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10」閱讀考點講與練18:文言常識,初步了解
考點名稱:文言常識,初步了解
考點指向:本考點主要考查常用的初步的文言閱讀常識。要求能運用這些常識閱讀淺顯的文言文,「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要求掌握「通假字」;「文言文誦讀的停頓與節奏」;「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現象」;「文言文的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等常見特殊句式」。其中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的詞是考查的重點和熱點。
考點分析:本考點考查的主要題型有:1.了解詞類活用、通假字等文言常識並能理解詞語的意思;2.給指定的詩句、文言語句標示朗讀的語意停頓;3.準確辨析相同的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和用法;④能應用文言句式的相關知識理解或翻譯句子。
解答上述題型的基本方法是:一是要平時掌握好這些常見的文言常識相關知識和規律,學會歸納。二是要在掌握規律的基礎上在具體的語境中學會分析運用,考查的重點也在於「會用」。
考點示例一
[甲]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幹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拖長紳(帶子)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醲而飫肥羊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從詞類活用角度看,與例句中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峨大冠、拖長紳者
A、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B、良殊大驚,隨目之
C、爾安敢輕吾射 D、殫其地之出
[乙]陸少保,字元方,曾於東都賣一小宅。家人將受直矣,買者求見,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無出水處耳。」買者聞之,遽辭不置。子侄以為言,元方曰:「汝太奇,豈可為錢而誑人。」
下面句子中的「直」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①家人將受直 ②直不百步耳 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④系向牛頭充炭直 ⑤直墮其履圯下 ⑥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A、①與④ B、①與⑥ C、②與⑤ D、③與⑥
解題思路:本題重在考查對詞類活用、通假字等文言常識的理解和掌握。答題時要了解
詞類活用、通假字等文言常識。如詞類活用要了解「名詞活用作動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名詞作狀語」等常見活用現象。通假字的識別就應當從通假的規律入手。構成通假的前提是讀音相同或相近,具體而言,通假的現象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①用「聲旁字」代替形聲字。「衣緇衣而反」,「反」通「返」。②形聲字代替「聲旁字」。《馬說》:「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③同聲旁的形聲字相互替代。《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銳」,「被」通「披」。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通假。《活板》:「已後典籍,皆為板本」,「已」通「以」。 #p#分頁標題#e#
參考答案:[甲]C(「峨」、「輕」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乙]A(「直」同「值」,意為「價值」、「價錢」)
考點示例二
[甲]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誦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選自《甘肅省 語文試題》
[乙]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①也。一日,口為鼻曰:「爾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別香臭然後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觀美惡,望東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與諸君廝②爭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個麵皮安放那裡?」選自羅燁《醉翁談錄》
[注釋] ① 神:靈性。 ② 廝:相互。
請用「 / 」給下面句子斷句。
吾 能 別 香 臭 然 後 子 可 食 故 吾 位 居 汝 上。
解題思路:本題重在考查古詩文的誦讀、停頓與斷句。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十分重要,平時要注意誦讀訓練,掌握好詩歌及一般古文誦讀的規律。第(1)題考查對詩歌的誦讀。誦讀是欣賞古詩的前提,只有讀清節奏,方能更好地理解詩句意思。B項錯在「離別」和「宦遊」是一個詞語不能分開,在這裡它們起修飾作用。第(2)題是對一般古文的朗讀考查,要結合語境,在理解文義的基礎上來辨析把握。
參考答案:[甲]B [乙]吾能別香臭/然後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考點示例三
放鶴亭記
熙寧十年秋,彭城①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②。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③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裡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於陂④田,或翔於雲表;暮則素⑤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注釋]①彭城:古地名,今徐州。②扉(fe?i):門。③適:恰好。④陂(be?i):水邊。⑤素(su?):向,沿著。
下列句中的「於」與「或翔於雲表」中的「於」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告之於帝 B.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p#分頁標題#e#
C.皆以美於徐公 D.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解題思路:本題重在考查一詞多義。與現代漢語相比,文言文中的單音節詞多,一個詞能有好幾個意思,我們稱之為「一詞多義」。 這一題通過對「於」這一詞的詞義理解側重於考查實詞「一詞多義」現象。答題時不止要了解它在現代漢語中的意義,還要熟悉它在文言文中的多種意義,要結合具體的語境辨析它在句子中的意思。
參考答案:B
考點示例四
[甲]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豎:童僕)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說符》
仔細閱讀文段,結合文義補出下列句中的省略成分。
既反,( )問:「獲羊乎?」( )曰:「亡之矣。」
