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皮影製作遊戲微電影,大話探索文化傳承邊界

2020-12-19 遊戲智庫GameTHK

隨著高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的歷史在有了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舞蹈、戲劇、電影八種藝術之後,終於迎來了第九種藝術,即電子遊戲的藝術。遊戲作為新興載體,在文化記錄和傳承方面表現得越來越出色。

不久前巴黎聖母院失火,這個擁有八百多年歷史的法國地標性建築受到重創,而某單機遊戲裡就曾建造過一個幾近真實的巴黎聖母院,這不僅能作為修復巴黎聖母院的參考,還能讓人們能在遊戲中再次感受巴黎聖母院的魅力。可見遊戲在文化傳承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這裡不得不提到作為遊戲行業大IP的大話西遊。大話西遊十幾年來一直在積極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而且不斷追求在國風傳承道路上的創新。最近,大話攜手成都博物館在傳承皮影這一傳統技藝時,就特意製作了一部微電影,讓人們看到了大話在國風文化傳承上的無限可能性。

「國風」創新,皮影微動畫再現傳統經典

作為國風網遊的扛鼎之作,大話西遊在傳承皮影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推出了一部微型動畫電影《蓬萊的日常》,並將其植入到了遊戲中。電影講述了在遙遠的東方——蓬萊,與世無爭的新種族龍族突然面臨從天而降的一場大火,龍族的成員使出渾身解數守護家園的故事。在這部微電影中,人物和花鳥等均採用了皮影的元素,在刀劍光影間,用一種獨具匠心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國皮影文化的魅力。

而從微電影延伸到遊戲內,大話則推出了一系列主題玩法:參與【匠人訴匠心】學習製作皮影戲、在洛陽找「皮影戲大師」【共賞皮影戲】、每天尋皮影匠人談話學藝,都有機會獲得大話西遊×成都博物館聯名文創——「戲影江湖文創禮盒」一套。

大話西遊一直致力於傳承傳統文化和遊戲形式的創新,這個秋天,大話西遊再度開啟了「國風復興計劃」。在大話攜西安碑林博物館開啟「漢字復興」計劃之後,此次與成都博物館的攜手,「國風」和遊戲再次碰撞出了精美絕倫的火花,微電影《蓬萊的日常》的誕生,無疑是大話西遊裡程碑式的作品,體驗過的玩家們也紛紛表示「相當給力」。就連不玩遊戲的許多人,也被新穎的電影形式和絢爛的皮影文化所吸引,行業內的反響也是讚美不絕。

而這並不是大話第一次和皮影產生化學反應了。2018年《鬥轉星移》資料片上線,大話特別尋訪到皮影戲非遺傳承人——何銀安,在刀筆雋刻,筆墨點染間,經典遊戲NPC化身成皮影戲偶,長安擂臺等場景也走上皮影戲幕。

同年,《大話西遊》手遊攜手國產經典動漫IP《寶蓮燈》推出主題活動「影戲寶蓮燈」。 經典動人的《寶蓮燈》故事以中國傳統民間戲曲藝術——影戲的方式重新演繹。

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大話多次圍繞皮影文化展開活動,但每次玩的花樣都不一樣。從尋訪非遺匠人,到互動國漫IP,再到自製微電影。大話身體力行,不斷創新,既不忘傳承傳統文化之初心,又不斷推陳出新,貼合廣大玩家。這不得不讓我們看到大話西遊作為國產遊戲標杆表現出來的沉著穩重與突破自我的創新精神。

跨界合作,大話引領國風多元化發展

除了皮影文化,大話還曾在多個文化領域都體現出了其對「國風」的獨特見解。比如前不久《大話西遊》手遊在新的版本內容中,推出了國粹京劇玩法「國粹有靈」,將傳統文化和國風元素進一步升華,讓遊戲和國粹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2019年全新資料片《萬獸有靈》問世,大話攜手「國繡」服裝設計師屈汀南推出《大唐國色篇》紀錄片,還原了遊戲內「國色」時裝的整個製作過程。

