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飛蝗逼近北緯42度 遼寧本溪遭遇百年蝗災(圖)

2020-12-19 搜狐網
本溪遭遇百年蝗災  胡雪柏/攝   

  2001年5月25日,在遼寧省葫蘆島市農村的田地裡,東亞飛蝗,這種曾給國人帶來痛苦回憶的蟲子,悄悄地聚集起來。和它們一起侵害遼寧的,還有其他幾十種對農作物致命的害蟲。

  害蟲終於跟來了。在遼寧局部爆發嚴重蝗災的同時,華北平原、河南等地,東亞飛蝗同樣正在向人們發起攻擊。

  這幾乎是一種必然。因為連續的旱災。

  今年5月,東亞飛蝗在北緯42度線附近消失了50年之後,再次完成了蝗蟲歷史上一次「歷史性」的遷移。遼寧的嚴重旱災,終於打造成了害蟲的樂園。

  東亞飛蝗沒有地圖,但它們聞到了乾旱的氣息。

  50年未遇的大旱幾乎給遼寧的農業經濟帶來致命打擊的同時,各種蟲子美好的日子和氣候來了。曾經美麗的遼瀋大地,一隻又一隻生命鮮活的蟲子大軍安營紮寨。

  遼寧農民感到困惑,不知道從未見過的蝗蟲怎麼來的。但是農民知道,東亞飛蝗衝著他們土地裡的禾苗而來,農民指望它,蝗蟲也指望它。

  [專家李麗明女士:東亞飛蝗,主要以禾本科蘆葦、稗草、小麥、玉米、高粱、水稻等為食品,最喜歡吃蘆葦。但是在飢餓時或被迫情況下,它們就去吃大豆、白菜和向日葵。東亞飛蝗的食量非常驚人,它們似乎生下來就是為了吃,一天到晚不停地吃。它一生累計食物總量為267·4克。]

  短短的幾天工夫,難以計算的東亞飛蝗從四面八方趕來,向昆蟲專家們為它們在地球上劃定的生存最高緯度線———北緯42度附近聚集。

  [東亞飛蝗,習慣生活在17到36攝氏度之間,溫度越高,孵化及羽化速度越快。群居型、有遠距離遷飛習性。東亞飛蝗以往的記載是發生在我國東部的北緯42度以南的平原地區,其分布也隨著緯度的降低而逐漸西推至中原等地區。位於分界緯度以北的遼寧出現大規模的飛蝗,初步分析是由於連續幾年嚴重乾旱以及生態環境的改變,飛蝗發生北移。]

  在人們的腳下,在人們可以俯瞰的土地上,禾苗間,田地裡,東亞飛蝗正在準備著戰爭:它們要用堅硬的口器,去消滅對它們來說無疑是森林或者是大樹的禾苗。

  迪斯尼動畫片常見的畫面在遼寧出現,只是主角換了。

  當災害用看不見的嘴奪取農民糧食的時候,蟲子們卻紮實地用嘴爭奪食物。在遼寧省葫蘆島市,農民聽到了它們進軍的沙沙聲。蝗蟲所到之處,禾苗的生命完結,農民的希望破滅。

  6月6日,葫蘆島全市發生蝗災的農田面積已經達到17·1萬畝,其中8·5萬畝農田成為蝗蟲發起戰爭的重要地區。同時,蝗蟲襲擊了葫蘆島市37·7萬畝荒山、荒溝、荒灘。

  葫蘆島市飛蝗發生面積已經達到54·8萬畝。涉及了連山區、建昌縣、南票區的19個鄉鎮,集中在大虹螺山、小虹螺山和大黑山四周區域的農田和山地。薄熙來,這位上任不久的遼寧省省長,拿出了省長基金100萬元進行滅蟲。省植保站購買了138噸農藥和900臺噴霧器及時送到蝗區。省、市、縣、鄉各級植保站技術人員紛紛深入田間,向沒有見過東亞飛蝗的農民傳授圍剿滅殺蟲子的方法。為了對付數以萬億計的害蟲,迅速培訓了3·7萬人的大軍。為了不留後患,有關部門對東亞飛蝗進行了拉網式調查,查訪滅殺戰場上殘蟲蟲量。同時,廣泛宣傳安全用藥知識,嚴禁假冒偽劣農藥流入市場。

