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下場「搶」拼多多生意,這個「親兒子」打的什麼算盤?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騰訊想要做出自己的電商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 運營研究社(ID:U_quan)

前幾天,我突然被朋友拉進一個「拼購微信群」,在群裡朋友不斷分享各種拼團連結:像什麼 7.9 元的夏涼被;9.9 元的衣服、拖鞋;甚至還有兩千多的 iPhone SE……

這些都來自一個名叫「小鵝拼拼」的小程序。

我有些疑惑,這不會又是什麼「野雞版」拼多多吧?

結果查了下小程序的信息資料,發現原來是騰訊自己的拼團購物 App 。

再聯想到最近微信最近動作不斷,商家小程序直播賣貨、內測「微信小商店」……現在乾脆直接親自出手做社交電商,連名字都明顯有拼多多內味。

騰訊這是要捧出「親兒子」,直接來跟「乾兒子」拼多多來搶用戶了?

Ps. 拼多多是騰訊投資的公司,被大家戲稱為騰訊「乾兒子」。

小鵝拼拼是什麼?

小鵝拼拼是騰訊今年 4 月底才剛剛上線的一款購物小程序,在微信「搜一搜」上搜索「小鵝拼拼」就能找到。

熟悉網際網路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騰訊雖在社交、遊戲領域無往而不利,但在電商領域卻做一個涼一個,堪稱是「常敗將軍」。後來,靠著入股京東、拼多多才勉強插手進電商領域。

那麼騰訊這次是又憋出了什麼「大招」,再次殺入電商領域?

經過一番研究後我發現,騰訊的大招就一句話:照著拼多多的作業,「抄」就完事了。

拼多多靠著「拼團 + 社群裂變 + 撒幣」崛起,迅速佔據了下沉市場。小鵝拼拼也類似,把拼多多的成功經驗一樣不差的借鑑了過來。

先來看界面。左邊的是小鵝拼拼小程序,右邊是拼多多 App 。

我們會發現,小鵝拼拼除了功能略少外,整體結構和拼多多幾乎一樣的。大紅的頁面底色;Banner 強調補貼產品的低價和折扣,之前還有 1 億補貼的文案;下方開始展示補貼產品,重點突出補貼後的價格;……

左圖:小鵝拼拼 右圖:拼多多

購買界面也很類似,不仔細看的話,真有點傻傻分不清楚。

左圖:小鵝拼拼 右圖:拼多多

同樣的,拼多多早期的傳播主要靠微信「群裂變 + 撒幣」,小鵝拼拼自然也不會放過這種高效拉新方式。分享好友搶紅包、無門檻津貼……各種撒幣手段一樣不少。

但小鵝拼拼還是有創新玩法的:就是在開頭提到的群小店。

簡單來說,群小店的玩法就是:分享小鵝拼拼到群裡,當有群員點擊連結後你就成為了這個群的「小店店主」。

只要收到邀請的群友通過群連結,在小鵝拼拼內購買商品,群友就會得到返利,店主也會得到額外獎勵。

如果分享者是群主,還可以將小程序設為群待辦,保證小程序持續露出。

但小鵝拼拼的問題也不少,比如說小程序沒有搜索功能,買什麼東西全靠系統推薦。再比如下單後竟然沒有商品評價,我們根本沒法評判這件商品到底靠不靠譜……

但一番體驗下來,小鵝拼拼總體還是不錯的。界面簡潔、商品價格不貴,裂變的紅包、優惠券獎勵力度也不小。

再加上騰訊嫡系本身的流量優勢,看來這回騰訊真的要來搶「乾兒子」拼多多的飯碗了。

小鵝拼拼會是下一個拼多多嗎?

小鵝拼拼是騰訊自家人在微信搞出來的社交電商,幾乎全面對標拼多多。那麼,對於我們運營同學來說,這會是我們在微信上的新「風口」 嗎?

