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出版信息,上海人美《外國文學作品連環畫特輯二》即將出版

2020-12-20 連趣網趙剛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和連趣網合作,精心打造的《外國文學作品連環畫特輯二》即將出版。

這次第二輯的出版,較第一輯有了很多改進,以及版本新增的亮點。

平裝,32開

印數:2000冊

定價:328元

本輯亮點:

1,增加收藏證書;

2,扉頁增加小圖標;

3,封面重新修圖,恢復老版字體;

4,內頁重新修圖,恢復原始尺寸(過去部分再版書畫面有裁剪);

5,恢復原始吐白字體及內容,包括恢復被刪減的吐白;

6,重新修圖,畫面線條層次更清晰,展示原作風採;

7,封底的連趣網logo圖標刪除,放到版權頁;

8,印廠改為對連環畫印刷有豐富經驗的上海信老印刷廠,改善第一輯中曾經出現的一些印刷裝訂問題。

下面公布同學們猜測已久的

《外國文學作品連環畫特輯二》目錄:

1、歐也尼的悲劇:176圖,改編:李白英,繪畫:陳儉

2、威廉退爾:150圖,改編:大魯,繪畫:陳儉

3、兄弟英雄:139圖,改編:秦璞 繪畫:陳儉

4、羅賓漢:129圖,改編:黃昌漢,繪畫:羅盤、韓敏

5、白樺:224圖,改編:章程,繪畫:劉文頡

6、我們這裡已是早晨:261圖,原著:恰科夫斯基繪畫:劉錫永

7、一個農民的命運:103圖,改編:章帆,繪畫:羅既張

8、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119圖,編繪:盧汶、王亦秋

9、神燈:120圖,改編:董子畏,繪畫:丁斌曾、韓和平

10、夏伯陽:150圖繪畫 羅興

此套書本周即將進印場,順利的話,有望下周與同學們見面,敬請期待!

作者簡介:

陳儉

陳儉,原名陳康儉,1911年出生。早年家境殷實,學習環境良好。由於從小迷戀繪畫,所以在高中畢業後,即被家人送往國外進行藝術深造。他的整個青年時代都在法國巴黎派遜斯藝術學院度過,不僅形成了深厚的繪畫根基,而且異域的文化風情使他大開眼界,陶冶其中,亦不自覺地留在了他日後的創作筆端。

回國後,陳儉先在上海南洋菸草公司等幾家私營企業任繪圖員;後被招入當時以出版連環畫為主的私營長徵出版社,擔任美術編輯。這期間,他已開始接觸連環畫,並繪製了不少作品。因其功底不凡,一出手便聲名鵲起,很快於1954年1月被吸收進新美術出版社,成為專職連環畫創作員,1956年底隨社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陳儉的畫風獨特,尤其擅長繪製外國題材,這既得益於年輕時留學法國的經歷,也是他長期刻苦鑽研繪畫技藝的結果,給人突出印象的是,他所創作的世界文學名著連環畫如《歐也尼的悲劇》、《威廉·退爾》、《鄉下姑娘》、《印度王的鑽石》、《茶花女》等,均以準確、到位的人物刻畫,真實可信的環境描寫和細緻生動的造型形象而獨樹一幟。

羅盤

羅盤,福建省閩侯縣人,1927年出生。早年畢業於上海東亞中學,業餘時喜愛畫連環畫,主要靠自學。由於他天資早慧,加上勤奮好學,因此成名甚早。自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後,他的連環畫日漸成熟,並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羅盤擅長創作現實題材,創作態度極為嚴謹,作品有:《海上英雄》、《綠鎖鏈》、《草上飛》、《登上世界最高峰》、《戰上海》、《吉鴻昌》等。他在1957年創作出版的《草上飛》,榮獲了首屆全國連環畫繪畫三等獎;與韓和平、顧炳鑫等合作的《紅巖》,獲得第二屆全國連環畫繪畫二等獎。

