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將本屬道教信奉的「民間信仰」神,重新歸屬道教

2021-02-19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駐天津聯絡處

        全國政協第十二屆第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福建省道教協會會長謝榮增道長出席會議,為更好地弘揚中國傳統宗教文化和,發揮傳統道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促進道教自身的健康發展和有利於兩岸和對外友好交流和交往。謝榮增道長希望各級領導全國政協能夠組織專題調研,從尊重歷史,尊重道教傳統信仰和尊重道教徒宗教感情出發,取消「民間信仰」一詞,將本屬於道教信奉的所謂「民間信仰」神,重新歸屬道教,並將所謂「民間信仰」的道觀歸屬各地道教組織的團體會員單位來管理整改和規範教儀,達到《宗教事務條例》的登記條件後向政府宗教管理部門申請依法登記為道教的活動場所,打造建立中國大道教。

        同時,謝榮增道長希望按照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道教界慈善公益中養生養老是能發揮積極作用,但在籌募資金方面希望能與社會上其他公益慈善組織同等待遇,捐助宗教事業也能夠稅前抵扣等等。走出去的還不能僅是經濟方面,特別是文化方面,中國土生土長的本土固有宗教----道教界要充分發揮祖庭的優勢,主動加大對「一帶一路」的融入力度,加強與港澳臺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在各國當地做好信眾工作,通過加強交流,贏得二代三代華僑華人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從而增強向心力、凝聚力,並通過他們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希望全國政協能專題調研「一帶一路」文化先行中的宗教文化也可先行的好政策,從而調動和帶動經濟發展。


聯絡處願為信仰、皈依和加入道教的信眾提供服務和諮詢。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駐天津聯絡處免費諮詢電話:400-691-6895。

朋友們不要小氣呦!動動手指,把它分享給家人和朋友吧(*^__^*)

道教是中國最古老的宗教文化,是我們民族血脈的傳承,道教的弘揚離不開您的鼓勵與支持!快來和我們一起感受道教的魅力吧!

歡迎有興趣的新朋友關注「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駐天津聯絡處」微信公眾帳號。點標題下方藍字"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駐天津聯絡處"一鍵關注

也可在微信中點擊「通訊錄」-「添加」-「查找公眾號」,在搜索框中搜索「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駐天津聯絡處」或在微信中點擊「發現」-「掃一掃」直接掃描二維碼。

