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自費購買 3D 眼鏡爭議,背後是影院的生存窘境

2020-12-27 愛範兒

不知道多少朋友有過在電影院單獨購買 3D 眼鏡的經歷?

如果你通常也是一時興起去電影院,每次看電影都要買副 3D 眼鏡,那麼你應該和我一樣,從家裡整理出來的 3D 眼鏡可以擺個攤了。

看電影時的 3D 眼鏡究竟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應該觀眾自行購買?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在 5 月 27 日認為,讓觀眾單獨購買 3D 眼鏡,是影院轉嫁自身義務的不合法行為:

3D 眼鏡是觀看 3D 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提供 3D 眼鏡是觀影服務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消費者按照 3D 電影的票價購買了觀影服務,影院經營者就應當依約向消費者提供滿足觀影要求的全部服務,包括向消費者提供 3D 眼鏡等觀影設施。

然而 3D 眼鏡並不是在中國 3D 電影市場上唯一的一個 bug,3D 眼鏡幾乎折射出電影工業在新技術尚未成熟的情況下,電影藝術被資本綁架,套上了技術的枷鎖,以及電影院線在過度擴張後的生存窘境。

你怕是不記得當年 3D 眼鏡是要收押金的了

當我們需要花 3-5 元購買 3D 眼鏡時,可能有的人已經不記得好多年前,看 3D 電影是要為 3D 眼鏡支付押金的,2013 年的時候押金高達 100 元呢。

這需要從 3D 放映技術講起。

放映 3D 電影的投影機主要有主動式(又稱快門式 3D)、被動式(又稱偏光式、偏振式)兩種。

▲ 快門式 3D 眼鏡

主動式 3D 通過把畫面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連續交錯顯示,同時通過控制快門式 3D 眼鏡的左右鏡片開關,使得左右眼能夠在正確的時刻看到相應畫面。

主動式 3D 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來實現 3D 效果,配合使用的快門式眼鏡成本較高,在 2015 年左右的成本為 200-300 元。快門式眼鏡除了成本高,還需要充電,並且觀眾看久了眼睛會累。這麼貴的眼鏡,為了讓觀眾使用時更加愛惜,當年收押金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今國內的影院大多使用被動式 3D 技術進行放映。被動式 3D 放映機價格更貴,但是所使用的 3D 眼鏡就變成了我們如今在影院看 3D 電影佩戴的眼鏡。

現在的 3D 眼鏡不需要充電,成本約為 1-2 元甚至更低。

▲ 被動式 3D 眼鏡原理

有的影院把 3D 眼鏡當做一次性用品來售賣,對外所使用的理由是「衛生問題」。然而在影院經營者看來,這更多是為了節約經營成本。

用影院經理告訴我們:現在的 3D 眼鏡如果要重複使用,就需要使用質量更好的,自然成本也高一些,另外還要有員工專門負責,其中涉及派發、回收、擦拭、消毒、包裝等等工序,在高峰期根本忙不過來,況且眼鏡經常會被劃花等損壞,後續重複使用起來觀眾體驗也不好。

如此一來,對於影院來說,單獨售賣 3D 眼鏡不僅是一個節省人力成本的方式,還是一個額外的收入。

正如影院裡售賣的經典零食爆米花,其實是影院重要利潤來源。3D 眼鏡這一項雖然單價不高,但毛利率也高,因此是讓影院、院線開源節流的一個方式。

3D 影片折射影院的艱辛運營

不過在「3D 電影」上開源節流的方式很多,並不僅限於讓觀眾單獨購買眼鏡,比如有的影院會在放映機上使用瓦數較低的燈泡,或者為了提高電影票價把 2D 電影強轉成 3D。

一些影院在放映 3D 電影時為了控制運營成本,還會在放映設備上使用瓦數偏低的燈泡。一般影廳放映 3D 電影可能使用 4200W 或者 6500W 的氙燈,前者價格約為 8000 元,使用壽命 1200 小時。後者價格約為 10000 元,使用壽命為 500 小時。

