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法國點心 001 法式千層酥,一個套路可以玩幾百年

2021-02-07 吃很重要




有幾款法國點心,這幾年出鏡率不要太高,足以開個新番專門學習一下。就是你看到的這個《明星法國點心》系列,這個新番將史無前例地包括五次推送(我風險也很大啊,season premiere 做不好後面就會慘遭被砍)。第一彈,先來個外貌黨的:法式千層酥,也就是經常被叫做「拿破崙」的酥皮點心。


以訛傳訛被叫成拿破崙


法蘭西學院對法式千層酥唯一認證的官方寫法是 「mille」  和 「feuille」  中間加個連字符,即 「mille-feuille」 ,移植到英語有時偷懶寫成 「millefeuille」 。這個詞的讀法是:

 朗讀 by Denni © 吃很重要


「Mille」 解作「千」, 「feuille」 解作「層」,加起來組成「千層酥」,名符其實。做千層酥酥皮的麵團,需經多次對摺才能做出來,加上 「feuille」 本意是「葉子」,「mille-feuille」 就是一千張葉子疊在一起,頗為暖心。但是這個很難發音的詞,看著跟「拿破崙」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啊,千層酥怎麼就被叫成了「拿破崙」?


草莓奶油千層酥,插畫 by Lin © 吃很重要


有一個解釋是,這款點心最早來自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家在介紹千層酥的時候,經常說到這款點心是用那不勒斯那邊的方子製作的,恰巧法語「那不勒斯的」( napolitain )與「拿破崙」( Napoléon )發音相近,被人誤以為是在說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後來在拿破崙戰爭後在英語國家、北歐國家和斯拉夫國家流傳使用。


比如在加拿大,千層酥就被叫作 「napoleon slice」 ;中文叫法大概就是跟著英文翻譯過來的。總之,千層酥跟拿破崙本人是沒什麼關係了,倒是這以訛傳訛好像讓法式千層酥自動升了格,甚至可能為這種點心的國際化立了功。



酥皮與奶油組成偉大的套路


法式千層酥一般是長方形的,由三層酥皮加兩層內餡組成的,內餡通常灌入加朗姆酒的香草奶油,最上層酥皮通常撒上白色糖霜。這種點心 16 世紀就有多本食譜記載,但準確來源不明。



巧克力大師開的甜點店 Jacques Genin 出品的千層酥 © Jacques Genin


很多人願意將千層酥的「發明」歸功於法國人馬利安東尼‧卡瑞蒙( Marie-Antoine Carême ),但從歷史時間來看顯然不太可能。比較靠譜的應該是,他最早在自己的料理書裡詳細闡述了它,並且有可能最先開啟了長方體這個形狀。這人名字這麼難記我也非要寫出來,是因為此人是第一個獲得 「Chef」 稱號的料理人,並且首創了讓你們趨之若鶩的 fine dining ,把一道一道上菜的「俄式上菜制」引入到法餐,總之就是老牛逼了(回去可記著把這名兒背熟了)。


法式千層酥一般用糕點奶油作內餡,也有用 whipped cream 的,表層酥皮上經常還覆有糖霜。像世界上所謂偉大的套路一樣,這種 3+2 極簡組合套路,被持續玩幾百年真的不在話下。這是一個基於酥皮與奶油的偉大框架:奶油用什麼?酥皮怎麼做?內餡加不加水果?可帶走的點心版本和坐在餐廳裡吃的版本,又能玩出更多花活。基於這個框架,有想法的廚師可以演繹出創意無限的作品。法國人腦洞大,18 世紀就玩出過火腿加橘子醬這種甜鹹混搭的魔性組合。



729 層酥皮


在法國,你會能見到下面這種千層酥,通常是在蛋糕店供客人買回家吃的,不同於在餐廳裡作為餐後甜點吃到的,它們頂上的酥皮沒有糖霜而是繪有這種花紋。花紋倒不一定代表點心質量好,只是說明這家店做得很老派。(說實話實在有點土,估計很難讓年輕人感興趣,怎麼好意思拿這種東西發朋友圈?)



