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立與陶宛建立君合國後,波蘭國力繼續提高,並形成議會君主制

2020-12-20 史學鴻儒

波蘭國在公元14世紀中期逐漸完成了內部統一之後,整個國家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並且不斷走向強大的歷史時期。

比如在波蘭國家統一後不久,國內發展速度最為明顯的就是農業經濟了,大量的荒地、山地和森林開始被開發成為了耕地,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群體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由此波蘭國的農業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

但是由於當時封建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的確立,使得大多數的農民都只是依附農民,並沒有自己的土地。

他們備受封建貴族、地主的剝削,因此即便在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他們的生活依然十分艱難,甚至逐漸發展成為了後來波蘭國的農奴。

波蘭國在充分利用自己在歐洲優越的中間地理區位優勢,使得其迅速轉化為了聯繫東歐、西歐、南歐以及北歐之間的商業經濟來往的中轉站。

這種國際之間的商業互動樞紐地位,使得波蘭從中獲得巨額的商業利益,由此為波蘭國能夠迅速成長為東歐強國奠定了經濟基礎。

波蘭在與立陶宛之間比較相似的國家利益的基礎上,逐漸走向了聯合,這使得波蘭今後在東歐,乃至整個歐洲地區都由於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從而扮演著重要角色。

特別是波蘭與立陶宛對於羅斯西南地區領土的覬覦之心,一直都成為威脅莫斯科大公國統一整個羅斯地區的阻力。

波蘭立陶宛建立之初,就展現出了強大的影響力和軍事進攻力,因為建立之初就已經擊敗了強大的條頓騎士團。

此後波蘭也在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以及立陶宛原有強大的政治、經濟影響力的推動下, 逐漸在經濟以及政治上出現了明顯的變革。

比如在經濟上以農業生產形式的變革為主,到了公元15世紀,原來生活困苦的封建依附農地位繼續降低,成為了農奴角色,由此農奴制經濟成為波蘭國內的主要經濟形態。

在政治方面,隨著中央與地方貴族、官員勢力的上升,國王的權力受到了巨大限制,逐漸形成了波蘭議會君主制。

公元14世紀中期波蘭完成統一之後,整個國家農業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規模的封建化發展,雖然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都有所大幅度提高,但是農民群體的生活質量卻一而再再而三的下降。

這是因為當時普遍的農民基本上都屬於封建依附農,他們將自己的人身附著在封建貴族地主的勢力範圍內,也就是說隨著封建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形式的發展。

大量的農民開始失去自己的土地,為了生存他們只能夠去投靠那些佔有大量等土地生產資源的地主勢力。

另外,早在波蘭國尚未實現封建統一之前,這種封建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形式就已經出現了快速發展的趨勢。