知乎網友 @羅嘯在曾經算過這樣一筆帳,如果一個影院有六個廳,平均每天放映 10 個小時:

使用壽命 500 小時的 6500w 氙燈,平均使用 50 天,一年要 7.3 個燈泡,六個廳就是 43.8 個燈泡,影院在購買燈泡上的成本是 44 萬。使用壽命 1200 小時的 4200w 燈泡,平均使用 120 天,一年要 3.05 個燈泡,六個廳就是 18.3 個燈泡,單個燈泡 8000 元,算下來一年就是 14.6 萬。

僅僅是使用不同瓦數的燈泡,這家影院一年就能節省 30 萬元的成本。這個成本對於普通影院來說,這可不是一筆小開支。

另外,近些年來一些電影發行方為了拉高電影票價而強行將一些電影轉為 3D 的行為,正在打擊消磨觀眾對 3D 電影的熱情。

拍攝製作 3D 電影會增加製作方的成本的,然而將電影從 2D 轉制為 3D 的成本就只需要 500 萬左右,強行轉制 3D 的電影,電影票價當然是比 2D 要貴的。但 3D 版本能帶來的收益卻可以多幾千萬甚至更多。這種能省錢還能賺錢的操作,製片方的如意算盤打得真響。需要說明的是,影院播放 3D 電影還要和 3D 技術公司對票房進行分帳。

應該也有朋友和我一樣有過同樣的經歷:買了號稱 3D 電影,端坐電影院,發現居然是只有字幕是 3D 的。

▲《諜影重重 5》在 2016 就把不少觀眾「看吐了」,圖片來自:《諜影重重 5》

強行轉制 3D 電影中一些亮度較低的場景,可能會變得模糊不清。如果畫面晃動厲害,看完電影出來有的觀眾可能還會頭暈噁心,把人看吐。當電影藝術被被資本綁架,套上了技術的枷鎖,觀眾也不會買帳。

熱衷於開源節流的電影院,確實在面臨著相當嚴峻的營收問題。

2019 年以來,國內新增影院 511 家,新增銀幕 3250 個,中國銀幕數量達到 63329 塊,是全球電影銀幕最多的國家。

雖然上個月《復仇者聯盟 4》的上映讓影院一度像春運,然而這一波熱潮過後,過度擴張的事實背後是「大概一半的電影院是虧損的」。

與此同時,實體電影院也受到了視頻網站這些流媒體的衝擊。不少院線電影在上映不久後,就能夠在視頻網站上通過 VIP 或者支付很低的價格觀看,逐漸有觀眾開始選擇線上觀看。

3D 電影熱潮褪去,裸眼 3D 技術仍未成熟

2009 年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是很多人的 3D 電影啟蒙片。這部將多個奧斯卡獎項收入囊中的美國大片,其更深遠的影響是讓全球觀眾首次體會到了 3D 電影的震撼和魅力。

《阿凡達》的上映激活了整個電影市場。中國的電影銀幕數量差不多也是從那時起,進入爆發式增長,從 2011 到 2018 年間增長了 6 倍多。

▲ 圖片來自:影視產業觀察

然而在近年來,全球多個地區的 3D 電影票房都開始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去年全球 3D 電影票房為 67 億美元,佔全球票房 16%,較前一年下滑了 20%。其中北美地區的下滑 34%,亞太地區下滑 14%。

特殊的電影引進、票房分帳方式,讓 3D 電影在過度擴張的國內影院中大行其道。參差不齊的 3D 製作水平,一面在刺激觀眾的視聽,一面也在破壞觀感,進影院看電影就是為了休閒娛樂,總不能變成一場關於 3D 觀感體驗的豪賭。

▲ 北美 3D 票房從 2010 年開始下滑,圖片來自 Variety

除了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逐漸對製作 3D 電影持有更保守的心態,國內不少 2D 電影憑藉劇情和製作也有很不錯的口碑。一些國產大片也逐漸回歸心態,製作 2D 電影,而不是強求 3D 發行。

這項技術可以為觀眾提供更為沉浸的觀賞體驗,那究竟什麼時候才可以不戴眼鏡看 3D 電影呢?

