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作坊造「網紅堅果」賣了2600萬元 仙居縣警方拉回30餘萬袋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20-12-18 09:21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曹紅兵

多品類、個性化、小包裝,主打營養健康的休閒零食 「爆款」——每日堅果,自2016年橫空出世以來,就虜獲了眾多時尚人士的心,也帶火了沃隆、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百草味等一批備受消費者青睞的網紅堅果牌子。與此同時,一批造假者也將黑手伸向了市場上火熱的每日堅果。

時尚健康「網紅堅果」吃出怪味

2020年9月,仙居縣的匡先生在網上以156元的價格購買了2盒國內某網紅品牌的每日堅果,這比他以前在超市購買的同款堅果價格要便宜近一半, 匡先生很是開心。沒想到拆開一嘗味道卻不太對勁,仔細一看發現堅果不但分量少還乾癟、發黑、泛油,並有頭髮等雜物。

匡先生懷疑買到了假貨,選擇了報警。

仙居縣公安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堅果進行送檢,結果顯示該網店所售的網紅「每日堅果」淨含量等指標不合格。經包裝袋上標明的這家網紅堅果的生產廠家專業人員鑑定,這種「每日堅果」不是該廠生產的,為假冒偽劣產品。 

事關食品安全,仙居縣公安局第一時間將案件線索上報,台州市公安局立即採取三級聯動大要案打擊機制,成立市、縣聯合專案組開展偵查。通過公安大數據、線上線下深度調查,進行研判分析,初步確定是一起特大跨省生產、銷售偽劣堅果的案件。

警方跨省摧毀製售網絡

為徹底摸清掌握犯罪團夥的情況,專案組民警多次輾轉山東、湖南、雲南等地展開追查核實。

隨著調查工作的深入,一個以湖南省冷水江市為生產源頭,山東微山縣為包材來源,廣西、雲南等地為材料來源的生產銷售假冒某網紅品牌「每日堅果」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

辦案民警發現,犯罪團夥具有極強的反偵查意識,為了便於逃避打擊,特意在城鄉接合部租了多處靠山而建的農房作為制假窩點,平日人員出入極為隱秘,並在窩點飼養狗作為看家警示,這為民警的暗中蹲點排摸帶來了諸多困難。

犯罪團夥同時在收發貨、資金來往等方面也做了精心掩飾,由下線將貨款轉帳給上線,上線安排快遞公司送貨,原料、外包裝到成品的銷售,範圍涉及全國多個省份,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產業鏈。

經過一段時間的不間斷蹲守、排摸,專案組逐漸摸清了這一製售假冒知名堅果團夥的運作情況,包括人員組織分工、活動規律、存儲倉庫、生產窩點以及上下線情況等,並制訂了詳細的收網行動方案。

2020年11月6日,仙居縣公安局在台州市局食藥環支隊指揮下,組織30餘名警力在湖南冷水江市、新化縣等地實施統一收網,成功搗毀這一生產、銷售假冒知名堅果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9人,搗毀生產廠家1家,生產加工窩點3個,成品、包材倉庫各2個,查扣生產流水線2條、封口機5臺、烘乾機2臺,查獲假冒偽劣「沃隆」牌成品堅果30餘萬袋,包材2.8萬套,堅果原材料3.2噸。

「網紅堅果」產自黑心作坊

在位於湖南冷水江市和接壤的新化縣的幾處農家毛坯房內,門窗終日緊閉,到處遍布蛛網和黑色煤塵,堅果生產、灌裝窩點的衛生條件極其惡劣。

生產窩點一路之隔的對面就是一個大型的散裝煤炭分揀場,房屋的東西兩端散養著20多隻雞鴨鵝和一條狗,邊上還有豬圈,周圍的路面樹葉都是灰黑色的,雖已是深秋時分,但時不時可見蚊蠅在嗡嗡地飛。

操作臺的房間更是不堪入目,垃圾、拖鞋、衣服滿地扔,拆開的堅果原材料雜亂無章地堆放在其間,有些堅果原材料已潮溼發黴,工人生產加工過程無任何消殺措施,都是徒手直接抓堅果原料進行包裝,操作臺上部分未封口的堅果小包裝裡夾雜著頭髮、雜物等。