  全國著名的昆蟲專家、瀋陽農業大學76歲的何振昌先生也被請出馬,來到滅蝗一線。

  [植保專家說,目前為了殺蟲,大量地使用了農藥。單純使用農藥會危害人體健康,汙染環境,使害蟲產生抗藥性,同時也滅殺了害蟲的天敵。因此,應搞好綜合防治,搞好預測預報,合理利用農藥,利用天敵,種植抗病蟲良種等。專家擔心,如果災害成為常態,那麼害蟲也會繼續盤踞,必須有前瞻的眼光,防止在旱情、蟲災之外,再次對環境造成第三次傷害。]

  東亞飛蝗在葫蘆島市遭到當地人們堅決的猛烈圍剿和滅殺時,殘餘或漏網蝗蟲大批地向臨近的錦州市移動。

  6月11日,記者得知,錦州市政府已經對壓境而來的東亞飛蝗有了高度的戒備。組織了市、縣、鄉鎮植物保護人員深入田間、非耕地和山野間,特別是對臨近葫蘆島市周邊地區進行了重點調查蟲跡,一時間,在東亞飛蝗可能存在的區域,都可以看到低頭彎腰偵查蟲情的人員,他們對飛蝗可能的入境通道嚴格盤查,隨時準備滅殺這支偽裝成和大地一樣顏色的「土黃色大軍」。

  錦州市的太和區各鄉鎮、凌海市西北山區的翠巖、班吉塔等鄉鎮發現了蟲情,其中,太和區女兒河鄉河西村飛蝗最為嚴重。

  截至6月11日,東亞飛蝗已經盤踞在錦州超過10萬畝的地面上。蟲量每平方米達到了3—5頭,嚴重地塊已經達到了10頭以上。草荒地每平方米達到了100餘頭。

  另外,土蝗也趕來「支援」同類,在錦州市,土蝗有較嚴重情況發生。蟲口密度為每平方米50頭左右,嚴重地方達到200頭以上。

  [如果從動物的觀賞性來看,東亞飛蝗是蝗中的佼佼者。東亞飛蝗有著強健的體魄、堅硬的線條和堅固的口器,而群居的特性,更團結了它們強大的殺傷力。]

  記者在採訪中,農民說,多虧了政府的及時殺滅。他們笑稱省長薄熙來為「殺手省長」。

  自5月份以來,遼寧的農田在各種不同種類蟲子的全方位攻擊下,農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有資料顯示,從遼寧的丹東、本溪、撫順,到瀋陽、鐵嶺;西部的朝陽、錦州、葫蘆島市等大面積地區,出現了罕見的以東亞飛蝗為首的,以稻水象甲、大灰象甲、蒙古灰象甲等幾十種蟲子組成的害蟲隊伍的侵襲。

  東亞飛蝗的主要集聚地,有些地方蟲口密度達到了每平方米1000頭以上。部分農田的小苗被吃光。據當地媒體透露,全遼寧省有521萬畝農田飽受稻水象甲之災,重發地百穴有蟲3000只。

  土蝗隊伍也壯大不已:在本溪、撫順、錦州、朝陽、葫蘆島等地,局部地區每平方米有土蝗1000—2000只。目前土蝗嚴重發生的面積為200萬畝。

  500萬畝農田飽受「美洲斑潛蠅」的襲擊,並危及到了番茄、雲豆等農作物。

  300萬畝農田正在被小菜蛾、菜青蟲吞食著,發生時間比常年早了7到10天,最高時百株蟲量120只左右。

  鞍山市———蟲子肆無忌憚地蔓延著。據悉,全國重大檢疫性害蟲稻水象甲已經成為主要災害的製造者。稻水象甲是從國外傳進來的一種極具危險性的檢疫性害蟲。此蟲活動性極大,遷飛性強,傳播蔓延速度快,不易防治。

