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13.7%,慢阻肺藥物納入醫保惠及患者

2020-12-24 瀟湘晨報

圖:視覺中國

近年來,我國慢阻肺患病率顯著增高,40歲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由2002年的8.2%上升至13.7%,增長了近1倍。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數量為9990萬,其中男性6840萬,女性 3150萬。由於疾病知曉率、診斷率低,慢阻肺已經成為我國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

據了解,我國民眾對慢阻肺的防治意識相當薄弱,診斷出慢阻肺的患者了解自身病情者不足3%,就診時大多患者肺功能已減退30%-50%,慢阻肺對國民健康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對肺功能檢查缺乏重視。

「人們對於慢性支氣管炎和慢阻肺的認識存在一定誤區。」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蔣永亮教授介紹,慢性支氣管炎主要就是咳嗽咳痰,特別是菸民,經常早上起來和晚上的時候要咳嗽咳痰,主要特徵是長期的反覆的咳嗽咳痰。慢阻肺是在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咳痰症狀之外出現持續性的氣流受限,可以通過肺功能檢查來確認。

「慢阻肺和慢性支氣管炎跟肺氣腫不是同一個概念,但是它是有交叉的。」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孟婕教授介紹,一般慢阻肺的患者前期有慢性支氣管炎的過程,再加上肺功能急劇下降,才達到慢阻肺的診斷標準。她介紹,慢阻肺分為穩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每急性加重一次就會帶來一次死亡風險以及肺功能繼續惡化,「對於患者來說,維持在穩定期會更好。」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陳平教授表示,在就診過程中,慢阻肺病人在初診時已有80%處於中末期,中末期病人合併症多,治療的費用高且死亡率高,給患者和其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慢阻肺患者中治療真正依存性好的只有50%左右。」陳平教授介紹,有研究發現,慢阻肺得病的患者主要是社會基層,本來慢阻肺就是需長期治療,如果患者負擔不了,就不能堅持治療,早篩查早治療是防控慢阻肺的關鍵,「肺功能檢查是慢阻肺診斷的金標準。」

按照發病率統計數據,40歲以上的人群中8個裡面就有1個有慢阻肺,屬於高發人群。如果患者年齡超過40歲,有咳嗽咳痰甚至是呼吸困難的症狀,又有抽菸、長期接觸生物燃料等危險因素,建議最好做肺功能檢查。

「目前治療慢阻肺最基本的藥就是支氣管舒張劑。」陳平教授介紹,現在已經有一些治療效果更好的藥上市,其中有一種叫做雙支擴劑,它把作用機制不同的兩個支氣管舒張劑放在一個裝置裡面,比如說歐樂欣,它就是最早在國內上市的一個很好的雙支擴劑。

據悉,2019年11月,用於治療慢阻肺的雙支氣管擴張劑歐樂欣正式納入《2019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有望進一步減輕我國慢阻肺患者醫療經濟負擔,惠及更多慢阻肺患者。