目前比較流行的兩種裸眼 3D 實現方法,分別為光屏障式技術和柱狀透鏡技術。但這些技術仍存在可視角固定的問題,也就是,這種裸眼 3D 只能從單個視角(單人)觀看,而且在看的時候還不能隨便動。

與影院 3D 技術有關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但如何將最新的技術在電影工業中應用,為全球觀眾提供圖像清晰流暢的觀影體驗,依然是一個有待攻克的難題。

▲ 卡梅隆,坐在《阿凡達》電影中的裝置上,圖自 《紐約客》

《阿凡達》導演卡梅隆等電影人依然看好 3D 技術,為了在《阿凡達》續集中讓觀眾體驗裸眼 3D 技術,這部電影一直在跳票。最新定檔上映時間為 2020 年 12 月 18 日,至於是否還會跳票,就要看卡梅隆和他的技術團隊了。

相關焦點

  • 看電影自費買3D眼鏡屬霸王條款 西安的電影院狀況究竟是啥樣?
    華商網訊 (記者 張佳萌 實習生 劉曉珠)5月27日下午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針對「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問題發聲,指出看電影要自費買3D眼鏡屬霸王條款。  網友對於此事也是議論紛紛,有的認為出於個人衛生考慮,自費購買眼鏡很正常;也有的認為影院提供眼鏡是義務,消費者有權考慮是否使用。那麼西安的電影狀況究竟是啥樣?
  • 影院是否都免費提供3D眼鏡?不落實的影院依然存在
    市民王先生向長江日報記者反映,漢陽芳草路紐賓凱影城,仍要消費者自費購買3D眼鏡。16日,長江日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來到紐賓凱影城後,發現不少市民在購票觀看3D電影《黑衣人》,多數觀眾都自備了3D眼鏡。沒有攜帶3D眼鏡的觀眾,影院方則免費提供可循環使用的3D眼鏡,現場並未發現必須自費購買的現象。
  • 中國消費者協會:影院要求自費買3D眼鏡涉嫌違法
    Mtime時光網5月28日報導 近日,有不少網友投訴稱,去影院觀看3D電影,影院不提供3D眼鏡,要求消費者自行購買影院出售的3D眼鏡。不少網友因此苦不堪言,額外支出是一方面,另外因為每次出門看電影前都忘記帶,家裡已經積攢了六七副眼鏡,實在是浪費資源。  昨日(5月2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通過官方微博發聲,表示「影院自行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服務義務拆分開來,轉嫁給消費者,加重消費者負擔,違背公平誠信,屬於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
  • 成都出現共享3D眼鏡 影院4小時收費兩元
    雖然看上去頗為高大上,然而部分市民對這樣的模式並不感冒,「這不是變著法強制消費麼,3D眼鏡一直都是影院免費提供的。」對此影院方回應稱,此舉是為了保證3D眼鏡的清潔,提升觀眾的消費體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共享眼鏡的價格並不高,一個普通的眼鏡使用4小時收費1.5元,兒童眼鏡或者夾片使用4小時收費2元,此外,租賃眼鏡需交付30元的押金,「當然如果不想用共享眼鏡,可以直接在我們這裡購買,價格只有5到10元。」不過這對男女對這次的消費顯然並不滿意:「以前都是免費提供3D眼鏡,現在一頓操作還得多給3塊錢。」
  • 影院回應要求觀眾自購3D眼鏡:為了公共衛生(圖)