  稻水象甲在其一生中,侵害作物有明確的分工。成蟲齧食稻葉葉肉,幼蟲危害稻根,影響水稻分櫱和株高,延續水稻生育期,危害極大。輕者導致水稻減產20%,重者50%甚至絕收。

  據當地的植保專家說,由於持續的高溫乾旱天氣,為稻水象甲的成活和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鞍山市大面積爆發稻水象甲幾乎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在鞍山市臺安縣、千山區、巖滿族自治縣、海城市最為嚴重。鞍山全市共有水田80萬畝,全部出現了該種蟲害。其中60萬畝最重。

  本溪市———遭受稻水象甲侵害的面積在13萬畝左右,本溪滿族自治縣鹼廠鎮、蘭河峪鄉、東營坊鄉最為慘烈,被害株率幾乎達到了100%。而桓仁滿族自治縣六河鄉,平均每平方米輕的為300—400頭,重者達到了1000多頭。

  目前,在遼寧肆虐的蟲子有幾十種。據專家預測,6月份發生在遼瀋大地的蟲災只是蟲子大軍大規模侵襲的前奏。據介紹,目前大部分蟲子正在進入孵化期和成長期,種類也只有四五十種,估計在9月份成蟲期的害蟲將達到百種以上,危害將不可想像。因此,消滅蟲子的工作是艱巨的。

  當地報紙公布了一項預測:玉米螟蟲將大發生;甜草夜蛾將大發生;大豆蚜蟲將偏重發生;粘蟲中等偏輕發生……

  記者在與葫蘆島市相鄰的朝陽縣根德營子鄉三家子村的河套裡、農田裡,看到正在長翅膀的蝗蟲蹦來蹦去………

  遼寧省植保站研究員李麗明女士認為,現在必須掌握有利時機,猛攻巧打,重視重點挑治和全面掃殘相結合,以期徹底將秋季害蟲的種群數量控制住。[目前遼寧省發生的東亞飛蝗為夏蝻,約35天—40天羽化為夏蝗。夏蝗壽命55天—60天。羽化10天后交尾,一隻夏蝗將平均產卵400多粒。]

