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腰杆教書才能教出站直的學生

2020-08-16 魏書生教育思想研究

《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來了!教師們紛紛在朋友圈轉發,大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後的舒緩,有「久旱逢甘霖」的欣愉,更有一種「挺起腰杆,站著教書」的大義凜然!

記得吳非老師在《不跪著教書》中說:「中國首先要有鐵骨錚錚的老師,教育辭典裡才配有『鑄造』這個詞。」

確實如此,一個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更談不上鑄造國家的脊梁!為了教出站直的學生,老師必須挺直腰杆教書,中國這一代的教育,理當直立而抖擻。

教育懲戒賦予教師育人的權利,凸顯教師育人的使命。教育懲戒是教育的輔助手段,給教師挺直腰杆育人提供了外力支撐,更有利於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的落實。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不管是立人還是興國都離不開育德。學校與家庭、社會一樣,承擔著教育使命,教師的義務不止在教書,更在育人,育人是教育的第一要務。上推兩千五百多年前,我們的教育大師孔子就已經明確了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的順序。他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弟子在家講孝道,出門盡悌職。言行謹慎講究誠信,廣泛愛人,親近有仁德的人。這些做好之後,有剩餘力量,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可見,「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是把做人放在第一位,追求學問放在其次。

周國平說:「有德無才者,其善多為小善,謂之平庸。無德無才者,其惡多為小惡,謂之猥瑣。有才有德者,其善多為大善,謂之高尚。有才無德者,其惡多為大惡,謂之邪惡。」

一個人,有德才有善,有才輔之,才能把人從平庸變成高尚;無德就有惡,有才無德,就墜入惡的深淵。荀子在《勸學》中引用君子的話「學不可以已」,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可以彌補不足,成就德行,提高修養,使一般人變成君子,使君子變成聖人。不學習,就會停滯甚至倒退。

前不久,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兩位博士生被學校勸退處理。是因為他們不專心學業,天天混日子。父母得知他們被學校勸退時,肯定有扼腕的惋惜,更有捶胸頓足的心痛。

他們在最好的年齡選擇上學,卻不務正業,是對父母的孝順嗎?長期沉迷學術以外的活動,是躬身自修,見賢思齊嗎?不請假,不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是嚴謹的治學態度嗎?

是什麼讓他們剪斷了騰飛的翅膀?是做人的停滯導致學習的中止,人不立,己不修。

因此,教育的使命在立德樹人,人立,行之遠;人不立,行之止。

教育懲戒來了,讓教師的育人輔助手段從「合情合理走向「合法」。我們做教育,好多孩子與老師合作得很好,好多家長也主動與老師配合,明白老師的教育初衷就是育人。但也不乏個別學生習慣養成不好,紀律意識淡薄,違反學校規定,給教師的教育帶來麻煩和困惑的現象。《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會對減少這些現象起到良好的效果。沒有教育懲戒,不等於老師就束手無措。《規則》中的一般懲戒,如點名批評,責令賠禮道歉,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適當增加運動要求,不超過一節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站立或者面壁反省,暫扣學生用以違反紀律、擾亂秩序或者違規攜帶的物品,課後留校教導等。恐怕有二三十年教齡的教師,這些輔助手段在教育引導學生的過程中多用過,要不然我們現在面臨的「聰明而不成器」者會越來越多。只不過是教師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靠的不是「法」,而是「情與理」,他們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中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生能接受的教育措施來約束來引導。《規則》中明確了教育懲戒,讓教師的教育手段更「名正言順」,不僅合情合理,而且合法。這一《規則》會讓所有教師尤其會讓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經驗不夠豐富的青年教師更有育人的底氣,助其放開手腳大膽育人。

教育懲戒更增添了學生心中的敬畏。心中無「畏」,「敬」容易落空,但沒有對教師對規則的敬畏,知行難以合一。比如上課遲到,一次兩次是偶然,但常常遲到就是缺少對時間的敬畏,對規則的敬畏,對老師的敬畏。學生不是不懂遲到的壞處、好習慣的意義。單憑說教,遲到次數可能會遞增;但如果輔以教育懲戒,遲到次數可能就遞減。我們理想中的教育是不斷「喚醒」,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若干次。但對於有的學生來說,短時間內很難靠教師專業學識,精神感召,人格魅力喚醒,而是靠教育懲戒喚醒。確切的說,是先靠教育懲戒制止錯誤行為,再靠引導督促養成。

教育懲戒來了,家長不要擔心,您應該看到教師教育的義務與權利的天平平衡了。它不僅可以讓教師安全、踏實、挺直腰杆教書育人,保障教育效果;而且是對學生成長最好的呵護。遇到熊孩子,教師有義務教育他,更有權利教育他,更有措施懲治他。懲治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教師挺起腰杆,教出站直的學生!