韓敏

韓敏,1929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自幼隨父(著名畫家韓小梅)習畫,在兄妹13人中排行老二。

解放後,他先後進入私營長徵出版社、新美術出版社,從事連環畫創作,1955年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

版社。

韓敏的畫風「細膩婉約、秀麗雋永」。由於從小受家父的善誘和啟迪,加上好學、勤思,不僅具備了良好的繪畫根底,在創作上亦勇於突破,既秉承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也能在西洋技法運用上遊刃有餘——如1952年創作的水墨素描連環畫《幸福的童年》,一舉奪得上海第一屆連環畫評獎繪畫二等獎;1983年單線白描作品《謝瑤環》獲得了全國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劉錫永

劉錫永,1914年生,山西太原人。自小喜愛繪畫,曾入北京京華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學習,畢業後舉家來上海定居,開始了連環畫創作生涯。解放後進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為一名專業創作員。1959年,調往廣西藝術學院任中國畫專業教師。

劉錫永繪畫功底紮實,尤其擅長人物畫。其連環畫創作題材甚廣,內容涉及古今中外。值得一提是,在長期創作實踐中,劉錫永善於充分調動、發揮自己在中國畫專業方面的技法特長,在人物塑造、畫面布局和景物表現等方面,有機地糅入了諸多傳統工筆畫和水墨寫意畫的元素,使作品在形式上不落俗套,在內容表現上別具意蘊,有其獨特的繪畫風格。

王亦秋

王亦秋,原名王野秋,1925年生於浙江鎮海。自幼愛好美術,堅持自學。後來到上海,搞過舞臺布景、徽章設計。1952年參加上海連環畫工作者學習班,結業後開始為當時的青峰書店、福記書局等私營出版社繪製連環畫。1954年進入新美術出版社,後隨社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王亦秋創作嚴謹,一絲不苟且勇於創新。雖起步於古裝題材的創作,但從不為傳統的創作模式所囿。他繪製的作品題材相當豐富,人物刻畫細緻傳神,形象塑造鮮明端莊。數十年中有《馬躍檀溪》、《林海雪原》系列、《楊門女將》、《草原的兒子》、《小刀會》、《陳玉成》、《〈蘭亭〉傳奇》等作品發表,深受讀者歡迎。

盧汶

盧汶,原名盧世寶,祖籍浙江鄞縣,1922年生於上海。從小愛好畫畫,常臨摹香菸盒上的人物、景物。

1937年,拜連環畫前輩周雲舫先生為師,以後陸續畫了《蜀山劍俠傳》等多部連環畫。

上海解放,盧汶開始進入新的創作生活。1951年進華東人民出版社,後調入公私合營的新美術出版社。1956年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擔任美術編輯。在60年的繪畫生涯中,參與創作了古今中外200多部連環畫。

上世紀50年代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策劃出版60冊系列《三國演義》,盧汶參與了前期的人物造型,又擔任美術編輯,同時也繪製了其中的《截江奪阿鬥》。身為民國時期老連環畫家,80年代中期仍然參與連環畫創作,這份執著在同時代連環畫家中並不多見。

盧汶平易近人,深受連友的喜愛和尊重。

丁斌曾

丁斌曾,1927年生於浙江省吳興縣。1952年畢業於前杭州國立藝專應用美術系,後受聘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任連環畫創作室創作員。由於是應用美術專業「出生」,丁斌曾深諳工藝繪畫之道。他揚長避短,在深入探究和鑽研中國傳統繪畫的前提下,逐步摸索並形成了自己的特長——人物造型的獨特樣式和融合中西的構圖法則。在與其他畫家合作過程中,他總能以鮮活的人物形象和巧妙的構圖為合作者提供恰到好處的發揮空間。他與韓和平聯袂創作的《鐵道遊擊隊》獲得了首屆全國連環畫創作評獎的繪畫一等獎。