    資料圖:3D眼鏡  近日,有網友吐槽稱,在石景山古城電影院看3D電影,需花費10元自購3D眼鏡。  影院負責人表示,要求自購3D眼鏡是為了觀眾的公共衛生。  也有觀眾認為,影院做法利於公共衛生。  影院稱公用眼鏡總被偷  影院副經理王曉利表示,2011年前使用的是公用眼鏡,「當時600多一副,被偷了很多」。現在讓觀眾自購,主要也是為公共衛生。「之前公用眼鏡不衛生,都不消毒,都只是拿布擦。人多時根本都不擦。現在人都講衛生,說清楚了,都會願意買」。
  • 利潤比電影票要高 溫州影院熱衷賣3D眼鏡
    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影院發現,目前除了萬達影城、盧米埃影城等少數影院的3D眼鏡可免費借用,其他影院的3D眼鏡都是售賣的。影院放映3D電影卻不提供3D眼鏡免費借用服務,大多熱衷售賣,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記得《阿凡達》上映時,市區僅有新中國影都、白鹿影城、新時代電影大世界等少數幾家影院。
  • 影院為防觀眾不愛惜 3D眼鏡收100元押金引質疑
    此外,觀眾對3D眼鏡的衛生狀況也表達了疑慮,認為影院在尖峰時段不及時對3D眼鏡進行消毒,容易讓觀眾患上眼疾……  因為缺乏行業標準,3D眼鏡在押金、清潔和損耗賠償方面亂象叢生,小小一副3D眼鏡,想說愛你不容易。  為防觀眾不愛惜,影院就能出狠招?
  • 看3D電影須先買眼鏡?影院稱為了防疫且可循環使用
    楚天都市報8月17日訊(見習記者劉楒睿 記者劉毅)近日,有市民反映,洪山區光谷廣場巨幕影城,入場時才告知觀眾不免費提供3D眼鏡,需要觀眾自行購買,他們對此表示費解。購票界面中並沒有關於3D眼鏡的提示楚天都市報記者了解到,該觀眾於15日下午,一行4人到巨幕影城觀看3D電影,入場時才被告知不提供3D眼鏡需要自行購買。他詢問影院工作人員緣由,得到的回覆是為了防控疫情。他認為,自己買了3D電影的票,影院就應當向他提供3D眼鏡。
  • 因為一副3元錢3D眼鏡,廈門一律師告影院,勝訴了!很多人問為什麼……
    現在許多影院都已經不提供免費眼鏡了需要消費者額外花幾塊錢購買一副在花錢購買3D眼鏡的時候你有沒有覺得哪裡不對?他當時是通過第三方網站購票的購票時沒有提示3D眼鏡需要自費購買到了現場工作人員才告知要額外花3元錢買一副3D眼鏡「現場雖然有告示牌提示,可那時候我已經買完票了,於是
  • 影院是否應提供3D眼鏡暫無規定 院方如明確告知則合規
    吐槽:到影院才知要買眼鏡  7月14日,有網友吐槽,自己購買了菏澤某影院兩張3D電影票,等到電影院後才發現觀影需要自備3D眼鏡。網友就此表示質疑,影院方給的態度是:「不租,不退。」鑑於電影就要開場,該網友只能「花天價」購買眼鏡後入場。
  • 3D眼鏡只賣不租?影院「規矩」侵權
    網絡配圖「電影票35.8元一張,因為是3D的,還不得不花錢購買了觀影用的3D眼鏡。」1月4日,家住長沙湘江世紀城的熊先生告訴記者,和朋友前往世紀金源沃美影城觀看3D電影《二代妖精》時,因影院不提供免費3D眼鏡,亦無租借服務,為保證觀影體驗,不得不另花5元購買了2副眼鏡。
  • 5塊錢一副的3D眼鏡 今後看電影你可能要自己掏錢了
    進超市購物,花幾毛錢購買塑膠袋,已經成為市民普遍接受的消費習慣。然而,看場電影花幾塊錢購買3D眼鏡,你能接受嗎?自11月起,重慶本土最大院線——UME影城悄然開始向影迷推廣自費3D眼鏡,雖然影城現仍提供免費3D眼鏡,但是重慶多家影城負責人向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表示,推行自帶3D眼鏡觀影的消費習慣已勢在必行。
  • 3D眼鏡你消毒了嗎?部分影院僅「擦擦了事」
