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燈》(998)辨別(9)——智慧技能之第一(2021-01-17)
⑤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辨別→概念→規則→題解
智慧技能主要包括:辨別、概念、規則、題解,(這四個詞都是動詞)都屬於程序性知識,即能力。辨別可分為具體性辨別、形象性辨別、抽象性辨別。
莊子在《人間世》中的關於抽象性辨別
抽象性辨別→供需+心齋+坐馳+雙患+養中+上善+大用+不材
供需
顏回見仲尼,請行。
孔子:去哪兒?
顏回:去衛國。
孔子:幹啥去?
顏回:扶助衛國。
旁白:需則供,如真無需,則確不供。
孔子: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
旁白: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
莊子: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錯上加錯)。
心齋
顏回: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
孔子:惡,惡可!
顏回:內直外曲,成而上比,與古為徒,則可乎?
孔子:惡,惡可!
顏說:我沒轍了,請老師賜教!
孔子:你若齋戒清心,我就告訴你!
顏回: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若此,則可以為齋乎?
孔子: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顏回:什麼是心齋?
孔子:摒除雜念,用凝寂虛無去感應,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李劍:空心!
顏回:真實的我頓時感到不曾有過真實的我,可謂虛乎?
孔子:對頭,對頭!理解得透徹!
旁白:我非故我!
孔子: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
朱光潛: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孔子:心無雜念,把自己寄託於無可奈何的境域,就差不多心齋了。
坐馳
孔子: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
旁白:看看空曠環宇,空明心境頓時獨存精白,而什麼都不復存在,一切吉祥之事都消逝於凝靜的境界。至此還不能凝止,這就坐馳。
孔子:讓耳目的感觀向內通達而又排除心智於外,鬼神將會前來歸附,更何況人!
莊子: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也。
旁白:經易=變易+簡易+不易
雙患
葉公子高將使於齊,問於仲尼。
子高:齊國接待外來使節,總是表面恭敬而內心怠慢,我心憂啊!
孔子:說說看!
子高:事不成,有人道之患;事成,有陰陽之患。無後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孔子:對頭,對頭!
子高:我非德者,不能祛除功利之心而避雙患,將如何?
孔子:天下大戒有二:命+義。
子高:何謂命?
孔子:兒女孝順,命也,這自然的天性無法從內心解釋。
子高:何謂義?
孔子:為祖國服務,義也,這人為的道義,是無法逃避的現實。
子高:然後呢?
孔子:侍奉雙親的人,無論什麼樣的境遇都要使父母安適,這是孝心的最高表現;為祖國服務的人,無論辦什麼樣的事發生都要忠於祖國,這是盡忠的極點。
子高:有時忠孝不能兩全,又當如何?
孔子: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旁白:德高者,不易受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之影響,知世事艱難,無可奈何卻又能安於處境、順應自然。
孔子:為人民服務,行事之情而忘其身,哪裡還顧得上眷戀人生、厭惡死亡呢!
子高:我懂了!老師!
大師:按莊子之德來消解壓力,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養中
孔子:剋核大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
格言:無遷令,無勸成,過度益也。
孔子: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
莊子: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
旁白:順然心遊,皆寄於無可奈何,以涵養內在的自我,最好!。
上善
顏闔將傅衛靈公大子,而問於蘧伯玉。
顏闔:有的人德行生就兇殘嗜殺,怎麼與之相處?
蘧伯玉:就不欲入,和不欲出。達之,入於無疵。
旁白:親附他不要關係過密,疏導他不要心意太露。慢慢地將他思想疏通引入正軌,便可進一步達到沒有過錯的地步。
老子:上善若水!
旁白:盈科精進,處眾人之所惡,使之向善,使之完善。
李劍:善性→善心→善行→善世=師者不易。
蘧伯玉: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
旁白:養虎,但不養之為患!
蘧伯玉: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要謹慎!
旁白:愛,要愛得科學。
大用
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匠石連瞧也不瞧一眼,繼續前行。
弟子: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
匠石: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長壽。
社樹: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
弟子:趣取無用,則為社何邪?
匠石:它用來自保的辦法與眾不同,常理難解!
老子:行不言之教。
李劍:要逆向思維:無用=大用!
不材
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
子綦: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
仰觀枝,彎扭不可為棟梁;低看幹,旋裂不可為棺槨;舌舔葉,口舌潰爛受傷;鼻聞味,酒醉三夜不醒。
子綦: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荊氏者,宜楸柏桑,始終不能終享天年,因材質有用而遭禍患。
莊子:支離疏殘疾,但足以養活自己,享儘自然的壽命,而那些不以德行為意的人,又咋樣了呢?
旁白:支離其形而順其自然,支離其德而順性而然。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
狂接輿: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如下是《人間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