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人心暖!這家「8元水餃攤」火了!女攤主有個小願望:等賺點錢想...

2021-01-13 瀟湘晨報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 「水餃8元一份,管飽不限量。」在濟南歷下區茂嶺二號路中段,史繼蘭的「愛心攤位」火了。1月8日中午11點,史繼蘭駕駛電動三輪車來到這裡,停下車就忙活起來,擺放好馬扎,搬出幾袋大蒜,燒水下餃子。

幾分鐘後,鍋蓋掀開,濃濃的韭菜香味四散開來。十多位工人圍上來,史繼蘭將熱氣騰騰的餃子舀到他們碗裡。緊接著,第二鍋、第三鍋……一直到12點多,最後一個工人吃飽,史繼蘭才停下來喘口氣。

「剛開始賣的是8塊錢一小碗,10塊錢一大碗,工人都不捨得吃大碗的,都買小碗,但是他們吃不飽,來問我能不能多加幾個,我就讓他們自己舀,就這樣,慢慢地變成了『8元管飽』。平均每個工人能吃一斤半,我定價8元也不會賠錢,就是少掙點。」史繼蘭說。「我幹這麼多年了,不覺得辛苦,反倒是一天不幹活就渾身不得勁。」

以前她跟父母一塊在丁家莊蒸饅頭,到飯點的時候就往工地上送。「當時有一些臨時工攔著我問去哪裡吃飯,我尋思著,不能讓他們幹啃饅頭,於是就開始做包子到工地上賣,天冷了就開始賣水餃。」最近幾年,她夏天賣點涼菜,冬天賣熱飯,讓工人們吃得舒心一些。自己的事被媒體報導後,街道辦、工地上、城管等幫助她安排了這個「愛心攤位」,讓她能安心在這賣水餃。

史繼蘭老家在菏澤鄄城,從15歲來濟南,史繼蘭已經在這裡生活了17個年頭。家有兄弟姊妹五人,大哥身體有殘疾,還有小侄子要養,父母年紀也大了,身體不好,妹妹就在家照顧老人,現在她跟大姐、弟弟和小外甥女在濟南生活,一大家子幾乎全靠這個小攤位養活。

擁有一間自己負擔得起的小小門頭房成為史繼蘭的新年願望,但她目前的收入只能夠滿足家人的基本生活開銷。「想買點好吃的,還得精打細算,」史繼蘭說,她希望新的一年裡,使使勁租一間門頭房,錢越掙越多,讓全家人的生活條件更好一點。

史繼蘭有個小外甥女蕊蕊,因為家裡沒人看,每次出攤都會帶著她,大人忙著賣飯,她就自己在旁邊玩。

蕊蕊喜歡跳舞,有時候看著手機裡有小孩跳舞,就跟著跳。

看著在攤位旁蹦蹦跳跳的蕊蕊,史繼蘭說出了自己的另一個新年願望,「我們妮很喜歡跳舞,每次從我手機裡看到有人跳舞,她就讓我給保存下來,跟著學,馬上妮就要回老家上幼兒園了,我想等我掙了錢,就給她報個輔導班,讓她去學跳舞。」

