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和連趣網合作,精心打造的《外國文學作品連環畫特輯二》即將出版。
這次第二輯的出版,較第一輯有了很多改進,以及版本新增的亮點。
平裝,32開
印數:2000冊
定價:328元
本輯亮點:
1,增加收藏證書;
2,扉頁增加小圖標;
3,封面重新修圖,恢復老版字體;
4,內頁重新修圖,恢復原始尺寸(過去部分再版書畫面有裁剪);
5,恢復原始吐白字體及內容,包括恢復被刪減的吐白;
6,重新修圖,畫面線條層次更清晰,展示原作風採;
7,封底的連趣網logo圖標刪除,放到版權頁;
8,印廠改為對連環畫印刷有豐富經驗的上海信老印刷廠,改善第一輯中曾經出現的一些印刷裝訂問題。
下面公布同學們猜測已久的
《外國文學作品連環畫特輯二》目錄:
1、歐也尼的悲劇:176圖,改編:李白英,繪畫:陳儉
2、威廉退爾:150圖,改編:大魯,繪畫:陳儉
3、兄弟英雄:139圖,改編:秦璞 繪畫:陳儉
4、羅賓漢:129圖,改編:黃昌漢,繪畫:羅盤、韓敏
5、白樺:224圖,改編:章程,繪畫:劉文頡
6、我們這裡已是早晨:261圖,原著:恰科夫斯基繪畫:劉錫永
7、一個農民的命運:103圖,改編:章帆,繪畫:羅既張
8、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119圖,編繪:盧汶、王亦秋
9、神燈:120圖,改編:董子畏,繪畫:丁斌曾、韓和平
10、夏伯陽:150圖繪畫 羅興
此套書本周即將進印場,順利的話,有望下周與同學們見面,敬請期待!
作者簡介:
陳儉
陳儉,原名陳康儉,1911年出生。早年家境殷實,學習環境良好。由於從小迷戀繪畫,所以在高中畢業後,即被家人送往國外進行藝術深造。他的整個青年時代都在法國巴黎派遜斯藝術學院度過,不僅形成了深厚的繪畫根基,而且異域的文化風情使他大開眼界,陶冶其中,亦不自覺地留在了他日後的創作筆端。
回國後,陳儉先在上海南洋菸草公司等幾家私營企業任繪圖員;後被招入當時以出版連環畫為主的私營長徵出版社,擔任美術編輯。這期間,他已開始接觸連環畫,並繪製了不少作品。因其功底不凡,一出手便聲名鵲起,很快於1954年1月被吸收進新美術出版社,成為專職連環畫創作員,1956年底隨社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陳儉的畫風獨特,尤其擅長繪製外國題材,這既得益於年輕時留學法國的經歷,也是他長期刻苦鑽研繪畫技藝的結果,給人突出印象的是,他所創作的世界文學名著連環畫如《歐也尼的悲劇》、《威廉·退爾》、《鄉下姑娘》、《印度王的鑽石》、《茶花女》等,均以準確、到位的人物刻畫,真實可信的環境描寫和細緻生動的造型形象而獨樹一幟。
羅盤
羅盤,福建省閩侯縣人,1927年出生。早年畢業於上海東亞中學,業餘時喜愛畫連環畫,主要靠自學。由於他天資早慧,加上勤奮好學,因此成名甚早。自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後,他的連環畫日漸成熟,並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羅盤擅長創作現實題材,創作態度極為嚴謹,作品有:《海上英雄》、《綠鎖鏈》、《草上飛》、《登上世界最高峰》、《戰上海》、《吉鴻昌》等。他在1957年創作出版的《草上飛》,榮獲了首屆全國連環畫繪畫三等獎;與韓和平、顧炳鑫等合作的《紅巖》,獲得第二屆全國連環畫繪畫二等獎。
韓敏
韓敏,1929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自幼隨父(著名畫家韓小梅)習畫,在兄妹13人中排行老二。
解放後,他先後進入私營長徵出版社、新美術出版社,從事連環畫創作,1955年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
版社。
韓敏的畫風「細膩婉約、秀麗雋永」。由於從小受家父的善誘和啟迪,加上好學、勤思,不僅具備了良好的繪畫根底,在創作上亦勇於突破,既秉承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也能在西洋技法運用上遊刃有餘——如1952年創作的水墨素描連環畫《幸福的童年》,一舉奪得上海第一屆連環畫評獎繪畫二等獎;1983年單線白描作品《謝瑤環》獲得了全國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劉錫永
劉錫永,1914年生,山西太原人。自小喜愛繪畫,曾入北京京華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學習,畢業後舉家來上海定居,開始了連環畫創作生涯。解放後進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為一名專業創作員。1959年,調往廣西藝術學院任中國畫專業教師。