傳統版法式千層酥 © 網絡圖片


最容易被拿來玩的是千層酥的酥皮。傳統製法的千層酥,應有 729 層酥皮,但此點心發展了數百年,有人喜歡往大了玩、有人喜歡往小了玩。玩大中最知名的,可能是巴黎 Pierre Hermé 蛋糕店的「兩千層酥蛋糕」( 「2000 feuilles」 ,也是開帶走的版本):



Pierre Hermé 出品的「兩千層酥蛋糕」 © cestmoilechef.fr


千層酥就味道本身來說是很簡單的,吃的是奇妙的質感。如果你吃到好的千層酥但發朋友圈時不知道怎麼形容,我已為你準備好幾個詞:


均勻薄細,層次分明,香味齊發


以上形容詞來自臺灣博主 coucou ,可見好的千層酥酥皮,至少要達到薄和香兩大標準。至於口感是夯實還是鬆脆的,跟廚師個人喜好有關,跟千層酥用作被人買走的烘培點心還是用來上餐亦有關(等著被買走的千層酥因為要保存比較長的時間,走夯實口感的較多,但也不絕對)。



廚師製作千層酥過程圖片 © Dessertbuzz


千層酥千層酥,這種點心很大程度上就是吃酥皮。製作酥皮用的麵粉、奶油自然不能省錢,更重要是要求烘培師傅堅持不斷重複擀壓。麵皮以三等分方式每三層折一疊,摺疊 6 次就有 729 層了(數學好的自己算算,算不清楚這個的就別炒股了…),這就是最經典的千層酥層數。聽起來好像不太麻煩,但其實最費事的是每次折完都要將麵皮放入冰箱,據說全部做完要耗時整整 8-10 個小時。



方形之外,歡迎大開腦洞


千層酥名字的偉大之處,是給腦洞留足了空間。仿佛只要有酥皮和奶油,都能叫自己 「mille-feuille」 。不一定要把它做成方形的,也不要求非要 3+2(三片酥皮加兩層奶油),1+1 (奶油下面墊一層酥皮,更接近塔酥)也未嘗不可。


這可不是什麼不懂事的新廚師瞎搞。在給這篇做研究時,我就發現巴黎有家由日本廚師岡山主理的小餐廳 Abri ,很多人都說他們家的千層酥可能是巴黎最好的千層酥之一。這是岡山師傅出品的蘋果千層酥,通常作餐後甜點提供給客人享用:



擺盤前給蘋果千層酥撒上糖霜 © Damien Lafargue


再來個近鏡,反正怎樣看都不像一隻「正經」千層酥:



Abri 出品的蘋果千層酥 © 網絡圖片


法國人和日本人在文化上互相傾慕早不新鮮,法國很多米其林餐館都在靠吃苦耐勞的日本廚師維持,也都被媒體報導過很多遍。但是日本廚師做出這看上去完全是另一個物種的「千層酥」,不但絲毫沒被法國人批評,反倒頗受歡迎:《Le Fooding》 (這可是法國最有影響力的美食旅遊出版物之一)編輯 Cammas 在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誇讚岡山師傅做的蘋果千層酥雖然不具有傳統千層酥的長相,但味道卻完全終於傳統,甚至表示岡山的版本「做得比傳統更好」。

可見千層酥的套路奧秘,不單局限於形狀造型,它的內涵可能更底層。



如何優雅地吃千層酥


法語有句口語叫 「C』est du mille-feuille」 ,直譯即「這事很千層酥」,意思是這件事很輕鬆,很容易搞定。可是要優雅地吃下一塊千層酥,一點都不容易好不好(每次看到好不容易排隊進入翠園吃早茶的人們、痛苦地吃著壓軸出場的千層酥的樣子,每次都好心酸)。據說法國和日本的甜點師傅裡,有很多人都花過不少時間研究如何改良千層酥才能避免讓客人陷入尷尬、奶油才不會被擠出,可惜我沒有找到具體案例,如果你剛好知道歡迎留言。