再加上波蘭國內部封建割據時期頻繁戰亂的影響和衝擊,使得農民手裡僅存的土地朝不保夕,最終完全被封建貴族地主掠奪了去,由此淪為了封建依附農。

相關焦點

  • 古波蘭:立陶宛君合國,建立
    波蘭立陶宛君合國的建立涅曼河流域的立陶宛人,原屬波羅底人的一支。十三世紀形成國家,第一任大公為明多夫格(1230-1264年)。十四世紀中葉,立陶宛成為東歐強國。奧裡格爾德大公時期(1345-1377年),立陶宛已經囊括了包括基輔在內的整個第聶伯河流域。
  • 同為斯拉夫人,波蘭和俄羅斯為什麼卻成了世仇?
    而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部落在統一了周邊的其他斯拉夫部落後建立了波蘭王國。在基輔羅斯和波蘭王國建國的年代,羅馬帝國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取而代之的則是東部的東正教拜佔庭帝國,和西部在羅馬帝國廢墟上建立起的天主教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
  • 波蘭與立陶宛聯合,建立君合國,兩國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公元1370年,完成波蘭國統一大業並且驅逐出外族勢力的卡西米爾三世去世,由於沒有留下子嗣,因此波蘭貴族以及高級官員便商議決定邀請時任匈牙利的國王路易兼任波蘭國王。路易去世之後,波蘭貴族和高級官員又將路易的女兒雅德維佳推上了王位,實際上也只是貴族勢力所控制的傀儡。公元1385年,由于波蘭和立陶宛共同國家利益的需要,波蘭貴族與時任立陶宛的國王亞蓋洛籤訂了協議,將女國王雅德維佳嫁予亞蓋洛,由此亞蓋洛成為了波蘭新國王。
  • 同為斯拉夫的波蘭和俄羅斯結仇的來龍去脈
    這三支中,南斯拉夫人由於受巴爾幹民族情況複雜和拜佔庭帝國強大的影響,他們一直沒有得空建立自己的國家,所以沒有成氣候。東斯拉夫人建立了基輔羅斯,雖被來自北歐的諾曼人留裡克家族統治,但他們已被斯拉夫人同化,所以基輔羅斯實際還是東斯拉夫人的國家。西斯拉夫人的波蘭部落統一了周邊其他的斯拉夫部落而後建起了波蘭王國。
  • 波蘭和波蘭人 - 經濟觀察報
    然而歐洲後起的諸民族必須在近代化的歷史進程中(被)決定自己是誰之後,才能反過來擁有自己的過去。這對於19世紀到20世紀才逐漸建立現代民族國家雛形,並一直到20世紀後半才真正獲得政治自主的東歐諸民族來說,顯得更為真確。這一特點也反映在東歐民族的歷史寫作中:每一個國家的國別史都不可避免地大段交織屬於「他國」的內容。當談論烏克蘭歷史時我們無法迴避波蘭和俄羅斯;當談論波蘭時,我們的目光將被引向整個歐洲。
  • 資料:波蘭概況
    首都:華沙(Warsaw)     貨幣:茲羅提>>>     簡史:波蘭國家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裡西亞、東波美尼亞、馬佐維亞等部落的聯盟,10世紀末建立封建王朝
  • 波蘭這個國家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歷史上三次遭受亡國的劫難?
    六世紀至十世紀中葉,就在波蘭這片土地上建起了一些公國、城邦,到1320年一個叫瓦迪斯瓦夫一世的大公,逐漸統一了這些公國、城邦,結束了波蘭地區近兩個世紀的割據分裂史,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 瓦迪斯瓦夫一世統一波蘭後,就帶領著兒子開始不斷擴張,吞併東歐地區的小國。徵戰到十四世紀中期,波蘭已是擁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的大國強國了。
  • 曾經的東歐強國波蘭,各種作死挑戰俄國,結果被戰鬥民族三度瓜分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蘇、俄歷史27#歐美歷史46#世界史41波蘭波蘭位於俄國的西邊,其人種與俄國同源,也是斯拉夫人種。10世紀中葉,波蘭首次以一個統一國家的面貌出現在東歐平原上。統一波蘭全境的部落叫波蘭部落,波蘭國家由此而得名。
  • 承載波蘭與德國近千年恩怨糾葛的格但斯克最終是怎樣歸屬波蘭的?
    現在是波蘭濱海省的省會城市,也是波蘭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格但斯克位于波羅的海沿岸,人口約47萬,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與索波特、格丁尼亞兩市形成龐大的港口三大城市聯合體。如今的格但斯克,以琥珀聞名,也是波蘭著名的旅遊城市。
  • 二戰時波蘭為何亡國:德國和蘇聯對波蘭的仇視,使得波蘭最終滅亡
    波蘭在1918年獨立之後一直著想要恢復1772年的波蘭疆域,建立一個從波羅的海到裏海,囊括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在內的大波蘭,這也是畢蘇斯基提出的「從海到海」口號。在同盟國崩潰之後,蘇聯成立之初,蘇聯的東部邊疆實際上處於混亂之中,蘇聯雖然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建立蘇維埃政權,但是蘇聯的統治十分不穩固,因為蘇聯此時正在和沙俄白軍進行國內戰爭,根本無力顧及西面的波蘭軍隊情況,所以蘇聯有意和波蘭就邊界問題進行協商,但波蘭在蘇聯政權的虛弱狀態下準備對蘇聯發動大規模進攻,這就是著名的蘇波戰爭。