更令辦案民警感到觸目驚心的是,與操作車間融為一體的衛生間已被一層厚厚的、黑乎乎的、不知名的東西覆蓋,既沒有門阻隔,也沒有水衝洗,工人如廁完畢就直接接著幹活。

「能人」夫妻編織制假網絡

隨著審訊、調查等工作的有序推進,案件的各個細節也逐漸清晰明朗起來。

這是一個由潘某輝、劉某華組織生產,其弟弟潘某斌夫婦,大姑子肖某弟等人負責銷售的家族式犯罪團夥。

丈夫劉某華現年45歲,妻子潘某輝現年43歲,夫婦倆走南闖北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期間幾度沉浮,掙過大錢,也欠下過巨額債務。劉某華在當地是位能人,與各界人士交往甚密,人脈廣泛,對生產假冒偽劣食品如何規避法律風險及所須承擔的相應法律後果更是清楚。

2018年11月,夫婦倆用丈夫兄弟的名義,在老家冷水江市註冊了一家生產堅果的食品公司,但因為品牌影響力實在有限,該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2019年5月,眼看公司難以為繼,潘某輝提議直接冒充某知名網紅品牌堅果謀取高額利潤。劉某華沒有阻止,而是向妻子分析其中的利害關係,可能要承擔的法律後果,一再告誡提醒妻子要做好規避法律風險,並親力親為,在未取得相關正規堅果公司許可的情況下,用自家食品公司作為掩護,在冷水江市的城郊、接壤的新化縣等地租了4處場地作為生產窩點和倉庫。

隨後,由潘某輝出面負責整個公司的運作生產,設立專門工作室,招聘技術人員曾某等管理運營,形成了網上接單、窩點直發的銷售模式。僱傭了本地籍12名工人,沒有任何除菌措施,徒手加工生產假冒的某網紅品牌每日堅果,弟弟潘某斌夫婦,大姑子肖某弟則負責日常具體的生產管理、招募工人、倉庫管理及成品原料的配送發貨。

為擴大銷售規模,還用工人身份在電商平臺開設10餘家店鋪,以低價、拼單等各種優惠為噱頭,將這些假冒偽劣產品以遠低於市場正品的價格,銷售至全國10餘個省、市。

警方根據目前已掌握的發貨訂單、電商平臺數據等,初步計算總案值達2600多萬元。

目前,劉某華、潘某輝夫婦等15人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中。

買堅果應注意的事項

生活中,作為消費者選購堅果類產品時需要注意什麼?

相關企業的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選購堅果首先要看清標籤,選大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品牌的產品質量與安全更有保證,並且可追溯。購買時應查看外包裝是否標註食品生產許可證號,它是代表生產企業已經通過了國家監督部門的「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強制性認證」。

其次要查看標籤,包括產品名稱、產品標準號、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營養標籤和貯存條件、生產廠家、淨含量、製造者、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上述內容是國家對食品標籤的強制性規定,應該齊全。透明或局部透明的塑料包裝,應仔細查看內容物的色澤是否正常。