此外,大話西遊不滿足已有的收穫與成就,更是跨界推出了首檔文化探索情景秀《國風話江湖》,邀請了于和偉、喻恩泰等實力演員一起傳承國風,再次掀起一股文化熱潮。

"國風之路": 不忘初心,極致創新

大話西遊從產品研發開始就注重融合傳統文化,作為行業先行者,大話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並且結合遊戲內容不斷創新。作為一個匠人,大話不忘初心,匠氣猶存。作為一個商人,大話敢闖敢拼,勇於突破。大話的「國風之路」從「版載千秋」到「漢字復興」,從「國繡」到「京劇」,從情景秀《國風話江湖》到微電影《蓬萊的日常》,大話西遊始終在大膽嘗試,以高瞻遠矚的視角,一直走在遊戲行業的最前端。大話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讓「國風」如夜之明珠,熠熠生輝。在未來,大話西遊還將於敦煌展開深度合作,借網遊行業的繁榮復興燦爛的傳統文化,守護瑰麗而脆弱的文物。大話作為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像愛書之人小心撫摸著歷史的文卷,這也是為何大話能屹立17年不倒,成為業界「常青樹」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大話攜手成都博物館,皮影微動畫上演龍族日常
    關於皮影的模糊印象,大多數人可能還停留在小時候或者電視上。村裡或大隊偶爾來一支流動的皮影戲班,搭起一塊白色幕布,藝人在後面一邊操縱皮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故事,打擊樂器和弦樂帶出必不可少的節奏感,小孩子最愛這種熱鬧的感覺了。如今,不用感慨時光無法倒流,在《大話西遊》的遊戲中就能親身感受這種「中國古代電影」的樂趣。
  • 發掘中國文化的遊戲表達,網易遊戲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作為國內頭部遊戲廠商,網易一直致力於探索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遊戲機制的融合,讓興趣引導玩家去體驗和學習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可以說,網易遊戲的創作基因便起源於傳統文化之中。自大話西遊、夢幻西遊以來,網易便堅持文化傳承與創新,在頂層世界觀設計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題材,創作了天下、新倩女幽魂、逆水寒、率土之濱等產品,這些精品遊戲樹立了弘揚傳統文化的典範。作為取材自中國傳統四大名著《西遊記》的遊戲,夢幻西遊和大話西遊兩大IP不僅是在世界觀上繼承了原著的底蘊,更在許多日常玩法和運營活動中,實現了對傳統經典的二次傳播。
  • 皮影在傳承中煥發新活力
    一談起皮影,陝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汪海燕便打開了話匣子:「學習皮影雕刻並沒有想像中簡單,別人總說我看起來柔弱,但是我一直有一股執拗的勁兒,不想讓父親失望,一定要把皮影雕刻學好,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傳承這項傳統技藝,更需要學生群體參與進來,讓他們體驗皮影、了解皮影文化。」現在,在寒暑假,汪海燕皮影工作室會面向廣大學生,舉辦皮影體驗活動,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皮影的起源,讓他們親手去摸、去看、去體驗皮影從牛皮到成品的製作工藝。除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文化、體驗皮影雕刻工藝,推廣皮影藝術還需要品牌化的運營。
  • 非遺傳承:湘韻皮影-燈下的文化之旅
    皮影藝術起源於兩千年前的西漢時期,發祥於中國陝西省,是中國出現的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而我們長沙地區也流行著一種長沙皮影,演唱時民間藝人會用具有湖南特色的唱腔來演唱。那麼,在這充滿湘韻湘味的曲調裡又會有怎樣的故事呢?
  • 古老皮影進課堂 從製作到演繹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圖)