相關焦點

  • 我國西南部的雲南省出現「蝗災」,不過並不是之前的「沙漠飛蝗」
    當然生物災害還包括蝗災、鼠災等,那麼2020年也是一個蝗災大範圍爆發的年份。10000種以上,我國分布的蝗蟲類型在1000種以上,根據遷徙能力的強弱可以分為飛蝗和土蝗,其中飛蝗具有較強的遷徙能力,成災後危害較大,分布在我國的飛蝗包括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
  • 吃貨的世界裡滿眼都是美食 沙漠飛蝗可食嗎?
    新中國治蝗工作 新中國治蝗: 中國歷史上蝗災頻繁,但在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大力治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蝗區大為縮小,危害度有限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一些地方生態環境的退化,很多地方蝗災死灰復燃,新蝗災區不斷出現。 那麼,問題來了,這波從東非過來的沙漠飛蝗可食乎?
  • 中國現在為什麼沒有大蝗災了?
    《警惕沙漠蝗的猖獗發生》,昆蟲知識,2002在中國鬧蝗災鬧成赤地千裡的,主要是飛蝗 Locusta migratoria的一個亞種:東亞飛蝗。長這樣?,有兩種體色,大家應該都見過。這些蝗蟲你平時不認識,這會兒就會被網上瞎傳的圖嚇得跟什麼似的。現在知道了吧,這次非洲蝗災的蝗蟲,長相上並不可怕,個頭也是一般大小。02 蝗蟲吃肉嗎?
  • 蝗災離中國越來越近,緬北多個鎮區被列為蝗災「風險監控區」!
    今年年初,東非的部分國家遭遇了70年以來最大型的蝗蟲災害。然而,聯合國官員稱,第二波蝗災的規模將會是上一波的「20倍,將有多達5000萬人受蝗災影響,面臨糧食危機!果然,3個月後,印度蝗災再次捲土重來,而且顯然有愈演愈烈之勢。
  • 肆虐中國3000年的蝗災,不是被中國人吃沒的
    從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的2642年中,我國共發生了796 次蝗災,平均每三年發生一次蝗災。 蝗災與水災、旱災並稱中國三大災害,記載數不勝數,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 每次蝗災爆發,都會導致嚴重饑荒乃至社會動亂。
  • 蝗災逼近中國,靠吃真的解決不了問題!
    起源於非洲的蝗災已經逼近中國! 據報導,約4000億蝗蟲已經飛過紅海,衝入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離中國可以說僅一步之遙。 不過也不能怪網友們「不把蝗災當災難」,因為這麼多年,咱們國家似乎沒有發生過什麼蝗災。 確實,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採取各種防治手段,我國境內很少有大規模的蝗災出現,但在歷史上,我國卻是一個蝗災頻繁爆發的國家。
  • 11月4日,非洲蝗災再次肆虐,大量幼蝗出洞,為何我國少有蝗災?
    從我國古代一直延伸到今天,水災、旱災及蝗災一直是人們要面對的最嚴重的三種自然災害。雖然我國很少出現爆發蝗災的新聞,但是直至今天,完全的消滅蝗災還是無法做到的。我國傳統的治蝗災手段就是捕捉成蟲,不如捕捉幼蝗,而捕捉幼蝗又不如到蝗蟲繁殖地挖卵。
  • 中國蝗災簡史:一隻小小的蝗蟲,藏著帝國興衰之道
    當時,在經歷連續十六年的八王之亂(291-306年)後,整個西晉內部動蕩,經濟殘破、士卒疲敝,而在北方,自從東漢末年以來「連年旱、蝗,赤地數千裡,草木盡枯,人畜飢疫,死耗太半」的南匈奴人,也在間隔爆發,持續上百年之久的大規模旱災、蝗災之下,被迫不斷南遷。
  • 第二波蝗災侵襲非洲,規模是第一波20倍!蝗災概念股有哪些?
    第二波蝗災已開始侵襲非洲,數十億隻沙漠蝗蟲的幼蟲在索馬利亞被大量繁殖,正尋找著隨季節性降雨而湧現的新鮮植被。從去年底到今年二三月份,非洲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這一波蝗災剛消停一會,本月起第二波蝗災又要爆發了,這一次規模比之前更嚴重。
  • 5年一遇,這場席捲20多國的蝗災,絕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圖片|印巴兩國面臨罕見蝗災威脅,圖自黎明報連《華盛頓郵報》駐東非記者都驚嘆:「從遠處看,它就像滾滾濃煙,但你走近時,你會發現數以億計的蝗蟲,像雨滴一樣數不清,遮天蔽日其實恰恰相反,中國曾經是世界上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中國,蝗災與水災、旱災並稱三大天災。《中國飛蝗生物學》統計:「新中國成立前2600多年中,大規模蝗災達800多次,平均3年發生一次。」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這個數據有多沉重。1942年,河南大旱。