    原標題:3D眼鏡你消毒了嗎?部分影院僅「擦擦了事」摘要根據衛計委相關規定,影城的3D眼鏡需達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的標準,否則容易引發紅眼病等疾病的交叉感染。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當你一手捧著爆米花,一手接過影院工作人員遞上來的3D眼鏡時,有沒有想過它被多少人戴過?有沒有病菌?
  • 影院停供3D眼鏡遭網友吐槽:我卻無權選擇2D版本
    ,而是需要消費者自行購買。這一現象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一些網友質疑這一行為給觀影帶來極大不便,質疑影院涉嫌強制消費。  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評論中訴說了她因為3D眼鏡而看不成電影的遭遇:11月22日下午,新浪網友「@Claire小北」在和平區濱江道某電影院觀看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17:10開場,提前5分鐘入場時才被檢票人員通知,需要自行購買價格5元的3D眼鏡。
  • 3D眼鏡髒兮兮觀眾擔心被感染 永華影城:來不及清洗
    東方網2月19日消息:這幾天,3D版、4D版《西遊·降魔篇》正在各大影院熱映,有讀者反映,一副3D眼鏡上一場觀眾看完還給影院,下一場觀眾接著戴,影院根本來不及作消毒處理,容易引起眼部疾病的交叉感染。
  • 西安個別電影院不免費提供3D眼鏡 業內人士:為了衛生、成本
    5月2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官方微博發布一則消息,題為: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影院轉嫁自身義務,不合法!5月29日,華商報記者走訪了西安6家電影院,發現有個別電影院存在不免費提供3D眼鏡的情況。
  • 3D眼鏡在溫州不同影院能通用?記者走訪大發現
    陳先生說,買了這麼多副眼鏡,已經弄不清楚哪副是從哪家影院買的,每次觀看電影這麼折騰很麻煩,「一副3D眼鏡能否在溫州所有電影院通用?」記者帶著他的疑問,走訪了市區十多家影院,發現3D眼鏡通用一事實現起來還有點難。
  • 一副3D眼鏡能否看遍溫州所有影院?我告訴你……
    一副3D眼鏡多家影院觀影對比:有的畫面會眼暈,有的畫面會重影目前,溫州全市共有電影院81家,其中鹿城區就有24家電影院,每家影院都能放映3D電影。溫州雁蕩電影院線有限公司透露,目前該院線放映的3D電影在所有電影的佔比約50%。
  • 3D影院不是「暴利」的天堂
    隨後,正如詹姆斯·卡梅隆所預言的那樣,2009年成為了3D電影的元年,這一年,《怪物大戰外星人》、《冰河世紀3》、《飛屋環遊記》等3D電影紛紛上映,刺激著中國觀眾「嘗鮮」的欲望,當大量觀眾衝著3D的名頭湧進電影院時,國內僅有的一百多塊3D銀幕,立刻捉襟見肘,影院投資者開始意識到了3D電影供需關係中的巨大市場潛力:影院外排隊苦等的觀眾和BBS上的「求票」貼,讓剛剛起步的3D電影市場一下子進入了「暴利期
  • 全彩LED顯示屏適合於哪種3D方案?主動式3D還是偏光3D立體
    它是DLP晶片廠商TI提供的一種低成本的3D立體方案,只要是DLP 3D Ready的投影機都可以使用,它的原理是,當投影機啟動3D時,3d同步信號(一個白光脈衝)就會被嵌入到圖像中,和圖像一起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3d眼鏡上,由DLP3d眼鏡分離出白光脈衝來實現左眼鏡圖像分離。由於每幀圖像都增加了一個白光脈衝會使得圖像的對比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