    「由於他們接觸時間較短,現在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動物、人物造型,主要還是讓他們通過製作,先初步了解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王玉勤說。  為了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近年來,蘭州安西路小學開發了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將中國傳統文化隴東皮影藝術引進課堂,從起稿、脫稿、繪畫、綴訂等皮影製作的每個環節到皮影戲表演,讓學生都進行嘗試,學生通過親自製作簡單的動物、人物造型,以及在課堂上放傳統戲曲音樂,比如秦腔、梆子戲等,逐漸認識傳統皮影藝術。  隴東皮影又叫燈影子、牛皮娃娃,是甘肅隴東地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
  • 華州皮影:傳統文化的創新傳承_本網專稿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今日下午,全國網絡媒體陝西行採訪團來到陝西渭南華州古城,一同參觀了皮影的製作過程,並觀賞了趣味十足的皮影戲。     在皮影工作室,記者們近距離觀看了皮影的製作過程,親手觸摸這些存在於幕後的皮影,切身感受到從古至今文化傳承下來的厚重感。
  • 非遺進社區——青島市南區八大峽街道開展「傳承傳統文化 感受皮影...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0日訊為豐富社區居民生活,傳承中國傳統文化,11月10日上午,「非遺永流傳」社區教育傳統民俗公益講堂皮影雕刻程陽老師走進青島市南區八大峽街道挪莊社區,帶領社區居民一起動手製作皮影,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皮影裡話故事 皮影外話傳承 創意設計傳承千年皮影古韻
    在本次參賽作品中一款以湖南歷史文化資源——望城皮影為設計指向的作品,將湖南民俗文化和湖南非遺資源相結合,將獨特的造型與新穎的工藝相結合,打造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文創產品,不僅讓大眾對於湖南望城皮影有了全新的認識,更獲得大賽評審團的讚許。
  • 遼寧盤錦皮影戲展演: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非遺文明
    孩子們親手操作皮影人。(遼河晚報 記者 劉楊 攝)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文明,將非遺保護與少年兒童教育有機銜接,叫響遼河口文化品牌。姚遠帶著5歲的兒子來到了展演現場,看著孩子興奮地看著表演,時而大聲歡呼,時而跟著皮影做動作,姚遠覺得這次活動真的沒白來。「皮影戲雖然古老,但特別有趣。孩子不僅從皮影戲裡學到了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傳承這門古老的藝術。我覺得這是孩子在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希望以後能夠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讓孩子更多地了解非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姚遠說道。  「哇!
  • 傳承傳統文化 感受皮影技藝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文潔)日前,蘭州市城關區白銀路街道正寧路社區組織轄區少年兒童開展皮影製作活動,讓孩子們了解皮影,感受我國古老民間藝術的魅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豐富社區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
  • 2020ChinaJoy新風向:出圈的遊戲,流動的跨文化符號
    近年來,網易遊戲和眾多文博機構和非遺項目展開了深度合作,持續在遊戲中探索多元化的社會應用以及經典文化的轉化創造。可以說,價值驅動正在成為遊戲行業新的內生力。將經典文化融入現代語境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新生代,已經成為傳統文化再創作的主力軍。
  • 皮影藝人改行做裝修當快遞,她卻在堅守探索
    說到皮影,很多年長人的腦海裡便會浮現出「龜兔賽跑」「葫蘆娃」等畫面,因為那是伴隨了一批人長大的影像。如今,傳統的皮影戲被年輕的皮影藝人陳雪月注入了新的元素,「功夫熊貓」「喜洋洋」等卡通形象被「移植」到皮影戲造型中,孩子們在「動漫」世界裡,就可感觸、領悟、傳承皮影戲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她也給傳統皮影的轉型找到了一個探索方向。   陳雪月是一位皮影藝人,之所以喜愛皮影,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她外公是一位皮影表演和製作者。
  • 教育解析:皮影進入小學美術課堂的探索,看完長知識了!