吃夯實口感的千層酥,其實不需要太注重儀態,反正切下去它不會散,形狀也不太會走樣,頂多盤子裡多點渣渣。坐在餐廳裡吃的 serving 版本千層酥,主打鬆脆,吃起來就難點了,但其實你也沒什麼退路的。



鬆脆版千層酥 © Dominique Ansel Kitchen


在美國掀起 「Cronut」 (可頌+多納圈合體新物種)這種神奇甜點的 Dominique Ansel ,對千層酥的要求就是要兼具層次感和薄脆,所以他對千層酥只有一個原教旨主義的要求:趁熱吃!他認為人類對千層酥犯下最嚴重的罪行是把新鮮做好的千層酥放幾個小時才吃掉。


搜羅了半天,我發現吃這種千層酥可能只有一招好使,就是先將其從側面推倒再切開!我承認這做法完全破壞了千層酥的美感,可是比起為了儀式感傻傻地從正面一刀下去造成慘案相比,還是先拍照再把手機收起來推倒你的千層酥更實際。自求多福吧。



分享這篇文章可有效防止下一彈被砍

重複,分享文章可有效防止下一彈被砍



部分引用

1. 《千層蛋糕 Mille-feuille》, by aaroncathy

2. 「Japanese Perfection in Paris」, by OLIVER STRAND

3. 「So Hot Right Now: Millefeuille, the Butteriest, Flakiest French Pastry」, by ELYSSA GOLDBERG




