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堅果,很多人都愛吃。小小的一枚堅果不僅能補充能量和熱量,還能補充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最重要的是,還特別美味,香脆可口根本停不下來!然而近日,有人購買網紅堅果牽出了大案,涉案價值1000餘萬元,這是怎麼回事呢?
警方破獲一起網紅堅果制假售假案
去年底,家住浙江海鹽的姚先生,以126元的價格網購了2盒國內網紅品牌的堅果,這比他以前在線下超市購買的同款堅果要便宜一半,原以為是撿了個大便宜,沒想到買回來一嘗,味道不太對勁。姚先生說:「味道跟之前買的有點不一樣,口感上沒有正品那麼脆,吃起來比較軟。」
網上購買的堅果吃起來味道與以前購買的堅果口味相差甚遠,姚先生懷疑他買到了假貨,於是選擇報警。海鹽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受案後,立即將樣品送去這家堅果的生產廠家,經過廠家鑑定,商品確實是假冒產品。
從抓捕現場可以看到,該堅果制假窩點環境惡劣,各種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包裝袋散落在地上,甚至還有垃圾、拖鞋、衣服慘雜其中,衛生條件只能用「髒亂差」三個字來形容。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經過相關機構的檢測,這批「山寨網紅堅果」的黴菌數量竟然比正規的產品超標了10倍多。這種無良商家真是讓人深惡痛絕!
黴菌超標或致癌,吃多了可能急性中毒
黴菌超標的堅果,不僅容易腐敗變質,部分黴菌會產生毒素,過量食用可能有致癌風險。通常黴菌超標,都與企業的生產、儲存、運輸不當有關。一次吃太多,很有可能急性中毒,健康隱患不容忽視。
作為消費者,應如何鑑別真偽?
對比警方查獲的假冒產品和從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品,可以直觀地發現幾處不同。
首先從外包裝上來看,正品的印刷字體圖案更為清晰,就連每一個小包裝上也是如此,假冒商品的包裝袋印刷粗糙,字體帶有重影。
第二,假冒產品的生產日期是直接印刷出來的,不是由噴碼設備噴上去的。
第三,包裝袋的封口不同,正品包裝封口整齊劃一,但是假冒產品的封口凹凸不平,邊線都沒對齊。
第四,從重量上來看,假冒產品嚴重缺斤少兩。這也是由於造假窩點工人在生產時圖省事,只數堅果數量,不管堅果質量造成的後果。
購買堅果應注意什麼?
認準正規商家生產的堅果,日期越新鮮越好。
1、「閉口堅果」更安全
「開口堅果」更容易附著灰塵、雜質,脂肪物質使其氧化酸敗。當然有些堅果天生就是開口,那就要嘗嘗看有沒有黴味、哈喇味。
2、「原味堅果」更好
無論是五香味、蜂蜜味,還是抹茶味,「重口味」堅果大多高鹽高糖,經常攝入會提升患各類慢病的危險係數。甚至不法商家會鑽空子,將已經發黴變質的堅果用調味品矇混。
另外,不買「煎炸」和「過度烤制」的堅果,這類堅果營養物質會有部分流失,還有可能會由於過度高溫烹調產生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