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是一件學生和老師互相成就的事

2020-09-10 一漪漣水

我在xx完小教了四年,一直帶著一個班,從一年級跟到四年級,每年基本都是包下整個班的所有課程。自從一年級上學期學生考了倒數第一後,我及時從自身身上找原因,鑽研教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向優秀教師請教,帶著他們一步步往前走,成績也一年比一年好。從倒數第一走到了中間名次。

即使我每天都很辛苦備課,輔導,學生也比我努力,認真學習,但是他們的成績始終平凡,讓所有教師和家長都覺得我不會教書,也正應了那句話:「沒有不會學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我所在學校的教師教書都非常厲害,所帶的班級成績幾乎門門第一,我夾在他們中間,像只喘不上氣的小鳥,岌岌可危。

在2018年,也許領導看到了我的艱難處境,主動調離了我那所學校,還找我談了談心。

「給你換個環境,換個心情,我看你在那裡太壓抑了,好像都沒開心過。」

我聽了心理很感動,緊繃的臉有所鬆動,向他表達了謝意,並承諾一定盡職盡責地教學。

9月份,我去了新的學校,有了新的校長,新的同事。我從來不是個懷舊的人,來到了新環境,一頭扎進工作中。

第一次帶六年級班,任教語文,科學,思品,英語,體育,音樂,美術,再一次感受到了絕望。


由於之前沒上過六年級,我備課都要花很長時間,下課的15分鐘,趕緊備課,絕對不能打無準備的戰。

隨著我的不斷忙碌,教學之車也走上正軌。心情也不再像之前那麼壓抑了,只是到月考的時候,我還是會感覺到了崩潰。

我一個人要改四門課的試卷,100多份試卷,30多份作文,改到想吐。

印象最深的是:星期六,我獨自一個人在辦公室裡改試卷,改著改著,看著辦公桌上那一堆堆試卷,心情煩躁地想打人,丟下試卷,獨自一個人跑到操場上生悶氣,我也不知道生誰的悶氣,反正就是心情非常不好。走了一圈又一圈,心理積鬱的那股氣終於消散了,跑回去繼續改。

蒼天不負有心人,期末考試,我們終於取得了好的成績,科學和思品成績遙遙領先,更是有6名同學進了全鄉前20名。

但是遺憾的是主科語文還是沒有取得好的成績,整體並沒有多大進步。

第六年,我第二次帶一年級。這次我胸有成竹,滿懷信心。

所有學生都很可愛,活潑,最主要是對學習特別感興趣,做作業也是非常積極。

上課時,學生也是積極主動跟我互動,真正做到了輕鬆快樂學習。




期末考試的時候,所有學生語文成績都是九十多分,更是有好幾個都是滿分,綜合成績全鄉第一,雖然數學不太如意,但成績也是全鄉第二,而且跟第一名的差距比較小,還是有上升空間的。

整個鄉的所有教師都覺得我是在拿命教書,都知道了我是位優秀的教師。

確實,我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連戀愛都不談,導致一大把年紀了還孑然一身,但是我從來不後悔。

還記得大學時候,老師問過我們一個問題:&34; 我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 「maybe!」

不管是為了生活,還是對自己職業的負責,工作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今年有幸被領導眷顧,安排我去培訓,不能再接著跟班,所有家長聽說了,都很捨不得。班級第二名家長知道換了班主任,換了任課教師,在開學前一天轉學了。別的同學的家長也在微信上肯定了我的努力與付出,這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被肯定。





我從第一年帶出了倒數第一的班級到第六年帶出了第一的班級,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但是也驗證了了我是個會教書的老師,也是個負責任的教師。

教書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也是不斷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過程。你給學生傳授了知識,教會了他們好的習慣,讓他們考出了好的成績,為孩子和其家長帶來了喜悅,孩子也成就了老師——家長肯定老師的優秀,領導也會放心把好的班級交給你,那麼帶的班級考出的成績也會越來越好。