[乙]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語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解題思路:本題重在考查常見文言句式。文言句式結構與現代漢語結構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結構,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和固定句。只有掌握這些特殊句式,才能正確理解這些句子的確切意思。第1題考查的是其中的省略句。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很多,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並不影響句意的表達。今天讀文言文應當能準確地補出省略成分。省略句有幾種情況:A.省略主語。如「(臣)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B.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C.省略賓語。如「箕畚運(土石)於渤海之尾」。D.省略介詞。如「一厝(於)朔東,一厝(於)雍南」。答題時要瞻前顧後,仔細辨別推斷。第2題在翻譯時就要用到其中的「倒裝句」即古漢語的「語序變化」的常識。在翻譯時要了解「謂語前置」知識。在古漢語中為了加強表達的語氣或強調謂語,在一些疑問句和感嘆句中把謂語置於主語之前,而充當謂語的往往是副詞、形容詞或疑問代詞。
參考答案:[甲]楊子、鄰人 [乙]太過分了,你的不聰明!或你太不聰明了。
【考點訓練】
考點訓練一
嶽陽樓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p#分頁標題#e#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日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裡,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釋下面句子加點詞的意思。
①政通人和,百廢具( )興 ②去( )國懷鄉
③把( )酒臨風 ④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2.把「微斯人,吾誰與歸」翻譯成現代漢語。
譯句:
3.第五段「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之為」,緊承三、四兩段,請你說說「二者之為」所包含的具體內容。
一是 ;
二是 。
4.本文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5.讀了本文,你可能會聯想到我國古代許多「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人物,請舉出一位,並寫出他的類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的一句名言來。
考點訓練二
王羲之
晉王羲之,字逸少,曠①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②於父枕中,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父見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請:「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幼令③也。」父喜,遂與之。不盈期月,書便大進。
衛夫人④見,語太常王策曰:「此兒必見用筆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選自張懷瓘《書斷?王羲之》)
注釋:①曠:王曠,王羲之之父。 ②筆說:論書法的書。 ③幼令:幼年時的美好才華。 ④衛夫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少時,曾經跟她學習書法。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認真通讀全文,用「/」標出下列句子的誦讀節奏。 #p#分頁標題#e#
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兒 幼 令 也。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恐不能秘之 ( )
(2)待爾成人,吾授也 ( )
(3)不盈期月 ( )
3.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七歲善書」中的「善」應選擇的義項是( )(只填序號)
善sha?n①好,好的,善良的。《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不遺匹夫。」②友好,親善。《戰國策?秦策二》:「齊、楚之交~。」③善於,擅長。《史記?孫臏傳》:「~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④愛惜。《荀子?強國》:「~日者王,~時者霸。」⑤應答之詞。表示同意。《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太祖曰:『~。』乃南徵。」⑥副詞。好好地。《左傳?昭公十三年》:「子~視之。」
4.「衛夫人見,語太常王策曰」中「語」的意思與下列句中「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B.其夫囈語。
C.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5.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此子必蔽吾名!
6.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並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聯繫實際談談你的認識。(4分)
原因:
認識:
考點訓練三
長虹飲澗
世傳虹能入溪飲水,信然。熙寧①中,予使契丹,至其極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帳②。是時新雨霽③,見虹下帳前澗中。予與同職扣澗觀之,虹兩頭皆垂澗中。使人過澗,隔虹對立,相去數丈,中間如隔綃縠④。自西望東則見;立澗之東西本望,則為日所鑠,都無所睹。久之稍稍正東,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復見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注釋]①熙(xi?) 寧:宋神宗年號。②卓帳:建起帳蓬。卓:直立。③霽(ji?):雨後初晴。④綃(xia?o)縠 (hu?):絲稠和紗的代稱。
1. 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字的含義。
①信然
②是時新雨霽
③虹兩頭皆垂澗中
④稍稍正東,逾山而去
2.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指出所通的字和含義。
① 通 ,意思是
② 通 ,意思是
③ 通 ,意思是
3. 從文中所寫的內容看,《夢溪筆談》是一部介紹 的書。
4. 長虹飲澗的過程為 。
5. 「自西望東則見,立澗之東西望,則為日所鑠,都無所睹。久之稍稍正東,逾山而去。」寫出了彩虹從 到 的過程。
6. 作者是採用什麼順序來說明的?
7.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則有之」符合本文介紹的知識嗎? #p#分頁標題#e#
8. 指出下列句子「之」的含義和用法。
①予與同職扣澗觀之
②立澗之東
③久之稍稍正東,逾山而去。
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是什麼意思?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為什麼?