韓和平

韓和平,1932年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他自幼顯示出傑出的繪畫資質,17歲時順利考入當時的杭州國立藝專,主攻油畫。195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受聘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在美術創作室任連環畫專職創作員。韓和平的連環畫創作風格細膩雋麗,形象塑造端莊傳神,而注重繪畫創作的文學性內涵是其一大特點;同時在突破傳統連環畫的模式,悉心探索以傳統線描手段來創作現實題材方面,成就斐然,受到畫界同行及讀者的稱道。他與丁斌曾合作的線描傑作《鐵道遊擊隊》,獲得首屆全國連環畫創作評獎的繪畫一等獎。

羅興

羅興,別名羅孝莘,1922年生於上海。1942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建築學科。1949年開始從事連環畫創作。解放後長期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擔任連環畫創作員。1987年任教於上海工藝美術學校,任造形專業組教研組長。羅興生性開朗、為人熱誠,創作態度嚴謹,且涉獵廣泛。尤其對國外建築、交通、服裝和人物等都有深入研究,因此創作的作品可親可信。自1950年發表連環畫處女作 《資本論圖解》起,一生創作數十部連環畫,代表作有《萬水千山》、《柯楚別依》、《夏伯陽》、《林海雪原》、《戰火中的青春》、《騎白駿馬的人》等。他的連環畫以人物刻畫生動、構圖豐富、技法嫻熟的獨特藝術魅力,得到了畫界的好評和讀者的喜愛。