  • 波蘭國家概況
    波蘭國家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裡西亞、東波美拉尼亞、馬佐維亞等部落的聯盟。公元9、10世紀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18世紀下半葉開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後建立波蘭共和國,後改名為波蘭人民共和國。
  • 波蘭和俄羅斯的仇是怎麼結下的
    當時的俄國一片混亂,許多的小的公國打來打去,國力空虛,有點像中國的春秋時期。東歐那一帶的人其實都是斯拉夫人,往西南是日耳曼人、高盧人等、盎格魯撒克遜人等,挺亂的,不過在我們看來都差不多。在歐洲歷史上,各人種之間打得挺厲害,再加上宗教衝突戰爭,比如那延續三百多年的十字軍戰爭,就是一部戰爭史。但同為斯拉夫人的波蘭和俄羅斯這麼打,不多。
  • 波蘭九十年
    1654年,俄國沙皇根據哥薩克首領赫梅爾尼茨基的請求,把隸屬波蘭的德聶伯河東岸的8萬平方公裡的烏克蘭領土併入俄國,此後俄國軍隊就沒有離開過波蘭,1764年波蘭舉行新國王選舉,俄國女王葉卡特琳娜二世明確說,新國王「必須是對俄國有利的人」,最後使葉卡特琳娜的情夫斯塔尼斯瓦夫·博尼亞託夫斯基當選,波蘭議會準備通過一個限制「自由否決權」法律,遭到俄國的反對,1772年俄國在鎮壓了波蘭農民起義後與普魯士
  • 亡國123年的波蘭,一戰後好不容易復國,為何僅20年又再度被瓜分
    波蘭在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建立波蘭立陶宛聯邦,從而一躍成為歐洲名列前茅的強國,國力可謂強橫一時,然而自17世紀後卻開始迅速衰落,並最終於1795年被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瓜分。直到一戰之後,波蘭才得以重新復國,然而這次復國僅僅20年,便再度被瓜分亡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 多次淪陷,卻號稱永不滅亡,位於東歐的波蘭到底是怎樣的國家?
    熟悉二戰的人都知道,二戰開始的標誌就是德國閃擊波蘭。1939年9月,納粹德國集中火力,配合坦克和大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波蘭的戰爭,並在一個月之內就佔領了波蘭全境。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面積小、人口少、綜合國力弱的國家,竟對外宣稱波蘭永不滅亡。
  • 波蘭為何讓許多人既同情又厭惡?
    到15世紀末,波蘭形成兩院制議會,貴族在其中佔據主導地位。在歐洲大部分政治單位仍然是封建領地的時代,波蘭並不是一個異質性的存在,甚至是相當有影響力的區域強權,曾在西部壓制條頓騎士團和德意志貴族,在東南部與奧斯曼土耳其短兵相接,在基督教世界中享有相當可觀的威望。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介紹之波蘭
    波蘭政府計劃在2020年開始運營首個核反應堆。   波蘭人口約為3864萬,名列歐洲第8位。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同屬於西斯拉夫人。國家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裡西亞、東波美拉尼亞、馬佐維亞等部落的聯盟,在公元9、10世紀建立封建王朝。
  • 波蘭高官因醉酒後喊「希特勒萬歲」道歉並辭職
    據新華社電 波蘭執政黨資深政客亞採克·普羅塔西維茲2月28日為自己醉酒後喊出「希特勒萬歲」道歉,辭去他在歐洲議會擔任的議員黨團主席職務。普羅塔西維茲說,他從波蘭首都華沙乘飛機前往德國法蘭克福,途中喝了兩瓶紅酒,抵達機場後與德國海關官員發生爭執。
  • 波蘭是如何多次被瓜分,又多次重建,連國歌卻叫《波蘭沒滅亡》
    一、簡單的歷史,再沒有一個國家像波蘭那樣,國王由貴族選舉產生,貴族們當然知道自已選不上,竟合起夥來選外國人來當自己的國王;也再沒有一個國家像波蘭那樣,有個議會,大事議會商討,但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只要有一個人反對就不能通過。這就是16一18世紀聞名遐邇的「貴族民主制",平民百姓是沒有資格民主的。
  • 歐中經濟合作會議在波蘭及歐洲議會總部舉辦
    中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 歐洲議會(EP)與亞太總裁協會(APCEO)等機構,聯合主辦的首屆「歐中經濟合作會議」, 於2010年4月12至15日,在歐洲最古老的城市波蘭克拉科夫、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洲議會總部成功舉辦。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深化合作、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