點擊屏幕右上角「...」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吧。

相關焦點

  • 道教:對神和仙的信仰
    -提要道教信仰神道教神仙信仰,既有對「神靈」的信仰,也有對自己的信仰。內丹學,就是對自己的信仰,董清奇就說過「生在中華得人身,六根俱全風流體,一身周全無弊病,這就是個好根基」。這個「根基」,人人有之,依照內丹方術去修煉,加以明師指點完全能夠使生理機能逆轉。頂不濟,也能收到大修得大益,小修得小益的效應。至於無藥卻病,老而不衰,健康長壽,更是已證實了的。內丹學是「仙道」科學。
  • 道教對神和仙的信仰
    提要道教信仰神、仙。神是人封成的,仙是人修成的,「神仙」則是通神通變化的仙人。
  • 「奇葩」的道教,別人信仰神,我們信仰科學
    天下的宗教無不是強調對神信仰,而科學則是對真理的探索,二者之間不能共存更不相通。但讓人驚訝的是中國的道教卻做到了信仰與科學的完美結合,並且在科學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績。道教世界形成與神無關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宗教都認為世界是神創造的,唯有道教認為世界的形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神參與的過程。《常清靜經》中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 有趣的道教:這八位道教的神仙都是三隻眼
    很多朋友在給我留言時提到,他們發現有好多道教的神仙都是有三隻眼。除了大家熟知的二郎神以外,道教的神仙尤其是雷部體系的確有很多三目神仙,那麼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幾位有著三隻眼的道教神仙。華光大帝:馬王爺民間有句俗話:「不給你點顏色看看,你都不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 『道教常識』之道教文化與中國民間習俗
    一、歲時節令的神靈傳說中國民間保存有各種各樣流傳已久、相沿成俗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及其相關的風俗習慣與道教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是源於道教的傳說,甚至純粹是道教節日。現將目前尚存並在民間仍有一定影響的歲時節日中有關道教傳說標舉如下,從中不難看出道教文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 道教常識:道教的「神」與「仙」有何區別?
    如果細分的話,「神」與「仙」還是有區別的。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諸多的神仙,既有先天的尊神,也有後天的仙真,而且還吸納了很多民間的俗神。本期就跟大家聊一聊道教的「神」與「仙」的區別和聯繫。早在道教誕生之前,我國就有對於神仙的記載了。
  • 閻王爺、酆都大帝:誰才是冥界最高神?說一說道教的冥界神仙體系
    佛教和道教兩大宗教在中國存在了數千年,並且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於人死後的世界,佛教有一套地獄的世界,並且地藏王菩薩是最高的主宰者。雖然道教崇尚仙道貴生,重視今生的修行,但是由於道教是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道教在信奉天界的諸神以外,在道教還有一套複雜的冥界神仙體系。而且道教將宇宙空間分為天界、地界和人界。
  • 道教赫赫有名的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哪吒由來和信仰你了解嗎
    道教赫赫有名的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哪吒由來和信仰你了解嗎?說起哪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道教神祗(道教護法神)。哪吒信仰興盛於道教與民間信仰;在道教被尊稱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善勝童子。玉帝命池永鎮天門。其信仰,在海峽兩岸和東南亞地區廣為傳承。
  • 道教文化 | 別再說沒有宗教信仰,你的屬相和道教關係密切
    南朝人沈炯的一首《十二屬詩》,是今天能見到的最早的一首生肖體詩: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十二生肖來源於遠古多神宗教的圖騰崇拜,雜糅了各族各氏的動物形象。我國本土宗教——道教,也受到多神崇拜的原始氏族宗教和神話傳說的影響。有「川西第一道觀」美稱的青羊宮就把十二生肖的形象完美融合於整個道觀的造型設計之中。
  • 「佛教、道教與民間宗教的儀式傳統」工作坊紀要
    同時,藉助田野調查可以再現歷史情景和社會境遇,並將文獻資料放置到相應的自然和人文場景中加以解讀,這有助於重新理解教內文獻的價值和功能及其傳播過程和傳承經歷,也利於更全面、真實地反映和重建中國傳統信仰的本來面貌。「走向田野」、「深入民間」,根植於鄉村禮俗社會,近距離觀察「實際的中國」。
  • 道教人物:降魔護道天尊、真武大帝、文昌帝君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全稱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現在武當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 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
  • 閩南人,拜拜成風,佛教、道教自然不缺,民間信仰才是主流
    說到民間信仰,閩南可謂豐富多彩,以種類和數量論,閩南都可以稱得上是全國各民系中的佼佼者,閩南人常將信仰活動稱為「拜拜」,也就是祭拜、祭祀之意,而其拜拜的對象來源廣泛,從中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傳說神靈到地方名士、鄉野術士和生靈,無所不包。
  • 走近道教: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說一說道教的神仙三官大帝
    下元節,又叫下元誕、下元水官節等,是道教神祇水官大帝的聖誕日,它與農曆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和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三元節」。道教有三官大帝信仰,即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大帝分別有不同的神職,道教《太上三官經》有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中華風俗志》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
  • 以泥丸神為核心的道教」身神」體系
    ,將病痛、苦難、擔憂、恐懼等等去除。道教存思術、誦經術因其簡單易行,又具有神秘色彩、宗教韻味,更因為一旦堅持修煉這類道術並有所成時,神秘體驗歸於修煉者自身,具有非知識、思辨所能及的說服力,使得這種方法自古以來擁有獨特魅力。存思術的「正宗」自然當屬上清派,上清派的修持理論上承《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及《太平經》,建立了以「身神」為核心的修煉體系。
  • 道教人物:城隍爺、土地公
    城隍 城隍是我國民間和道教信奉的守護城池之神。《說文解字》說:「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說池,無水說隍。」城隍一詞連用,首見於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宋代城隍神信仰已納入國家祀典。明代城隍神信仰趨於極盛。 洪武二年,封京都城隍為承天鑑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城隍也封為王,秩正一品;其餘府為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秩正二品;州為靈祐侯,秩三品;縣為顯祐伯,秩四品都、府、州、縣城隍各賜王、公、侯、伯之號,並配製相應的袞章冕旒。:
  • 國學知識:道教與民俗文化
    中國民間信仰習俗與道教有些密切關係。如神靈信仰習俗、歲時習俗、娛樂習俗等都有影響。道教利用自己的傳播優勢,使經過道教化的原本來源於民間的神靈又返回到民間,更深、更廣地影響著民間的神靈祭祀活動。而這些所拜之神,均來自於道教神仙譜系。再如壽慶民俗。壽是道教生命論的重點,也是所有人所追求的目標,道教這一「壽」的觀念對中國壽慶民俗也影響頗深。因此,道教想像許多與壽有關的神仙和典故。如王母娘娘就是長壽的樣板,她壽宴上的仙桃被視為長壽的象徵。相傳每年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天界在這一天都要在瑤池舉行「蟠桃會」,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 道教的符籙文化
    中國歷史上的書符作籙早在秦漢以前,民間每逢過年,就有在大門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有許多關於畫符避災、符水治病的故事和傳說。東漢末張角用符水治病傳太平道,「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除此之外,天師後裔還用所謂「木葉」、「鐵券」等來治病防 災。如第十九代張天師張修用一種木質符籙給人治病並治癒。
  • 太歲星君是道教神,只有道士才能化解,別人幫不上忙!
    在當代,由於一些原因,道教太歲信仰及拜太歲科儀法事等在幾乎一代人的時間裡消聲匿跡,只能在民間以一些禁忌的方式暗暗相傳,例如很多地區都有本命年要穿紅色內衣褲的風俗,但卻不知這就是延續本命年犯太歲而變相祈福的一種方式。
  • 三分鐘讓您了解道教,入道必讀!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源於黃帝和老子,興於張道陵。它追求宇宙和諧、國家太平,相信修道積德定能安樂幸福、健康長壽。道教以神仙信仰為核心內容,修道成仙為終極追求目標,尊奉老子為道祖,張道陵為教祖。二、道教教義,玄之又玄1、尊道尚德:只有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2、仙道貴生: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3、三洞宗元:道化萬物的信仰宗元;4、清靜寡慾:無語以待萬物;5、自然無為:行為的最高法則;6、柔弱不爭:順其自然的處世觀;7、返璞歸真:修行和修煉的目的;8、天道承負:道教的善惡報應觀。
  • 圖說道教神系之雷部神真——官民皆信奉的護法財神關聖帝君
    道教奉其為護法四天神之一。宮廷和民間信仰極為廣泛,被稱為「關聖帝君」,簡稱「關帝」,俗稱「關公」、「關老爺」。關帝是諸神中故事最多,影響最廣,信眾最普遍的一尊神。因為其忠義傲骨。