具體信息請關注連趣網。

相關焦點

  • 連環畫擁抱"網際網路+" 賀友直《小二黑》五繪本出版嘗鮮眾籌
    其實,早在一個月前,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通過眾籌的方式,讓五繪本提前走入大眾的視野。眾籌不是新鮮事,但是用在連環畫發行上,尚屬首次。《小二黑結婚五繪本》眾籌項目啟動不到4天,就完成籌款目標5萬元。截至目前,項目得到422人支持,籌款數達95698元。  賀友直《小二黑結婚》五繪本首度集結出版
  • 連環畫重鎮天津 「畫史」曾被忽略
    到了清末民初,《申報》出版了新聞連環畫《點石齋畫報》。1899年,上海文藝書局出版了石印的《〈三國志演義〉全圖》,是第一部用連環畫的形式來表現文學原著內容的作品。之後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題材相繼問世,繪畫者陳丹旭成為中國第一位連環畫畫家。其後,葉淺予《王先生》和張樂平《三毛流浪記》的現實主義題材也受到追捧。
  • 王家龍先生的連環畫收藏(50) 連環畫期刊
    連環畫的載體除了書之外,還有雜誌和報紙,這是由於連環畫具有長短不等篇幅所決定的。篇幅長的作品,一般都印成書;而篇幅較短的作品,則登在雜誌中,或印在報紙上。建國以來,隨著圖書的發展,連環畫雜誌也創辦過幾種,就我所知道的介紹如下。
  • 惠東出版《高潭革命歷史故事連環畫叢書》
    惠州日報訊 (記者宮曉磊)為貫徹落實好高潭革命老區「建成三個基地、辦好十件實事」工作任務,加強對高潭革命精神和革命歷史的宣傳工作,組織創作一批紅色文藝精品,日前,由惠東縣委宣傳部、惠東縣文聯編印的《高潭革命歷史故事連環畫叢書》出版。
  • 上虞古代孝德故事連環畫《包娥的傳說》出版首發
    近日,區關工委聯合區教體局、區孝德文化研究會、驛亭鎮中等四家單位編印出版的上虞古代孝德故事連環畫《包娥的傳說》正式首發。期間,驛亭鎮中各年段學生和驛亭鎮孝豐村村民接受贈書。教師代表沈淼、省美德少年杭椿代表學生還在會上就如何用好、學好孝德教材《包娥的傳說》做表態發言。
  • 《春天的畫卷》:30冊連環畫串起時代記憶
    推敲體例 精選作品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黨委書記周偉提出,要做一套連環畫選題作為獻禮書,並且「規模要大,文學水平要高」。 2018年4月,《春天的畫卷——紀念改革開放40年連環畫集》通過選題立項。
  • 難得一見的海派連環畫展覽,你不來看看嗎?
    ,並展出了交大學子創作的抗疫連環畫作品。早至20世紀20年代前後的上海,就出現了連環畫的現代印刷傳播形式,也就是所謂的「小人書」。其創作、出版發行、租閱、經營網絡在30年代漸具規模;到40年代末,上海的連環畫編繪者已增加到100名左右。
  • 剛剛20歲的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帶了哪些新書亮相北京?
    北京圖書訂貨會期間,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主題出版、學術社科、傳統文化、文學藝術、科普少兒五大產品集群將推出一批主題鮮明、注重原創、亮點突出,富有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質的重量級圖書,其中包括剛剛被中央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的兩位著名勞模於漪和包起帆的新書——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於漪全集》和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包起帆主編的《上海新橫沙成陸和建港技術研究》
  • 連環畫中的「豬生」百態
    這類作品還有1974年5月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由尹慶芳繪畫的《趕豬記》連環畫(圖2);1975年6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張企曾繪畫的《大龍和小虎》連環畫(圖3);1974年10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由陸明、何遠文等五人繪畫的《送豬》連環畫(圖4);1977年9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張紹武改編,李柏昌、劉昌吉繪畫的《一窩豬羔》連環畫;1974年6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由楊新林等人繪畫的《豬場風雲》
  • 珍貴的記憶,曾經芳華、輝煌的全國各連環畫期刊的過去和今天
    》;陳玉先的《「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以上的作品幾乎都出版了單行本。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創刊伊始,正是中國連環畫藝術處於前所未有的繁榮輝煌時期,全國許多出版社加入創作出版連環畫的隊伍中,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文學作品,如《李自成》、《高山下的花環》……《故事畫報》創刊後很快形成天津特色,精品意識和重視現代題材創作等突出的特點。天津特色就是多推薦天津畫家,以畫刊作為展示他們創作實踐的陣地。
  • 新書連環畫出版信息:2019年上美《大鬧天宮》等高清封面圖欣賞
    12月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第十批精裝連環畫上市啦!按往年慣例,就是現在還有2019年的新大小精裝連環畫在付印,上市也要等到來年1月了。所以,這批連環畫標誌著2019年大小精裝上市的收官。此次推出的有《鄉下未婚夫》《三千時江山》《大鬧天宮》《通天河》《行軍路上》《怪老頭》計6本32開本大精裝連環畫,沒有50開本小精裝。其中,《行軍路上》《怪老頭》為大精中較為少見的彩繪作品,也是已消失了好幾年的光版大精重新露面,且開本比常規大精要大一些。