然而經過一番研究,我發現這個小鵝拼拼並不香,想要成為拼多多估計夠嗆……

1、和拼多多搶下沉市場,基本沒戲

我們看小鵝拼拼,又是拼團、又是補貼,其實就是要做下沉市場。但現在想和拼多多們搶流量,簡直是地獄難度。

拼多多能在下沉市場做起來,是因為在當時,三四線以下的城市是一塊被大多數人忽視的消費市場,雖然利潤不高,但是流量很大,基本沒有競爭對手,流量非常很便宜。

而且像拼團、砍價這些玩法,對於當時的用戶來說也很新鮮。拼多多利用這些又騷又野的營銷套路,在微信裡瘋狂傳播,很快就佔領了這塊新興市場。

現在,像淘寶、京東這些頭部電商基本都在做下沉市場,即便只是微信生態裡,也已經有拼多多和京喜這兩個非常強大的對手,長期霸佔小程序榜單。

圖片來源:阿拉丁小程序總榜

所以說,小鵝拼拼想要和他們爭奪下沉市場的流量,競爭會非常激烈。

2、群小店做分銷,效果堪憂

除了前面提到的外部競爭,我在實際體驗之後,發現小鵝拼拼看似最有特點的群小店,其實並沒有什麼新花樣,轉化的效率還很低。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群小店本質上就是分銷,並不是什麼新玩法。

微信裡有很多分銷客,會把對優惠商品感興趣的消費者引流到自己的微信群裡,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分銷客把特價商品的連結分享到群裡,有人購買的話,分銷客就能賺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像這樣在微信裡做分銷的人已經很多了,但基本都是給拼多多、淘寶、京東這些競爭對手做分銷的,比如淘寶客、京東客。他們從公眾號、朋友圈引流,到社群轉化,已經有一個很完備、很豐富的體系了。

我在微信隨便一搜,像「 領取 xx 代金券」、「xx 平臺白菜價」這樣的名字的一大堆,基本都是專門給拼多多、淘寶、京東做分銷的。

從左到右:拼多多、淘寶、京東的微信分銷客

這樣一對比,群小店其實並不是新鮮的玩法,沒有什麼優勢。

其次,群小店的產品邏輯有問題。

從小鵝拼拼的 slogan 「來自朋友推薦」可以看出來,官方做群小店,實際上是希望通過好友推薦,裂變引流賣東西。

但這種模式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一直做下去。畢竟需要店長不停地去拉人、推薦商品,光靠小鵝拼拼的紅包激勵是不夠的,對於大多數人沒法長期堅持。

真正願意做群小店模式的,還是只有那些職業分銷客。

最後,群小店的這種賣貨形式,轉化效率很低。

前面有提到,我們可以用群小店這個功能在自己的親友群、同事群裡面做分銷。如果是群主的話,還可以藉助設置群工具、群待辦,來提高群小店的曝光。

但實際體驗的時候我發現,在群小店後臺點擊「提醒群友」功能,系統就會自動生成商品的推廣連結。但推薦什麼商品,你作為店主幾乎沒有選擇權,只能在店鋪管理裡,設置大致的商品偏好。

在家人群、好友群裡,大家的需求本來就沒有那麼大,這邊還不能主動選擇推廣的商品,實際的轉化效果可想而知,更別說靠群成員訂單賺多少佣金了。

現在再來看所謂的群小店,玩法沒創新,轉化的效率也很低。小鵝拼拼想靠群小店來裂變,很難做起來。

3、流量機制沒優勢,實力勸退商家

小鵝拼拼不僅分銷不好做,對於商家來說,也沒什麼流量優勢。

首先,小鵝拼拼的入駐門檻就比拼多多、有贊要高。在小鵝拼拼,商家根據自己的經營類別不同,需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像做數碼、大家電的商家,特殊保障金甚至要 5 萬元。

圖片來源:知乎 @大白胡說

如果平臺能給商家們足夠的流量,其實押金多點也沒關係。但小鵝拼拼並不能保證商家的流量。

一方面,小鵝拼拼的店鋪存在感都比較弱。商家賣東西,都是靠群小店裡的系統推薦。系統推薦什麼群小店就賣什麼,店鋪本身的回頭客概率低。

另一方面,我們一直說小鵝拼拼背靠微信 12 億流量,但這並不算是真正的優勢。實際上,如果它真的像早期拼多多那樣,瘋狂裂變、刷屏,影響了用戶體驗,微信該封還是會封的。

之前同樣是騰訊的「親兒子」,微粒貸用「邀請好友返現金紅包」的活動,一夜之間在朋友圈刷了屏。結果最後因為誘導分享,活動僅僅上線一天就被封了。

4、產品功能都還完全不成熟

其實除了上面說的那幾點,我發現小鵝拼拼現階段還不能算一個成熟的產品,各方面的功能都不太完善。

1)不能搜索,買東西全靠推薦

我在瀏覽頁面的時候,發現小鵝拼拼居然沒有搜索功能。換句話說,用戶在這裡並不是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所有看到的商品都是來自系統推薦。