考點訓練四
貓號
明 劉元卿
齊奄家畜一貓①,自奇之,號於人②,曰「虎貓」。客說之曰③:「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為『龍貓』。」又客說之曰:「龍固神於虎也,龍升天浮雲,雲其尚於龍乎④?不如名曰『雲貓』。」又客說之曰:「雲靄蔽天,風倏散之⑤,雲故不敵風也。請更名曰『風貓』。」又客說之曰:「大風飆起⑥,維屏以牆⑦,斯足蔽矣,風其如牆何?名之曰『牆貓』可。」又客說之曰:「維牆雖固,維鼠穴之,斯牆圮矣⑧,牆又如鼠何?即名曰『鼠貓』可也。
東裡丈人⑨嗤之曰:「噫嘻!捕鼠者,故貓也。貓即貓耳,胡為⑩自失本真哉!」
[注釋]①畜:養。②號:名號。這裡作動詞用,即取名號。③說(shui?):勸說。④其:語氣詞,表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尚:崇高。這裡是超過的意思。⑤倏:急速。⑥飆:暴風。這裡作「起」的狀語。⑦維:句首語氣助詞。屏:屏障。維屏以牆:以牆為屏障。⑧圮(pi?):毀。⑨東裡丈人:作者假託的人物。丈人:老人。⑩胡為:為何。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自奇之( )
(2)客說之曰( )
(3)請更名為「龍貓」( )
(4)龍固神於虎也( )
2. 將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1)雲靄蔽天,風倏散之。
(2)大風飆起,維屏以牆。
3. 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和( )
A. 龍固神於虎也,龍升天浮雲,雲其尚於龍乎?
B. 大風飆起,維屏以牆,斯足蔽矣,風其如牆何?
C. 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故土石何?
D.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4. 讀完全文,你認為應該給齊奄所養的這個動物命名為 。
考點訓練五
小港渡者
[清]周容
庚寅冬①,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②。時西日沉山,晚煙縈樹,望城二裡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奚③,應曰:「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④。」予慍為戲。趨行及半,小奚撲⑤。束斷書崩,啼末即起。理書就束,而前門已牡下矣⑥。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⑦。天下之以躁急自敗,窮暮無所歸宿者⑧,其猶是也夫⑨,其猶是也夫! #p#分頁標題#e#
注釋:①庚寅:公元1650年。②小奚:小書童。木簡:這裡指木板。③熟視:仔細看。④闔:關閉。⑤撲:同「僕」,跌倒。⑥牡下:上鎖。⑦爽然:若有所失的樣子。⑧窮暮:窮途日暮。⑨其猶是:其,句首語氣助詞,表推測,即「大概」「或許」的意思。猶是:如同這樣。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望城二裡許( )
(2)徐行之,尚開也( )
(3)予慍為戲( )
(4)趨行及半( )
2. 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兩項是 ( )和( )
A、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
B、束斷書崩
C、理書就束
3.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 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
B. 天下之以躁急自敗,窮暮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
C. 此獨以跛之路,父子相保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時西日沉山,晚煙縈樹,望城二裡許。
譯文:
5. 簡答題:本文的主旨是:
【考點訓練參考答案】
考點訓練一
1、祭祀用的牛、羊、豬等;保佑;2、C 3、在長勺這個地方作戰;魯莊公將要擊鼓進軍4、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考點訓練二
1、D 2、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3、不找些好藥除去你們的頸瘤病,反倒覺得我的頭頸細瘦(不正常)?4、因為南歧人生活在人人皆病的環境中,所以看到正常的「外方人」反覺得不正常,就嘲笑他。(或「見怪不怪,見不怪而怪之」;或「以錯誤的標準看待事物,正確的反而是錯誤的了」。)
考點訓練三
1、①這樣 ②這 ③落 ④越過2、①見 : 現 出現 ②扣 : 叩 靠近 ③鑠 : 爍 閃爍3、科學技術 4、是時新雨霽,見虹下帳前澗中。 虹兩頭皆垂澗中。使人過澗,隔虹對立,相去數丈,中間如隔綃縠 。5、出現 消失 6、時間順序(今天到明天) 空間順序(由上到下、由西向東)7、符合。因為虹是雨後反射日光,日光在雨後一照就出現,符合自然規律。8、①它,指彩虹,代詞 ②的,助詞 ③助詞,錶停頓,無意義。9、世間傳說彩虹能進入溪澗喝水,相信是這樣的。不同意,虹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是具體事物,不能進入溪澗飲水。「長虹飲澗」只是一種形象說法,重在突出其形狀優美。
考點訓練四
1、(1)以之為奇 (2)勸說 (3)換 改 (4)本來,比。2、(1)雲氣遮蔽了天空,大風急速的把它吹散。(2)大風狂暴地颳起,可以用牆作為屏障。 3、B C 4、貓
考點訓練五 #p#分頁標題#e#
1、(1)左右 (2)還 (3)惱怒 (4)快步(走)2、A、C 3、A 4、當時西邊的太陽正落下山去,煙霧籠罩樹木,遠望蛟川城,大約有二裡路的光景。按規律辦事,不能盲目求快而躁急自敗。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