  • 今夏去「連環畫的搖籃」,與梅派青衣史依弘完美邂逅
    當京劇遇上連環畫,會是一場怎樣美麗的邂逅? 今天,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攜手京劇表演藝術家史依弘舉辦的《國粹——當大美京劇遇上連環畫》展覽,在長樂路672弄33號的一百〇八上苑揭幕。
  • 當交大遇到連環畫,驚豔值
    作為連環畫的發源地,上海是連環畫創作、出版、發行的大本營,形成了藝術風格極具包容性的海派連環畫,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畫家,如賀友直、顧炳鑫2020年8月23日到25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指導,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海派連環畫傳承基地(上海市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承辦的「傳承與創新:海派連環畫設計展」將在上海閔行區鶴慶路366號江川路文化館舉辦。
  • 連環畫已經消失了?不,這位小哥哥收藏了上萬冊
    他說是因父親喜歡連環畫,自己自小耳濡目染,也就愛上了這一特殊的文學樣式,走上了收藏的道路。陳宇說,上世紀九十年代,連環畫的出版發行雖然已日落西山,但大街小巷的書店書攤依舊有售,那時有了幾文零花錢,就經常光顧這些地方。
  • 戲曲電影連環畫重出江湖 中英文對照引人入勝
    新華社上海8月18日專電(記者許曉青)高清畫面、中英文對照,久違的戲曲電影連環畫在今年的上海書展上重出江湖。這一次登上連環畫冊頁的是3D京劇電影《霸王別姬》《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精彩故事。  在新中國的出版史上,連環畫曾迎來幾段輝煌時期,形成了北有人民美術出版社、南有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南北呼應格局。改革開放後隨著影視和信息傳播技術的升級、網際網路和移動互聯終端的普及,連環畫在文藝領域的牢固地位才開始被快節奏的漫畫、動漫、短視頻等所取代。  以電影連環畫為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幾乎每一部經典電影都會被製成電影連環畫,且暢銷不衰。
  • 《丁丁歷險記》比利時出版方帶來新連環畫《瑪蒂娜》
    當然,漫畫產業的發達離不開漫畫出版產業的成熟。創建於1780年的卡斯特曼(Casterman)出版社便是比利時一家歷史悠久的家族出版社,專注於漫畫和兒童文學的出版。1934年,卡斯特曼出版社兼併了《二十世紀報》,並成了《丁丁歷險記》的出版商,1942年它把《丁丁歷險記》系列故事畫結集出版,以全彩色印刷對外發行,讓全彩漫畫成為歐洲漫畫出版的範本。
  • 連環畫《為了生命》,1961年版,連壇大師顏梅華作品賞析
    《為了生命》是顏梅華於1961年創作完成的連環畫,並於當年10月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連環畫內頁之二《為了生命》這本連環畫的畫風是西畫的傳統光影表現手法。明暗畫法使畫面產生很強的立體感,觀者有一種如看電影般的即視感。
  • 小孩也能讀的連環畫繪本,感悟中式美學,傳承中國精神
    連環畫又叫小人書,是70,80後精神營養,其內容豐富多彩,各種關於民間故事,歷史傳說,衣食住行,理想情懷,身心健康的連環畫一摞一摞地堆在路邊供人翻閱。那時候坐在小人書攤邊,拿個凳子或者乾脆席地而坐,看完了就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完全沉浸在精彩的故事和多彩的繪畫中,那種體驗實屬難得。就連作家梁曉聲說起連環畫,也十分動情,「我是從小愛讀小人書而感受文學薰陶的。
  • 法語版連環畫《白鹿原》亮相安古蘭漫畫節(圖)
    連環畫《白鹿原》法語版。  近日,連環畫《白鹿原》法語版出版首發式在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上舉行。連環畫《白鹿原》作者、著名畫家李志武應法方邀請出席作品出版首發式,並在漫畫節上展出作品。漫畫節結束後,繪畫原作還將在法國巡迴展覽。  連環畫《白鹿原》是畫家李志武根據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著名作家陳忠實同名長篇小說創作的大型連環畫作品,共730餘幅。該畫作曾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並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
  • 高考答卷丨為什麼要看連環畫
    今年,連環畫再入高考語文試題,要求考生講一講連環畫與名著的關係。人民美術出版社和連環畫出版社作為連環畫出版的國家隊,社長周偉交出這樣一份答卷。,讓人愛不釋手。,是同學們邁上一級級人生臺階的美的夥伴。與中小學統編版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教科書相配套,選取與之相配套的經典連環畫,作為教科書的補充、延伸和拓展,力求與教科書相互呼應。在編排上,按照中小學的年級順序分冊,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閱讀習慣,讓連環畫這種圖文並茂的表現形式以及直觀、形象、引人入勝的優勢,吸引更多的少年兒童喜歡和熱愛。二、名師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