而像京東、拼多多的微信小程序,首頁頂部都有搜索欄。因為電商平臺有很強的工具屬性,用戶想要來買東西,直接在搜索欄搜索。

從左到右:小鵝拼拼、拼多多小程序、京東購物小程序

現在小鵝拼拼這種純靠系統推薦的商品陳列機制,非常影響使用體驗。如果自己想買個東西,只能耐著性子一條條往下翻,非常難用。

另外,很多平臺也會用搜索欄做關鍵詞營銷。用戶點進搜索欄,所有很多商品推薦。沒了搜索功能,相當於少了一塊很大的流量入口,也是很大的損失。

拼多多小程序的搜索欄營銷

2) 沒有商品評價,用戶不信任

我在瀏覽商品界面的時候還發現,很多商品都沒有用戶評價。

很多像小鵝拼拼這樣的電商平臺,為了讓商品的價格足夠低,一般會找生產廠商來入駐,讓消費者們直接買到原廠商品,也就是俗稱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但這也導致很多商品都是些不知名的品牌。沒有品牌的保證,消費者會對產品的質量有顧慮。這時候如果有其他購買者的商品評價,就比較容易增強用戶的信任感,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錢。

而現在的商品頁面沒有評價功能,轉化很難做。

3)店鋪客服功能,只是打醬油

最後,想在小鵝拼拼買東西,不僅看不到商品的評價,自己聯繫客服也很不方便。

小鵝拼拼最早上線的時候,並沒有店鋪客服功能。直到最近更新之後,才在新版本裡加上了這個功能,但依舊非常簡陋。

現在的客服對話界面光禿禿的,只有最基本的對話功能,連商品連結都發不了。如果真要和店鋪的客服諮詢商品問題,溝通效率很低,非常麻煩。

我們和拼多多、京東的店鋪客服功能做個對比,同樣是小程序客服,不僅有自動回復、可以發送商品連結、訂單詳情,甚至還有發紅包、領優惠券的功能,玩法更多。

左圖:拼多多小程序;右圖:京東購物小程序

相比之下,小鵝拼拼的店鋪客服實在是有點簡陋。

結語

小鵝拼拼最近吸引了很多的關注,主要還是因為它是騰訊的親兒子,背靠微信 12 億流量。但我們實際分析下來,發現小鵝拼拼沒什麼競爭力。

首先,小鵝拼拼面對的外部競爭非常激烈,很難擠進下沉市場;其次看似最有特點的群小店,玩法上沒有創新;然後平臺機制沒有流量優勢,對商家吸引力不大;最後,很多功能都還沒做好,本身還不是個成熟的產品。

