士
  • 「後真相時代的知識與行動」 ——華東師大2017年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哲學分論壇召開
    2017年4月19-20日,由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舉辦的「『後真相時代的知識與行動』——華東師大2017年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哲學分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召開
  • 好書推薦:《中國哲學簡史》
    這本《中國哲學簡史》都能解答你的疑惑。作者簡介: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895年生。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 韓國哲學的現狀、問題和前景——許南進教授專訪
    訪談是在許南進教授的辦公室進行的,時間近3個小時。他廣泛談到哲學在韓國的境遇、韓國哲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韓國哲學存在的問題和未來前景等方面的情況。許南進教授受訪人:許南進,1955年生,哲學博士,首爾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弄懂中國要從哲學開始
    我被孔子的《論語》深深打動,從此迷上了中國的文化、哲學和教育學。從師範學校畢業後,我獲得了紅色畢業證書(優秀生),校務委員會一致推選我免試到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學習。 記者:聽說您和郭沫若通過信? 季:沒錯。上大學後,我繼續研究中國哲學,對老子學說產生了興趣。我根據《道德經》寫了篇論述老子辯證法的年級論文。
  • 北大哲學系主任作客南開大學哲學講堂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亞琢)6月23日至24日,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趙敦華教授來到南開大學,為哲學院學子進行了兩場主題為「哲學創新思維」的專題講座。  趙教授從哲學的啟蒙和政治性兩方面入手,通過歷史事件和哲學家的例子,生動且直觀地解釋了這兩方面在哲學界的影響:自從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時期,理性之光代替上帝之光普照大地的時候,啟蒙帶著它與生俱來的世俗的意義影響著每一代人。然而需要我們追問的是,一個個標誌著啟蒙運動的事件背後所蘊藏的啟蒙精神。啟蒙歸根結底是關於思想、生活的當代問題,發生於每個歷史時期,有著革命的意義。
  • 「超越比較——當今的中國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2018年8月8日至10日,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國際哲學形上學協會(ISM)和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在華東師範大學中北校區聯合舉辦了「超越比較——當今的中國哲學」(Beyond Comparisons: Chinese Philosophy Today)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羅思文(Henry Rosemont Jr.)
  • 三亞學院兩位教授入選「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3日消息(記者 劉麗萍 通訊員 徐瀅)近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研究報告: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
  • 名校哲風|清華大學外國哲學專業概況分析
    1952 年院校調整以後,清華大學撤銷了文科,哲學系教師併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在清華大學建設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的新的進程中,清華大學哲學繫於2000年5月正式復建。與校內原有哲學研究機構密切配合,哲學系在「十五」期間,承擔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倫理學、邏輯學、宗教學、美學等專業的發展重任。
  • 【書單】2019哲學博士參考書
    哲學專業作為考博中人文社科類的學科,每年報考的考生逐年遞增,本篇文章對哲學博士專業設置和參考書目作一個簡單的介紹,每個專業,每個學校的推薦書目各有不同,因為不同專業跨度較大,初步的介紹一下不同學科的常用基礎書目,希望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哲學博士的報考,讓同學們能從中有所收穫。1.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2.
  • 南哲系友|張柯:通往哲學的關鍵階段——記南京大學哲學系對於個人...
    於是我從2003年起執教於貴州大學哲學系,並在積累了非常重要的教學經驗後開始準備考博。我與南京大學哲學系張榮教授取得聯繫,希望報考其德國古典哲學方向的博士。張榮教授得知我同時還準備報考其他幾所學校,立即回信勸我只考南大,其對學生的期待與熱心至今仍令人感佩。
  • 北大哲學系主任實名「舌戰」網友
    國內影響最大的西方哲學教科書之一《西方哲學簡史》有幾十處錯訛?面對眾多網友在天涯社區上的質疑,該書作者、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趙敦華教授近日專門來到天涯社區公司,實名上網與網友對話,並為這本著作辯護。  在《西方哲學簡史》一書是否充滿錯訛觀點上,該事件的挑起者網友「陳琛」與趙敦華教授在對話結束後依然存有相當大分歧,但「陳琛」對趙敦華教授主動在網上迎戰的做法頗為讚賞,「網絡終究是無法迴避的,趙有先見之明,與其逃避,不如主動面對,還可以開風氣之先。」  哲學教授:不能加之簡單的是非評判  那麼「陳琛」挑出的錯誤是否有理?
  • 《中國哲學簡史》:一本人人都應看看的書
    曾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出國留學,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解放後,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這本書是作者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時的講稿,用英文寫就,後經整理集結成書出版。
  •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鍾磊副教授談做哲學
    原編者按:在本次訪談裡,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的鐘磊助理教授結合自己學習哲學的經驗,就研究生如何學習哲學更有效率提出了有益的建議
  • 明哲保升│清華大學哲學考研概況
    1952 年院校調整,清華大學撤銷文科,哲學系併入北京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到2000年5月才重建哲學系。重建後的清華哲學系可謂碩果纍纍。實施「三一學術工程」,三個系列:清華哲學研究系列、清華哲學教材系列、清華哲學翻譯系列,一個期刊:《清華哲學年鑑》。並承擔許多重大社科研究項目,哲學實力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