作者:馬惠玲北京實中副校長

全國先進工作者

北京市特級教師

河北省首批正高級教師

北京市師德先鋒

海澱區優秀「四有」教師

海澱區優秀班主任

紫竹院學區最美教師

河北省勞動模範

河北省中小學名師

河北省骨幹教師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

唐山市第六批優秀市管專家

唐山市勞動模範

唐山市十大傑出青年

唐山市十佳教師

相關焦點

  • 吳斯懷喊話臺當局:挺起腰杆!
    國民黨民意代表吳斯懷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呼籲臺當局防務部門應該挺起腰杆,對美提出軍售案該拒絕的就要拒絕,不要照單全收。吳斯懷稱,明年1月,美國總統就要舉行政權交替儀式,而按照競選期間拜登所發表的政見,他的對外方針與川普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以後的中美關係可能會發生變化。
  • 跪著的老師絕對教不出站直的學生,是什麼意思呢?
    近年來在中國,教書和育人慢慢的被分裂開,老師這個職業,也越來越多的蒙上了一層微妙的色彩。老師這個職業除了教書,更重要的還有育人。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老師只盡到了教書的職責,育人卻略顯得有那麼點尷尬。網上的一個視頻,四個學生在課堂上談笑風生,還不忘大口吃肉,小酌幾杯美酒。根本無視講臺上的老師,肆意妄為著……而講臺上的老師,依舊慷慨激昂地講著課,似乎屏蔽了這個無法無天的角落。教育是份憑良心的職業。老師管教學生,多是費力不討好,傷身傷心甚至喪財喪命的事。現在的家長,不會有多感激老師。
  • 【小黃醫生說】挺起腰杆,莫被腰椎間盤突出嚇倒
    【小黃醫生說】挺起腰杆,莫被腰椎間盤突出嚇倒 2020-12-02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矮人三分腰杆都直不起來?NO!穿雙內增高鞋,讓你挺起腰杆做人
    富貴鳥真皮內增高鞋人變高了,自然更自信了,挺起腰杆做人,特別酷。增高鞋男鞋隱形內增高皮鞋增高鞋男鞋隱形內增高鞋,這樣子的鞋子能讓你悄悄地增高,能讓你挺起腰杆子做人了。增高鞋男鞋隱形內增高皮鞋身高太矮,自己總覺得是矮人三分,腰杆子都不敢直起來了,現在有了增高鞋以後就好多了。
  • 你不能在寫作時挺起腰杆,放下筆來卻又佝僂著身子
    #寫作#你不能再寫作時挺起腰杆關鍵是,不要在寫作時挺起腰杆,放下筆來卻又佝僂著身子。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能管教孩子的地方,還有一個是監獄
    ……編輯照這樣看來,似乎站著教書的老師跪著教書的老師,雖說尊嚴掃地,良心蒙塵,但好歹能夠苟延殘喘,苟且偷生。,老師被處理;學生上課玩手機,老師搶奪手機遭停職;湖南鮑老師,只因讓學生寫作業,卻倒在了血泊中;遼寧朱老師,只因沒收學生撲克牌,慘死在講臺旁……對學生管教成了被處理的證據;對學生管教成了喪命的武器。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我從來沒有因為孩子遲到而打過哪個孩子一巴掌!我勤勤懇懇教書,為什麼會受到一個這樣的待遇。另一位老師的遭遇,更讓人出離憤怒。去年6月8日高考結束當晚,四川某中學班主任杜老師遭到毆打,原因是他曾管教了上課玩手機的學生,讓家長有怨氣,家長在多次約酒被杜老師拒絕後,帶人毆打了杜老師。致使杜老師全身多處皮外傷和頭痛頭暈,他當時抱著的3歲女兒也受到驚嚇。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請挺起你筆直的脊梁
    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一位優秀的老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應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用自己良好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素養去引導學生,君子隆師而親友。要知道,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在輿論的推動下,該縣教育局終於認識到錯誤,撤銷了追加處分,優秀的老師又能重新走上心愛的講臺。但是,更多管教學生的老師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 為教育懲戒權叫好,吳非:不跪著教書
    《送東陽馬生序》時讀到這樣描述學生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文字:「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如果老師罵了學生,那時的人不僅不會頂嘴,還會「色愈恭,禮愈至」,偷偷地打量老師的心情,等老師心情好了再繼續請教學業上的問題。試想,如果是這樣的學生,天下哪個老師會不開心,畢竟邁入師範門時一定都有著一顆「得天下英才而教」的幸福感的。
  • 醫生:教你6動作,堅持一個月,讓你挺直腰杆
    醫生:教你6動作,每天只需10分鐘,堅持一個月,讓你挺直腰杆,回歸健康體態!1、收下巴貼牆站具體方法: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腿夾緊膝蓋稍用力後挺,臀部肌肉收緊,小腹微收,自然挺胸,兩肩要平並稍向後張,兩臂自然下垂輕貼身體兩側,脖頸挺直緊貼衣領,下頜微收,頭向上頂。
  • 貴州拖欠教師工資4.7億:醒醒吧,餓著的老師,教不出好的學生
    作者:喬巴(富書主編)餓著的老師,教不出好的學生餓著的老師,教不出好的學生,只有讓每個老師都拿到應得的回報,這個社會才會更公平,孩子才會更優秀。廬山二中的李老師,由於上課管教學生,動手打了學生,結果被學生錄了視頻,傳至網絡,結果李老師背上降薪級工資、安排至邊遠學校任教、師德不合格等多項處罰。白巖松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老師對學生有沒有懲罰的權利?如果問老一輩的人,回答一定是必須的,嚴師出高徒!