史繼蘭對話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女攤主推出8元水餃不限量,卻遭質疑:民工一天賺500,需要同情?
    工地民工一天最少賺300-500塊以上,淪落到吃不起一碗8塊錢的水餃?近日,有一位女攤主在工地附近擺攤賣水餃的新聞火了,許多農民工表示攤主推出的8元錢不限量水餃,很管飽很良心。不過這則新聞在網絡引爆之後,先是迎來了各方網友的支持點讚,但是俗話所說人紅是非多,筆者也發現了其中有人對此事開始了質疑,有人表示肯定又是什麼網紅炒作,還有人批評餃子那麼便宜肯定質量有問題,一定不安全衛生!而其中讓筆者看到了一條較為代表性的評論:「工地民工一天最少賺300-500塊以上,掙得比你賣水餃還多,需要你同情嗎?」
  • 8元水餃吃到飽!暖心攤主走紅後被趕走,建築工人們吃點飯太難了
    最近,某工地旁的8元水餃攤引起了關注,這個水餃攤的價格不貴還管飽,所以大家都不吝惜點個讚。不過暖心攤主也遇到了麻煩事,因為被曝光後,原來的地方不讓繼續擺攤了,她是佔道經營,又不佔理,所以只能離開。攤主現在只希望,能找個承擔得起房租的門頭房繼續做餃子。有網友表示,做點好事也太難了。
  • 葫蘆島興城路邊攤,最火炒飯5元一份,兩人一攤炒暖人心
    葫蘆島興城路邊攤,最火炒飯5元一份,兩人一攤炒暖人心。最近看網紅辛巴的新聞層出不窮,一會兒是假燕窩事件賠償6000多萬,一會兒又是假羽絨服等等,讓我們這些不怎麼關注直播帶貨的人們,都開始關注網紅的新聞了。
  • 評論:為「8元管飽」水餃留出路 城市管理也需有溫度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為「8元管飽」水餃留出路:城市管理也需有溫度「8元一份的水餃,管飽不限量。」在濟南歷下區某工地旁的「暖心攤位」火了,但其經歷也有些波折。這個臨時攤位已經營半年多,近期因道路兩側停滿車輛,攤主就將其轉移到在建片區的綠化區域中,卻被告知這裡不許擺攤。媒體記者詢問城市管理執法局後,工作人員告知,該局對規劃經營區域也無權限。就在不少人憂心「暖心小攤」難留之際,得聞此事的當地街道辦事處,專門畫出臨時「暖心攤位」,規定每天中午11點到1點可擺攤經營,經營期限與工期同步。
  • 攤主回應工地水餃8元不限量,看似普通一碗水餃卻盛滿了人間溫情
    事件發生在濟南,攤主史繼蘭在工地上賣水餃,為農民工著想,不考慮自己賺錢,8元管飽,精神可嘉。史繼蘭剛開始在工地賣水餃時分8元、10元一碗兩種價格,民工們賺錢不易,花錢不捨得,只願買8元價格的,做體力活的人,能量消耗大,顯然會吃不飽,有的人開口要求加兩個,史繼蘭爽快答應了。
  • 山東濟南:8元水餃自助餐讓建築工人吃到飽
    ,工人們只需花8元錢便能吃到飽。記者經走訪了解到,目前,該工地附近已有三四個8元水餃自助餐的攤位,現年50餘歲的邢井蘭就是其中一位攤主。三年來,她每天堅持將售賣水餃的三輪車騎到工地旁,為建築工人們提供實惠、健康、可口的水餃。  【解說】1月9日,氣溫低至零下十度,此時的邢井蘭裹著厚厚的棉衣,正不停地翻滾著鍋中的水餃。不一會,一碗碗熱騰騰的水餃便端到了建築工人們的面前。
  • 77秒丨8元水餃、7元麵條……愛心區域午餐品類「升級」 工人:想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9日訊 最近閃電新聞記者持續在關注「8元暖心水餃」,從剛開始攤主史繼蘭水餃8元管飽,為農民工提供便利;到被指違規營業,無法擺攤;再到閃電新聞記者多方協調後姚家街道辦事處為他們劃定了一個愛心區域
  • 沂水大集上水餃攤,8塊錢30個,土灶燒柴火,餃子皮發黑但很好吃
    有的人每逢大集都要去逛一逛,主要目的是吃一頓好吃的,有人肯定覺得奇怪,這大集上有什麼好吃的,實際上大集上的美味真的很不少。賣糖果的,賣核桃的,賣水果,乾果的,品種多而且價格便宜,另外大集上的小美食攤也不少。
  • 農民的蔬菜攤一個月能賺多少?據說擺1年就蓋樓,看看攤主怎麼說
    現在很多人都很好奇農民的蔬菜攤一個月能賺多少?據說擺1年就能蓋樓,一起來看看攤主怎麼說。農民們已經感覺到了,這幾年種植的農產品普遍行情都不好,農民們都在抱怨,這其中的利潤都讓小商小販給賺去了。蔬菜攤位堅持做下去很艱難,只有勤勞的人才能賺錢。 一般城裡居民很少有人幹,怕苦怕累怕出汗最好不要做。