總而言之,教師是門職業,是學生和老師互相成就的一門職業。

相關焦點

  • 萊西一中李展飛:《當老師和學生互相看不起……》
    於是我就看到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在這所學校裡,學生和老師,互相看不起。 老師們看不起我們考到這樣一所學校裡,其實我們也看不起他們在這樣一所學校任教。在我們眼裡,能在這樣的學校任教的老師,想必水平也高不到哪裡去。 後來的四年,也確實讓我見識了一些奇葩老師,經歷了一些奇葩的事情,直到我畢業幾年後,那所學校的兩任校長先後被抓,我不免又搖搖頭,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 不做「董事長」,甘為「教書匠」!他的心裡只裝著教書和學生
    他的心裡只裝著教書和學生無數個日夜,他帶著學生在工作室裡鼓搗電子產品,經常學生吃飯休息去了,他還在這裡忙到深夜。一日三餐,都是妻子李桂平拿著不鏽鋼碗,一趟趟送過來。一間四五十平方米的客廳,靠牆的正中央擺放著一臺65寸的電視機,房間裡架設著家用攝像機,兩千瓦的燈光設備和兩把大傘,客廳搖身一變為錄播室。當半夜萬籟俱靜之時,黃有全就在這裡開始錄播微課、慕課,天亮才收工。
  • 教育是一場愛的修行,老師和家長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保持對老師的信任感,學會與老師合作,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促進班級和自己孩子的發展。當孩子很用心地做了一件事,期待老師的肯定和讚揚,但老師卻按照自己的要求只指出孩子的問題,而沒有肯定孩子的努力;有時,孩子好像沒做什麼事,但是老師卻表現出極大的驚喜和肯定,連孩子自己都覺得很奇怪。
  • 2019年,老師們要做三件事:善待學生、創造自我、解放自己!
    在如今的社會,教書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胡攪蠻纏的應試教育、無事找事的教學檢查、頭痛欲裂的繼續教育、鋪天蓋地的考核考試、膽戰心驚的成績評比、岌岌可危的人身安全等等讓老師們覺得毫無快樂可言,整天愁眉苦臉,提不起精神。
  • 教育是一場愛的修行,老師和家長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頭條
    當孩子很用心地做了一件事,期待老師的肯定和讚揚,但老師卻按照自己的要求只指出孩子的問題,而沒有肯定孩子的努力;有時,孩子好像沒做什麼事,但是老師卻表現出極大的驚喜和肯定,連孩子自己都覺得很奇怪。 這時,家長便會感到疑惑:「連批評和讚揚都不在點上,老師真的了解我的孩子嗎?」
  • 教育是一場愛的修行,老師和家長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 頭條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保持對老師的信任感,學會與老師合作,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促進班級和自己孩子的發展。 當孩子很用心地做了一件事,期待老師的肯定和讚揚,但老師卻按照自己的要求只指出孩子的問題,而沒有肯定孩子的努力;有時,孩子好像沒做什麼事,但是老師卻表現出極大的驚喜和肯定,連孩子自己都覺得很奇怪。
  • 致家長: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所以,有了老師的教,家長的育,教育這件事才完整。要知道,你的孩子只是老師眾多學生中的一個,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是你不一樣,你是孩子世界裡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 教書41年的鄉村老師,要不要管這些學生呢?
    最近遇到一個鄉村老師,他給我講了他現在遇到的難題。他說在鄉村教書41年了,感覺現在的農村孩子一代比一代差,沒有讀書學習勁頭,臨近退休接手了一個40多人的班,有差不多20個平時作業根本不交,有兩個上課就睡覺。他也苦口婆心的勸說過,和學生的爸爸媽媽也溝通過,但是於事無補。
  • 整節課都和學生吹散牛?這樣的老師是誤人子弟!
    學生除了學知識,他還是個人,我們不能只看到他學知識而忽視了他還是個人。老師教學生也是一樣的,老師不僅需要會教書,更應該學會怎樣去育人。教學是要有溫度的,而不是冰冷的,老師要讓學生感覺到教他的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而不是只會授課的老師。
  • 同一件事情要老師重複做上百遍,老師怎麼能安心教書呢?
    縣教育局就把這些學生名單反饋到鎮中心學校,鎮中心學校再反饋到各個學校,學校再安排老師下村入戶走訪完成調查。在這裡我來講解一下鄉鎮中心學校是個什麼機構!網友所在的學校安排老師入戶走訪之後,把調查的信息填好上報給中心學校相關的管理人員。第二天,中心學校的另一位管理控輟保學的人員也發來了一份文件。這份文件裡面是教育局根據大數據比對,發現部分學生不在本地讀書,叫下面的學校入戶去核對一下學生在哪裡上學。其實,學生資助的文件和控輟保學的文件,這兩份文件上的學生都是重合的,而且信息基本類似,控輟保學的信息要多一些。