  • 「教書」與「育人」如何才能兼得
    近日,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發布了一項對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和南昌6城市中小學生的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學生對教師能「耐心解答,共同探討」的認同度為54.7%;對「肯定學生的思想,鼓勵大家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認同度僅15.5%,這說明八成多的學生在自由思想或表達方面未能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肯定。
  • 教書是一件學生和老師互相成就的事
    自從一年級上學期學生考了倒數第一後,我及時從自身身上找原因,鑽研教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向優秀教師請教,帶著他們一步步往前走,成績也一年比一年好。從倒數第一走到了中間名次。即使我每天都很辛苦備課,輔導,學生也比我努力,認真學習,但是他們的成績始終平凡,讓所有教師和家長都覺得我不會教書,也正應了那句話:「沒有不會學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西南民族大學教授元旦集體討薪:餓著肚子的老師,教不出好學生!
    作者:喬巴(富書主編)餓著的老師,教不出好的學生今天是2021第一天,大家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可是一條新聞上了微博熱搜,又悄然消失。1月的成都,寒風已經很凜冽。可是西南民族大學的幾十位教授和老師卻聚集在校門口,公開討薪。他們高喊"還我績效」,要求學校做出回應。
  • 14歲上北大18歲上研究生,教書從不帶課本,卻深受學生喜愛
    一所大學最寶貴的財富就在於這個學校的老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只有優秀的老師才能培養出來卓越的學生。在哈爾濱理工大學就有這樣的一位老師,他衣著簡樸,甚至看不出來有一點點老師的樣子,但他卻是學校裡的傳奇老師——王曉琮。
  • 陶行知:好的老師,不教書!
    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生學有什麼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學聯絡起來:一方面要先生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所以要想學生自得自動,必先有教學生學的先生。這是教學應該合一的第一個理由。《陶行知文案》陶行知說世界上的先生可分為三種:第一種先生只會教書,只會那一本書要兒童來讀它、記它,把小孩子作為書架子。第二種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凡是學生需要的,他都拿來給他們。把學生需要的知識給學生,先生仍以教為中心。
  • 私立學校教書一年,學生成績29分,家長埋怨老師,教不好就換人!
    下面我們看一下一位老師的經歷前兩年剛畢業,也在私立學校教書一年,對於教育事業充滿了熱情。但總會受到質疑。記得剛接手的一個班,班裡數學成績其實總體都不是特別好。在一次期中測試一個學生的成績只考了29分。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家長對教師的評價,雖然我知道每個班都有成績好和成績不好的學生。但聽到家長投訴真的會打擊自己的信心。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能力有自信首先,不要質疑自己的教學能力,有時候是學生自己不爭氣不願意學習,如果你已經管了,那麼就不是你的問題。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部門出手了,老師懲戒學生合法
    教五年級時,孩子比較調皮搗蛋,課不聽,作業也不寫,每天就在混日子。罰他們站著聽課,他們倒發脾氣了,直接摔椅子離開了課室,逃學了。老師怕他們出事,她只能讓班裡的孩子先自習,自己跟著出去找孩子。第二天,老師便收到一大堆投訴,這個家長說老師丟下孩子不管,不務正業,那個家長說老師放任孩子去網吧,不負責任。學校讓老師先停職,反省一個月。
  • 不做「董事長」,甘為「教書匠」!他的心裡只裝著教書和學生
    只教好一名、十名、百名學生,這並不讓黃有全滿足。讓成千上萬的學生都受益於他的課程,才是他的職教情懷。名片黃有全,男,1966年生,中共黨員,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他的心裡只裝著教書和學生無數個日夜,他帶著學生在工作室裡鼓搗電子產品,經常學生吃飯休息去了,他還在這裡忙到深夜。一日三餐,都是妻子李桂平拿著不鏽鋼碗,一趟趟送過來。一間四五十平方米的客廳,靠牆的正中央擺放著一臺65寸的電視機,房間裡架設著家用攝像機,兩千瓦的燈光設備和兩把大傘,客廳搖身一變為錄播室。當半夜萬籟俱靜之時,黃有全就在這裡開始錄播微課、慕課,天亮才收工。
  • 教書即讀書
    冷老師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遍插茱萸的習俗,展開師生交流,直接揭示出「陋習」的含義。為什麼這樣設計?冷老師認為,編者在習題中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什麼叫『陋習』?問問周圍的老人,以前生活中還有哪些陋習?把你了解到的寫下來。」這個問題重點在提醒教者關注閱讀與生活聯結,而不是讓師生糾纏於「陋習」含義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