1608254510000

相關焦點

  • 買的「網紅堅果」竟是黑心作坊生產的!案值超2600萬的案子破了
    「網紅堅果」吃出怪味今年9月,仙居縣的匡先生在網上以156元的價格,購買了2盒國內某「網紅」品牌堅果,這比他以前在超市購買的同款堅果要便宜近一半。匡先生很是開心,沒想到一嘗味道,感覺不太對勁,仔細一看,發現堅果不但分量少還乾癟發黑泛油、夾雜著頭髮等雜物。
  • 買的「網紅堅果」竟是黑心作坊生產的!這個案值超2600萬的案子破了
    「網紅堅果」吃出怪味今年9月,仙居縣的匡先生在網上以156元的價格,購買了2盒國內某「網紅」品牌堅果,這比他以前在超市購買的同款堅果要便宜近一半。匡先生很是開心,沒想到一嘗味道,感覺不太對勁,仔細一看,發現堅果不但分量少還乾癟發黑泛油、夾雜著頭髮等雜物。
  • 網紅堅果徒手裝,還有頭髮雜物!警方查扣30萬袋,你還敢貪便宜嗎?
    2盒國內某網紅品牌的每日堅果,這比他以前在超市購買的同款堅果要便宜近一半, 匡先生很是開心,沒想到拆開一嘗味道卻不太對勁,仔細一看發現堅果不但分量少還乾癟發黑泛油,並還有頭髮等雜物。仙居縣公安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堅果進行送檢,結果顯示該網店所售的網紅「每日堅果」淨含量等指標不合格,經包裝袋上標明的這家網紅堅果的生產廠家專業人員鑑定,這種「每日堅果」不是該廠生產,為假冒偽劣產品。事關食品安全,仙居縣公安局第一時間將案件線索上報,台州市公安局立即三級聯動大要案打擊機制,成立市縣聯合專案組開展偵查。
  • 10萬餘箱流入市場,你買的「網紅堅果」可能是假貨
    看劇看書嘴巴閒不下,堅果,永遠都是大家寂寞嘴巴的「最佳伴侶」。近年來電商的發達讓越來越多的人,都熱衷於到電商平臺去選購堅果,實惠方便,足不出戶就能夠吃上香脆可口的各種堅果。有部分消費者還會根據自己常吃的品牌來購買。而近日,有人買網紅堅果牽出了大案,涉案價值1000餘萬元,這是怎麼回事呢?
  • 網紅堅果牽出大案!10萬餘箱問題堅果流入市場,你買到了嗎?
    提起堅果,很多人都愛吃。小小的一枚堅果不僅能補充能量和熱量,還能補充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最重要的是,還特別美味,香脆可口根本停不下來!然而近日,有人購買網紅堅果牽出了大案,涉案價值1000餘萬元,這是怎麼回事呢?
  • 湖南一商家製售假冒「網紅零食」 賣出300餘萬袋!你買過沒有?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19日訊 據錢江晚報消息,如果你看到市面上出售的低價堅果,請留心,說不定它出自地下作坊。 浙江海鹽的姚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在網上購買的品牌堅果,比其他店鋪便宜了一半,而且銷量也不錯。誰知道買回來一嘗,味道完全不對。
  • 你買的「網紅堅果」可能是假貨!
    堅果是不少消費者都愛吃的零食。現在,不同的堅果線上線下都能買到,價格也有所不同,有部分消費者還會根據自己常吃的品牌來購買。而近日,有人買網紅堅果牽出了大案,涉案價值1000餘萬元,這是怎麼回事呢?01浙江海鹽警方破獲一起網紅堅果制假售假案△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去年底,家住浙江海鹽的姚先生,在網上以126元的價格購買了2盒國內網紅品牌的堅果,這比他以前在線下超市購買的同款堅果要便宜一半,原以為是撿了個大便宜,沒想到買回來一嘗,味道不太對勁。
  • 每日堅果裡吃出頭髮?警方查獲跨省造假產業鏈 涉案金額2000萬
    近日,常熟市民在一家零食店購買「某隆」牌每日堅果時,發現包裝袋內有雜物,於是到相關部門進行舉報。常熟警方抽絲剝繭,最終從一袋小小的堅果入手,牽出一個龐大的跨省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產業鏈。2020年1月,常熟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在接到群眾舉報後,會同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一家零食鋪進行聯合執法檢查,發現該店的「某隆」牌每日堅果存在異常,包裝袋裡裝著發黃乾癟的堅果,還有頭髮等雜物,外包裝盒與正品存在細微區別。後經廠家專業人員鑑定,該店每日堅果均為假冒產品。警方立即立案偵查。
  • 買了無數次的「每日堅果」竟然是假貨!警方查獲龐大造假產業鏈
    近日有人在常熟一家零食店購買「某隆」牌「每日堅果」時發現包裝袋內有雜物於是到相關部門進行舉報經過廠家專業人員鑑定,該店「每日堅果」均為假冒產品。警方立即立案偵查。經查,自2019年9月以來,該店老闆從外地低價購進假冒「某隆」牌「每日堅果」銷售,累計非法獲利5萬餘元。
  • 男子買「網紅堅果」,牽出千萬大案!緊急提醒:低價每日堅果要小心
    如果你看到市面上出售的低價堅果,請留心,說不定它出自地下作坊。海鹽的姚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在網上購買的品牌堅果,比其他店鋪便宜了一半,而且銷量也不錯。誰知道買回來一嘗,味道完全不對。姚先生報警了,這背後,牽出了一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
  • 黴菌超標十倍,10萬餘箱問題堅果流入市場!如何辨別網紅堅果真偽
    近日新聞報到了警方破獲一起堅果制假案,「假堅果」黴菌數量比正規產品超標了十倍多,10萬餘箱問題堅果流入市場!說到堅果,大家都吃過,而且都說多吃堅果聰明,那是因為堅果當中含有豐富的我也喜歡儲存一些某品牌的堅果給家人當零食,當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很震驚,難道自己購買的堅果會是問題堅果嗎?