小鵝拼拼雖然有騰訊的流量,但沒有新的營銷玩法,甚至有些地方連基礎功能都做沒做好,很難做起來。

所以說小鵝拼拼雖然看起來很火,但對於我們運營同學來說並不香。

騰訊想要做出自己的電商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點個「在看」

期待小鵝拼拼的表現

相關焦點

  • 中國公司的「強」盛、拼多多「翻車」和吃不了的播|極客一周
    拼多多「翻車」上世紀 80 年代,被作協點名批評庸俗文學的王朔在小說《頑主》裡寫了這麼一幕,成立了「3T」公司的於觀、馬青辦了一場野雞文學大獎,為了讓獎項顯得更正式,需要給一些文壇大腕頒獎。「人家要是不來怎麼辦?」「不來,我們硬給!」峨影廠導演米家山,在 1989 年的同名電影中重現了這一幕。
  • 微信「未完成」
    「微信公開課 PRO」或許是觀察微信生態健康程度和商業化能力最好的窗口。在這個一年一度的公開課上,一些人期待微信之父張小龍再多談一些微信的產品哲學,即使今年張小龍並未親赴現場,但還是有許多聽眾堅持舉著手機,錄完了他 12 分鐘的演講視頻;另一些人作為微信生態的參與者,希望從微信的年度總結和政策變動找到新機遇,為自己的生意謀求新機會。
  • 午報| 聚划算回應「封拼多多員工淘寶帳號」;羅永浩今晚直播
    導語:聚划算回應「封拼多多員工淘寶帳號」;羅永浩今晚直播
  • 「配角」張一鳴、巨頭「賣菜」夢碎和「盲潮」瑪特|極客一周
    老闆張一鳴很生氣,後果卻不是很嚴重,而字節這次風波卻讓本來已經火爆的《原神》再增幾分熱度,堪稱「神助攻」。這款遊戲目前火到什麼程度?本月蘋果 App Store 和 Google 的應用商店雙雙將年度遊戲桂冠授予了這款國產遊戲。
  • 微信為什麼不禁拼多多?誘導分享到底怎麼判
    還有前幾天刷屏的遊戲小程序「猜畫小歌」,選擇「分享到朋友圈」生成的也是帶有小程序碼的分享圖片,有網友也很疑惑,這種小程序的操作,算不算誘導分享 / 關注?「猜畫小歌」當然安然無恙,因為它的分享形式並不屬於微信的誘導分享範疇。不過拼多多,讓用戶分享以及購買下單的方式一直在變,他們的連結也遭遇過微信平臺封殺。不過現在倒是沒怎麼遇上被封的拼多多連結了。
  • IIWeekly|直播賣貨「下沉」,和李佳琦們搶生意的人出現了
    直播賣貨「下沉」,外賣、商超商家齊上陣和李佳琦們搶生意的人出現了,在疫情推動下,直播帶貨正在發生新鮮改變。3 月 3 日,淘榜單發布的 2 月「機會」報告顯示,2 月份淘寶直播商家獲得的訂單總量,平均每周都以 20% 的速度增長,成交金額比去年翻倍。整個 2 月,淘寶新增了 100 萬位「新老闆」,新開直播的商家數環比增長 719%。
  • IIWeekly |「貓狗多多」交換戰場,今年雙十一在哪買什麼最合適?
    在流量渠道方面,拼多多則進行了「無套路不怕比,無定金不用等」的品牌宣傳和「天天領現金」營銷活動,只要用戶在 24 小時內湊夠 100 元或 200 元的目標金額便可提現。另外,增強平臺「品牌」含量也成為拼多多的新目標。今年「雙十一」前夕,拼多多相關負責人在進博會上表示,未來三年內,拼多多將引進 10000 個國際頂尖品牌,培育超過 100 個銷售額超過千萬的進口品牌。
  • 巨頭血拼「社區團購」
    呆蘿蔔的失敗,似乎再次證明社區生鮮永遠是「偽風口」。但事實有時候就是這麼諷刺,呆蘿蔔宣布破產三個月後,美團、阿里、拼多多、滴滴等巨頭先後宣布重金殺入社區團購賽道。4 月份,毫無電商和生鮮基因的滴滴成立了「橙心優選」。之後,滴滴 CEO 程維放出豪言,「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第一。」6 月,賣家電的國美也開出其首家社區生鮮電商門店。
  • 香港社團「新義安」「屯門之虎」「黎志強」慘遭小弟「謀朝篡位」
    說起黎志強,就不得不提香港黑社會社團『新義安』,它與『14K』、『和勝和』兩大黑幫社團鼎足而立,是由曾經輔佐國民黨將軍戴笠的少將向前創立的,香港娛樂大亨向華強就是向前的兒子,『新義安』之所以勢力強大,與其精英骨幹「五虎十傑」脫不了干係,今天就來講講「五虎」之一黎志強在江湖道路上的紅與黑
  • 短視頻和電商的「618 探戈」、「吸金黑洞」字節跳動以及優衣庫的...
    另一邊,抖音「強推淘寶連結」的消息還沒傳開,人們發現抖音首頁推廣的幾款產品,都加入了淘寶連結。並不奇怪,畢竟兩年前淘寶的店鋪連結就已經出現在抖音的頁面上。據說去年雙方籤訂了 60 億元的廣告和 10 億元的佣金生意——對於大型流量平臺,淘寶向來趨之若鶩。
  • 「國產狗」勝「日本狗」,圍棋龍星戰騰訊絕藝報「一箭之仇」
    ,「國產狗」絕藝戰勝「日本狗」DeepZenGo(深禪),奪得冠軍,報了今年 8 月份的「一箭之仇」。據說,「絕藝」這個名字起得很有講究,杜牧有詩《重送絕句》:絕藝如君天下少,閒人似我世間無。別後竹窗風雪夜,一燈明暗覆吳圖。雖然起步晚,但是絕藝 AI 發展卻很快。