    論文摘要:皮影進入小學美術課堂的探索論文關鍵詞:皮影 小學美術 探索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一種文化學習也影響了當時的一批兒童觀眾,他們把製作紙影人和學唱皮影戲作為遊戲活動之一。現在他們雖已步入老年,但是兒時的記憶還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並能根據記憶畫出皮影形象。可是現在已經很難見到皮影興盛時期的場面了,因為皮影受其它藝術的衝擊和影響,市場不斷縮小,觀眾也在減少。加上皮影老藝人相繼去世,已經成為亟待搶救的文化遺產。就像中國的大熊貓一樣受到廣泛的關注。
  • 皮影的創新與傳承:韓非子劇社讓「古舊變流行」
    廣告 皮影的創新與傳承:韓非子劇社讓「古舊變流行」 2016韓非子劇社成員現場表演了皮影戲《形影不離》《白蛇傳》片段,將創新後的皮影藝術展現給觀眾。  為何叫「偶遇」?沙龍主持人高建城解釋道:「『偶遇』是一個雙關語言,簡單到皮影,複雜到『傀儡文化』,能夠代替人去表演的有各種各樣的偶類。現在我們把傳統理解的皮影,從後臺變到前面來,做了一些嘗試。同時古舊變流行,我們希望在舊的形式裡面找到新的流行的契機。」
  • 傳統文化傳承 上海探索新路
    在上海,目前已經形成了傳統文化教育路徑,優勢與特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進校園」與「進社區」聯動的傳承教育模式、展示教育與實踐課程教育的雙重作用發揮,以及發揮地域特色和打造地域品牌等。  文化傳承百花齊放  上海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教授常峻主持了一項傳統文化教育路徑研究,相關報告近日出爐。目前,進校園的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承種類繁多,呈現百花齊放態勢。
  • 非遺:平安皮影的傳承
    每個民族一方面傳承自己的傳統文化,延續自己獨立的文化品格;另一方面還不斷吸收和借鑑其他民族的文化傳統,取長補短,凸顯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個性」的文化多元一體特性。這也使河湟文化成為青海最具多元性的地域文化之一。河湟文化以儒家思想和文化為主導,儒釋道文化與藏傳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並存,呈現出多元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的樣態。
  • 陝西公布19個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陝師大皮影等入選
    央廣網西安9月7日消息(記者雷愷)經高校自主申報、陝西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遴選,陝西省教育廳認定西安交通大學等19個基地為全省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這次認定的陝西省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包括:西安交通大學的秦腔傳承基地、西北工業大學的中國傳統壁畫藝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眉戶戲、陝西師範大學的陝西皮影、長安大學的富平碑刻技藝、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傳統瓦作技藝、
  • 渭南皮影,如何能走出一條傳承保護發展創新之路
    、華州區人民政府等一直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發展的專家、學者二十餘人,討論了陝西華州皮影製作技藝傳承保護與發展、陝西華州皮影中的戲種、曲藝、曲腔、樂理研究、各地皮影傳承保護與發展經驗借鑑、傳統皮影「碰撞」現當代設計四類議題。
  • 除神獸還送大話皮影小劇場!《大話西遊2》新服【天縱英才】邀你...
    7月3日《大話西遊2》人界新服【天縱英才】開啟,新服將在7月2日12:00開放預約,新服開啟期間將有機會獲得五常神獸、鎏金寶鑑、龍涎丸寶寶等福利,更有大話皮影小劇場、主角抱枕拿,別忘了來領取。
  • 當代精品網遊的三重正能量:關照現實、寓教於樂、文化薰陶
    文化向心 民族的更是世界的讀一部好書,看一部好劇,之所以可以產生愉悅感成就感,關鍵在於其深層次的文化價值所激發的共情,同樣作為文創產品,優秀的遊戲亦是殊途同歸。比如,以「大話西遊」和「夢幻西遊」為代表的國產經典 IP,在很多玩家心中,就逐漸成長為「國風文化傳承者」的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