  • 「關注」男子買「網紅每日堅果」,牽出千萬大案!很多人愛吃,每天...
    如果你看到市面上出售的低價堅果,請留心,說不定它出自地下作坊。浙江的姚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在網上購買的品牌堅果,比其他店鋪便宜了一半,而且銷量也不錯。誰知道買回來一嘗,味道完全不對。近日,浙江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窩點一處,儲存窩點3個,現場扣押假冒國內某知名品牌堅果1000餘箱,製作設備10件及原材料1000餘箱,涉案價值1000餘萬元。低價購買的沃隆牌堅果口感不對去年12月底,姚先生在網上以126元的價格購買了2盒國內著名品牌堅果——沃隆堅果。
  • 假酒作坊網上公開低價賣「茅臺」 一瓶30元
    一套茅臺的包裝網上報價從幾毛錢到數元錢不等  父子二人低價購入大桶散裝白酒,自行勾兌包裝成高檔白酒,本想趁春節菸酒銷售旺季賣出去賺一筆黑心錢,沒想到錢沒掙著就被警方查獲。昨日豐臺警方通報,在豐臺大灰廠偏僻出租院內打掉一個製販假酒的黑作坊。  北京青年報調查發現,雖然近年來全國各地有不少假酒作坊被相關部門搗毀,但假酒製販的產業鏈卻一直存在,不少商家公然在網上銷售各類名酒的包裝材料。  臨近春節 查獲多起假酒案  近日,豐臺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得到線索,在豐臺區大灰廠一出租院內有人製販假酒。
  • 涉案價值130餘萬元!秀洲警方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偽劣衛生紙案
    近日,嘉興秀洲警方經過縝密偵查,成功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現場扣押偽劣「雙熊貓」「心相印」「清風」等品牌15個系列紙品共10萬餘包,涉案價值130餘萬元。今年4月28日下午,秀洲區新城派出所接到雙熊貓紙業嘉興地區授權經銷商舉報,桐鄉濮院有人在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假冒雙熊貓衛生紙,對公司品牌造成了不良影響。
  • 網紅正賣女裝,直播間卻變抓捕現場,上海警方偵破首例「網紅直播帶貨」售假案
    8 月 28 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經過 2 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成功偵破本市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 5 個,查處窩點 8 處,當場繳獲假冒多個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 3000 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廖 某(女,27 歲)等犯罪嫌疑人 50 餘名,其中 41 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 10萬餘箱問題堅果流出市場,放心買堅果注意這4點
    今天#10萬餘箱問題堅果流出市場#上了熱搜,事情是這樣的。 浙江海鹽的姚先生花126 元網購了兩盒網紅品牌堅果,這比線下超市同款堅果便宜一半;但是味道不太對勁,於是報了警,警方經過偵破發現,他買的是假冒堅果,調查到的生產環境又髒又亂,這個堅果比正規堅果黴菌超標了 10 倍多,就是這樣的假冒堅果,先後銷售了共計10萬餘箱,300多萬袋。
  • 你買的網紅堅果,可能是假的!警方:市面上有十萬箱假貨
    許多人都喜歡吃堅果,很多減脂人士的沙拉裡面也有好多堅果,堅果能補充好多人體需要的營養,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在追劇或閒暇時光來上這麼一小袋堅果,別提有多開心了。但是有人吃著吃著就不開心了,因為他們吃到了問題堅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黑心小作坊製售假冒品牌奶瓶奶嘴 售價百元成本僅2塊錢
    正義網上海3月25日電(通訊員金劍軒)「貝親」是日本的知名母嬰用品品牌,也是中國母嬰消費市場上的暢銷品牌之一,該品牌奶瓶、奶嘴平時在市面上售價幾十至幾百元不等。然而,就有不法分子盯上了這塊「大蛋糕」,在黑心小作坊批量加工生產假冒產品。日前,上海市金山區檢察院以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對犯罪嫌疑人沈某某批准逮捕。
  • 你還敢在網紅直播間購物嗎?上海警方抓獲了50餘名主播
    8月28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經過2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成功偵破本市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5個,查處窩點8處,當場繳獲假冒多個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3000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廖某(女,27歲)等犯罪嫌疑人50餘名,其中41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