  • 抖音已不能搜索「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熊貓直播 App 已下架...
    AIoT 戰略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加快集團「手機 + AIoT」雙引擎戰略更有力的推進。另外,3 月 7 日晚間,熊貓直播 COO 張菊元在工作群「潘達踢威」中發文稱:「熊貓 TV 被迫選擇了這樣的結束,選擇結束並不是對員工與團隊的否定,而是大勢之下,一個無奈而又最理智的選擇。」據張菊元所言,從 17 年 5 月至今,熊貓 TV 在 22 月內沒有一筆資金注入,「管理層在過去兩年至少尋找了 5 個潛在的投資方,但遺憾的是最終沒有解決掉資金的缺口。」
  • 三大視頻會員免費送,號稱「神卡」的騰訊聯名卡,值不值得辦?
    本著對騰訊一貫「摳門」的印象,我是不指望從所有與微信倆字沾邊的產品上佔到什麼便宜的,因此抱著三分好奇,七分懷疑的心態,我對這張「騰訊微加信用卡」作了一番研究。「神卡」有多神?該不該辦?本文或許能給你一些參考。「騰訊微加信用卡」是什麼?
  • 拼多多 or 淘寶 誰更適合「三隻松鼠」們賣貨
    2019年上市前,「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在一次小範圍分享時說道。正如批發市場誕生了「傻子瓜子」,商超渠道使「洽洽」崛起,網際網路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顛覆性變革可能,而這給了「三隻松鼠」崛起的機會。•  我們認為「拼多多」上長出的品牌,可能會是目前休閒零食頭部公司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低價爆款不是「拼品牌」成長的障礙,新品牌的最大機會在於去休閒化。
  • 「九不得」調控下的社區團購,有哪些是可以確定的?
    除了監管壓力,行業發展初期的不確性很多也是一個問題,包括場上玩家對「社區團購」的定義和說法都不同。在去年11月三季報分析師會議上,拼多多CEO陳磊說:「多多買菜並非社區拼團購物」,試圖與熱鬧的「社區團購」劃清界限,自己悶聲發展。阿里巴巴新成立的社區團購事業部總裁侯毅,也是在去年11月的一次會上提及,他們認為社區團購是個全新電商模式,但目前僅僅還是萌芽階段。
  • 「冷一白」的戚薇,在這個節目裡居然碰著了美白知識盲區?
    (編輯內心os為啥早沒看到這個神仙綜藝呢?在播第一季的時候我到底在幹嘛?!)這個新的一季,常駐MC團是由娛樂圈行走的「街拍女王」戚薇挑大梁,搭配在美妝這塊頗有道行的瘦身達人王菊和突然出現的大廠男孩「你磊子」董巖磊,再加上中國檢科院化妝品技術中心副主任坐鎮,全新的MC陣容也是帶來了更多新的火花。
  • 聊聊今年爆火的「社區團購」
    01讓巨頭血拼的「社區團購」要說現在網際網路什麼最火爆、什麼是風口,那毋庸置疑是社區團購了。其實「社區團購」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5就出現過,當時流行了一段時間就消失了。那麼為什麼社區團購又掀起了一股巨浪呢?
  • 5歲兒子喊「我喜歡男的」,爸驚「這天來得也太快了吧」
    一名爸爸透露,日前兒子突然說出心中秘密,「我比較喜歡『男的』呢!」讓他目瞪口呆,崩潰反問「是嗎,那你喜歡誰啊?」結果真相超扯蛋,原來兒子喜歡有「難」度的拼圖,讓他徹底鬆了一口氣,笑說「我操,老子給你爆買!」
  • 「二選一」被點名違法,阿里京東拼多多表態;小米發布首款智能手錶...
    市監局反壟斷調查「二選一」,阿里京東拼多多表態11 月 5 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杭州召開「規範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召集京東、快手、美團、拼多多、蘇寧、阿里巴巴、雲集、唯品會、1 藥網等 20 多家平臺企業參會,指出近期網絡經營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網絡集中促銷活動中易發高發的問題,並對規範網絡經營活動提出具體要求,點名「二選一
  • 微信「敲打」表情到底是什麼意思?騰訊設計師:你該醒醒了
    IT之家今天下午報導,騰訊公司官方微博解釋表示,看來,有必要來普及一下微信表情包語法了。常用的「微笑」表情,老一輩用是真誠微笑,年輕人用是呵呵、不想理你。「破涕為笑」的表情不是真哭,而是笑哭了。「敲打」表情不是真想拿錘打你......其他的請大家補充......科普表情,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