特別感謝這些人

插畫  Lin 

聲優 Denni

配樂推薦 Eno

研究支持 Prune & Rex


相關焦點

  • 法式千層酥為什麼又叫拿破崙?
    有一個解釋是,這款點心最早來自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家在介紹千層酥的時候,經常說到這款點心是用那不勒斯那邊的方子製作的,恰巧法語「那不勒斯的」( napolitain )與「拿破崙
  • 法式千層不是源自法國?美味關鍵是這些!
    導讀:法式千層不是源自法國?美味關鍵是這些!法式千層不是源自法國!法式千層蛋糕的具體由來已不可考,有此一說,其以「千層可麗餅蛋糕」型態首度出現於東京,風靡日本後又席捲美國並陸續引進亞洲。唯在法國法式千層蛋糕並不常見,也並非源自法國,因此,向法國人請教「道地的」法式千層蛋糕,他們可是會霧煞煞!
  • 8款不可錯過的法式點心
    從酥脆的可頌麵包到甜蜜的馬卡龍,法國人充分掌握了製作點心和糕餅的藝術。這裡八款經典的法式小點,你喜歡哪一款?這款傳統法式糕餅是以塗上夾心奶油的油酥麵皮撒上糖粉製成。6.聖奧諾雷泡芙(St. Honoré / Gteau St. Honoré) 聖奧諾雷泡芙是以油酥麵皮為基礎,加上一圈輕巧的酥餅,再擠入奶油,配搭裹上糖粉小奶油泡芙,賣相華麗,味道甜蜜。
  • 千層酥皮,點心愛好者的必修課
    後來,法國的麵包師和點心師自發組成協會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並在16 世紀建立了學徒制,將手藝傳給後輩。今天我們所知道的許多比較基礎的油酥點心,最早都出現在17 世紀和18世紀,千層酥皮正是其中之一。千層酥皮,最主流的說法是 1645 年由法國一位名叫克勞迪烏斯格雷的點心學徒發明。
  • 曾是製作千層酥下腳料 如今是時髦土特產 蝴蝶酥好吃得起飛了
    不過,一個意外的驚喜打破了辦公室裡的緊張和沉悶:部門領導看我們需要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鼓勵,特意買來下午茶。人手一杯奶茶,還有一大盒蝴蝶酥。說實話,這個星期我連三餐都是應付著吃的,甜點和零食已經離我很遠很遠了。從盒裡拿起蝴蝶酥,一口就咬下來。
  • 經典的法式點心,下午茶不錯的一個選擇,快來試試吧!
    經典的法式點心,下午茶不錯的一個選擇,快來試試吧!一說起西餐的話,肯定很多人都想到的是牛排等一類很美味的食物,其實法式餅乾也是非常重要的甜點組成部分。第二個點心叫法式千層糕,在看到千層糕的時候,想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會被那些層次分明並且優雅的線條所吸引住吧,尤其是那軟嫩嫩的口感以及香甜的柳橙起士也融入其中,又說不出來的感覺,之外,它的另一種經典的吃法就是搭配香草冰淇淋,這也堪稱一絕,這道甜點也就是將一張張法式薄餅夾著溫潤爽口的餡料,一層層堆疊而形成的蛋糕造型,吃起來卻與一般的蛋糕有著不相同的味蕾享受,薄餅帶
  • 甜點當道的法國,好吃的千層酥和歐培拉,香酥軟嫩的泡芙和可露麗
    甜點當道的法國,好吃的千層酥和歐培拉,香酥軟嫩的泡芙和可露麗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四種甜點是法式的千層酥,歐培拉蛋糕,泡芙,可露麗。首先我們先說一下關於法式的千層酥,那麼它的形狀是長方形的樣子,裡面也是由三層的酥皮再加兩層的一個內餡材料組成的,至於它裡面的內餡則是加了類似於朗姆酒的一種香草味道的奶油,而在第一層的酥皮上面通常麵包師也都會撒上一些白色糖霜。
  • 盤點十大最受歡迎的法式甜點
    相傳瑪德琳蛋糕是由一個女僕發明的,得到了主人的賞識,便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這款蛋糕。3. 歐培拉(Opera)歐培拉是款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蛋糕,那濃鬱的巧克力與咖啡味令每個愛吃巧克力的人都迷戀不已。拿破崙酥(Mille Feuilles)雖然這款蛋糕它叫拿破崙酥,但它跟拿破崙並沒有什麼關係。法國人對拿破崙有著近乎狂熱的喜愛,最傑出的事物都要以拿破崙來命名。由此可想像到拿破崙酥的美味。拿破崙酥的法語意思是「一千層」,所以也叫千層酥。
  • 芒果千層酥,層層起酥,香甜可口,只要6步,在家也能自己烤!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層層起酥,千層小霸王,芒果千層酥,是法式點心的代表之一。 小小的一塊餅皮,經過高溫的洗禮之後,會膨脹成大大的一塊,真是很神奇的變化呢!這款小點心,包含了層層起酥,入口鬆化的餅皮,幼滑細膩的鮮奶油,樣子精緻又可愛,味道更是不必多說的美好。這一份點心,著實讓人一吃就會上癮,愛不釋口。千層酥皮真的是烘焙裡特別好用的食材,不說自製有些麻煩,可以再某寶直接購買成品,買到千層酥皮,這款芒果千層酥就真的超級簡單,快跟著大叔下廚房學起來吧!