劉錫永繪畫功底紮實,尤其擅長人物畫。其連環畫創作題材甚廣,內容涉及古今中外。值得一提是,在長期創作實踐中,劉錫永善於充分調動、發揮自己在中國畫專業方面的技法特長,在人物塑造、畫面布局和景物表現等方面,有機地糅入了諸多傳統工筆畫和水墨寫意畫的元素,使作品在形式上不落俗套,在內容表現上別具意蘊,有其獨特的繪畫風格。
王亦秋
王亦秋,原名王野秋,1925年生於浙江鎮海。自幼愛好美術,堅持自學。後來到上海,搞過舞臺布景、徽章設計。1952年參加上海連環畫工作者學習班,結業後開始為當時的青峰書店、福記書局等私營出版社繪製連環畫。1954年進入新美術出版社,後隨社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王亦秋創作嚴謹,一絲不苟且勇於創新。雖起步於古裝題材的創作,但從不為傳統的創作模式所囿。他繪製的作品題材相當豐富,人物刻畫細緻傳神,形象塑造鮮明端莊。數十年中有《馬躍檀溪》、《林海雪原》系列、《楊門女將》、《草原的兒子》、《小刀會》、《陳玉成》、《〈蘭亭〉傳奇》等作品發表,深受讀者歡迎。
盧汶
盧汶,原名盧世寶,祖籍浙江鄞縣,1922年生於上海。從小愛好畫畫,常臨摹香菸盒上的人物、景物。
1937年,拜連環畫前輩周雲舫先生為師,以後陸續畫了《蜀山劍俠傳》等多部連環畫。
上海解放,盧汶開始進入新的創作生活。1951年進華東人民出版社,後調入公私合營的新美術出版社。1956年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擔任美術編輯。在60年的繪畫生涯中,參與創作了古今中外200多部連環畫。
上世紀50年代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策劃出版60冊系列《三國演義》,盧汶參與了前期的人物造型,又擔任美術編輯,同時也繪製了其中的《截江奪阿鬥》。身為民國時期老連環畫家,80年代中期仍然參與連環畫創作,這份執著在同時代連環畫家中並不多見。
盧汶平易近人,深受連友的喜愛和尊重。
丁斌曾
丁斌曾,1927年生於浙江省吳興縣。1952年畢業於前杭州國立藝專應用美術系,後受聘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任連環畫創作室創作員。由於是應用美術專業「出生」,丁斌曾深諳工藝繪畫之道。他揚長避短,在深入探究和鑽研中國傳統繪畫的前提下,逐步摸索並形成了自己的特長——人物造型的獨特樣式和融合中西的構圖法則。在與其他畫家合作過程中,他總能以鮮活的人物形象和巧妙的構圖為合作者提供恰到好處的發揮空間。他與韓和平聯袂創作的《鐵道遊擊隊》獲得了首屆全國連環畫創作評獎的繪畫一等獎。
韓和平
韓和平,1932年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他自幼顯示出傑出的繪畫資質,17歲時順利考入當時的杭州國立藝專,主攻油畫。195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受聘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在美術創作室任連環畫專職創作員。韓和平的連環畫創作風格細膩雋麗,形象塑造端莊傳神,而注重繪畫創作的文學性內涵是其一大特點;同時在突破傳統連環畫的模式,悉心探索以傳統線描手段來創作現實題材方面,成就斐然,受到畫界同行及讀者的稱道。他與丁斌曾合作的線描傑作《鐵道遊擊隊》,獲得首屆全國連環畫創作評獎的繪畫一等獎。
羅興
羅興,別名羅孝莘,1922年生於上海。1942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建築學科。1949年開始從事連環畫創作。解放後長期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擔任連環畫創作員。1987年任教於上海工藝美術學校,任造形專業組教研組長。羅興生性開朗、為人熱誠,創作態度嚴謹,且涉獵廣泛。尤其對國外建築、交通、服裝和人物等都有深入研究,因此創作的作品可親可信。自1950年發表連環畫處女作 《資本論圖解》起,一生創作數十部連環畫,代表作有《萬水千山》、《柯楚別依》、《夏伯陽》、《林海雪原》、《戰火中的青春》、《騎白駿馬的人》等。他的連環畫以人物刻畫生動、構圖豐富、技法嫻熟的獨特藝術魅力,得到了畫界的好評和讀者的喜愛。
具體信息請關注連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