  • 雪上加霜,疫情未過,蝗災又來了
    當全世界都被新冠疫情攪弄得滿頭包的時候,一場可怕的蝗災也席捲了東非、中東以及南亞。蝗災有多厲害?算下來,蝗蟲群的規模,一平方公裡約合有8000萬隻成年蝗蟲,一天就可以吃掉3.5萬人的糧食。如今這樣規模的蝗災,已經鋪滿了東非、葉門,正在往亞洲步步逼近,伊朗、巴基斯坦都在受災區域。對受災地區的農民而言,蝗蟲甚至比新冠病毒更可怕。
  • 為什麼近幾年國內沒有發生過大規模蝗災
    為什麼近幾年國內沒有蝗災,難道是因為我們的種族天賦,螞蚱被吃光了?氫氰酸是一種有毒物質,因此也不建議人們捕捉食用已經形成蝗災規模的野生蝗蟲。國內的蝗災是如何治理的?消滅蝗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飛機噴灑農藥,地面機械掃殘的方式,消殺飛蝗很重要,但要想除根,得在蟲卵和蝗蝻階段就動手。
  • 古代蝗災頻發,為何我國現在卻很難見了?蝗蟲被吃成珍稀物種了?
    蝗蟲,俗稱「螞蚱」,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類型的蝗蟲,其中中國有1000多種,它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其中東亞飛蝗在我國分布範圍最廣,它就是我國蝗災的罪魁禍首。根據資料顯示,我國古代遭遇了多次可怕的蝗災,比如秦漢時期,平均8.8年經歷一次蝗災,兩宋3.5年經歷一次,元代最可憐,1.6年經歷一次,明、清兩代均為2.8年,這意味著什麼?百姓顆粒無收,遍地都是餓死的人,走投無路的百姓只能靠捕食蝗蟲充飢。
  • 遼寧科技學院(本溪冶金高專-本溪鋼鐵學院-本溪鋼鐵工業學院)
    遼寧科技學院(本溪冶金高等專科學校-本溪鋼鐵學院-本溪鋼鐵工業學院)歷史沿革 1908年本溪縣立師範講習所創建1921年本溪縣立師範講習所更名為本溪縣立師範講習科1927年本溪縣立師範講習科更名為本溪縣立師中學校
  • 比蝗災影響更大的草地貪夜蛾恐將爆發,構成農業最大危害!
    中國歷史上有三大災害,旱災、水災和蝗災,影響一個比一個大,但草地貪夜蛾是去年才入侵的物種,在2019年之前,幾乎大家都沒聽說過這種害蟲,和蝗災比起來,哪個對農業的危害更大一些?何為草地貪夜蛾?其實草地貪夜蛾的原產地在美洲,與中國相隔上萬公裡的路程。
  • 「起鍋燒油」對抗蝗災?小心了,這樣的蝗蟲有毒!
    東非的蝗災已經蔓延到了南亞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開始收到大群蝗蟲的肆虐。蝗蟲能否進入中國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而腦洞大開的網友們已經想出了對策——說吧,想被吃成幾級保護動物?一般情況下,蝗蟲確實能吃,據歷史記載,我國早在唐代就開始吃蝗蟲,當時一遇到蝗災後,百姓就把蝗蟲抓來充飢。現在的人們則把蝗蟲當作美食來享用,蝗蟲也有一定的營養,對人體有不錯的保健作用。但是真的能靠吃來解決蝗災嗎?——不能!蝗蟲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吃的。
  • 北緯38度線
    這次呢選擇了一個主題,探究北緯38度,一條充滿死亡與驚奇的神奇維度線,所到之處總是那般波瀾壯闊,那般驚心動魄。沿途風情本篇不是教學,只當是帶著一種輕鬆愉悅的姿態漫步北緯38度,看看這個多變的世界,既有戰火紛紛的混沌局面,亦有壯麗的自然人文景觀。葡萄牙:
  • 遼寧本溪暴雨擾城 市區路面塌陷車輛翻倒
    (圖/文 史本巖 寇思聰)8月2日至3日,遼寧本溪出現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氣。本溪市氣象局於2日下午4時30分啟動氣象災害(暴雨)Ⅱ級應急響應。受強降水影響,3日上午9時,本溪市區建平街一處路面坍塌,致兩輛轎車翻倒,低處居民樓部分窗戶受損,一樓樓道浸水,網絡中斷,所幸無人員傷亡。目前受損車輛已移至安全地帶,通訊暢通,居民恢復正常生活。
  • 遼寧本溪:市長熱線「忙線」也收費
    眾所周知,電話不通不收費是電信服務行業的慣例,但遼寧本溪的市長熱線似乎有些特別。近日,遼寧本溪網友在「天涯」論壇上講述了自己撥打12345市長熱線求助時遭遇的尷尬——熱線忙,半小時內一共只打通了4次電話,而話費單上卻顯示自己打了96次,收了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