  • 蛋糕培訓學校|八種法式甜點文化,每一款都好吃到爆
    法式美食 慕斯蛋糕『法式美食 閃電泡芙』閃電泡芙是法國每家甜品店都會有的點心,傳說奶油和蛋糕結婚了,便有了奶油蛋糕,麵包從此失戀了,它把對奶油的愛深深藏進了心底,於是有了泡芙。泡芙塔是法國傳統的慶祝甜點,象徵著幸福的泡芙被一個一個累積起來,高高的泡芙塔就是人們對滿滿的幸福的憧憬。
  • 法國人眼中的法國麵包 | 法式麵包6Days課程
    「大家好,我是法國人老夢,法式麵包6Days課程的講師。很多人想了解我,自我介紹一下。」MOREL:「我叫MONSIEUR MOREL,法國人,我的朋友都叫我夢老師,當然,你也可以。我專注法國傳統與經典麵包製作與教學40多年,他們都說我是TD樂得的大家長,其實我就是個法國麵包小老頭。我曾參與過法國麵包CAP麵包師專業資格證考試評審。
  • Puff pastry 3 ways 水果千層酥點心
    cup香草香精1 tsp草莓適量藍莓適量Puff pastry 3 ways 水果千層酥點心的做法大家先看看成品7.打開,把切開的兩邊,對角翻折起來,使中間形成一個菱形的狀態。放入適量混合過的芝士,放上水果8.方法二,在四角分別劃上一刀,注意中間不要切斷。
  • 美食甜品:7種充滿法式內涵的甜品,讓我們一起感受法國的浪漫!
    法式甜點以它的精緻浪漫至今仍名列世界甜點之首,它們有的來自於祖傳秘方,有的誕生於意外,有的起源於宗教,有的則受惠於外族文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法國都有哪些有特色的甜品吧!草莓撻每一個去過法國的人應該都有經歷過兩種「櫥窗購物」,一種是透過玻璃看奢侈品,一種是透過玻璃看甜品。草莓撻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在每家麵包店的櫥窗裡都可以看見。但它特別顯眼,通常一下子就能發現它。舒芙蕾,又稱蛋奶酥、梳乎釐,是於中世紀誕生的法國著名甜點。法文的「Souffle」就是吹氣的意思。
  • 吃貨的旅遊季(四)法式甜品的左岸風和貴族範兒
    在很多法國人眼中,無論是美國大分量的紙杯蛋糕、德國濃鬱鄉村氣息的櫻桃黑森林蛋糕還是義大利無人不知的提拉米蘇,都無法與精緻又複雜的法式甜點相媲美。法國人將甜點與文化藝術品劃上等號,讓你在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的貴族宮廷和左岸文學的氣息。
  • 這10種法式甜點,好吃到尖叫!你吃過幾種?
    法國有多浪漫,想必不用小編多說,畢竟它有太多太多代表浪漫的地方,比如說文化藝術中心的巴黎、充滿夢幻的盧森堡宮殿,滿眼紫色的普羅旺斯,靜靜流淌的塞納河;當然,還有另一代表符號「法國的甜品」。只要你到法國,你會發現隨處可見的甜品店,這些甜品店中有琳琅滿目的法式甜品,它們閃耀著精緻誘人的光彩,你會不自覺的被它們所吸引。
  • 謝霆鋒都覺得難做的法式甜品——舒芙蕾
    甜品代表著甜美和愛情,這和法國人天性中的浪漫不謀而合,因此法國人對甜品有著一種特殊的偏愛,他們醉心於研究各種甜品,並在其中加入浪漫動人的元素,琳琅滿目的法式甜品閃耀著精緻誘人的光彩,讓人不禁心嚮往之。去法國,除了學習、看風景和買買買,品嘗美食也是旅程的重頭戲。
  • 拿破崙酥和馬卡龍大揭秘 看盡法式甜品特點
    甜品代表著甜美和愛情,這和法國人天性中的浪漫不謀而合,因此法國人對甜品有著一種特殊的偏愛,他們醉心於研究各種甜品,並在其中加入浪漫動人的元素,琳琅滿目的法式甜品閃耀著精緻誘人的光彩,讓人不禁心嚮往之。那麼法式甜品的特點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
  • 法式甜品,你只知道馬卡龍?
    其間經過歷代糕點師傅不斷創新與改良,使得現今的法國糕點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小密君今天介紹幾款法式甜點,有幾個是你認得或叫得出名字的呢?一起來認識它吧!1. 馬卡龍說到法國甜點就不得不說馬卡龍,這個在1533年亨利二世娶麥地奇家族的凱薩琳時傳過來的義大利點心,至今成為法國知名甜點。
  • 不妨試試這些法式本土甜品
    多彩多姿、百花齊放的經典法式甜點裡,究竟哪幾款才是真正的「Made In Paris「巴黎本土甜點呢?聖奧諾黑塔Saint-Honoré巴黎第一區甜點鋪Chiboust的師傅Auguste Jullien在1847年時將酥塔、泡芙、馬卡龍、鮮奶油等法國經典甜點元素集合,才演變出這款經典花都點心,因為甜點鋪位在Saint -Honore路上,便引以為甜點名。
  • 2016年7月法式甜點精品課程
    工作酒店廚房&連鎖餅店chef,多年積累廚房實戰經驗,走遍多國甜品店麵包咖啡館,考取咖啡師執照。韓國學習裱花和專項攝影。工作中積累對廚房器材的實際操作&食材選購的經驗。上課使用模具是海外烘焙市場帶回的經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