  • 同一件事情要老師重複做上百遍,老師怎麼能安心教書呢?
    網友所在的學校安排老師入戶走訪之後,把調查的信息填好上報給中心學校相關的管理人員。第二天,中心學校的另一位管理控輟保學的人員也發來了一份文件。這份文件裡面是教育局根據大數據比對,發現部分學生不在本地讀書,叫下面的學校入戶去核對一下學生在哪裡上學。其實,學生資助的文件和控輟保學的文件,這兩份文件上的學生都是重合的,而且信息基本類似,控輟保學的信息要多一些。
  • 一生E本|致家長: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薦讀)
    教育,從來就不應該是一件孤軍奮戰的事。「教育」二字,包含著「教」與「育」。老師傳授知識,家長養育孩子。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所以,有了老師的教,家長的育,教育這件事才完整。但其實,老師與家長都有同樣的出發點和同一個目標,就是教育孩子成才。老師和家長,從來都不是對立的陣營。家長支持老師,不護短,教育才有力量。老師管教學生,不姑息,孩子才有未來。教育最需要的不是家長的監督、責怪與質疑,而是安靜的支持。你支持老師,其實也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長。
  • 究竟是老師培養了學生,還是學生成就了教師?
    聽我藐藐網上看到有人提問,孔子因材施教,教出了不少優秀的學生,但孩子為何卻是一個庸才?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究竟是老師培養了學生,還是學生成就了教師」。我的答案是:老師和學生互相成就,這大概也是「教學相長」所應有的含義。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兩塊冰冷的石頭因為撞擊就產生了火花,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種作用與反作用,促成了學生和教師的共同成長。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學生與老師的資質稟賦必須在相似的量級上。
  • 昨天杭州這麼多學校的老師和學生 都在做一件幸福的事
    昨天,崇文實驗學校、錦繡育才教育集團、勝藍實驗小學、賣魚橋小學、文一街小學、長壽橋小學……這些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在做同一件幸福的事:在陽光下奔跑、運動。錦繡育才教育集團:崑曲廣播操 適合男女生訓練廣播操用崑曲來做,是不是很新鮮?
  • 為何有老師不讓孩子當老師?為教育懲戒權叫好,吳非:不跪著教書
    假期回老家,聽以前的同事說了一件事:一女老師在教室批評一男生,該生當場扇了她兩耳光後衝出校門,為避免追責,女老師馬上停下手裡的事到處去找這個學生。類似這樣的新聞現在網上到處都能看到,每次看到就會看到下面的評論分成針鋒相對的兩派:一派說老師不容易,一派在罵老師。
  • 米樂英語外教瑪麗:尊重學生才能成就學生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這樣才能成就每一個學生。」米樂英語外教瑪麗(Marie D)認為,每個人都是從錯誤中學習、成長起來的,無論學生是在犯錯還是在進步,老師都應該尊重學生,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支持。
  • 教育就是師生的互相成就
    這天的校園,鮮花湧動,映著孩子們的純真笑臉,和著著童稚的聲聲祝福,讓神聖的校園充滿了溫馨歡樂的色彩。早上,剛踏進教室,一聲聲:老師,教師節快樂!此起彼伏,不絕於耳,一支支花朵立刻湧上講臺。班級裡立刻湧動著溫馨的暖流。這時,門外這時傳來一聲脆脆的:老師,節日快樂!我回過頭一看原來是小博,手裡捧著一支鮮豔的玫瑰花。小博現在不是在別的班級嗎?
  • 致家長: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再忙也要讀一讀)
    所以,有了老師的教,家長的育,教育這件事才完整。但其實,老師與家長都有同樣的出發點和同一個目標,就是教育孩子成才。老師和家長,從來都不是對立的陣營。家長支持老師,不護短,教育才有力量。老師管教學生,不姑息,孩子才有未來。
  • 挺起腰杆教書才能教出站直的學生
    教師們紛紛在朋友圈轉發,大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後的舒緩,有「久旱逢甘霖」的欣愉,更有一種「挺起腰杆,站著教書」的大義凜然!記得吳非老師在《不跪著教書》中說:「中國首先要有鐵骨錚錚的老師,教育辭典裡才配有『鑄造』這個詞。」
  • 好老師會做的20件事
    不管什麼年紀的學生,都會喜歡教書教得很愉快的老師。不要搞錯了:努力和付出並不妨礙你教書的樂趣。事實上,我在教導學生上所學到的重要事情之一就是。我在課堂外越努力,尤其備課上的努力,我在課堂裡的樂趣就越大。當學生說某位老師滿有趣,或某老師上課很好玩,意思並不是那老師很好笑或一直玩遊戲,也不是說上課沒有在教導和學習。他們只是說那老師樂在其中,構成了教室氣氛很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