  • 冬天夜市的「寒與暖」 堅持出攤到凌晨攤主們盼夜市「加溫」
    攤主也思考「轉型」作為夜市上的老商戶,張林對夜市夏季冬季的變化深有體會,談起營業額,張林笑著搖了搖頭,「跟夏天的時候沒法比。那時候一晚上營業額能到2000元,現在只有四五百吧。」季節的變化讓商戶的收入變化特別大,不少商戶也選擇在冬季不出攤,等到暖和的時候再出攤。
  • 新野縣歪子鎮:冬至節氣溫情在 小小水餃 暖人心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在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 麗江地攤夜市火了!400餘個攤位,人山人海,有人一晚賣出8千元
    冰粉、奶茶、襪子、包包……攤主們拿出自己的看家好物,大聲叫賣,努力成交。夜色落下,嘉和城夜市已被擠得水洩不通,但仍有車輛和市民前赴後繼往裡衝,樂此不疲。這裡有多少攤位?又有多少人來逛街?生意最好的攤戶一晚能賺幾文錢?夜幕下的喧囂背後,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故事。
  • 攤主拉一大車白菜狂喊免費送,3小時被搶光,攤主:比賣白菜還賺
    這時,有圍觀的人開始問到:「如果手機不能掃碼怎麼辦」,然後他攤主笑呵呵的說道:「沒事兒這個時候,已經有很多人都躍躍欲試,有一個阿姨首先上去掃碼,按照金額大小領到了白菜,高興的說到:「今天晚上,可以回家吃醋溜白菜了」。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大爺,掃到了一個超大的紅包68元,這可讓周邊的人羨慕壞了。
  • 8位攤主口述:有人三小時賣貨近400元,也有人一天只賺10元
    收入方面,在快手上賣還要3元運費,再去掉人工費和平臺佣金,一件商品的利潤不到1元;現在擺攤沒有運費成本,一件進價5.8元的貨能賣12元,但出單量少,有時候一天一單也沒有,平均算下來,一天收入三四十元,去掉所有成本也就賺10元左右。
  • 廟會攤主忙囤貨 攤主:十元內小商品最好賣(圖)
    記者和一位賣中國結的攤主攀談後了解到,這幾天來批發中國結的人特別多,甚至能跟春節前夕的銷售量打個平手。他告訴記者:「我有個老客戶,她一直在我這兒拿貨,她沒有自己的店,我問過她,她就在龍潭廟會上賣,我批發給她的小個兒中國結,她在廟會上賣五元、十元的,能賺不少呢!」
  • 後擺攤時代:賣的人比買的人多,給攤主供貨更賺錢
    一夜之間湧現出無數的攤主,讓夜市變得熱鬧非凡,連原先的城管,都不再那麼可怕。連線Insight採訪了多位攤主,有人受到疫情衝擊,盤下的門店因沒有收入關閉,所以做起了成本低、風險小的地攤生意;有些人則自己有本職工作,出來湊個熱鬧,擺幾天攤試水;有些人為了去庫存,把商品擺到了攤位上。
  • 一口鍋任意放,2個女人一天賺5000元!一鍋至少300元!
    一口鍋任意放,2個女人一天賺5000元!一鍋至少300元!人活著最重要的事不是天天工作,而是頓頓都要吃飯。可見吃對每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你愛吃或是不愛吃,都不能不吃。而且每個人都愛吃美食,不愛吃難吃的,為此很多人都在尋找美食的道路上一直前行。從未停歇。
  • 咣噹市集之兒童專場丨讓孩子成為智慧「小攤主」,這個周末你「攤...
    咣噹市集之兒童專場丨讓孩子成為智慧「小攤主
  • 鮮湯水餃
    抵禦即將到來的嚴寒,最常見的食物便是熱氣騰騰、鮮香四溢的水餃了。 除夕夜,窗外雪落無聲,屋內燈光暖人,鍋裡熱氣騰騰。所有的思念與祝福,都包進那薄薄的餃子皮裡。紅紅的火苗,滾開的水,越煮越有生活況味,餐桌上盛來豐滿肥碩的水餃,也盛來世間的濃濃真情。俗話說「年飯尤數餃子香」,看來,吃水餃的確稱得起辭舊迎新的民俗美味了。
  • 揭海口地毯經濟面紗:夫妻「練攤」月入超6000元
    一位女生擺地攤月入6000元的帖子在網絡躥紅,也讓一些每月領微薄薪水的小白領大呼「傷不起」。  說起地攤經濟,海南可有一段不短的歷史。無論是天橋還是店鋪打烊後的商業街,都可以看到一個個地攤的身影。海南地攤文化的茁壯成長和海南豐富的夜生活密不可分,擺地攤似乎給想要創業或是業餘賺外快的小年輕開闢了一條「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