「王辰院士在今年兩會上提出,建議將慢阻肺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希望慢阻肺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受到重視。」孟婕教授表示,如果納入公共衛生服務,社區門診衛生院專門配有相應的醫務人員跟患者定期的隨訪、送藥、上門,做到這一步對於慢阻肺病人來說又是一大福音。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用於治療慢阻肺的創新藥歐樂欣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偉)全球醫藥保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今日宣布其用於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雙支氣管擴張劑歐樂欣(通用名:烏美溴銨/維蘭特羅吸入粉霧劑)正式納入《2019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 慢阻肺藥物已納入醫保,家用呼吸機與制氧機還有多遠?
    近年來,我國慢阻肺患者逐漸增多,40歲及以上患病率由2002年的8.2%上升至13.7%,增長近1倍。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數量為9990萬,其中男性6840萬,女性3150萬。由於疾病知曉率低及確診率低,慢阻肺已正式成為我國居民主要死因的第三位。
  • 咳嗽胸悶上不來氣可能得了慢阻肺
    生活報記者沈麗娟霍營 呼吸是再自然不過的動作,但有一種疾病會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被一點一點地扼住「咽喉」,它就是被稱為「沉默殺手」的慢阻肺。11月21日是第17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是「早防早治,始終不晚」。據最新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慢阻肺總患病人數近1億,四十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達13.7%。
  • 世界慢肺阻日|七招!華西醫生教您遠離比肺癌還兇的慢阻肺
    李子屯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今年是第十九個世界慢肺阻日,11月18日,華西醫院門診廣場上慢阻肺義診日活動正火熱進行,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醫生們將門診搬到戶外,現場坐診。
  • 世界慢阻肺日|警惕慢阻肺,一個被忽略了的「隱形殺手」!
    近年來,我國慢阻肺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研究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成人慢阻肺的患病率為8.6%,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3.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過27%,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男性患者數為女性的2.2倍;全國總患病人數為9990萬,接近1億人。
  • 過了40歲的人,身體有這4個特徵,警惕是「慢阻肺」體質
    40歲以上成人COPD患病率為9.3%;男性COPD患病率為高於女性;過了40歲的人,身體有這4個特徵,說明你可能是「慢阻肺」體質。反覆咳嗽咳嗽反反覆覆一直難以徹底好起來,很多人會懷疑是慢性支氣管炎;當你在這麼懷疑的時候,往往是真的已經中招了。
  • 當心「慢阻肺」這個隱形的呼吸殺手!
    慢阻肺的主要症狀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食慾減退等。 據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阻肺學組組長、慢阻肺聯盟主席陳榮昌教授介紹,我國20歲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者人數約有1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27.4%,平均每四個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是慢阻肺患者。
  • 得了慢阻肺如同「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中爬個樓就喘不上氣了
    慢阻肺的全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英文的縮寫是COPD。大家都知道高血壓,也知道糖尿病、冠心病,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慢阻肺。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馮旰珠教授介紹說,中國的慢阻肺患者去年的統計數據為接近一個億。
  • 長期咳痰氣喘提防慢阻肺 此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專家介紹,這有可能是因為患了慢阻肺。 11月18日是第19個「世界慢阻肺日」,當天,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科主任林常青帶領下,聯合惠城區小金街道辦英頭村小組,在該村針對40歲以上人群,開展了一次以「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為主題的義診宣傳活動,向居民普及吸菸有害健康知識,倡導居民戒菸,讓群眾「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遠離慢阻肺。
  • 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位居第四 40歲以上患病率約9.9%
    中國網財經11月16日訊 今日來自北京市衛計委消息,慢阻肺為主的呼吸系統疾病佔我國城鎮居民疾病死亡率第四位,40歲以上患病率約為9.9%。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慢阻肺為主的呼吸系統疾病佔我國城鎮居民疾病死亡率第四位,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40歲以上患病率約為9.9%,也就是說,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每10人中就約有1人患病。這位負責人表示,慢阻肺的危險性在於疾病進展比較隱秘,常常不易察覺,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最大的問題是漏診和誤診。
  • 關於慢阻肺的那些事兒:19個問題帶你全面解讀
    慢阻肺在我國具有高患病率、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經濟負擔率以及低知曉率的「五高一低」的現狀,不僅死亡率居世界各國之首,4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也是全球之最,而且這個患病數據這些年來有增無減。
  • 疫情之下慢阻肺患者應提高防範避免急性加重
    新華網天津3月21日電(記者張建新)疫情下的慢病管理受到許多挑戰和阻礙。而冬春季是慢阻肺疾病的高發期,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慢阻肺患者也成為潛在的易感人群之一,更應該注意加強防範。  慢阻肺不可逆,但可防可治  我國慢阻肺患病人群接近1億,且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 小心慢阻肺
    關於慢阻肺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簡稱「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不可逆受限特徵的疾病,病情呈進行性發展,是一種逐漸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壞性慢性肺部疾病。危險因素:吸菸及被動吸菸、感染、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生物燃料煙霧等;高危人群:長期吸菸者、40歲以上人群、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長期接觸粉塵者、有慢性咳嗽症狀者;
  • 健康|關於慢阻肺,你要知道這些
    目前,我國約有慢阻肺患者9990萬,其中男性6840萬,女性3150萬。由於疾病知曉率、診斷率低,慢阻肺已經成為我國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那麼,慢阻肺應該怎麼預防?怎麼規範治療?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慢阻肺患者應額外注意什麼呢?
  • 疫情加病情,慢阻肺患者怎樣預防急性加重?
    前言我國慢阻肺患病形勢嚴峻,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而呼吸道感染則是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最常見的誘因, 急性加重不僅會為患者帶來眾多不利影響,同時增加了其求醫需求。而對於慢阻肺患者,如何避免病情急性加重,減少前往呼吸科就診的需求是自我管理的重中之重,既可降低潛在的交叉感染風險,同時也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後方負擔。慢阻肺是一種發病率高、高死亡率的常見疾病。我國慢阻肺患者總人數約 1 億,40 歲以上成人患病率高達 13.7%,而 60 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超過 27%,已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常見慢性病[1]。
  • 用於治療慢阻肺的新上市的「雙支擴」劑有何特別?
    淺談目前在我國上市的「雙支擴」劑 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可治療的異質性疾病,最常見的呼吸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目前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或COPD)患者約1億人,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13.7%,較10年前增長16.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超過27%[1]。
  • 慢阻肺目前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疾病之一,小心這健康慢刀子
    在中國,慢阻肺已成為最致命三大健康殺手之一。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的慢阻肺的患病率達8.2%,即目前我國約有4000萬慢阻肺患者。隨著人口老齡化,空氣汙染、吸菸等因素的影響,慢阻肺的患病率仍在上升,給我國慢阻肺防治形勢帶來嚴峻的挑戰。
  • 促進慢阻肺規範化診療,暢談NICE慢阻肺診療更新要點
    英國有130萬人被診斷患有慢阻肺,其發病率和死亡率相當高,是患者住院常見原因。 慢阻肺的診斷呼吸困難、慢性咳嗽或咳痰、伴吸菸史或職業粉塵、煙霧或化學物質暴露史等患者,需考慮慢阻肺的疑似診斷。慢阻肺確診主要取決於肺功能檢查提示存在持續的氣流受限。在評估慢阻肺嚴重程度和預後時,不推薦使用綜合評分(如BODE指數),而應考慮影響長期預後的個體危險因素,如吸菸情況、住院次數、運動耐量等。
  • 不動聲色的殺手---慢阻肺
    1、患病率高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報告2015》,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9.9%,也就是在40歲以上人群中,10個人裡就有1人罹患慢阻肺。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由於吸菸、空氣汙染等原因,目前全球已有6億人患有慢阻肺,預計患病率還會繼續上升。
  • 咳嗽咳痰氣喘,別總以為是感冒,小心慢阻肺這個隱形殺手
    這一檢查不要緊,卻查出了大問題,李先生已經是中度的阻塞性肺通氣功能障礙,也就是「慢阻肺」。一、慢阻肺是什麼?為什麼李先生發展成中度的慢阻肺,才得以確診?提起慢阻肺,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教科書上是這樣說的: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徵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